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合集三篇)

来源: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2022-10-29 点击:

【www.wnzmb.com--世界历史】

殖民主义是强国用各种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合集三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态,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为了改善贸易环境而攫取暴利。

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军事威胁、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一系列的侵略活动,毛主席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向中国举行多次的侵略战争”,通过这些侵略战争,帝国主义就“残酷的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

1.殖民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多次发动入侵中国的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通过割地、赔款、享有特权等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行政权,并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爱国运动 。

1840年英国侵略者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接着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又发动了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又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到了1900年,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八国又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我们伟大祖国捆上了一条条锁链。他们在中国开商埠,割土地、抢财富、劫资源,……而且夺得了“协定关税”、“内河航行”、“沿海贸易”、“领事裁判”、“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从此中国陷入了领土被瓜分、主权被强夺、财富被侵吞、人民遭奴役的悲惨境地。如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外国侵略者大大加强了对中国的政治控制。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设立使馆,开辟或扩大“租界”等手段实行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系统以外的殖民的统治制度,借此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直接间接的控制中国政府。

2.殖民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

开放通商口岸 ,控制海关,压低关税 ,在中国办工厂、银行,修铁路、开矿山等,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掠取高额利润,并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殖民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

在中法战争中,资本主义列强压迫清朝政府增设陆路通商口岸,减低陆路通商的税率,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是中国愈来愈深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扩大通商口岸,增开陆路通商城市,获得遍及沿海和深入内地各处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特权,降低关税和内地转口税税率等,是鸦片贸易和掠夺华工成为合法化,使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得以横行无忌的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放手用鸦片毒害和掠夺中国人民,对中国民族经济进行直接的压迫,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英国及其殖民地对中国倾销商品,从中国掠夺的农产品和其他原料也急剧增加。由于外国商品,特别是棉织品大量倾销,洋纱逐渐代替了土纱,洋布逐渐代替了土布,洋袜、洋巾、洋烛,洋铁也都逐渐代替了中国土产,中国的棉纺织业和其他工场手工业,受到严重摧残。农民被迫放弃作为家庭副业的棉纺织业,转而到市场上去购买洋布。同时,由于外国侵略者大量掠夺中国农产品,农民被迫改种各种经济作物,把粮食、棉花、茶等投入市场,这样,就加速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瓦解,把中国农村变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物,在经济上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贫困和落后。

客观地说,国外的侵略加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加速了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列强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这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种进步,毕竟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

但是,国外的侵略者的本意并不是要给中国送来近代文明,加速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要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这让中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处于一个极度的不平衡的状态,对中国的掠夺给中国的经济也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综上所述,虽然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中国从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恰恰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殖民地,对外扩张,发展本国资本主义,攫取暴利。

