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来源: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8 点击:

【www.wnzmb.com--学术论文】

  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与产业创新发展,也关系到促进就业与社会稳定。要解决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必须结合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和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进行统筹研究和深入思考。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以供大家参考!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没有完全退去,加之国内通胀预期上升背景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然而中小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长期健康发展的,因此,国家有必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应对困难,保持健康发展。

  一、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先后就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小企业,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部分将从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不足之处。

  (一)偏小的财政资金支持总量

  我国中央财政预算占全国财政预算比重还不高,地方财力又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因此大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因为财力限制得不到理想的财政支持,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财政预算支持制度,导致当前投入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财政资金总量偏小,很多地方对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还不能给予有力支持,出现明显的财政缺位现象。

  (二)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杠杆效应难以发挥

  当前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工作的杠杆效应还不理想,还不能够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整个融资体系的大发展。在一些有能力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地方,因为缺少经验、内部区域性差异、担保机构发育迟缓、少数地区经济发育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财政支持的杠杆效应。

  (三)财政在支持融资时调动银行积极性收效甚微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积极推动者和中坚力量,但是在国内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内部机制、业务水平、社会信用环境、主观认识等方面的原因,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积极性还不高,协作和参与力度还不大。

  (四)财政支持资金的跟踪管理有待加强

  目前一些担保机构内部机制不健全、业务运作不规范、外部制约弱化、多头管理的问题还很突出,甚至因为担保资金进入投机领域或者被大股东挪用等原因,导致了不应有的损失。针对担保机构中存在的以上问题,财政支持担保体系建设工作更要重视对于支持项目的监督跟踪,加强对于担保机构的财务和业务监督,加强对于支持资金申报、使用、管理的全面监督,杜绝财政支持资金闲置、担保机构伪造材料骗取支持资金等问题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发挥财政支持资金的作用,保护财政资金安全。

  二、发达国家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

  (一)政府主导的多元化资金筹集与补充格局逐步形成

  美国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的资金由联邦政府直接出资,国会预算拨款;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以中央政府的财政拨款为资本金。地方性信用保证协会的资金来源包括三部分:一是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地方政府的主导型投资;二是公共社团和金融机构捐助;三是信用保险公库和地方财政以低息借给保证协会。可见,国外金融机构具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和独立的市场地位,无论从资金捐助还是业务协作等方面,在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此外,美国和日本政府都有固定的财政拨款补充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担保赔付金主要用担保基金和担保收费共同支付。

  (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财政政策目标明确

  美国、日本的担保计划都强调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扩大就业、补充季节性流动资金和防止公害的公共目标,具体包括:一是对担保对象的性质、规模、行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确认标准等都有明确而统一的规定;二是明确被支持企业必须具有市场前景乐观、发展良好、管理规范等基本条件;三是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如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主要以各个时期的产业政策为依据,重点为“中小企业自动化计划”等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担保。

  (三)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协作关系

  美国、日本的金融体系比较发达,并且形成与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因此为中小企业融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首先,金融机构能够主动积极参与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把中小企业融资作为发展自身业务、分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美国的大部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了联邦政府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计划,日本的都市银行、地方银行、长期信用银行等都参与信用保证体系。其次,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而且金融机构往往积极主动的申请成为担保机构的协作伙伴,这和目前国内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协作关系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给我国在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中必须充分重视金融机构的重要作用带来一定的启发。

  (四)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杠杆作用较为突出

  政府参与担保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民间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因此特别注重财政手段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其次,政府参与的担保计划为民间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调动其他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大大提高了财政支持资金的杠杆效应。如美国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为地方开发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大大提高了政府参与基金的融资杠杆。

  (五)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控制制度相对完善

  国外担保机构在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还为企业提供经营咨询服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对于有效跟踪控制担保风险、降低担保损失、增加机构收入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如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信贷保证计划的执行机构下设“退休经理服务队”,由有经验的退休管理和技术人员组成,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日本有 2000 多家公立实验机构,聘用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顾问,为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可行性研究和实验提供具体指导,这些机构都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三、完善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机制

