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三篇

来源: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点击:

【www.wnzmb.com--其他范文】

  时间管理是指通过事先规划和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从而实现个人或组织的既定目标的过程。我能学习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供大家参考选择。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篇一

  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及策略

  张婕

  【摘要】本论文从时间管理概念入手,对大学生的时间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时间管理的策略,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行时间规划及管理。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00-01

  一、时间管理定义

  时间管理作为概念是指:为了达到相应的目的,应用可靠的工作技巧,引导并安排管理自己及他人的生活,合理有效地利用可以支配的时间。

  1.时间管理是对单位时间内事件的管理

  事件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控制的事件,特征是与个人密切相关,可以因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而改变。能够控制的事件有很多,例如学习、工作、吃饭、穿衣等。另一类是不能够控制的事件,特征是它的产生、发展和消失不以某一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以个人的意愿選择有还是无。不能够控制的事件大的方面包括自然规律、生命现象、历史规律、社会变革等:小的方面包括社会风俗、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企业文化等。

  2.时间管理是更有效地运用时间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将事先的规划变为一种提醒与指引。管理自己,就是要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了自己的时间,有助于发挥更大的生命价值。因此,我们只能在认识和适应不能控制事件的前提下,去选择我们能够控制的事件。然后最大限度地去充分利用可控制的那一面,把不可控的因素减到最少,避免在不可控因素上浪费时间。

  3.时间管理“三效”

  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将时间投入与个人的目标相关的工作,达到“三效”,即效果、效率、效能。效果是指确定的期待的结果;效率是指以最小的代价或花费获得更多的结果;效能是指以最小的代价和花费获得最佳的期待结果。反省和检讨效果、效能、效率三个主题,慢慢找到生命中的真正的具有人生方向、又有价值观的东西。

  二、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

  经调查,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①大学生的时间观念较好,但在客观上时间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②大学生时间管理满意度低,普遍缺乏对自身时间管理的信心,实施困难;③缺少对时间的一个反思和总结,对自己的时间安排情况很模糊;④大学生时间安排不合理,已经严重影响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

  可能的原因如下所述。

  主观因素(可控因素):①没有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②缺乏时间计划、没有目标;③自制力不够,自我懈怠;④社会工作过多,挤占了学习的时间。

  客观因素(不可控因素):①学校上课时间不合理;①大环境的影响、周围同学影响等。

  三、时间管理策略

  1.策略一:优先顺序法

  优先顺序就是决定哪件事情必须先做,哪件事情只能摆在第二位,哪些事情可以延缓来处理,即要有意识地设定明确的有限顺序,以便执著、系统地依照这个顺序处理计划里的任务。任务可以被分成四类:A类,B类,C类和D类。

  (1)紧迫,A类任务包括那些紧急和重要的任务;(2)重要,B类任务眼前还不算紧迫,但是对以后却十分重要。要是忽视了B类任务,有可能很快陷入一种危机状态;(3)日常,C类任务中,往往包含着典型的日常事务,也就是那些必须很快解决的任务,但从长远观点看去并不十分重要;(4)喜好,D类任务不紧迫,也不重要,他们也属于“废纸篓”工作。

  2.策略二:重要目标法

  实际上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在当时的状况之下设定目标,应以每一次仍能够最完美的完成任务为原则,这样在计划周期结束时,每个人至少都处理了重要事情。时间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能经常以20%的付出取得80%的成果,最后的结果占了80%的大部分。因此,在大学生活中,应该把十分重要的项目挑选出来,专心致志地去完成,即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3.策略三:日计划法

  日计划就是每天要花一些时间规划自己的活动。如果曾经做过计划,付诸行动的就是个人度过的每一天。无论选择何时都可以写下当天的工作,即使日计划仅能成为一个有效快速的过程(工具表单)。日计划的五个步骤如下。

  (1)写下任务。

  (2)估计做事的时间长短。

  (3)留些缓冲时间给未预见的事情。

  (4)确定优先顺序,简化及授权。

  (5)追踪与检讨。

  4.策略四:记、问、思、查

  可以这么说,检讨是成功之母。一日之计在于昨天,每一天你都要去检讨,你今天所做的每一样事情,在学习、工作上,在家庭上,在人际关系上,身体健康上等,有没有离你的目标很近?大学生可以通过“记、问、思、查”的方法,养成一个良好的时间原理习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曲振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8.5.