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415年,葡萄牙人在北非摩洛哥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殖民据点,揭开了近代殖民主义开端,接踵而来的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家也开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活动。从非洲到美洲,从亚洲到澳洲,到处都留下殖民者的足迹,对这一历史现象,许多学者由此认定殖民主义无非代表掠夺、屠杀、奴役……是万恶的,但这样的判断究竟是感性的认识,还是理性分析呢? 1、卑鄙手段是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 殖民者为了资本原始积累不惜以暴力为基础,特别18世纪之前,“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财富”③,因此这些学者认定殖民主义是万恶的。但是在阶级社会中,野蛮手段是不可避免的,更不能构成殖民主义评价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刚刚兴起,其文明程度相对较低,手段之卑鄙也就无可厚非。奴隶社会的殉葬、活埋俘虏等等,不就是和文明程度有关联吗?早期殖民主义手段放至今日发达资达主义国家肯定不会发生。现在的美国即不会到非洲贩卖黑人,获取高额利润;也不会去南美洲绑架国王,勒索巨额赎金。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的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协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④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今日的立场去评价几百年前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另一方面,野蛮手段并非一直伴随着殖民主义。从整个殖民史可以看出,15-18世纪,西方殖民国家凭借武力进行掠夺(见图表1、图表2);18世纪末-19世纪初,则打着自由主义旗号以不等价交换为主是手段(见图表3、图表4);19世纪末开始,殖民国家以资本输出为主(见图表5)。可见,殖民主义的暴力行为是有时间限定的。 2、殖民主义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可这种进步与殖民主义的贡献是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殖民主义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而产生的,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建立统治地位服务的。 资产阶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历史进步作用就必须包括那时的海外扩张——殖民主义活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看,殖民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一部分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随时批判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暴性,我们为何看不到秦王朝以此为代价换来统一的历史进步呢?殖民主义也是如此,虽然当时的活动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对于人类长远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进步的。我们不能简单的看一方面,而应该从整体上进行综合评价。 殖民扩张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拥有新兴的资本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的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影响整个世界。马克思指出:“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① 资本主义发展开始了人类近现代化进程,历史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马克思说过:“这是人类伟大的进步,是资产阶级的业绩。”资产阶级的海外扩张,建立了世界市场,用自己的面貌改变了世界。如果我们认为殖民统治对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只有害处,那么世界市场的建立,东方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进步性就不好解释。如果殖民统治下几百年的历史只是一片黑暗,只有衰败,没有发展,就谈不上什么人类伟大的进步了。如果西方资产阶级打开东方社会大门没有进步意义,难道让东方社会停滞在封建时代,抑或倒退到原始时代会更好吗? 3、殖民主义是世界历史的需要。 人类历史发展成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资本主义社会,才有以前的彼此分散发展到紧密联系。近代资本主义的大工业和世界市场,消除了以往历史形成的各民族、各国的孤立闭塞状态,日益在经济上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① 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②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才出现的,是殖民主义的客观存在造成的。随着“地理大发现”,西方各国的海外扩张,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过去长期存在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的闭关自守状态才在越来越大程度上被打破。整个世界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才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一体。 虽然早期希腊对外移民,公元3世纪之后,中国北部鲜卑、拓拔诸族,欧洲的日耳曼诸族,它们的扩张的历史作用远远不及近代的殖民扩张。虽说它的扩张存在一定暴力,可对全人类的历史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和海上商业扩张,导致世界各地之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而这种世界性的密切交往,又转过来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势力对封建农业的瓦解,乃至后期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美洲的玛雅文明,虽曾达到较高的水平而且创造了文字,但它与外界完全隔绝,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甚小。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行而上学怪影的某种抽象行为,而是纯粹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确定的事实,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③ 总之,殖民主义并非一无是处。马克思评价英国在印度的行为时指出:“暴力是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④所以我们必须换副“眼镜”来重新评价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二、侵略者,还是征服者 “侵略者”恐怕是对殖民主义评价时运用最多的词语了,更有甚者将两者划上等号。我们更多从文章了解18世纪以前的殖民扩张,更多的看到血与火的编年史。当我们将殖民史放至人类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分析、求证,就不难发现“侵略者”的身影会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征服者”的身影出现。 1、无法抗拒的力量——商品经济。 殖民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商品经济。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具有增殖的特性,蕴含着极大的膨胀潜能。而这种潜能的发挥会突破地域、国家的界限,具有自然趋向。地理大发现揭开了近代殖民主义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产生。从16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借以殖民扩张,采取重商主义政策,鼓励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内资金、原料和市场不足需要向外扩张,殖民主义也要向外扩展,以追求更高的利润。18世纪中叶,西方实现了工业革命,摆脱了传统的农本经济,从而对固守农本的其他国家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这个优势上新涌现的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优势。西方资本主义挟此优势向世界各地实行了猛烈的血与火的扩张,任何闭关的壁垒都在这个优势冲击下失去控制能力,到处门户洞开,成为资本的国际市场,原料和劳动力供应地。