  通过对我国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以及借鉴发达国家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成功经验,在完善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突出市场化运作和产业政策导向

  积极组织财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完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引导机制,有选择的充实担保风险基金。同时,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发展的中小企业,财政要加大扶持力度。

  (二)提高财政资金支持的杠杆效应

  以财政资金推动再担保体系建设和互助担保基金发展,一方面由政府牵头注入启动资金,中小企业、银行共同出资建立互助担保基金可以减轻财政负担,降低财政代偿风险;另一方面,通过财政主导投入建立分层次的再担保体系,担保机构而后再担保机构之间按照出资担保机构承担主要风险、再担保机构承担部分风险的原则,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分担担保责任,可以有效转移担保风险,实现担保风险金的集约管理,扩大财政资金影响担保社会资本的杠杆作用。

  (三)设立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

  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98.9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在中央预算内企业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安排30亿元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技术改造,在切块地方的技术改造专项投资中,68%的资金用在了中小企业。为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小企业基金的设立和运作,2007 年中央财政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一些地方也设立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这些专项资金普遍采用贴息、直补和提供担保的方式。通过资助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扩大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国应设立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将部分财政专项资金注入,同时也可以接受企业捐赠和中小企业参股,通过发行金融机构债券进行融资,放大资本规模。

  (四)设立单一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目前我国针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财政部负责支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的拨付,科技部主导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相关资金的审批。多头管理不但给各相关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协调沟通的不便,也直接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资金的运用效率。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应逐步将中小企业管理职能进行合并,设立单一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以便于更高效地实施财政支持政策。

  综上所述,财政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大有可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我国国内面临通货膨胀的预期,要加大财政资金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这对于我国经济顺利实现转型以及产业的升级换代有重大意义。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并且在当前形势下变得愈发严峻。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认识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重要作用,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以达到拓宽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中小企业 政策支持 多元化融资机制

  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在2011年7月发布了《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中小企业进行了新的界定,根据具体的指标和行业特点将其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截至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达到近5 000万户,对GDP的贡献达到60%,缴税额大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了近85%的就业岗位,这说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一)融资方式单一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具体表现为银行贷款、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商业信贷等。事实上,大多数中小企业更希望通过银行借款来进行融资,但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比较倾向于贷款给资金雄厚、信用程度高的大企业。我国证券市场以主板市场为主,主要面向大型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创业板,但严苛的上市条件将许多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大约90%的中小企业无法通过上市实现直接融资。在我国发行企业债券也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控制,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大型国企发行了企业债券。据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比例为75%左右,股票和企业债券融资只占14%。2013年4月6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发布的《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中国现状及亚洲实践》显示,2012年我国大约40%的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经营期限在一至三年、资产规模在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企业对融资的满意程度较低,接近66.7%的中小企业将银行贷款作为首要的融资方式。

  (二)融资成本过高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选择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但居高不下的贷款利息一直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2012年以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40%至50%左右,只有少数优秀企业才能以基准利率获得银行贷款,再加上中小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资产总额少、经营规模小、利润不高,缺乏可抵押担保的资产,所以只能获得银行提供的短期贷款,还需承担较高的担保费用。在我国民间借贷利率高达30%,高额的利息让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外,受宏观经济的影响,再加上上市费用较高,条件严格,上市步伐减缓,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如此之重。

