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毕业论文【5篇】

来源: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03 点击:

【www.wnzmb.com--毕业论文】

党校是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其任务是通过有计划地培训,提高学员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形势,提高学员的政治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党性,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党校毕业论文【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党校毕业论文1

  今年2月,我有幸被组织选送至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参加湖南省第九届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两个月的短暂、紧张、愉快的学习生活,认识了一些领导,接识了一批学者专家,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党外干部成为知心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使我体会深,收获多。

  一是省社院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教学方式新颖,实效显著

  培训内容分为四块:政治理论与时事;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经济社会发展与参政议政;组织协调能力与合作共事;行动学习。教学方式做到了:本地教学与异地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老师教学与学员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情景模拟相结合。

  省社院特意聘请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等地的学者专家当面授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使学习过程身心愉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受很强。一些枯燥乏味的老套的高深理论逐渐在我心里扎根,以前那些似懂非懂、模湖不清的认识和理解都在这里找到诠释和厘清。坚定政治信念、提升能力、保持良好心态、树好形象是我们党外干部必备的素质。

  异地教学,让我感受到省内省外统一战线工作的差别和差距,感受到湖南省社院是全国统战系统办学最好的社院,湖南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影响力,能到省社院学习是一种荣幸、一种光荣,更是一种责任。让我更珍惜在次学习的机会,对紧张的学习安排,没有任何怨言,心里去掉了浮躁,感受充电的踏实。

  现场教学,我们阅历了我省三重一工、智能山河、远大集团等国家级企业的奋斗史,它们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令人震撼。“合作共事的实践与艺术”的现场教学让我感受到长少市、县党内与党外干部合作共事的真诚,坚持原则,求同存异,共创佳绩。

  情景模拟,最难以忘怀的是那血铅事件、钓鱼执法的新闻发布会,是那食品安全、物价上涨、公务员道德的电视访谈,是那领导之间的会见模拟。每位同学有各自扮演的角色如主持人、卫生局长、医院院长、环保局长、执法局局长、交通局局长、记者等,锻炼了同学们面对不同角色的应对能力。

  二是省社院组织有序,认真负责,团结友爱,紧张活泼

  在省社院两个月时间,每一天的学习任务安排得满满的,有时晚上还请舞蹈老师教我们跳舞,课余时间要搞课题调研,要准备小组讨论发言、要准备结业晚会节目等,逛街的时间都没有,虽然忙碌但很充实。短暂的两个月要完成四个月所要完成的学业,这与省社院的精心组织,老师的认真负责分不开,紧张有序,忙而不乱。社院领导及项目组的老师关心着同学们的食住行,同学们有家的感觉,学习安心、放心。班主任潘老师被誉为男同学中的梦中情人,女同学的好姐妹。拓展训练,让同学感受到友爱合作的团队精神,毛毛虫找队旗,搭人梯、拉生死扣,翻越六米高的毕业墙,这些团队合作活动让我们欢呼跳跃,也让我们相拥泪下,老师们也感动得流了泪。同学自发的盛情邀请,省博物馆、橘子洲头,长沙县果园镇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宁乡县的中国最具有魅力的乡村――关山村、宁乡县城,灰汤的温泉,浏阳的文家市、达浒镇的农家乐、槐花洞山庄等洒下同学们欢歌笑语。结业晚餐,酒意未尽,结业晚会便又开始,歌声,诗哥朗颂声把这两个月的学习推向高潮,把我们又送到各自的工作岗位。

  社院的学习是短暂的、紧张的、愉快的。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努力加强学习,筑牢同心思想,继续发挥作用是我们不停的要求和动力。

党校毕业论文2

  厉害了,我的中青班!

  时间过得真快,还差xxx天我们就认识一年了,感觉就像流星,还没来得及许愿,美丽已成为曾经。人们常说,我们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因为生活的苦令人麻痹,而学习的苦令人清醒。两个月下来,越培训越知不足,越学习越觉痛苦,谢谢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是你们给了我一起“吃苦”的幸福,言语不能将我的感受表达千万分之一,只能由衷地说一句:厉害了,我的中青班!

  厉害了,我的党校!

