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毕业论文精选4篇

来源: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13 点击:

【www.wnzmb.com--毕业论文】

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校毕业论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党校毕业论文1

  摘要: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发展是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领域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将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根本任务、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四大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长期性作了科学界定,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党的十六大仍然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将划分成具体目标不同、且相互联系的若干个发展阶段。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即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不可否定的,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又是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建国一百年时,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的达到和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分步骤进

  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阶段。党的十五大肯定了十三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只是把“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修改成“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样,就把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领域。

  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后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2000年,力争实现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三大深刻总结了我国30多年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十二大基本构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以1980年为基础,用10年的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10年的时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再用50年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力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尽管此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我们毕竟完成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党的十五大在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前两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把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划分成“三小步”,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指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从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从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从2021年至2050年的30年,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目标,即“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也是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篇。总体来讲,这两步的奋斗目标是巩固和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进一步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具体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具体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且要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长期性,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是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发展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才能使人们既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坚持信念,又有信心,脚踏实地,分阶段、分目标的去实现,通过具体目标的实现,到2050年,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条前无古人的征途上,凭借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干精神,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新的生机和强大活力。我们相信,到21世纪中叶,这一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

党校毕业论文2

  这个学期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时间如白马过溪,不知不觉中,党校的培训已经临近尾声。回想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中,的确收获不小。在这段时间内,在不算轻松的学习任务下,抽出一部分时间用来党校的学习,的确感到有些累。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党校学习后,我觉得即使累一点,苦一点,这都是值得的。因为在党校的学习期间,不仅学习了党的理论知识,更总要的学习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领略到一种坚定的信念,体会到一种不灭的热情。犹记得党校开学的第一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听着老师在台上为我们讲党的光辉历史,如今自己梳理党课结业论文,这份激动依旧还在。

  该论文从五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对党的初步了解、对党性的认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及自我要求,详尽阐述了自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对党的政策和方针的贯彻学习以及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我等,力求做到在身份上入党之前,思想上首先入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性、三个代表、发展、认识。

  一、对党的初步了解

  通过党课学习,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党的光辉历史,党组织内部的运作,和党的规章制度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二、对党性的认识

  党课中有一节是专门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党性的,了解党的性质是申请入党的必修课,是端正入党动机的前提条件,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必须前提,努力做合格共产党员就从这里开始。

  党的性质反映了党的特征,党性是一个立场问题,党性并不等于阶级性。革命导师列宁就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斗争的随行者和结果。党性要求在对事要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这就要求共产党员的立场,旗帜要鲜明,要坚信共产主义。

  党的十二大以来党章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党的本质和生命,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它关系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的确立和贯彻,关系到党的纲领,路线的制定和坚持,关系到党的建设方向,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坚持不断的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做到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仍然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恢复和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并坚持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历史的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党坚持和把握了三个代表,我们就能在前进的道路上取得胜利,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三个代表,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人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的共同理想,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根本宗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的做好工作。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的时候,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针对党的建设提出来的,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的和怎样建设当党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贡献、新发展。江总书记面对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为始终保持党的旺盛生命力,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从理论上基本解决了新形势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要课题,意义非常重大、非常深远。

  四、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发展状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五、自我要求

  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辉的事业,它无先例可参考。做为一个入党的积极分子,我决心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加紧学习,因为,要做到三个代表之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牢牢的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才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传统,努力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真正起到代表的作用。我也深知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工作和学习中,牢固树立共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积极从思想上争取入党,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合格共产党员。素质全面是对于一个完整的人的要求。而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时刻关注国家的发展,留意社会的动态,将自己的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项必须的任务、是一种内在的自我要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努力、认真地做每一件事,力图从每一件事中得到收获。在每做一件事的时候,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在实践中不断的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一种思维方法,提高自身素养,力争做一个素质全面的人。只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为社会做长期的贡献,才会有相当的智慧在关键的时刻作出正确地决定,才会在面对挫折时有足够的能力承受一切而不至于倒下,才会在面对诱惑时坚定立场不做对不住国家、社会的事。

  总结

  我光荣地参加了学院党校的学习。学习期间,我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起,以严肃、崇敬、自豪和自觉的精神状态,按时到课参加培训,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预习和课间的学习笔记。这使我对党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对党崇敬和爱戴的心情也更加加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每个要求上进、思想进步的青年人的迫切要求。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

党校毕业论文3

  主题: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是我们提高自我素质,发展自我潜能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我们又常常因为理想不坚定,毅力不坚韧而迷失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让我了解了很多关于党的知识,确定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在迷茫中找回了自己,收获与启示并存。