  二、中小企业融资与政策支持的关系分析

  1931年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首先提出了“麦克米伦缺欠”现象,这是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最早认识。该现象是指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理想化的状态,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信息不对称正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信贷市场上,正是由于金融机构与申请贷款企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了信贷配给现象。斯蒂格利茨和韦斯曾指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使得银行不得不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来达到供需平衡。所以,银行宁愿选择以较低的利率为信用好的大型企业提供贷款,也不愿意选择有风险的高贷款收益,这就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现代经济理论普遍认为,在市场失灵的背景下,单纯依赖市场调节很难完全解决问题,而政府作为调节经济活动的补充力量,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选择。在中小企业融资信贷市场上,政府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克服由于市场调节不足导致的“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政府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已采取相应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中小微企业共获得14.77万亿元贷款,其中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额占82%,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多19.6亿元,增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出2.62%。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虽然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做出了相应的扶持与保护,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原有措施支持力度小、内容不够具体灵活、针对性弱,使得现有政策已不能继续满足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典型地区的实践经验以及中小企业自身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相关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一)继续加大财税政策支持

  1.扩大财政资金规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近几年来,中央及各地财政已经通过发布相关文件规定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但基金规模小,实施力度不够,且缺乏统一的政府监督。各级政府应认真分析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把专项基金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国家财政在扶持大中型企业的同时,已经以基金的形式通过无偿拨款、贴息贷款的方式来扶持中小企业。但是能得到国家财政资金扶持的仅占一小部分,而且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居多。因此,政府应着重扩大财政资金的优惠及范围、使用方向和涉及领域,促进中小企业财政补贴形式多样化,增加补贴额度,构建贷款风险准备金补偿政策。

  2.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普遍超过利润的30%,不仅要承担法定的税费,还要承担相应的会议费、水资源费、有关部门提供有偿服务收取的费用、罚款等,负担很重。政府可利用降低税率、减税清费、提高税收起征点、扩大营改增的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加速折旧等方法为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使中小企业切实感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扶持。

  (二)完善金融政策,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1.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差异化策略。2011年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对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做出了新的规定,指出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重点扶持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中小企业,保证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速和增量得以稳定发展。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异化监管,增强利率政策的透明度,把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始终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鼓励商业银行发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债,加大力度创新中小企业抵押担保的方式,相对适当地放宽对中小企业的担保范围。   2.鼓励和规范民间借贷,拓宽融资渠道。据统计,我国民间资本存量目前高达30万亿人民币。例如,温州的民间资本已经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温州,截至2012年,民间投资数额达到国有投资的2倍,中小企业民间借贷与银行贷款的比例为7:3。鼓励民间借贷是解决融资难题的重要途径,但必须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才能确保民间资本的安全,使其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补充力量。此外,还应继续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样化融资机制。严格的上市条件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条件和标准,对中小企业融资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被动局面。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和融资租赁公司,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和中小企业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并进行结构优化。截至2012年年末,银监会监管下的20家金融租赁公司共拥有7 986.29亿元总资产,比去年同一时期增长51.6%。

  3.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逐步向多层次方向转变,信用担保体系应以政府政策担保为主导、社会互助担保为辅助。一是建立专门的信用担保基金,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二是设立专门的担保机构,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效率。在美国,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的债务融资中90%以上属于有抵押或担保条件的债务。三是完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制度,调整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方法和信贷掌握标准,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作为其获得贷款、担保等的依据。

  4.加快完善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一直致力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这些法律法规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相对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还存在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等缺陷,政府应尽快完善金融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尽量把金融政策提高到法律层次上来,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

  (三)鼓励中小企业加快自身改革,优化产业结构

  1.鼓励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强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并通过资信机制监督中小企业的信用情况,从而更好地实现银企对接。

  2.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必须与时代接轨,进行技术创新。各级政府应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科研体制改革,为中小企业设立专门的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严格监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实施情况,为中小企业创新产品、优化产业结构提供有力的依据。X

  参考文献:

  1.胡兴旺.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1,(4).

  2.王丽南.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12,(7).

  3.王儒靓.创新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制度[J].时代金融,2011,(10).