  市委党校巴掌大块儿地方,从寝室到教室,xx步;围绕党校,x小时跑足xx圈......这就是全国地级市中硬件设施最“软”的党校,但是让党校挺起腰杆儿的是人文情怀,是工匠精神,是党校姓党。我对党校工作的评价,“x+x+x+x”,即十二分的用心培养。x周全面系统的学习,夯实思想基础,理论绽放光芒,为我们打造硬核人生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x”,加出了一份力量,x天的封闭式军训,让我们野蛮体魄、文明精神、意志如钢;再“+x”,加出了一份担当,“四重四亮”让为民情怀扎根土壤;再“+x”,加出了一份信仰,如东反清乡斗争教育基地、江北特委纪念碑、港闸窑洞学堂等地的寻根之旅让我们唤醒了如磐的初心,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每次来讲“大课”的都是“大咖”,我们跟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坐进同一课堂,只有在党校这个神圣而特殊的地方,才会让我们享受到如此高规格的政治待遇,汲取到如此丰富的精神给养。用学术讲政治,牢牢地把握住党校姓党;课题设计置于学术框架,用理论透彻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联系实际,观照当下,每一节课都深入浅出,余音绕梁。 答疑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每一次都是高水平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与碰撞,老师们都会拿出自己正在研究的最新课题与学员分享,学员的实践问题会成为教授的研究方向,这就是党校的教授,这就是中青班的学员,这就是教学相长。我知道,别人有xx颗糖,只肯拿出x颗;你只有x颗糖,却全都给了我。你是我成年后的母校,是那个宁愿自己吐槽千百次,也不允许别人数落一句的地方。

  厉害了,我的同窗!

  周一到周五,从最强大脑到强健体魄,在这个平均年龄xx.x岁的光荣集体里,我们看到了中年的沉稳,也看到了青年的火热,我们不只是坐在教室里听,还要随时准备站上讲台去讲,我要由衷地说一句,厉害了,我的同窗。每当课上老师推荐某部学术专著或经典文章,微信群中一定会有紧密相关的分享,如雨后春笋般链接到我们的思想,随即,讨论就像水滴掉进油锅般噼啪作响,你看见了思想在碰撞、理论在发光。白天老师刚讲理论,晚上江海先锋或党校公众号等媒体就有了“学员心声”,这样的完美配合,在xxxx中青班随时都会上演。xx人的军训方队,仅用两次合练就达到“准部队”的水准,不得不点赞我们的悟性和对人对事的通达,这不仅是效果上的整齐划一,更是心灵上的配合默契。辩论赛、知识竞赛,与其说是参加比赛,不如说我们在享受比赛,火药味儿的“辣”里,带着人情味的“暖”,还透着真理的味道有点儿“甜”。展示才艺,我们也是认真的。师范生组合的“再别康桥体”,成了中青班中赫赫有名的品牌。申晨等同学领衔的舞蹈,火遍中青;范玮等同学主导的“三句半”浸透了心血,每句感悟都是“微型的党性分析”。这一切,形成是自发的,表演是到位的,过程是辛苦的,我们是幸福的。还有很多情感,无法一一言说。

  厉害了,我的信仰!

  xx月x日上午,朱联平教授在课堂上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如果今天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意味着明天掉脑袋,你还会入党吗?当时课堂上沉默了,朱教授也没要求我们现场作答,xx多天过去了,现在,我可以摸着自己的胸膛,坦然而笃定地回答:我会,即使明天就会牺牲!这不是热血沸腾后的脱口而出,而是反复追问后的郑重作答!和平年代,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并不常见,反倒是久久为功的坚持,默默无闻的付出,始终如一的韧劲儿,甘守清苦的淡泊,更见品格。我能安心坐在教室学习两个月,有组织部的精心培养,有党校的殷切期望,有老师们的悉心呵护,有同学同事们的主动担当,我怎敢懈怠?在这里,我就晒晒我们中青人的信仰:

  那就是要“武装”不要“包装”。中青班,不是凭借两个月时光镀的那层“薄金”,而是通过金之在冶修炼的那颗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这一路走来,我们的大脑不是装满理论的容器,而是已经点燃的火炬,炯炯的烈焰,那是信仰的光芒,老师举起,我们跟上。

  那就是要提升不论提拔。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关键是穿上将军的“装”,还是扛起将军的“枪”。x天养成一个好习惯,两个月我们不单单完成了培训任务,严格的作息,更是让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领会习惯和适合的学习方法,这些才是弥足珍贵、受用终生的。如果能把这样的习惯坚持下去,每当我们感到本领恐慌、信心将被耗光,学习会给我们力量。