美洲、非洲、西亚、南亚、西南太平洋诸岛、大洋洲先后论为殖民地。 西方实现工业革命后更要求广阔的市场和原材料,这推动了殖民主义急剧向全世界扩张,导致瓜分世界的狂潮。殖民主义扩张“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①。由此可见,殖民主义扩张完全由商品经济这一特性决定的,所以说殖民主义是以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征服者的身份去扩张。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在从事定居耕作…….的民族那里,像在古代社会和封建社会,耕作居于支配地位。”②这无疑是说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为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然经济,其分散性和保守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产生像殖民扩张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现象。 马克思把英国摧毁印度自然经济称为实现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场革命”。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是客观规律在全球的反映。殖民主义从开始就伴随它成长。西欧的殖民扩张的一大成果便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加强了。1500年以前,阿拉伯商人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但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水。可18世纪后期,奢侈品贸易已经发展为生活必需品的大宗贸易。从欧洲把甘蔗酒、布匹、枪支及金属用具运往非洲,从非洲运奴隶到“新世界”,再从“新世界”运砂糖、白银到欧洲。这个时期新兴的大宗全球贸易的另一分支便是西欧与东欧之间的贸易,西欧进口的是原料,特别是粮食;出口的是纺织品、武器、金属产品以及殖民地商品。西欧和亚洲的大宗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加速形成。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WTO(世界贸易组织)向每个国家走近,这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2、殖民主义扩张——人类文明的漫延。 马克思总结历史规律时说:“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在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如果征服者的文明高于被征服者,结果就相反。”殖民主义代表资本主义文明,它的扩张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漫延,先进文明取代落后文明是历史发展方向。殖民扩张恰恰“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① 不在同一层次上的两文明,代表先进者的只能是征服者,而非侵略者。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发起的法西斯战争行为之所以被称为侵略而不是征服,倒不是被害国的文明有高有低,而是因为它根本不是代表资本主义先进文明。中国古代中原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发起无数次的战争,没有一次称被称为侵略,为何?无非因为中原文明高于边疆地区的文明。殖民主义扩张不正是如此吗?特别是西方工业革命后,殖民地,甚至包括许多欧洲国家,都不得不在西欧工业巨大优势的影响和压力下做出反应,其主要内容总不出两点:第一,推倒或改造建立在农本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经济。第二,实现工业化。 3、征服者的“果实”。 来自西方的殖民者在传播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人类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首先它导致了人种的重新分布。1500年以前,世界上的人种相互隔离的,黑人集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蒙古人种住在中亚、东亚。高加索人种住在欧洲、北非、中东和印度。但是到1760年,这种分布情况大大变化。在非洲,荷兰人在海角地区建立了一个永久居留地并步步向北扩展。这样,白人渗入了南非。美洲的人种变化最大。白人入住后,美洲成为世界上人种混合最甚的地区:既有土著印第安人,又有外来的欧洲白人及非洲黑人,既有欧、印混合人,又有黑、白混合人种。 其次,西欧的海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迁移到美洲的白人把旧世界的各种家畜(特别是马、牛和羊)以及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和裸麦)带到新世界。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葡萄等。与此同时,美洲的特产也交流到世界各地: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地瓜)、花生、各种豆类以及南瓜、可可等。可以把握的说,今天世界植物食品中至少有1/3来至美洲。 最后,殖民主义扩张使殖民地逐渐融入资本主义发展体系,使之进入较高的经济范围,进而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发展。无论是殖民地、自治领,还是托管地,殖民扩张对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为什么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斗争后不与宗主国切断联系?民族运动为什么有些国家采取暴力斗争形式,在另外一些国家采取别的形式?为什么有些国家会走上议会民主制道路?这难道不是征服者种下的“种子”?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中对印度殖民主义列举过这样的事实:用宝剑建立了比莫卧儿王朝统治下更牢固和占地更广的政治统一,建立了一支由英国训练组织的土著军队,采用新闻出版自由政策,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西方教育制度,通过蒸汽动力的运输工具与欧洲交往等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从殖民地国家角度来看,殖民主义作为侵略者的特点固然存在,但作为征服者的角色也不可忽视。侵略者的破坏性是显然的,而征服者的进步性也明显存在。三、历史遗留,还是客观原因。 当今,第三世界积贫积弱,经济依附,社会畸形,文化落后以及各国之间各族屠杀,边界纷争等等,许多学者相当程度上将这归咎于殖民主义。这些创伤真的都是历史遗留吗? 1、殖民地不等于落后。 当我们讨论第三世界的落后是由殖民主义造成时,我们很容易列举出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非洲各国。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从20世纪崛起后,它几乎霸占了全球,成为新一代霸主。可它在18世纪以前曾沦为英、法、荷等殖民地,美国现在落后吗?这又如何解释呢?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曾被殖民者征服过,它们现在落后吗?可见殖民地有落后也有先进,所以落后不能与殖民地划上等号,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我们为何单单讨论第三世界的历史问题时,将这些国家的目前状况与过去联系在一起?本来这些国家起步就较晚,现代化步伐慢一点,又逢上信息时代,差距进一步拉大,以前落后的如今更落后。我们如今为玛雅文明、为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所叹息,痛恨殖民者,我们也不要忘记,美洲的印地安人在和西班牙殖民者最初接触时,还无车无马。退一步讲,非洲、南美洲的原始部落若不经殖民者的影响能发展到如今水平?我们中国曾经辉煌,如今落后,就仅仅归咎于殖民者侵略过吗?18世纪时,我们的大清皇帝雍正还说“朕观四方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即使外国不侵略我国,我们今天能保证在世界潮流的前面吗?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不能将任何问题都与历史放在一起。正如做官,只要自己有本领就行,甭管祖先的地位。 2、难以超越——漩涡论。 在河流中最常见的是大小不一个漩涡,一旦某个漩涡较大,它将人越旋越大,不但较小的会融合其中,而且河流中很难出现比它大的漩涡,除非季节的更换,这就是漩涡论。 中国乒乓球,美国篮球、巴西足球、非洲长跑……哪一个不是优势明显,哪一个能被轻易超越?国家问题也是此,一旦某国或几国具有绝对优势时,在一定时间内,别的国家就很难超过。我国封建王朝延续两千年,无论秦汉,还是唐宋,甚至明清,周围的封建国家有哪个超越?越南,朝鲜,还是蒙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独霸全球二百余年,号称“日不落帝国”,法国和德国甚至在短时间内也没有比英国更具有优势;美国自20世纪强大以来,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到目前为止,谁能与之争锋?目前第三世界落后,短时间很难超越发达资本主义,是有客观原因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它们曾经沦为殖民地。