  [2]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

  [3]张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篇二

  大学生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严进宽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这种方法原则上比较合理,能够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自我空间。 但是中学阶段的强压式教育,使他们几乎没有自我管理的机会,加之家庭教育的局限,一旦拥有绝对的自主权,不免导致各类问题的产生。

  (一)时间价值感的深度不足

  大学生时间价值感是其对成长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时间监控度和效能。大部分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时间价值感,知道时间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也能意识到时间的有限,但能够做到深入思考的却很少,多数局限在教条式的认识, 在提高思维水平与知识广度,以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缺少必要的实践。

  (二)时间监控度弱

  大学生时间监控度主要体现目标的设置、计划的拟订、 优先级别的安排、时间的利用等外在行为上, 无法系统有序地去执行子项目就造成了个体时间监控上的薄弱。

  1.思考缺乏理性与主动性

  没有了父母的严格管束,没有了高中老师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对自身的时间具有了较高的掌控力,合理安排时间,主动进行规划,成为大学生的必然需要。 然而据西南大学杨毅的调査发现,真正能习惯性做时间计划和安排的大学生不到两成,而对时间规划缺乏理性思考的大学生有近四成。 尤其在目标设定上,大学生存在根本性的认识不足和行动的缺乏。

  2.时间的分配利用不合理

  时间分配上,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与娱乐活动的平衡上有所偏差。

  首先,大学生忽视课堂组织时间,不当行为普遍存在,睡觉、玩手机发生率最高,个别学生存在逃课现象。

  其次,课外学习时间不足,并且功利化。 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课堂讲授内容增大、讲解减少, 自修时间增加,为大学学习的显著特点,主要利用课外学习去消化和补充,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的必要,同时发展个人兴趣、 挖掘潜能。然而,目前认为应将个人时间多花在学习上的学生并不多,更多地认为只能占一小部分,从而导致课外学习时间明显偏少。

  最后,生理时间分配缺乏规律。个体睡眠不足或无规律, 会产生注意力不集中,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敏感性下降的现象,久而久之, 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生理免疫功能降低, 甚至滋生心理疾病。 学习是一项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充实而规律的休息是必要的,然而实际上大学生休闲时间挤占休息时间的情况较明显,看电视剧、 玩游戏、 上网是晚睡的主要原因。生理时间管理不善, 对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那些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睡眠不足的外在症状表现,长此以往,也会伴随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现象。

  (三)大学生时间效能低

  大学生时间效能是制约时间监控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多数大学生都觉得能够管理好时间,但是实际执行中却事与愿违,仅少数学生能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对于无法按计划行事的原因,多数学生不会主动检讨总结而是忙于找各种理由。 仅仅口头形式重视,具体实际行动严重滞后、缺乏落实,直接导致了时间管理效能的降低。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篇三

  大学生时间管理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现代新媒体

  现代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或掌上移动设备,是互联网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 网络、智能设备为大学生提供了快捷的学习方式, 也带来了诱惑,有些学生开始沉迷于网游、 网购和其他娱乐中,耽误了课余甚至上课的时间。 糟糕的是,这种影响并不仅局限在校园内,还延伸到了学校外,比如通过社交网络结识校外不良人员,可能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2.家庭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形式。父母的爱和理解让子女体会温暖,产生信任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正确支配时间,设定目标并合理安排时间,最终形成正向的时间价值感和监控观。 相反,父母的过分干涉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感,对学习产生厌恶,而且这类学生的人际关系通常不佳,学习成绩落后。

  另外,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父亲经常是严父的形象。 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下培养出的大学生由于父亲的严厉管教,中学时代有着优良的学习成绩,他们能把这种严厉内化为自我认识,但一旦离开父亲,就会失去管理时间的能力。

  3.性别、年级和专业

  不同性别、 年级的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存在差异。 女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要高于男性大学生。 高年级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高于低年级大学生,但对于应届毕业生, 由于面临就业、考研的压力,会对时间、职业目标等进行管理规划,表现出较高的时间管理水平。 另外,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时间价值感方面存在差异,理工科生要明显高于文科生。

  4.学校氛围

  普通专科和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上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学校的学习氛围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重点本科院校中集中了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自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人产生影响。

  (二)主观原因

  对于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生活,适应这种变化有一个必然的过程,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适应力,也对其时间管理的能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1.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即正常的心理状态,是指精神、活动正常,心理素质好。 时间管理倾向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大学生时间管理的能力越强,其体验到的焦虑情绪就越少。个体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少,时间价值感、 监控观和效能感就会越高。

  2.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是一种 人格特质,是个体设立过高的标准,并根据目标的实现与否来评价自己的倾向。 消极的完美主义者总是希望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无可挑剔,在没有把握成功完成某项任务之前,迟迟无法开展行动,一拖再拖。 因此,完美主义往往造成结果与期望的巨大落差,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自立人格

  夏凌翔和黄希庭将自立人格(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的概念界定为在社会背景下,个体在自己解决关于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中所形成涉及个人、人际的特质,主要是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等。 自立人格对个体的行为都起着重要作用,自立人格水平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优先级、反馈性、 时间分配和行为效能预测力最强,个人主动和个人责任维度,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预测作用最显著。

  4.身份认同

  在很长的时间里, 大学生由于数量稀少以及在社会阶层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普及, 培养对象已扩充到大部分的普通青年,大学生不再稀奇。学生怀着憧憬步入大学, 但专业枯燥乏味、校区配套设施欠佳等问题不断出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使身份认同产生了偏差。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fanwen/120647/

上一篇:大学体育理论考试题库答案大全
下一篇: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方案三篇
《大学生时间管理现状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