  那就是要触动更要行动。“千言万语写心得,不如千辛万苦去干活”。习近平总书记说,“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不能“光挽袖子不干活儿”。坚定信仰必须链接到为民情怀,才会历久弥新、经久不衰。这次在党校参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特别是观看《忠诚》电教专题片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我理解的党员的先进性和干部的公仆情,不是喊破喉咙的自我标榜,而是自觉自愿的紧紧跟随,在面对群众的诉求时,不是“回去吧,相信我”,而是“放心吧,交给我!”xxxx年xx月x日~xx月x日,我有幸在本命之年,走进南通市教育路xx号,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生命中最厚重的时光,在这里抬头见理想,举步是信仰,坐下即课堂,那本翻旧了封面的教学计划,似乎还透着初见时的墨香;眼前的脸庞似乎还是“破冰”时初见的模样,但我知道你们火热的胸膛,有着洗涤一新的初心,有着蒸馏提纯的信仰和干干净净、本本分分、实实在在的砥砺担当。

党校毕业论文3

 青春韶华遇新知 扬帆起航正当时

  此次培训正值新中国成立xx周年大庆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之际,让xx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中青年干部汇聚在一起,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交流思想、碰撞出火花,让我在而立之年的美好年华里,遇到了一群可爱可亲的人,帮助我收获更多、成长更快。千言万语汇聚成三句话:获得了最深的感触;感受了最多的关爱;留下了最美的回忆。

  获得了最深的感触

  开班两个月以来,我们从研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过程中,领略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斗争精神;从诵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品味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真理意义;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和地方发展史过程中,感受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时代追求;在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研讨中,体悟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我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斗争意识都有了新的提升。

  一是更有勇气攀登“信仰”高峰。通过这次系统全面的理论学习,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我们的理想信念进一步明确,政治站位进一步提升,核心意识进一步筑牢,大局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是更有信心淬炼“忠诚”党性。现场是最好的校园,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培训期间,我们参与了国际关系等特色研学,铁腕治污等案例教学和南通重大项目建设等现场教学,在党校“大熔炉”中锻造了思想、锤炼了品格、提升了能力。

  三是回顾“初心”、 回归“本我”。通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摘编》等,亲历参观港闸区窑洞学堂和中共南通独立支部纪念地,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将怀着对国家的深情、人民的感情、事业的激情,努力工作、敢于作为、勇于担当。

  感受了最多的关爱

  班级成立的那一刻,来自各行各业的中层领导身份都转换成了“同学”,我年龄最小,一直是“哥哥姐姐们”关心关爱的对象。军训前右脚受了伤,医生说需要静养不要走动,但是我想有机会来中青班学习不能错过,事实证明,义无反顾的选择是正确的。

  记得我们军训的时候为了主题晚会排节目,晚上给组员排舞蹈,吉祥组长每次都和我说:你坐着没事,教我们学会了就行;每次拍照合影,需要女生蹲在前一排,陈金祥班长都细心的说一句:星佑就不要蹲下了,站在第二排吧;每次班级活动,或是辩论或者竞赛或是发言,二组的组员们—认真的燕萌、思维跳跃的黄鑫、细心的夏颖、机智的顾峣、贴心的建丽、热情的文欣、理智的李峰都先想到我,给与我鼓励和肯定;知性美丽的顾凡传授过文章发表的真谛;和默默奉献的陈蓓探讨过职业选择时的思考;和善思的居小刚讨论过房价、人居、产业的关系;和幽默风趣陆大柱请教过文字表达的妙趣;和吴俊交流过拍照、摄影的技巧等等,最多的关心和关爱都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班集体。

  留下了最美的回忆

  运动会上,同学们心往一处想,奋力一搏,拿到了三项第一、一项第二的好成绩;军训五天中,指导员和班主任老师时刻关心着同学们的身体健康,早六点起床锻炼,高强度的训练没有让一名同学掉队伍,晚七点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晚会上,各小组展示了牺牲休息时间排练的精彩节目,还与民兵训练基地的教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教中心助学活动,陪伴特教院的孩子们观赏菊花展,孩子们有的不能说话、有的视力模糊、有的行动不便,但脸上灿烂的笑容让我们同样感受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一群人帮助一群人,一群人感动一群人;“争锋新时代”辩论赛,唇枪舌剑的背后是参赛选手认真细致的准备;惊心动魄的知识竞赛凝聚着筹备组的心血,展示了参赛选手的风采;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的激动人心历历在目;部长面对面时,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的交流激发所有人的思考。太多的精彩瞬间,细细想来都成了美好的回忆,这些回忆留在了党校也铭记在心里。这其中凝聚着老师的精心指导、班委的认真负责、组长的引导激励,也离不开所有同学的积极参与。一个个有爱的灵魂汇聚成了有爱的班集体。

