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

来源:办公文秘 发布时间:2020-07-01 点击:

【www.wnzmb.com--办公文秘】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条件下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以下是我能学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创新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而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高举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旗帜,进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一、意识形态的涵义  

  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和人与人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起源于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物质生活。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各以特殊的方式,从不同侧面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  

  二、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变迁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在全社会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一)新中国成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立起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统领哲学、新闻舆论、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从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对社会实践巨大的推动作用。毛泽东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在《新民主主义论》一书中集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要建立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不仅如此,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还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一概念,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新的丰富内容。

  (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将其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举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大旗,并积极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让人们迷惘了多年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混乱局面被打破了。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指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也才能顺利地发展。”邓小平还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判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项事务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领会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精髓的基础上,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正确认识和处理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从而更加丰富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来自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百度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他同时确立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价值取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等等。这些重要论断对意识形态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着力于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把思想理论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党心军心民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得到巩固。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第一次系统表述了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以习近平总书记记为代表的党中央,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党员、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总结了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马克思开创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开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其理论学说、价值理想和政策主张都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旋律并没有变,这个主旋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益尖锐复杂,各种思想文化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意识形态斗争和价值观念渗透方式更加隐蔽多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了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丰富经验,形成了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态度、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新形势下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提供了方法遵循和意见指导。

  1.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态度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善于同西方各种错误价值观念以及党内不良思想倾向作斗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成熟、不断成长,形成了一系列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态度、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表现出高度自信、坦然开放、大胆无畏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理论建设高度自信。这种自信品质鲜明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理论建设上: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的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度自信。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发展历史坦然开放。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承认自身不足、坦然改正自己错误的政党。刘少奇同志曾指出共产党人如何对待错误思想:“我们共产党人,在党内党外的各种斗争中锻炼着自己的思想,经常地总结和吸取革命实践的经验,检讨自己的思想是否完全适合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否完全适合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利益。在这样的学习、反省和自我检讨中,去肃清自己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残余以至某些不适合于共产主义利益的最微弱的萌芽。”毛泽东同志曾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进行概括和总结,其中“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党内矛盾、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的科学方法。在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一向自觉对历史经验进行概括总结,主动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改正。比如,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总结历史经验,澄清历史是非,形成理论共识起到了重要作用,表明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发展历史采取坦然开放的态度。

  中国共产党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大胆无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苏联的挑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挑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定地举起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旗;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法轮功”的嚣张气焰,果断遏止邪教势力的蔓延;面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旗帜鲜明地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批判;面对西方强势话语和错误思潮影响,国内一些人认识发生偏差、盲目跟风的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这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大胆无畏。

  2.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原则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处理思想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民主原则;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进一步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思想问题的原则,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共识,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习近平同志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划清界线、批评错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领思潮、凝聚共识、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等一系列原则的提出,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指明了方向。

  在9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经验,形成了宝贵的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具体方法。毛泽东把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归结为说理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经济成分多元化、经济利益差异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日益明显,说理教育的局限性逐步显露。

  为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是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围绕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党性与人民性、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总结经验和改革创新、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党动手和部门负责等问题,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为新形势下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方法遵循。

  从说理教育、民主方法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再到正面宣传、网上斗争、舆论引导等方法的变化,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发展和完善,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能力的不断提升。

  3.切实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能力的重要抓手

  中国共产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态度、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切实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能力提供了方法遵循和意见指导。

  要有充分的理论自信。在当今社会人们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在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渗透日益加剧的条件下,社会上、高校中出现各种不同声音,甚至出现了一些由错误思想观念引发的局部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错误观点虽然看似声势浩大、来势凶猛,但大都强词夺理、外强中干。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充分的理论自信,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观察和处理问题,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以高度自信、坦然开放、勇敢无畏的态度来应对各种意识形态挑战,勇于同错误思想观念作斗争,主动举旗、敢于亮剑,积极引导人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要有坚定的处理原则。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为我们今天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和辨别社会思潮提供了宝贵经验。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过程中,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划清界线、批评错误,尊重多样、包容差异,引领思潮、凝结共识等基本原则,正确处理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社会思潮的多样性等关系。针对近年来一些国家把我国的发展壮大看作是对其制度模式和价值观的挑战,进而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的现实挑战,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遵循党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原则,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

  要有科学的处理方法。从我国目前意识形态问题处理的总体状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概括而言,我们比较习惯于采取显性、直接、理论、正面、阵地战的方式来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而较少通过隐性方式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较多采取刚性方式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而较少采取弹性方式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较多采取强制性手段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而较少通过耐心细致、潜移默化等方式处理意识形态问题。因此,要学会采用辩证的方法,以显性与隐性、直接与间接、理论与活动、正面与迂回、阵地战与游击战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处理意识形态问题。我们既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上的宝贵经验;又要善于在处理意识形态问题过程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切实提升处理意识形态问题的能力。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是完全值得信赖的。”他明确指出:“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首条规律性认识,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一、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毛泽东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邓小平在1989年我们党经历“六四”政治风波后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