第2篇: 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致使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当然无论在经济,政治体系还是其他方面都明显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强的入侵的同时也传播西方文化、科学知识,使得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在列强不断入侵破坏中国主权时,民国朝野皆不断提出修约以回收主权。这表明中国人已逐渐接受西方思维,注重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远胜于往昔的“国体”;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承认条约这一形式的重要性,也试图以西方外交的常规方式来进行修改。

  1.“师夷长技”的兴起

  从本质上说,西方资本主义不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来到中国,因此,我们在分析和考察它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时,首先应着眼于经济方面,即着眼于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所起的瓦解作用;着眼于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会为中国其它领域,如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意识等实现变革创造物质基础,一旦上述变革成为现实,反过来又会推动和加速整个中国社会生产关系的转变。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一些封建统洽阶级队伍中的有识之士开始从中央帝国的迷梦中逐渐清醒,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变通思想。“师夷长技”就是向西方学习。这一思想的提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当时以及后来一些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一次在社会意识领城内向传统思想体系发出了挑战。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洋务运动”的兴起。可以说,“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最初回应,它意味着一部分中国人在思想上开始向现代意识靠拢。他们在研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经济方面的主张和要求。所有这些,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表明一部分封建统治阶级中人开始了向资产阶级分化的过程。从而首次在阶级结构上触动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2.“洋人的朝廷”的没落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中国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此时,他们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西方或发达的物质文明,其政治制度、思想理论、文化意识等开始成为他们研究的对象。结果,他们渐渐认识到,中国之落后于西方,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西方国家拥有一个更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适应的思想基础。因此,在思想上,他们公开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平等的观念,鼓吹进化论,进而批评时政,非议君权。在政治上,则极力倡导社会改革,把仿效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作为袍们所要争取的主要目标。年以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治为目的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就是上述思想发展的产物。直至变法的失败和“辛丑条约”签定,终于使中国资产阶级最后觉醒,他们认识到,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真正原画不是别的,而是统治中国长达数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于是,中国资产阶级中的革命派异军突起,他们以顽强、彻底的革命精神,将其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极度腐朽、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及其代理人——清王朝一方面,他们彻底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是造成中国社会黑暗腐朽的根源另一方面,则明确指出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已彻底地沦为帝国主义垃制中国的工具,它实际上已成为所谓“洋人的朝廷”。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年,由孙中山等一些资产阶级革命派人士共同领导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并提出了“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