  4.王建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2012,(7).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

  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一)构建优势互补的普惠金融体系。目前,我国开展普惠金融的主体包括大中型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非政府组织等,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广,但是服务内容相对同质化,导致各类主体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很好体现。一是要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以批发资金转贷形式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二是鼓励大型商业银行加快建设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依托庞大的网络渠道和硬件优势,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三是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积极发展社区银行,找准定位、扎根基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四是积极探索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互联网金融组织等各类新型机构发展的有效途径,适度降低基层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并规范各类机构的发展。五是构建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成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资公司,积极引导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中小企业。

  (二)构建高效公开的全面社会信用体系。信用体系不完善是制约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提升金融机构的融资效率,保障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良好运行。一是要形成良好的信用生态。建立失信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股权登记制度,建立跨部门动态监测和信息共享机制,积极构建税银联动征信系统,加强信息公开,降低征信成本。二是积极发展评级和信用中介机构,构建多元化信用信息收集渠道和信息平台,提供市场化的评级和信息服务。特别是针对小贷公司和P2P等社会化金融机构,要实现评级覆盖,为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合作提供纽带。三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已正式启动运营,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强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采用税收减免、奖励补贴等措施,解决融资担保机构服务中小企业时,意愿不强、收费较高的问题,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支撑。

  (三)构建阳光合规的社会化金融服务体系。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政策、融资、人才、法律等信息的获取渠道狭窄且不充分。可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政府服务平台,通过财政资金持续支持平台发展,整合优质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从融资到管理的全面服务。在融资方面,可以通过平台的交易中介功能,承担中小企业融资“做市商”的角色,解决信息不充分的问题,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同时发挥平台的政策监管功能,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阳光化和合规化发展。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融智”支持

  (一)坚守本源定位,持续改进融资支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其中第一条就是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要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因此,金融机构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要求,健全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体系,立足自身业务实际开发个性化金融模式和产品。开发性、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合作性银行都要各自发挥功能和优势,改进服务思路和服务方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二)注重融智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不完善,缺乏抵质押物等原因,往往无法申请到贷款,导致自身发展乏力,从而形成更难申请贷款的恶性循环。银行在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力度的同时,应深入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实际需求,在企业经营管理、财务制度、融资设计、市场营销、生产技术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融智服务,帮助企业找准定位、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发展。通过融智服务,可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营能力,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从而实现金融安全的目标。

  (三)提升微贷技术水平,将风险防控和融资效率有效结合。目前国际上主流微贷技术主要包括淡马锡“社区银行”、德国IPC技术、富国银行“评分卡”技术等。开发银行通过与世界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合作开展微贷款业务试点,引进推广德国IPC小额微贷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微贷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当前我国许多银行已经将微贷技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逐步“本土化”,如微众银行的“微粒贷”等。在新形势下,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微贷技术在P2P公司以及村镇银行中的应用,加强微贷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利用互联网高效、平等的特性,贴合微贷业务需求,持续提升微贷融资效率。

  加快中小微企业信用建设

  (一)加强信用建设,塑造企业发展实力。中小微企业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高度重视和加强信用建设。当前我国企业更注重的还是生产经营和利润情况,对信用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要进一步了解信用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企业诚信不单单关乎企业自身的融资和发展,更是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体现。中小企业要以诚信为本,企业家自身要讲诚信,加强和建立企业的诚信文化,不仅要杜绝类似拖欠员工工资、社会保险等事情发生,还要加强企业对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守信,不欺骗消费者、保持良好的信贷记录,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的诚信,不做假账,合法纳税,为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稳健经营,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中小企业发展应该循序渐进,要从追求快速扩张向自我升级转变,合理确定发展愿景和融资规模。要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只有拥有先进自主的技术,企业才能稳健可持续发展。实力较强的中小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实力偏弱的中小企业也应加强在产品设计、服务等各方面的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必须大力培育人才,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注重科学管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在于内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要解决融资难问题必须要增强中小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一是要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组建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制定实施议事程序、决策程序、议事规则和财务规则。二是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通过界定产权、清理债权债务等方式,明晰企业产权。三是要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对会计准则的认识,聘请外部机构审计财务报告,提升财务报表的质量。通过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unwen/117509/

上一篇: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赫尔巴特与杜威教育理论的比较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的异同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