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制度名词解释_名词解释三公九卿制度

来源: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19-09-22 点击:

【www.wnzmb.com--中国历史】

篇一:中国政治制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三公九卿: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要官员。(1分)三公是秦汉最高的行政长官,秦及西汉前期是丞相(百官之长)、太尉(掌军政)和御史大夫(掌监查),西汉晚期为丞相、大司马(掌军事)、大司空(掌监查),东汉为司马、司徒、司空(但此时三公名义上分部九卿,但均丧失原有职权)。秦汉九卿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职名前后变化较大,但组织职能相对稳定。到隋唐三公九卿职能被三省六部取代。(4分)
2、都察院:明朝中央的监查机构。(1分)明代监查制改革废传统的御史台,将唐宋御史台下属的台院与察院职能合并而建都察院,行使中央监查机构职能。其长官为左、右都御史,统领都察院负责对六部及地方的监查,并将全国分为十三道监查区随时派员巡查。监察御史是都察院人数最多、职责最广的官员,主察中央及地方官员。(4分)
3、枢密院:两宋时期国家中枢组织中主掌兵籍、军令、管理军队的重要机构。(1分)它在五代时成为常设的国家重要军事乃至政务机构,其长官枢密使由晚唐的官官充任至五代由重要大臣担任。枢密院获得了与中书门下并为“二府”的称号。宋代沿袭五代旧制设枢密院主军事,而中书门下政事堂主政,并称“二府”,另有三司主财政,均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4分)
4、国民参政会: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新成立的咨询机关。(1分)它由议长、副议长和参政员(150至290名)组成。参政员由国民党规定的机关团体推荐,资格为在机关团体工作三年以上并卓有声望者。被推候选人交付国民党中执会指定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资格审议会,最后由国民党中执会决定参政员、正副议长。国民参政会每半年开会一次,会期十天,有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向政府提出询问和建议、初步审议国家总预算等权力,但其决议须经国防最高委员会通过方能颁布执行,多少显示出国民政府的开放性。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设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4分)
5、资政院:清末“预备立宪”中成立的为正式议院的预设机构。(1分)资政院设总裁2人,副总裁2至4人负责全院工作,由皇帝从卓有勋功的王公大臣及三品以上大员中指派。议员分“钦选议员”(皇帝指派)和“民选议员”(各省谘议局中互选产生,然后由总督、巡抚圈定)。资政院有权议决国家财税收支、法典朝章、公债税率等,但军机大臣、各部可提反对意见,皇帝有最终裁决权。实际上它是清朝统治者手中的民主装饰。(4分)
6、内阁制:明朝形成绝对君主专制条件下而出现的国家中枢组织,清朝早期沿袭,清中后期其职权被军机处所取代。(1分)朱元璋废宰相制后,为解决皇帝专权但又不能专政的矛盾,便仿宋制建三殿二阁,殿、阁设学士、大学士作为皇帝秘书班子,因位于宫中,故称内阁。其最初职能是“传旨当笔”,明成祖时阁臣始“参与机务”,明仁宗时部分六部长官兼阁臣,明宣宗时内阁和阁臣有了行使公文的职权,明代宗时阁臣开始指挥六部,明世宗时内阁已位列六部之上,成为国家权力中枢机构,明朝内阁制度形成。内阁形成首辅制是在明英宗时,从明世宗到明神宗内阁及首辅权力最盛。(4分)
7、五院: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分立”和“权能分治”理论,在1928年10月成立的国民政府的主体和核心机构。(1分)五院包括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和监察院五院。行政院位列五院之首,是国民政府最高行政机关,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司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考试院是最高考试机关,
监察院是最高监察机关。五院长官为正、副院长。五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了国民政府组织体系的主干。(4分)
8、郡县制: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1分)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4分)
9、 征辟制:征召、辟除制的简称,是秦汉时代皇帝和地方长官选拔官员和属吏的制度。征召制是由皇帝直接下诏征求士人并拜任其为官的制度,它由先秦的简任制演变而来,征召的特征是“德举”,对象多为德高望重的宿儒、名士,征召意义在于礼敬人才的示范作用。辟除制是国家和地方政府长官自行选拔与任用属吏的制度,其中被辟为公府属吏者任职条件、地位最高,其升迁、转徙都较一般官府属吏更便捷、轻快,而地郡县长官属吏的辟除可直接从普通百姓中选用。(4分)
10、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1分)它是统治阶级用以组织国家政权的方式,常受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机关与地方政府的组织及设置、官员的管理、行政监察、财政、军事、法律、礼制及外交制度。从世界历史看,政体是丰富多彩,古代有君主、民主制、贵族共和制等,近代以来,民主制、共和制成为主流。(4分)
11、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1分)隋朝改革国家组织,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4分)