  3.中国人民的觉醒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资产阶级在思想上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的长期发展过程。同时,他们又把思想上的启蒙与政治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不断地总结斗争的经验教训,充实,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思想理论另一方面,日益成熟的思想理论又反过来推动斗争向更进一步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必然较其他阶级更富于革命性、战斗性和具有更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感召力。这些特点就构成了中国资产阶级所独具的优势。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思考中国的问题和前途,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林财徐、魏源开其先河,此后的几十年中,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关应、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等无不如此。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启发下,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新的经济基础,开始向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转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然能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造成一定的物质条件,然而这一切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既不会给人民群众带来自由,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都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上,《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73页,因此,中国人民的解放,最终还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中国资产阶级的所做所为,顺应了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利益和要求。他们的活动恰恰是把掌握历史发展契机的主动权从保守、僵化、落后的封建统治阶级手中转移到中国人民的手中,让中国人民真正的崛起。

第3篇: 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这场全面侵华战争,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场空前深重的国难,它极大地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历史的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日军疯狂而野蛮的侵略行径,反而激起了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顽强抵抗,极大地促使中华民族伟大而空前的民族觉醒,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独立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一、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和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延缓了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沿海6省重要港口岛屿相继沦陷。以省论,沦陷区遍及13个省,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华北、华东、华中各省站全国工业的90%,上海则是我国的工业中心。日本侵华战争使中国工业生产元气大伤。

  二、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日本对中国的文化侵略最明显的就是对中国人进行了“奴化教育”,他们期望不费力地统治中国。其手段有

  1、撤换、更改教材。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就发布了“排日教材要断然铲除”的密令,伪国务院更是通令各地学校,“暂用四书五经孝经讲授,以崇礼教,凡有关党义教科书一律废止。”“对于排外教材,切实取缔”采用教材以王道精神为基本准则,鼓吹日本文化、歪曲历史、复古尊孔,宣扬的是“建国精神”“王道政治”“日满亲善”等等

  2、实行“新学制”和“战时教育体制”,全面降低文化水准;

  3、培养师资力量;

  4、强化日式社会教育,重视“行动宣传”诱引中国人拥护伪政权,做敌寇忠实的奴隶;

  5、派遣留日学生,培养亲日奴才。奴化教育摧毁了中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教育体制,打断了我国义务普及教育,使千百万儿童失去获得教育的机会,民众素质大大降低。对我国民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思想进行了摧毁奴化,使他们养成懦弱、顺从的性格,泯灭了一些人的抗日意志和民族精神。

  三、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的积极影响

  (1)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御外来侵略者的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最大的变化,使百多年来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开始团结起来,为全民族的利益共同奋斗了,各党派之间的大团结。(2)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近代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没有与诸强平等对话的资格,毫无国际地位可言。正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才使得中国得以废除不平等条约,初步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与主权完整

  总之,日本殖民侵略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延缓了中国的发展,但同时也唤醒了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民心涣散则可能导致亡国;不融入国际社会就要吃亏。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shi/134571/

上一篇:世界历史必背的知识点范文(精选三篇)
下一篇:202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科研人员招聘4人公告
《殖民主义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合集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