  关键词:加深了解入党动机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生活贵在坚持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必须要求自身认真学习努力向上,争取尽早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家庭并成为其中的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志愿者”。这段时间的党校学习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我相信它给我带来的收获非同一般,它带给我的影响必定一生相伴。

  老师们激情昂扬的演讲仿佛还历历在目,对党无比坚定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萦绕。记得刚开始第一、二节课的时候自己甚至还不能理解老师为何对共产党坚定忠诚到如此地步。可是这么多节课学习下来,我知道那是老师们多年来用心为党为人民奉献,接受党和人民考验,以身作则啊。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是应该努力向老师,向千千万万先进党员学习的。下面,我将对我这段时间的学习做一些总结。

  加深了解

  通过学习,首先我知道了党的指导思想及其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956年,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就曾经指出,“共产党——这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中先进分子的集合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激励着多少代共产党人积极努力为实现最终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奋斗,指导了多少有着先进共产主义思想的党员和人民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贡献着自身!中国共产党自打建立,发展,到壮大,始终都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伟大的政党,与时俱进的政党,有着先进的领导人,有着伟大的党员!

  其次,我知道了党的基本制度,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等等,从根本上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原因,以及它能够作为一个执政党直至今天仍然活力四射的根源所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坚持党的性质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和胜利之本。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首先正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掌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讲话中要求全党结合新实际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提出“党员要恪守为民之责,做到权为民所用,党员要深怀爱民之心,做到情为民所系,党员要多办利民之事,做到利为民所谋”这一温暖极至人心的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党是“人民的党”,人民当家作主。

  入党动机

  一直觉得加入共产党是个虚无飘渺的东西,每个入党的人多多少少怀着些目的,或于公,或于私。而对于我自己,到底为什么入党也是一个迷糊不清的问题。直到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才进一步了解了入党的基本条件,入党的程序,端正了入党动机。党章中对于“党员的性质”的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加入中国共产党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长期的党和人民的考验。所以,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一己私利而要求加入共产党,而且任何有私利的人也都不会得逞。加入党必须有一颗忠于党诚于党,替人民着想,为人民办事的心。

  学会思考

  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准确的定位。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应该是有私心私利的,不应该是跟风随俗的。经历了创立,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到开创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不容易!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也是在一代代共产党人一步一步的思考中成熟壮大起来的!若果没有几代党的领导人的正确思考,英明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的诞生,就不会有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稳居前列的今天!所以说,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一个人也同样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才不至于会被这个现实而又竞争激烈的社会淘汰,闯出自己的一片天!一个没有思想的人是没有灵魂的,空洞的。理想信念对我们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财富,一盏明灯,一个支柱。一个没有自己理想信念独立思考的人,只会是行尸走肉,纵然才华出众,也终将会迷失方向,更别说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学会学习生活

  哲学中说道“世界万物均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也就是,人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才得以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站得住脚。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也有说过“It"snevertoooldtolearn”译成中文就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社会,有实力的人才是有魅力的,而实力则是由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包括能力,气度,风度等等所组成。这些都是需要后天的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够有所成就的。

  另外,人是社会中的人,不是一个单独孤立的个体。只有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愉快地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决定我们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笔。有句话说成功的人1%靠的是能力99%靠的是关系,这足以说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了。“满招损,谦受益”我们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气质和风度,做一个心胸宽大,有想法的人,来日“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时刻准备着。

  最后贵在坚持

  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是一个长期而极具考验的过程,容不得半点怠慢,半点虚假。一旦决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就必须有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毅力,来接受党和人民、现实和时间的检验。加入党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或是怠慢的态度。必须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俗话说得好:坚持就是胜利。一件事情,当你决定要做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如果你能坚持下来,那又能离成功有多远呢?“凡事贵在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目标前进吧,每天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就好。

  党校学习眨眼般就结束了,虽然它所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但它对我的影响绝对是刻骨铭心、深远持久,即将伴随一生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暨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首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才有机会,有资格说出“随时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句话,才有可能拥有自己的绚烂人生。其次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审视时势的要求,将自己的学习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完善自身,毕业后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是我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得到的一点启示。我知道,仅凭这一点点的思想觉悟对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伟大的大家庭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有志于加入共产党的大学生必须顺应时势的发展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从而不断进步。今后,我将会继续努力,从行动上,思想上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在平日里严于律己,时刻以一名正式党员的要求要求自己,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严守党纪国法,努力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和统一,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志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行动上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从思想上接受党的领导,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以万千先进的党员为模范榜样,学习他们不怕艰苦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争取先进党员无限靠近、看齐,争取尽早成为一名光荣的正式的共产党员。请党组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考验我!