12、君主丞相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1分)秦统一六国后,全面建立起专制君主制,在至上的皇帝之下存在一个“百官之长”、总执朝政的丞相或相国,故相权对皇权存在有限制约作用,西汉中后期以后这种制度开始发生变化,相权逐渐被削弱直至撤销丞相,君主专权大为提高,西汉末期改革三公制度,形成尚书制度。至东汉尚书已重于三公,到魏晋南北朝尚书由政务中枢变为国务总署,录尚书事成为无丞相之名的丞相。(4分)
13、御史台:唐宋元时期国家的主要监察机构。(1分)魏晋南北朝时御史台从少府中独立为直属皇帝的专门监查机构,隋代时御史台成为行政外部监查的三台(谒者台、司隶台、御史台)之一。至唐朝开始行政组织外部的监查主要
由御史台负责,其下辖台院、殿院、察院等三院,成为国家三大中心组织之一(中书门下省主决策、尚书省主行政、御史台主监察),宋代监察组织沿袭唐制,元朝则承唐宋制度,只是监察组织主要由内台(御史台)、外台(新创的行御史台及肃政廉访司)构成。(4分)
14、二十四司:隋朝确立以三省六部为核心的中央政务系统中分掌国家行政的六部职能机构。(1分)它被唐、宋所沿袭,影响到明清。隋唐宋时代,中央六部各辖四个职能司,其中都有一个与本部同名的司,其余三个职能司因六部职能不同而名称有别,共计二十四个职能司,每司各设郎中、员外郎分掌各种职权。六部二十四司是国家行政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国家主要行政职能。直到明代才打破每部各辖四司的体制。(4分)
15、分封制: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1分)西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4分)
16、地主封建制: 一般认为是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总结战国时代社会变革成果而确立的中国古代国体。(1分)中国封建社会有二大社会基础:一是地主阶级,是阶级和政治基石;二是农民阶级,是经济和军事基石。依据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学术界通常将秦汉至明清的中国古代社会定为地主封建制,并划分为三个时期:(1)初级阶段,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2)成熟阶段,即隋唐宋元时期;(3)衰亡阶段,即明清时期。(4分)
17、三司使: 宋代掌国家税赋、岁支的中央机构三司的长官。(1分)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它沿自唐代,宋代号称“计省”,直接对皇帝负责总理财政权,与掌行政权的中书门下和掌军权的枢密院形成三权并立。宋太宗早期分置三使,即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后期设三司使,总领三部。三司使号称“计相”,其地位与参知政事、枢密使相等。其副手有三司副使或三部副使。(4分) 18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535~551),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
55)停废,历时约二百年。
19 三司推事
这是唐朝审理大案时的一种审判制度。唐以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审理中央百官犯罪与京师徒刑以上案件,和地方移送的死刑疑案。刑部为中央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大理寺及州县审判的案件,发现可疑,徒流以下案件驳令原机关重审,或迳行复审;死刑案件,则移交大理寺重审。御史台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督大理寺和刑部的司法活动,也参与某些案件的审判。每逢大案,常常由大理寺卿会同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共同审理,叫做“三司推事”。
20.千户制:是蒙古汗国军政合一的制度,创建于1204年。成吉思汗即位后,将全蒙古部众划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册封给有功之臣,即千户那颜。是世袭之职,对大汗有交纳贡赋,带兵出征作战的义务。也可参加讨论军国大事。大汗承认千户那颜世袭权力。在其本管范围内拥有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摇役、统领军队等权力。千户制的特点是,将全部牧民用军事方式编制起来,使之隶属于各个千户那颜。每个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
21、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刑部为六部之一,掌法律刑狱;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庭,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掌刑狱案件审理;都察院为明清两代最高的监察、弹劾及建议机关,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设御史台为都察院。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22九卿圆审,又称九卿会审或圆审,是明朝重要的复审制度,凡是地方上报的重大疑难案件,罪犯经过二审后仍不服判决者,由三法司长官(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御史)会同吏、户、礼、兵、工各部尚书和通政使组成会审机构共同审理,判决结果奏请皇帝审核批准。