  当然,从根本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决定政治上层建筑,而且决定文化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文化上层建筑的核心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在特定条件下起着决定性的反作用。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但在阶级和有阶级社会,意识形态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灵魂,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并进而反作用于政治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的苏联先后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经历严酷的卫国战争,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辉煌胜利,却败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战场。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了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

  社会主义的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等战争胜利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越来越把搞垮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和平演变的战略上。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否则就会犯无可挽回的颠覆性错误。当今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化,世界格局处于激烈变动之中,国内深化改革也出现不少新的情况,我们需要更加高度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如果说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灵魂,那么马克思主义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决定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前进的正确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趋势,坚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人民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主人。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我们共产党人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在领导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他还特别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正因如此,他强调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学习要紧密结合实际,下苦工夫,认真研读并真正学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1959年12月,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还指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果单有《实践论》、《矛盾论》,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①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面做了十分艰辛而有益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43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②这同时也向世人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或者说从冷战结束到今天,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在实践上都给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十分丰厚的经验教训。中国是个大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规模是世界第二,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强。从一定意义上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正是在认真总结“左”和右的错误中汲取经验而不断前进的。党的十八大使我国步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完全有条件创新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当今时代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必然充满蓬勃生机。

  三、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党的十九大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提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除了发展观外,还有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矛盾观等,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一归纳和提炼,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内容和目的指向来说,则更具本质性与深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又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这在本质上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另一种不同表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我们各项具体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来说,必须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从各项工作的最终价值指向来说,都只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又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归宿点。这也就是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本质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是在新形势、新时代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的坚持和创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从我们各项具体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位置来说,必须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从各项工作的最终价值指向来说,都只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是我们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立足点,又是我们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还是我们各项工作其中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归宿点。这也就是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最本质的特征。

  人民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主体,同时又是实现其价值的实践主体。为着人民,就必须依靠人民。否则,决不可能达到为着人民的目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样如是。毛泽东曾经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是“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首先就是劳动者有没有权利来克服各种敌对势力和他们的影响的问题,像报纸刊物、广播、电影这类东西,掌握在谁手里,由谁来发议论,都是属于权利的问题;“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不管理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③只有为着人民、依靠人民,才能不断巩固与增强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地位,人民群众就会更加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意识形态的各项工作中就能更加自觉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不仅能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而且能够以主人公的姿态积极参与管理文化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工作。在网络等新兴媒体不断出现的今天,依靠人民才是有力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和西化企图战无不胜的法宝,舍此并无它途。

  四、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筑牢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重中之重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在改革开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要求全党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④他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⑤还多次批评那种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的观点。只有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才有最为深厚的根基。我们决不能把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与其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相混淆,但也决不能把二者割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也是在建设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因此,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完全一致的。这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政策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经济政策是经济生活领域中的事情,包括以按劳分配为主,资本与其他各种要素都参与分配。但是,现实生活中决不仅有经济领域,还有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不是其他所有领域都要按经济规律和经济政策办事。在社会其他各领域中,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精神。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在1980年就指出的那样:党和政府愈是实行各项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负责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就坚持用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整个工作,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服从组织”,“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反而不能提倡,而且要对这些口号进行批判,难道还要容忍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吗?邓小平同志还说,如果这样的话,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愈是处于低潮,我们愈是要在国内深化改革、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策,愈是要对外扩大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资本全面交往,就愈加需要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一往情深、忠贞不渝并身体力行。这是涉及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

  五、意识形态工作要旗帜鲜明 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他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还指出:“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谬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敌对势力贩卖的各种错误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在我国泛滥开来。这些错误思潮与其说是一种学术理论思潮,不如说更是一种政治思潮,是特定的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人物特定的政治、经济与价值观的表达,绝不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涉不大的所谓“文人之见”。在这些错误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是先导与基础。国内外敌对势力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再认识”、“再评价”为名,运用各种手段特别是现代化的新兴媒体如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微博客等,蓄意否定、歪曲、污蔑、攻击我国近现代革命史,党的历史,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特别是攻击党的领袖。有些内容极其荒谬、反动的微信、博客等甚至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生成,在中国的各种新兴媒体上泛滥开来,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我们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同时绝不能当“开明绅士”,绝不做“骑墙派”和“看风派”,并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依据铁的事实,一件件及时揭穿各种重大谎言,给造谣蛊惑者以必要的法纪惩戒,给糊涂者以必要的引导,击败不断花样翻新的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教育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六、理直气壮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不仅代表国家、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切身利益,而且代表其长远和根本利益。正因如此,中国的意识形态姓党,其党校,高校,党的各种研究机构、舆论机构都应姓党。文化可以有产业,但不能产业化。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⑥要切实强化党委(党组)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把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抓起来;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抓宣传思想工作。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如果出了问题,情况清楚并且是明显错误的,有关党委(党组)必须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对护着、掩着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党要管好宣传、意识形态,就必须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真正忠于马克思主义者手中。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决定着意识形态的管理权、话语权。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级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真正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建立一支宏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新闻等领域的研究和宣传队伍,才有可能建立一个又一个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坚强宣传舆论阵地,战胜历史虚无主义等种种错误思潮才有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确保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fanwen/120056/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下一篇:中学校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范文3篇
《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