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的故事传说]黄山传说故事50字

来源: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19-09-22 点击:

【www.wnzmb.com--历史故事】

篇一:传说典故:黄山神奇的传说


黄山从前叫黟山,这是由于山石黑黝黝的光泽而得名。黟山为什么后来改称黄山呢?这与黄山流传着许多有关黄帝的故事不无关系。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他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由于年事渐高,精力日衰,黄帝就将帝位禅让少昊。黄帝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不愿意坐着等死,便决心去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拜仙翁容成子、浮丘公为师,跟随他俩学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浮丘公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丹药才能炼成。”于是黄帝就跟随浮丘公、容成子外出寻找炼丹胜地。他们跋山涉水,遍历五岳三山,最后来到江南黟山。只见这里的山峰很多很高,高出云头;这里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云像绸子一样,整天绕着山峰飘来荡去,真是人间仙境。黄帝认为这里是炼丹修仙最理想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就和浮丘公、容成子同住此山炼丹。他们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据说那丹药必须反复炼九次,才能炼成,这叫“九转还丹”。他们炼了一次又一次,越炼难度越大,但黄帝的决心也越大。经过四百八十年,那闪闪发亮的金丹终于炼成了。黄帝服了一粒,顿觉身轻如燕,竟能升空。黄帝的须发也由白变黑,但因衰老而造成的皮肤皱折却依然如故。就在这时,紫云峰崖隙间,突然流出一道红泉,热气熏蒸,香气扑鼻。于是浮丘公恭请黄帝到这红泉中沐浴。黄帝在红泉中连浸了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皱皮肤都随水漂去,他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满面红光,青春再现。就在黄帝脱胎换骨、返老还童之际,红泉的上空突然祥云飘渺,笙歌悠扬。顷刻之间,雾散云开,霞光耀眼,异香袭人,忽然有珠函一件、玉壶一把,从空中徐徐降下。黄帝接在手中,打开一看,函中有霞衣、宝冠、珠履,壶中盛满了琼浆玉露。浮丘公在一旁恭敬地说:“这是上天赐给黄帝的宝物,请接纳。”黄帝将天赐宝物携回北海望仙峰石室,接受群臣的祝贺,批霞衣,戴宝冠,穿珠履,饮下甘露琼浆。当他走出石室时,身上霞光万道,照遍了黟山的高峰深谷。这时,空中又降下白龙、彩幡、珠盖,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一起乘上白龙,彩幡引路,珠盖护顶,从望仙峰顶,飘飘上升而去。山下臣民齐声欢呼,响彻云宵。黄山也因此而得名。

篇二:黄山故事


黄山东麓,有一座双盔山,山顶上原来有两个尖墩,好比两个古人的头盔:一名文盔,一名武盔,雄伟壮观。山腰上原有一座寺庙,住着和尚百余人,香火很盛。清嘉庆年间,武盔突然倒下,庙宇被砸毁。
传说武盔倒塌毁庙的原因是:
有一次老和尚外出,一个小和尚在厨房里捉了一只偷食的小猴子。他把小猴身上的毛拔光,放回山上,借此警告众猴。小猴浑身流血,哀嚎着见了猴王,不久就死了。猴王非常气愤,决心报复。于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带领群猴,搬动垫在武盔下面的石头,武盔随即倾塌。巨石飞滚而下,声震群峰。塌下的石块覆盖了庙宇,众和尚全都葬身石下。全庙只有一只大公鸡未被压死,它被困在一块大如楼房的巨石下,仍按时啼叫。老和尚回来时,见庙毁人亡,非常痛心,不得不在附近山坡上另建一座小庙。
现在,盔山倒塌的痕迹仍历历在目。在被毁的庙址乱石上,长出了几百棵香榧树,这些树或出自石底,或盘根石上,甚是奇怪。榧树林中,阴暗可怖,平时很少有人入林。只有到了金秋时节,香榧成熟,村民前去采摘香榧,才会冲淡林中一些悲凉的气氛。
民航 黄山机场距景区63公里,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即将对外籍飞机常态开放,现已开通至北京、广州、上海、合肥、深圳、厦门、福州、天津、重庆、成都等城市的航班,并办理香港、韩国、日本包机飞行业务。
铁路 皖赣铁路贯通黄山市全境,可直达北京、青岛、南京、上海、合肥、南昌、福州、厦门等地。北京—福州高速铁路、黄山—杭州城际快速铁路、皖赣铁路二线即将开工建设。
公路 合(肥)铜(陵)黄高速、205国道、103省道直达景区。徽杭(州)高速、黄塔(岭)桃(林)高速、沿江高速将景区与外界紧密相连。黄祁(门)景(德镇)高速、黄宣(城)高速、黄千(岛湖)高速即将建成通车或正在着手建设。
水运 长江航线主要以安庆、池州、铜陵、芜湖等港口承接沿江游客,新安江航线以歙县深度港(距景区100公里)转接千岛湖及杭州方向的游客
名人
李白简介
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的黄山
■石男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当李白举起酒杯对月吟出这首诗时,他的脑海里一一闪现出西域的碎叶、四川的青莲??这些关于故乡的回忆,我想这其中一定会有黄山,因为他曾经说过:酒醉处,他乡皆故乡。而黄山的美酒曾让他醉卧在青山绿水间徜徉流连数月。公元754年,54岁的李白来到了黄山,访仙人、会名士,求白鹇、沐温泉、饮美酒、赋佳作,人山际会,是李白也是黄山的幸运。
天宝元年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被唐玄宗接连三次下诏征召入京。李白到长安后,天真的以为凭才华可以实现自己“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了,但唐玄宗“降辇步迎”的只是看重他的文学,封他为翰林待诏,说白了,也就是陪皇帝吟风弄月、宴乐巡游的御用文人。在度过了一段蜜月期后,李白不满意这样的遭遇,饮酒求醉, 佯狂不羁, 并以诗歌讽刺权贵, 再加上权臣们的嫉妒与毁谤,唐玄宗渐渐疏远了李白。天宝三年春 , 李白上疏玄宗请求还乡,玄宗“赐金放还”, 很礼貌地让李白离开了长安。百无一用是书生,是李白的悲哀,也是李隆基的悲哀,是走下坡路的盛唐的遗憾,也是历史的遗憾。