党校毕业论文4

  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是1998年底,在改革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一、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原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缺乏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国家和用人单位包揽过多,医疗费增长过快,各级财政和企事业单位负担沉重;公费医疗管理不善,对医、患、管、药诸多方面没有制约,漏洞多,浪费严重。覆盖面底,社会共济功能差,一部分职工基本医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一部分人又存在着超前消费的现象。因此,国务院决定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的是要从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和单位包揽下来的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措施,就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多方面原因,现有国有企业人员过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遂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而要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给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这样才有利于转变职工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尖扎县在国企改制中,将全部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一次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对解决下岗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倡和保护竞争,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以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通过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来分散和化解由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立具有“安全网”和“稳定器”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这是政府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职工的基本权利。然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只有加快这项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第三,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就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卫生条件。而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医疗保险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城镇各类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条件,保障广大职工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提高职工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在1998年底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决定》中明确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走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即从1994年至1998年德“两江”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试点工作又扩展到40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上海、海南、深圳、烟台等地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主义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被总结到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决定》提出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规定了职工看病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最低起付标准。《决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形成了新的统筹机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等制度。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四个方面的标志可以说明这一情况。

  第一标志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总体的政策体系包括四个系统、三个层面。四大系统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系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系统。三个层面是:国务院1998年的44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文件确定的基本政策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体规划有关配套措施的组织推动层面;统筹地区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具体政策和管理层面。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可以说是系统初成。

  第二个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组织实施。

  第三个标志是,运行比较稳定,医疗保险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的统筹机制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共济目标的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既保障了所有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又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拖欠医疗费和医院医疗费问题。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职工对某些政策和管理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但普遍反映现在看病不再有顾虑;尽管医生对严格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有一些看法,但普遍感到,有医保基金支撑不再担心提供医疗服务没人给钱。在许多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基金已经成为维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不断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2)医疗保险的费用分担机制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费用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促进了患者的理性消费,遏制了医疗费用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发挥了多种功能的作用,保证了新旧制度平衡过度。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分解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均衡个人负担,满足了多层次医疗需要。许多职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是参保职工的“阳光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补充保障措施,是大病患者的“定心丸”。

  (4)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不仅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各地围绕工作重点,完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手段,强化管理监督,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在医疗保险日常管理中实现了就医信息与结算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控和网上结算。

  第四个标志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数地区已经在各个管理层基本建成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除极少数地区外,各项医疗保险保障管理职能基本划转到位,实现了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除少数市县外,多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7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为实施医疗保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是:覆盖人群还比较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较多,困难企业参保较少;医疗费用分担过重,就医手续过于复杂,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还不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伤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补助》以及《生育保险》等等,还有一部分地区尚未出台,所以医疗保险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是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即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公务员医疗救助为“保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优势,使两者优势互补,有机衔接。

  二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和强化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是搞好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它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新制度能否健康运行,从而奠定医疗保险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医疗保险的基本要求,重点解决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细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解决有关人员医疗保障等工作。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1)完善和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资格的条件。要按照方便职工就医购药、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打破垄断,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将符合条件的、不同规模的、不同所有制的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定点范围,特别是要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定点范围,对定点零售药店要强化药师配备和处方管理等条件的审查,对从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出来的零售药店,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定点范围。

  (2)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医疗保险管理措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时,必须鉴定定点协议。同时在定点协议中要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人员。要明确考核指标和办法,考核结果要与医疗费用结算标准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反行为和违规费用要明确违约责任。

  (3)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对诊疗和医疗服务项目及费用支出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规定,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专科特点,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药品的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率药品费用占参保人员用药总费的比例等提出具体的指标,在诊疗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明确对新增诊疗项目、大型设备检查,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的控制措施,对住院医疗服务,要明确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天数的指控指标。

  (4)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提供向社会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药品价格信息,建立医药专家委员会,聘请义务督察员等措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服务质量和收费等情况进行舆论和社会监督。

  (5)妥善处理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问题。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坚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改革方向。

  (6)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

  三是以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要对困难人群分类研究,切实解决好包括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按照适当降低单位缴费率,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保障其职工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等。对无能参保的困难企业职工,要通过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员医疗费用水平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要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

  四是继续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突破,条块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对象是:未参保单位和人群,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及其从业者。“条块联动”就是市直和区县,机关事业和企业,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医保改革十多年,人们可喜地看到,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保险体系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unwen/129827/

上一篇: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汇编5篇
下一篇:关于本科毕业论文ppt【三篇】
《党校毕业论文精选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