篇二:《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三公九卿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所谓三公即:丞相,“掌呈天子,助理万机”,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政务。所谓九卿,是泛指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也称之为诸卿或列卿。九卿的设置主要有太常、宗正、卫尉等。
2. 尚书台
官署名,东汉时设置,又称"中台",为实际总领政务的机构,长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台下设三公、吏部、民、客、二千石和南北两主客六曹分领事务,南朝梁时改称尚书省。
3. 三司会审制
三司会审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础上形成的。在审判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个中央司法机关会同审理,简称三司会审。三司会审一般由皇帝下令,三大司法机关承命,审理结果报请皇帝批准执行。
4. 嫡子继承制
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王权制度的体现形式,宗法制的特点在于区分嫡庶长幼,嫡长子继承制在商代后期已经确立,古代王位继承就是根据嫡子继承制度,一般情况下择立太子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以嫡后所生的长子为王位首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生子,则在庶子选择。这种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使政治上一人独尊的专制制度更加巩固。
5. 三省六部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制度。隋朝改革国家组织, 开始建立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到唐代完善这种制度。隋代三省为内史(掌拟诏制令权)、门下(掌封驳权)、尚书省(掌行政权),唐代为中书(内史省改名)、门下、尚书省。三省长官在隋唐均为丞相。六部是尚书省下辖的六个具体职能机构,分别为吏、户、礼、兵、刑、工部,长官为尚书。六部成为当时及后世中国主流的国家行政职能机构。
6. 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以为藩屏。诸侯的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
务。战国时,各国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采之。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其性质不全相同。
7. 改土归流
是明清两代对云贵川桂等地区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改革制度,“土”即土司制度,“流”指朝廷随时任命的流官。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由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8. 翰林学士
官名。唐玄宗时舍学士院,挑选用文才的朝臣任翰林学士,德宗时,翰林学士得以随侍皇帝左右,充任顾问,起草机密诏书,权力日重,有"内相"之称。
9. 郡县制
确立于战国时期而被后世广泛采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制。春秋时代中期随分封制被兼并战争破坏,大国开始将兼并小国改为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郡的设置比县稍晚,且规格比县要低,战国时出现郡管县。郡的长官为“守”或“太守”,负责一郡行政、军事和财政。县的长官称“令”或长,主管全县军政事务。汉代以后州、路、行省先后取代郡成为一级行政区,而县制则沿用至今。
二、简答题
1. 皇帝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借助神的威灵,突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第二,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
第三,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的机构。
2. 简述均田制的内容
答:(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3. 元代"一省制"概述
答: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其间虽三次设立过尚
书省,但不领宰相事而只是主管全国财政,相当于宋代的三司使司,且旋置旋废,不为定制)。执掌最高军政事务的仍为枢密院,但地位较中书省低。长官为枢密使(由太子兼任),其下有枢密副使、同知院事等官。
4. 简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答: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构成中央的中枢核心机构。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政,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御史大夫为副丞相,兼掌监察百官。
5. 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答: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职官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的变化,但宰相制度确已显端倪。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他们的职掌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战国时期,宰相制始告初步形成。名称虽不一致,职掌却是相同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置相位者为数不少。