李白仰天大笑走出长安宫阙的时候,心想罢罢罢,从今后叫我谪仙也好,诗仙也好,酒仙也好,高力士给我脱靴也好,杨国舅给我研墨也好,都不重要了,人可以无为,但不能无好,游山玩水不正是自己的所好吗,这下倒真是可以“一生好入名山游”了。橹声欸乃,帆影飘零,745年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或许是皖南的青山秀水、招展的酒旗和悠然的闲适生活吸引了李白的眼球。于是风月多情,皖南有幸,无心之中牵羁了这位巨星的脚步。自天宝十三年(754年)后,李白盘桓于当涂、宣城、南陵、泾县、青阳、秋浦之间,遍游了皖南的山山水水。
天宝十三(公元754年)载初春,李白客居当涂县令、从叔李阳冰的寓所。一天,他收到一封特快专递,展开便有两句话突兀眼前: 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落款是泾县汪伦 。李白本是性情豪爽之人,好游善饮爱交友,心想既然有这么好的地方那还等什么,于是水陆兼程赶到了桃花潭。刚到村口,便看到两个人一前一后趋迎上前,正要开口。李白抢先问道:“汪先生,你的十里桃花呢?” 汪伦一揖到底,从容答道:“此地叫桃花里,潭东十里渡口有桃树一株,春天花开,香飘十里,故称十里桃花。”李白听完,微微一笑:“那么这万家酒店呢。” 汪伦身后闪出一人,底气十足:“小人姓万,名骏,世代居住桃花潭,有家传酿酒手艺,开了家酒店,起名为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哈哈大笑,好好好,十里桃花伴万家美酒,过瘾!李白在桃花潭停留有一月有余,每日与汪伦和万骏在桃花潭旁披襟当风,饮酒阔论,很是快活。时间过得很快,但再多欢情终有一别。离开桃花潭的当日,潭上无风,水清见底。汪伦等人在岸上和着
蛇皮鼓的节奏手拉着手踏步高歌,李白迎着风徐徐挥手,听着那忽缓忽急时高时低的歌声,心中一热,脱口而出: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沉吟片刻,李白再次瞥了瞥送行的汪伦,一字一顿,吐出了最后的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个人、一口潭就这样附丽于一首诗而传之不朽了,若以今天的“名人效应”来看,几坛酒就可以作为大诗人的润笔费和版税,汪伦真是赚大了。
李白的少年时代受道教影响很大,好任侠, 喜纵横,常去道观与道士访仙论道,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职业道士。笃信道教的唐玄宗在天宝六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对此李白早己想神游一番。在汪伦、万骏、郑谔等朋友帮助下,李白取道太平龙门岭,来到位于黄山北门的芙蓉岭。面对千峰竞列、万笏朝天的气势,看到矗立在眼前的芙蓉峰,他吟出“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据《嘉靖宁国府志》载:“芙蓉峰,太白尝游此”,在唐朝时黄山只有三十二座山峰有名字,后来增加到三十六峰,后人以命名“芙蓉峰”的方式来纪念李白的黄山之游。此后李白西行上汤岭,沿山而游,来到从南面游黄山的第一站——古称桃源仙境的温泉景区,桃花峰有桃树千株,三月盛开时霞光艳影,花谢时落红满溪,很是壮丽。这日,李白携壶策杖佩剑沿桃花溪而上,突见不远山崖处有瀑布如白练悬天拂石而过,如琴弦弹奏出天籁之音。李白游兴大增,倚在泉下一块巨石(醉石)不走了,观景饮酒听泉,人生一大快事也。醉意恍惚中李白想起了长安城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便仗剑起身绕石三圈,长啸数声后俯于醉石旁,大呼“此地甚好,我且先睡一觉,哪怕天子呼来也不上船。”。李白的梦想之一就是做一个挎剑好酒、胆色过人的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今人一位名叫余光中的老先生用诗句做了注解: 酒入豪肠,
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据安徽通志馆《黄山金石表》记载“鸣弦泉”、“洗杯泉”皆为李白当年游山手迹。迹因人重,人因地传。七百七十多年后的明嘉靖六年,当时的徽州呈坎制墨大师罗小华等五名文人追慕太白当年黄山的游踪,提酒相约来到鸣弦泉,畅饮欢歌大醉,并题刻于“醉石”之上:

篇三:黄山寨的传说


黄山寨的传说(一)
矾山镇蔡畈小学 鲍斌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黄山寨这儿是一片荒漠,人烟稀少。 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居住着三兄妹,老大是金鹅为长兄,老二是金鸭为二妹,老三金鸡是小妹。他们耐不住北方的寒冷,就跟随着金牛大伯,金猪大妈跋山涉水,寻找气候暖和的地方安身立命。
他们来到黄山寨这儿,因为旅途劳累,天又晚了,只得停下来歇息。晚上,他们觉得这儿暖和舒适,就决定在这儿安家。
金牛大伯吩咐:金鹅、金鸭、金鸡三兄妹负责筑山,金猪大妈负责修塘、造田。他自己回大兴安岭运花草树木的种子,去鄱阳湖运鱼、鳌、虾、蟹的种苗。吩咐就绪,他们就各自休息,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半夜里金鸡三妹首先醒来,她不想惊扰他们,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儿。梳洗完毕,就投入到她辛苦的筑山劳动中。她每啄一口就是一座小山,就这样不停啄,一座山头立起来了。第二个醒来的是金牛大伯,他先去兴安岭运种子。第三醒来的是金鸭,她也迅速加入到三妹的筑山劳动中。最后醒来的是金猪大妈和大哥金鹅,他们也先后投入到各自的劳动中。
金牛大伯运来了种子后,种在了三兄妹筑的山上,就又回去运水生种苗了。它还吩咐大家一定要再太阳出山之前完成各自劳动任务,因为太阳一出山他们就会失去神力。
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一层层梯田展现在眼前,一口口水塘清澈见底,一条条小溪流水潺潺。
太阳要出山了,金牛运回了水生种苗撒在水塘,小溪里,他已经很累了,金猪大妈凭借最后一点力气猛拱几嘴几座水库出现了。金鹅、金鸭、金鸡他们都竭尽全力,猛啄猛拽几口就形成了现在的金三角:东面的釜顶山,南面的白云崖,西北方的黄山寨。从此,金牛、金猪和金鸡就生活在黄山寨,金鹅住在釜顶山,金鸭守在白云崖。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耕耘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修养生息,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黄山寨的传说(二)
相传在很久以前,姓黄与姓阳两大家族在这儿迅速崛起。而当时朝廷昏庸无能,强盗猖獗,土匪横行。他们对两大家族虎视眈眈,密谋抢劫,由于走漏了风声两个族得之都记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其间,姓黄家族有一位长老经高人指点迷津,便率众人登上黄山,安营扎寨,由于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众土匪将黄山寨围困数日,无法攻上山寨。由于粮草短缺,最后只剩下一升米,而土匪还没有要走的迹象。如此下去山寨便不攻自破。长老此时心生一计,把仅有的一升米煮成饭,让狗饱餐一顿。接着将狗推下山崖,土匪见有东西滚下山崖,挥刀便刺,狗肚子里的白米饭和着血液喷涌而出,土匪见状认为狗都能吃得如此之饱,何况人呢?围困无望,只得撤离山寨。
此山救了姓黄家族的命,黄山寨也由此得名。
2011.11.22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shi/78465/

上一篇:[狐狸和松鼠的故事]松鼠和狐狸编故事50字
下一篇:关于恒心的名人故事_关于恒心故事50字
《[黄山的故事传说]黄山传说故事5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