  在党校一起学习的时光是短暂的也是不舍的,是收获满满的也是发人深省的。在这个有内涵、有追求、有温度、有爱的班集体中,我获得了最深的感触、感受了最多的关爱也留下了最美的回忆。“读史学习有归期,悟道践行无穷期”。我们将时刻铭记党校学习的经历,把党校良好的学风带回去,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动力,为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机遇、奋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校毕业论文4

  浅议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它是1998年底,在改革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医疗保障制度。

  一、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我国原有的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制度和国有企业劳保医疗制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建立的。它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是:缺乏合理稳定的筹资机制,国家和用人单位包揽过多,医疗费增长过快,各级财政和企事业单位负担沉重;公费医疗管理不善,对医、患、管、药诸多方面没有制约,漏洞多,浪费严重。覆盖面底,社会共济功能差,一部分职工基本医疗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一部分人又存在着超前消费的现象。因此,国务院决定进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的是要从根本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由国家和单位包揽下来的公费及劳保医疗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实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性措施,就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就业工程。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多方面原因,现有国有企业人员过多,下岗分流,减员增效遂成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而要做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给下岗分流职工提供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在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覆盖城镇所有单位和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这样才有利于转变职工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从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尖扎县在国企改制中,将全部下岗职工和退休人员一次性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对解决下岗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的经济,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提倡和保护竞争,形成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经济运行体制,以利于不断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政府还必须通过建立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来分散和化解由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建立具有“安全网”和“稳定器”功能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广大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这是政府的基本社会功能,也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职工的基本权利。然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只有加快这项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第三,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提高广大职工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水平迈进。这就要求不仅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要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水平,改善卫生条件。而深化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医疗保险事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城镇各类所有制单位职工的医疗服务条件,保障广大职工都能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提高职工身体健康水平,而且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

  国务院在1998年底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决定》中明确指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走过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试点阶段,即从1994年至1998年德“两江”试点。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1994年国务院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1996年试点工作又扩展到40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上海、海南、深圳、烟台等地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试点的实践证明,实行社会主义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这些经验被总结到1998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决定》提出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并具体规定了单位和个人的缴纳比例,用人单位缴费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规定了职工看病的最高支付限额和最低起付标准。《决定》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原则,形成了新的统筹机制。通过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等制度。

  第二阶段是从1999年到现在,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四个方面的标志可以说明这一情况。

  第一标志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备。总体的政策体系包括四个系统、三个层面。四大系统分别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系统,基本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改革系统。三个层面是:国务院1998年的44号文件及有关配套文件确定的基本政策层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总体规划有关配套措施的组织推动层面;统筹地区实施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具体政策和管理层面。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可以说是系统初成。

  第二个标志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组织实施。

  第三个标志是,运行比较稳定,医疗保险新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的统筹机制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社会共济目标的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有了稳定的资金来源。既保障了所有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又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拖欠医疗费和医院医疗费问题。从各地情况来看,尽管职工对某些政策和管理或多或少有一些意见,但普遍反映现在看病不再有顾虑;尽管医生对严格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管理有一些看法,但普遍感到,有医保基金支撑不再担心提供医疗服务没人给钱。在许多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基金已经成为维持医疗机构正常运行不断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

  (2)医疗保险的费用分担机制增强了参保职工的费用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促进了患者的理性消费,遏制了医疗费用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3)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发挥了多种功能的作用,保证了新旧制度平衡过度。在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分解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均衡个人负担,满足了多层次医疗需要。许多职工反映,基本医疗保险是参保职工的“阳光基金”,公务员医疗补助、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等补充保障措施,是大病患者的“定心丸”。

  (4)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机制不仅保证了医疗保险制度目标的实现,也促进了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各地围绕工作重点,完善管理措施,增强管理手段,强化管理监督,使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大部分地区实现了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直接结算,在医疗保险日常管理中实现了就医信息与结算数据的实时传输监控和网上结算。