6. 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
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又称策问或策试。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将试题分别写在竹(木)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进行当场解答。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
7.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第一,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推,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显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第五,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第六,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利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七,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统治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8. 唐代宰相制度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群相制。宰相是集体的而非个人。第二,有共同的办公地点和集体议事会议称为"政事堂"。第三,既有分工,又集体议政。决策、审议、执行三大系统有机结合,办事效率高,政策性失误相对较少,有利于唐代政局之相对稳定。第四,科举进士逐渐成为宰相来源的主体。唐代大兴科举,科举宰相日益增多并逐步成为中枢系统的主体。第五,使相制。唐代后期,有一种特殊的宰相称为"使相",多指节度使兼宰相。这种使相实为优崇性职务,并不过问宰相政事,因此并非实际上的宰相,至于以宰相衔兼地方节度使、盐铁使等的也可称为"使相"。但这种宰相兼任外官的使相,回朝后一般还继续行使宰相权力,这与以外官兼宰相的"使相"有所不同。
9. 简述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自国民党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发挥国民党的具体职能。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时期,以国防最高委员会统一指挥党政军,并代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的职权,从而形成党政军一体化的集权制度。 第三阶段,抗战胜利到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溃败。
总之,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下,国民党不仅以党治国,而且是以党员治国,全面控制政权,完全违背了孙中山的以党的主义治国,最后达到宪政国家的目的,更违反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追求政治民主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潮流。
三、论述题(9分)
1、试述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答: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体,民国元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宪法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佳值,却成为政治家手中的政治斗争工具。从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到1914年1月国会被强令解散,是所谓“政党政治”的时代。实行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风靡一时的潮流。民初政党政治的举与初步发展,标志着政治主体的近代化、政党化,政治形态由皇机政治转身政党政治。但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主政时期,基本上是采取硬性移植西方制度的办法确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的,只能成为失败的试验。
如何建立适合当时国情的国家,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学说提出了建立理想中的民族
国家的设想。但孙中山这种建立在个人权威之上的政治设想,也就决定了他的继承者必然要走上“一党专制”和“以人治国”之路,走向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体制。
