[连环套张爱玲小说]张爱玲的《连环套》读后感

来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8-24 点击:

【www.wnzmb.com--读后感】

1976年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被人“淘”出,收入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的《张看》中。
  张爱玲的《连环套》读后感
  今天终于看完了张爱玲女士写的《连环套》,也是我初读张爱玲的作品,最初的感觉是觉得她让我回到那个时代去了。那些不能忍受贫穷而用不恰当而且又伤身伤心的方式往上钻的人,在每个放荡的眼神中, 他们陷入了金钱与爱欲中。霓喜在每个男人中,扮演了小老婆的身份,却不能够真正地意识到自己本来的面目与地位。这个无意识使他们在输出与收入情感与色欲的同时忘了做一个有骨气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个女人——霓喜,她用自己的美色取得她所追求的东西,可是她就是无法得到她要的爱情和身份地位。
  连环套中,她有时因为自己的失宠而哭泣,然而她无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乡下人的根本地位,在一个浮华世界中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时常只会让自己更加地贪婪。也许张爱玲女士在她那个时代中,有着很多类似的例子发生在她的身边, 所以她厌恶,又为她们可怜。在这些人中,她觉得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世界,所以张爱玲写这篇小说。这篇小说也许不是张爱玲最好的作品,但毫无疑问地,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里一种人的生活!
  张爱玲,就这么神秘而简单!
  张爱玲的《连环套》读后感
  1976年张爱玲的小说《连环套》被人“淘”出,收入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的《张看》中。《连环套》是根据她的好友炎樱告诉她的麦唐纳太太和她的女儿苾妮的故事写成的。张爱玲自己也见过这母女俩,觉得自己的母亲非常像苾妮,外貌像身世也像。于是,《连环套》应运而生。
  世人对这篇作品的争议很大,尤其是傅雷,他采取完全否定的批判态度,在以迅雨为笔名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中,他认为“《连环套》逃不过刚下地就夭折的命运。”张爱玲虽然在其后对自己的小说进行了辩护,但还是深受其影响,张爱玲也在《张看》自序里说:“三十年不见,尽管自以为坏,也没想到这样恶劣,通篇胡扯,不禁骇笑。”但是,我读《连环套》,却认为它有很多动人之处。
  1、 题目的匠心独运
  张爱玲以“连环套”作为此作品的题目,其实是很有品头的。
  浅而言之,“连环套”是霓喜的“连环套”,是她设下的为满足自己物质生活要求而套住三个男人成为自己丈夫的概括;同时也是命运的谶语,霓喜的这一生就沉沦在命运给她设计的婚姻“连环套”中无法逃离,她的命运掌控在一个又一个男人手中,直到没有了可以绑住男人的资本而被抛弃。
  深而言之,“连环套”实际是对张爱玲众多作品中女性形象和命运的概括,无论是《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沉香屑》中的葛薇龙……这些女性都辗转在命运的缝隙中,被物质、婚姻等众多时代的因素桎梏着,一辈子逃不出来,她们被这“连环套”深深的套住了。
  2、 故事结构的清晰
  小说以顺承的方式讲述了霓喜与多个男人之间的纠葛,如同“连环套”一样环环相扣,紧凑、自然,而这其中的每个人物都不是多余的,都对霓喜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梅腊妮,她是霓喜第一任丈夫雅赫雅抛弃她的一个潜在导火线,她的告密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中的每处伏笔都是精心设计过的,铁烈丝师太每天读《南华日报》的伏笔的设置使霓喜发现自己被第三个丈夫抛弃这一事实显得真实而自然。
  那我们看看霓喜与她的男人们的纠葛历程。
  霓喜第一个丈夫——雅赫雅(印度人)
  霓喜是雅赫雅买来的,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中,曾因为霓喜的精明聪敏而有过想扶霓喜做正的想法,但最终在霓喜的性格和风流行为的压制下断了念头,开始了一段玩玩的生活。后来,他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而与霓喜的缘分最终在霓喜的大闹中走到了尽头。
  霓喜的第二个丈夫——窦尧芳(中国人)
  他是霓喜去同春堂买东西、与药店伙计崔玉茗调情时碰见的药堂老板,两人的年龄差距很大。在霓喜被雅赫雅赶出来后,窦尧芳派崔玉茗说亲,两人开始了同居生活。霓喜作了店铺的老板娘,一直企图在窦尧芳死后能控制他的家业,结果到头来一场空,只能带着孩子离开。窦尧芳一直都知道霓喜与崔玉茗有奸情,却没有点明,而是暗中帮助崔玉茗娶了亲。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他给了崔玉茗一份产业,向霓喜挑明了自己知道霓喜的“奸情”并原谅她,让她和崔玉茗过好日子,这让霓喜感激涕零。但实际上他却欺骗了霓喜,并将她置于一个更加险恶的地步,没有财产,也没有可以倚靠的男人,有一次开始了“流浪”的生活。
  霓喜的第三个丈夫——汤姆生(英国人)
  汤姆生是霓喜去看望做女佣的干姐姐(汤姆生的女佣)时认识的,两人眉来眼去,烈火干柴,然后顺理成章的在一起。汤姆生是在政府里供职的工程师,这让霓喜很有骄傲的资本,并以此“报复”曾经对自己狠心的诸人。但最终,汤姆生在英国与富家少女结婚,给了霓喜一笔分手费,从此两不相干。
  霓喜的情人——崔玉茗
  崔玉茗是窦尧芳药店的伙计,年轻精明,在霓喜去药店买东西时两人就有过一些暧昧,后来在霓喜成了窦尧芳的女人时,两人一直保持着情人的关系。崔玉茗在老板的帮助下娶了妻,一直瞒着霓喜,直到最后老板去世,给了他一份产业,他与霓喜彻底决裂。
  3、 情节刻画的细腻
  与张爱玲其它作品相比较,《连环套》对细节的描写更为重视,全篇几乎就是由大段的细节构成,挖掘霓喜的生活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清晰明了的看透女主人公霓喜的性格特点。
  霓喜在同春堂药店买杏脯不成时,变“嗔道:‘也没有看见做生意这么呆的!难道买你的杏脯,就非得买你的药?买了药给谁吃?除非是你要死了——只怕医了你的病,也医不了你的命!’”说得伙计连腮带耳红了。其泼辣、刁钻可见一斑。
  而其后她与崔玉茗调情中,细腻的语言和动作等细节的刻画将霓喜的轻浮描写得很是精彩,在调情得趣之际,甚至“抓了一把杏脯给他(八岁的儿子吉美),由他自己在药店门首玩耍。”连儿子都不管了,其轻浮程度可不一般啊!
  4、 人物形象的鲜明
  小说入木三分的刻画了霓喜这一女性形象,读起来仿佛人在眼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可恨、可悲而又可怜的女性。
  霓喜从来没有真正地结过婚,她的婚姻是带有很明显旧时代色彩的封建婚姻,没有爱情可言,只是一种“交易”——物质和欲望的交易。
  男人们与其同居却从不给她一个正当的名分,一旦有了新欢就将她抛弃。她年轻貌美、聪明精干、泼辣、风流、刻薄、虚荣……她辗转在几个男人之间,得到了有限的物质生活和作为附赠品的孩子,将自己的大半生年华付诸于此。她孜孜不倦的继续自己的连环套,直到已经没有可以套住人的资本。
  5、 旧小说形式的暗示作用
  小说是采用旧小说的形式书写的:“两个嘲戏做一堆”,“是那个贼囚根子在他跟前……”,“一路上凤尾森森,香尘细细”,“青山绿水,观之不足,看之有余”,“衔恨于心,不在话下”,“见了这等人物,如何不喜”,“……梅腊妮暗暗点头,自去报信不提”,“他触动前情,放出风流债主的手段”,“有话即长,无话即短”……这样明显带有旧小说遗迹的小说语言在现在看来,别有一番风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暗示了霓喜的命运也同这种旧小说形式一样,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这是封建时代女性的悲哀和必然结果。
  6、 内涵的丰富
  霓喜的悲哀简而言之,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社会,而另一方面是霓喜个人性格。社会原因。时代是造就女性不幸的主要原因,霓喜是那个时代不幸女人的缩影。个人原因。霓喜年轻貌美,有很多垂涎她的男人,但是,她同样有一切低俗的恶习:脾气暴躁、贪图财物、刻薄、刁泼、虚荣、轻浮……这是她只能从这些男人身上得到有限的物质享受和虚荣,而其附赠品是五个孩子。
  “雅赫雅要把孩子留下,似乎他对子女还有相当的感情。那么,如果她坚持着要孩子,表示她是一个好母亲,他受了感动,竟许回心转意,也说不定。霓喜的手臂仍然紧紧箍在儿女身上,心里却换了一番较合实际的打算了。”在某种程度上,孩子是霓喜拴住男人的另一种方式,只是,她没有成功。
  张爱玲在这篇自文章中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这些在封建旧社会中的女人们应该何去何从?当所依赖的男人一个一个背叛自己而去,她又将如何继续自己的人生?由于作品并没有完成,我们并不知道霓喜此后是否又一次的选择依赖男人,还是像《半生缘》中的曼桢、《多少恨》中的虞家茵,选择自由、自尊和自立。