1927年,国民政府开始了为期10年勉强维持统一的局面,而在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情况下,中华民国政治制度体系没有得到完善,反而走向政治党化,实行党在国家之上的所谓“党制”体制。政治党化和“党国”体制,使得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类似现代国家,但在实际上却成为国民党实行统治的工具,根本没有起到现代政治制度所应该起到的管理和规范社会的作用,只是继承了中国封建政治的传统,又采用了部分资本主义政权的管理形式,又吸取法西斯主义个人独裁制的特点,是一种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混合的政治制度。 中国现代政治制度自出现以来,受到世界上三大政治治理模式的影响:一是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独裁治理模式,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喧噪一时,对当时的中国有很深的影响。二是英、美式的资产阶段民主治理模式,从兴中会、强学会到以后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都将此作为追求的目标。三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中国人民终于选择了这种治理模式。
2、分析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利弊和特点。
答:(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权,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2)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必须抓紧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3)地方基础行政组织的超稳定与人身控制。
弊端:首先地方没有一定的自主权,就不能有效在实理治理,其次,造成地方官对君主和中央的绝对依赖。
3、论述中国古代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1)自诉:分口头诉讼和书状诉讼。在严格的程序下,必须有书状的形式。
(2) 举诉:是被害人以外的人向司法机关举告犯罪人,是有一定限制的。
(3)官诉(公诉):官诉是以官府的名义起诉。公诉是以国家的名义将刑事嫌犯提交法庭审判。
(4)自首:是犯罪人在罪行被发觉前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坦白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和经过,表示愿意接受审判的行为。
(5)越诉和上诉。越诉就是越级上诉,法律有严格限制。上诉是指诉讼当事人依照审级的规定由下级审判机关申诉于上级审判机关。

篇三: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汇总
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文化界说
1. 华夏集团:中华民族远古的三大文化集团之一,发源于黄河流域,分为姬姓的皇帝氏族和姜
姓的炎帝氏族。后来华夏集团战胜了其他两个集团,巩固了其在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 丝绸之路:连接汉和西域的交通干线。西汉时期张骞出使大月氏时开辟。丝绸之路贯穿中亚,
连接欧洲和北非,使得汉与西域的文化、艺术交流更加密切。
3. 汉化:少数民族受到汉族影响,其文化与汉文化趋同的现象。少数民族的远远落后于汉民族
的文化,少数民族内迁时,受到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4. 胡化:汉人民主动或者被动向少数民族文化学习的过程。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原文化和汉文
化产生了初步的交流,隋唐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汉人吸收了少数民族的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丰富了汉文化的内容,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5. 文字狱: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案由多是涉及眷恋前朝,否定清朝的
正统地位等。文字狱对汉族的知识分子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
二、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与历史地理
1. 国野制:国即城,城之外为郊,郊之外为野。西周时期周王和诸侯之间只有政治上的统属关
系,没有行政上的治理支配关系。国野制反映了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统而不治的关系。
2.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最早的地方管理制度。基本特征是,郡县的长官均由皇帝
任命,代表皇帝对地方进行管理。春秋时期晋国实行,战国时期普遍实行,秦国时期全面实行。标志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维护了国家统一。
3. 行省制:起源于魏晋时期的行台。元世祖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改称行中书省,行
省制正式诞生。行省制巩固了辽阔的疆土,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一直沿用到今天。
4. 推恩令: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意见,命令各个诸侯王将自己的领土分封给自己的兄弟儿子,
削弱了诸侯王的实力,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统一。
5. 藩镇:唐朝时,为了边境防御少数民族的需要,而出现的兼统数州的节度使辖区,叫做藩镇。
后来节度使权利逐渐扩大,割据一方,形成了“藩镇割据”,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6. 分封制:
三、 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1. 五礼:指我国古代吉礼、嘉礼、军礼、宾礼、凶礼五种礼仪,主要内容分别是,祭祀之礼、
和合人际关系之礼、接待宾客之礼、军队操演征伐之礼和哀愍吊唁之礼。五礼包括了经济、
文化、政治、军事多方面的内容,既是个人修身正行的准则,又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2. 封禅:指在泰山举行的天地祭祀。在泰山山顶铸土为坛祭天,在泰山脚下锄地祭地,反映了
君权神授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统治。
3. 飨宴礼:飨礼注重礼仪往来,燕礼注重吃喝。飨宴礼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和合了人际关系。
4. 冠礼:是嘉礼的一种,指男子二十岁的成年之礼,从此男子需要以成人的礼仪来规范约束,
做到孝悌忠义。冠礼被视为礼仪之始,非常重要。
5. 笄礼:是嘉礼的一种,指女子十五岁的成人之礼。女子将头发盘成发髻用笄固定,所以称为
及笄。女子这时起可以嫁人了。
6. 射礼:指比射箭、习礼仪的活动。主要目的不是射箭而是在于考察德行。分为大射、燕射、
宾射、乡射四种。
7. 乡饮酒礼:是嘉礼的一种。是敬贤尊老之礼,仪式严格区分尊卑长幼。乡饮酒礼具有选拔贤
能,敬老尊长和乡射的作用。
8. 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适用于与死者亲疏远近不同的各个亲属,
每一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服饰、守孝时间和行为规范等。
四、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
1. 内服官:指由天子直接统治区域的官员,商朝时期有政务官、宗教官等官员。
2. 外服官:商周时期分封时,对周王的同姓亲属和异姓功臣分封,被称为外服官。外服官平时
镇守疆土,定期朝见天子,缴纳贡赋,打仗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3. 监国制度:周天子为了防范诸侯叛乱,派人作为监官去监视他们的制度,是中国古代确立监
察制度的先声。
4. 三公九卿: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图文书籍)。九卿指的是
奉常、郎中令等官员。
5. 内朝官: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专制,破格提拔出身微贱的人才,任用他们为中大夫或者诸郎,
在皇帝周围出谋划策。
6.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确立,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分管起草诏令、封
驳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下辖四司。
7. 二府三司制:宋朝时期的中央官制。二府指枢密院和中书门下,分管军事和政治;三司指的
是度之、盐铁和户部,掌管财政。起到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
8. 磨勘历纸:宋朝时期对于官员的考核制度。磨勘,文官三年一磨勘,武官五年一磨勘,依照
考核成绩决定升迁。历纸是指官员自己记录功过交给长官。磨勘历纸后来流于形式,失去了意义。
9. 内阁制:明朝时,为了减轻皇帝的负担,从翰林院等机关指派官员加殿阁大学士头衔,协助
皇帝看奏章。殿阁大学士为高权重,被称为内阁。
10. 军机处:雍正时期为了及时处理军情,设置军需房,后来改名为军机处,参与全国军国大政,
传达皇帝旨意,使皇权专制达到最高峰。
11. 加官:秦朝时期有侍中、给事中等官。朝廷官员如果加有这些官号,便可以随时出入禁中,
这些官号被称为加官。
12. 都察院:明朝时期的最高监察机构,清朝时沿用。以左右都御史为最高长官,掌管内外检查。
13. 六科给事中:明朝时期的监察机构之一,负责稽核中央六部以及其他机构的事务,还可以参
与重大案件的审理,位卑权重。
五、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1. 连中三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现象,即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考中第一名,
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故称连中三元。连中三元在历史上只出现了16次,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荣耀。
2. 行卷: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考生必须求得官僚显贵或者名望的学者将自己推荐给主考官,为
了求得推荐人的信任和赏识,考生将自己的文学著作公正的抄在手卷上呈现给推荐人,这种做法叫做行卷制度。行卷制度对唐朝的文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
3. 春闱:“闱”指考场。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的贡院举行,由于考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
会试又称为春闱。(会试发榜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
4. 秋闱:“闱”指考场。乡试在京城及各省城举行,三年考一次,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
“秋闱”。(乡试发榜正值桂花开放,所以又称桂榜)
5. 庶吉士:庶吉士是我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实习职位,从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中选择有潜
质者担任。进士要通过翰林院的专门考试“馆选”才能成为庶吉士。庶吉士被人们视为储相,处于相当优越的地位。
6. 任子制度:汉代,两千石以上的官吏,任期满一定年限,可以保举自己的子弟一人为郎官,
充当皇帝的扈从侍从人员等。任子制度是一种封建官僚特权,被历代封建王朝承袭下来,发展为“荫封”制度。
7. 制科:制科是由皇帝特别召集一些官员和知名人士举行的考试,唐朝,因其非正途的选举方
法,被称为“杂色” ;而宋朝时制科则成为了显示皇帝对臣下尊宠的“大科”,为众科之最。
8. 监生:是明清时期国家一级学校国子监的学生。监生在科举考试中有一些便利条件。明清时
期的监生包括举人做的“举监”、秀才做的“贡监”、凭借父辈做官而做的“荫监”、捐纳钱粟
得为的“例监”。
9. 察举征辟制:察举是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根据考察将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下级官吏
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职位或者提高官位,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名目。征辟是指由皇帝或者官府直接聘请人来做官。
10. 军功爵制:战国时期,按照作战功劳的大小授予爵位,一定的爵位代表相应的政治地位和经
济特权。普通吏民可以依靠军功爵制步入新兴地主的行列,使地主阶级得到新兴和壮大。
11. 养士之风:战国时期,国君和贵族们平时召集一批有学问有才干的“士”在身旁,供养他们
的生活,请他们对朝廷的大政方针提出建议,或者从中选取人员做官。
12. 试帖诗:试贴诗起源于唐朝,多为五言六韵或八韵排律,清代自乾隆朝开始,恢复试帖诗这
一考试项目。这是一种形式古板的诗体,不能随意抒发情感,严格依题写作,并且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内容。
六、 中国古代的书籍制度
1. 简牍制度:简,是竹木制成的简册;牍,是木制的版牍。
2. 卷轴制度:包括帛书和纸卷书两种形式。在帛书或者纸卷的左端粘上一个轴,从左向右卷。
3. 经折装:将卷子一正一反的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卷子的前面和后面加上较硬的纸,以
免书籍损坏。这种这本与印度传来的梵文佛经的装帧形式很像,所以称为“经折装”。
4. 旋风装:将一大张纸对折,作为书皮,再把经折装书籍的首页和末页都粘连在书皮内,读的
时候就不会散开了,这种书籍翻阅迅速不会间断,被称为“旋风装”。
5. 蝴蝶装:始于唐末盛行于北宋。蝴蝶装是每页从中缝将有文字的两个半页对折,背面空白处
在外,然后把这样对折的一叠散页用一张纸从前包裹到后,并将各页折口处牢牢的粘在这张纸上。但是每读完一页,必须连翻两页,很不方便。
6. 包背装:将书页无字的一面对折在内,将有文字的一面露在外,再用一张书衣把折叠好的散
页从前到后包裹起来,形成了“包背装”。包背装展读时不会遇到空白,可以逐页读而不间断。包背装始于北宋末,沿用到明朝中叶。
7. 线装:盛行于明代中叶,是在经过改进的包背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订好纸捻后,另外
打孔用线穿订。线装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软纸,分别置于书册前后,作为封面和封底。
8. 汗青:也成为杀青,指制作简册时,将新竹的水分烘干这一道工序。
9. 雌黄:又名鸡冠石,纸卷上写错了字可以利用雌黄来修改,颜色相仿,使用方便。现在信口
雌黄用来讽刺那些信口开河和妄加评论的人。
10. 牙签:卷轴制度中,为了便于寻找所需要的内容,在轴头上挂上小牌子写上书名和卷次,因
为由象牙制成,被称为牙签。
七、 中国古代的饮食习惯和茶酒文化
1. 肉食者:贵族们在古代被称为“肉食者”,因为他们经常吃肉,下层老百姓被称为“疏食者”
因为生产力低下,统治阶级残酷剥削,老百姓一般不容易吃肉。这个称呼体现了饮食与政治的联系。
2. 烧尾宴:唐代时,大臣拜官或者士子登第要设宴请客,还要向天子进食,这种宴席被称为烧
尾宴。
3. 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个菜系构成,讲究丰满实惠、大盘大碗;济南菜善于制汤;喜爱用葱
调味,比如煎饼卷大葱等;胶东菜擅长烹制海鲜,比如绣球海参。
4. 粤菜:广东菜,是中国民间的第二大菜系,选料奇杂,鸟兽蛇鼠都是佳肴;讲究时令,比如
八宝鲜莲冬瓜盅;调味品别具一格,如酸梅酱、鱼露等。
5. 淮扬菜:以扬州风味为主,调味上强调突出本味;造型美观,例如冷菜拼盘。
6. 京菜:北京菜,集全国众菜的精华,例如满汉全席,北京烤鸭等;注重时令风味,如立秋后
吃涮羊肉;讲究菜品和佐料点心的搭配。
八、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
1. 胡服骑射:春秋战国之交,为了适应大规模的步兵、骑兵的作战方式,开始穿北方游牧民族
的特色服装,衣袖窄而细,袍衫紧身,有裤子和皮靴等利于骑马的服装,作战室轻捷方便。
2. 深衣:春秋战国时期兴起。深衣上下联为一体,缝制容易,穿着方便,有利于活动,能够严
密的包裹身体,后来十分流行,还可以作为礼服。
3. 幞头:是一种包头的软巾,所用的纱常为青黑色。宋朝时的幞头平直伸长,很有特色。
4. 质孙服:蒙古宫廷大宴时,天子和百官穿的官服。上衣与裳相连接的一种袍服,衣服的样式
较窄,衣料考究。
5. 四方平定巾:明代盛行的帽子式样,用黑色的纱缝制成的四方形高顶巾帽,是专制皇权的产
物。
6. 马蹄袖:满族特有的一种袖子,原来是武士射箭时保护手腕的防护物,平时可以翻出来露出
手,行礼时放下。
7. 马褂:满人特有的外褂,非常短小,袖子的长度只到肘部,身长不超过腰,适宜骑马的时候
穿。对襟马褂比较正规,经常被当作礼服。
8. 旗装:满族妇女的服饰,清代被当作礼服,以长袍为主体,采用圆领,袍子的下裙裾与地面
相齐,袖口宽大。
9. 旗头:满族妇女的发式,将头发梳成左右横卧在头顶的两个平髻,再在上面插上黑色梯形板
片“扁方”。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shi/78382/

上一篇:【关于美食有意境的句子】关于美食有意境的句子
下一篇:少年强则中国强作者_少年强则中国强,感悟
《三公九卿制度名词解释_名词解释三公九卿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