  在《连环套》结尾,以发利斯的求婚结束,她失笑到:“发利斯比我小呢!年纪上头也不对。”却蓦然发现,发利斯要娶的是她的女儿——瑟梨塔,而不是自己!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了与男人“谈判”的筹码,自己已经老了!这个结局是滑稽的、悲哀的、必然的。
  《连环套》没有结束,但我们似乎已经看透了霓喜孤单而寂寞的晚年。
  张爱玲的《连环套》读后感三
  《连环套》的主人公赛姆生太太是中国人,她的这个名字是她的第三任丈夫赠送的,从生物学家的观点看,赛姆生太太曾经结婚多次,可是从律师的观点看,她始终未曾出嫁。她十四岁上被养母卖到一个印度人的绸缎店,她和印度人过了10几年,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最终被印度人赶出了家门。正在走投无路时,同春堂药店的老板看上了她,接受了她们娘三,当时她二十五岁,药店窦老板已经57岁了,在药店她当了六年老板娘,又生下两个女孩,后来窦老板有病身亡,她们娘四个被窦家人净身赶了出来。这时在一姐妹家又被英国人汤姆生相中,她带着四个孩子又找到了下家,不久又生下了一个女孩,过了五、六年富裕的日子后,被汤姆生无情抛弃,她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又陷入了困顿中。
  赛姆生太太一生不停的换男人,固然有它自身的原因,性格泼辣尖刻,人性轻浮虚荣,可她的内心并不歹毒,每次被抛弃都带着孩子,当时印度丈夫为了留下孩子,给他较为优厚的条件,可是她依然抱着一个,牵着一个离开了,虽然心中也有自己的一点小算盘,希望丈夫看在孩子的面上,把她叫回去。(她索索抖着,在地板上爬过去,搂住她八岁的儿子吉美与两岁的女儿瑟梨塔,一手楼住一个,紧紧贴在身上。她要孩子来证明这中间已经隔了12年了。她要孩子来挡住她的恐怖。在这一刹那,她是真心爱着孩子的,再苦些也得带着孩子走。少了孩子,她就是赤条条无牵挂的一个人,还是从前的她。……雅赫雅要把孩子留下,似乎他对子女有相当的感情。那么,如果她坚持要孩子,表示她是一个好母亲,他受了感动,竟许回心转意,也说不定,霓喜的手臂任然紧紧箍在儿女身上,心里却换了一番较为合适的打算了。)
  他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后,她为了争财产和窦家人打架撒泼,可最后却是带着孩子净身出户了。(她带着四个孩子走出同春堂,背一个,抱一个,一手牵一个,疲乏地向他的家人说道:“我走了,跟你们回乡下的话,只当我没说,可别赖我卷逃,我就走个光身子。事到如今,我就图个爽快了。)
  她被第三任丈夫抛弃后,也哭过,也恐吓,也厮打过,也撒过赖,抱着孩子给他看,当着他的面掐得孩子鬼哭神嚎,故意使他心疼。什么招都派上了用场,唯一就是没有把孩子扔过去,最后她带着五个孩子艰难度日,虽然,赛姆生太太身上有很多毛病,但做为女人她身上有闪光的一点就是母性,她再怎么和丈夫打架撒泼,也没有把孩子扔给他们,在那个时代,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经济基础的女人带着五个孩子怎样过?所以,她不得不一次次找男人,一次次被抛弃。
  赛姆生太太的结局也有其客观的原因,当时社会封建落后,男女不平等,女人没有经济来源,就没有自尊和自我,更没有社会地位,依附男人生存,命好的嫁个好男人,一辈子不愁生计,命孬的,只有逆来顺受,纵然是女人再能干也是男人的附属品。假如赛姆生太太有自己的收入,她的命运完全可以改写。
  看完《连环套》我有点怀疑故事的真实性,我总觉得是张爱玲实在是没啥可写坐在屋里凭空编撰的,现实中,一个女人别说带着几个拖油瓶,就是带一个拖油瓶,男人还得好好盘算一番,养你值不值?更别说赛姆生太太从小苦出身,没有绝代的姿色,没有文化,男人凭什么会供养,中国的男人才不会这么傻那!怪不得把故事的主人公编排到老外身上,莫不是老外比咱们国人傻几分,不如咱们精明。
  总起来张爱玲的《连环套》故事情节我不敢恭维,不过赛姆生太太的人物刻画还是很成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yuedu/71861/

上一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一章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3篇
下一篇:吉鸿昌的故事读后感_吉鸿昌的爱国故事(一)
《[连环套张爱玲小说]张爱玲的《连环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