  第四个标志是,医疗保险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到目前为止,全国绝大数地区已经在各个管理层基本建成了统一的医疗保险管理系统。除极少数地区外,各项医疗保险保障管理职能基本划转到位,实现了医疗保险统一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完善;除少数市县外,多数地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保险行政管理机构。70%以上的统筹地区建立了比较先进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网络,为实施医疗保险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各地改革进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是:覆盖人群还比较少,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较多,困难企业参保较少;医疗费用分担过重,就医手续过于复杂,解决困难人群医疗保障制度的措施还不完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工伤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补助》以及《生育保险》等等,还有一部分地区尚未出台,所以医疗保险管理特别是基础管理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还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是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完善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即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逐步形成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以公务员医疗救助为“保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要研究如何发挥商业医疗保险的优势,使两者优势互补,有机衔接。

  二是规范和强化基础管理,全面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和强化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是搞好医疗保险工作的基础,它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深入,新制度能否健康运行,从而奠定医疗保险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全面掌握医疗保险的基本要求,重点解决医疗保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细化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完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管理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管理,解决有关人员医疗保障等工作。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做起:

  (1)完善和加强医疗保险服务管理方面,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医疗机构与零售药店资格的条件。要按照方便职工就医购药、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打破垄断,取消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将符合条件的、不同规模的、不同所有制的各类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定点范围,特别是要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定点范围,对定点零售药店要强化药师配备和处方管理等条件的审查,对从医院门诊药房剥离出来的零售药店,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定点范围。

  (2)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医疗保险管理措施,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时,必须鉴定定点协议。同时在定点协议中要明确医疗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费用的控制指标,对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可以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人员。要明确考核指标和办法,考核结果要与医疗费用结算标准挂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违反行为和违规费用要明确违约责任。

  (3)强化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对诊疗和医疗服务项目及费用支出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的规定,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定点协议中要根据定点医疗机构的级别和专科特点,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内药品的备药率、使用率及自费率药品费用占参保人员用药总费的比例等提出具体的指标,在诊疗项目管理中要重点明确对新增诊疗项目、大型设备检查,一次性医用材料使用的控制措施,对住院医疗服务,要明确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住院天数的指控指标。

  (4)建立医疗保险监督检查制度。要充分利用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监控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建立医疗保险日常监督管理制度。要提供向社会公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和药品价格信息,建立医药专家委员会,聘请义务督察员等措施,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服务质量和收费等情况进行舆论和社会监督。

  (5)妥善处理医疗费用个人负担问题。要加强宣传,提高广大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坚持建立合理的医疗费用分担机制的改革方向。

  (6)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和简化业务流程。

  三是以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问题为重点,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解决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应当从讲政治的高度,努力做好这项工作。要对困难人群分类研究,切实解决好包括国有企业困难职工和退休人员在内的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对有部分缴费能力的困难企业,可按照适当降低单位缴费率,先建立统筹基金,暂不建立个人账户的办法,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保障其职工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等。对无能参保的困难企业职工,要通过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方式,妥善解决其医疗保障问题。对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退休人员(包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前已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员医疗费用水平和年龄结构等因素,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要根据当地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将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并根据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给予相应的待遇,同时做好有关服务管理工作。

  四是继续稳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重点突破,条块联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对象是:未参保单位和人群,包括非国有经济单位及其从业者。“条块联动”就是市直和区县,机关事业和企业,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都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参加统筹地区的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不断探索完善。医保改革十多年,人们可喜地看到,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医疗保险体系在不断的建立和完善。

党校毕业论文5

  摘要: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全面发展是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领域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分层次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地位。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地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同社会主义其他发展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将划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1987年,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根本任务、主要矛盾和基本路线等作了详细的论述,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党的十三大根据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强调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四大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长期性作了科学界定,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党的十六大仍然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时,又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将划分成具体目标不同、且相互联系的若干个发展阶段。从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即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不可否定的,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身又是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建国一百年时,即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奋斗目标的达到和实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分步骤进

  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

  党的十三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阶段。党的十五大肯定了十三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只是把“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修改成“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样,就把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目标从生产领域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领域。

  1982年,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提出了20世纪后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即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到2000年,力争实现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党的十三大深刻总结了我国30多年特别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十二大基本构想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以1980年为基础,用10年的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10年的时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再用50年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力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尽管此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我们毕竟完成了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党的十五大在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前两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的基础上,把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划分成“三小步”,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指出:展望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步,从2001年至2010年的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从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从2021年至2050年的30年,到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目标,即“新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也是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篇。总体来讲,这两步的奋斗目标是巩固和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进一步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具体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

  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协调发展的社会。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因此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阶段性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相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具体体现。江泽民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阶段,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而且要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长期性,也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是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断发展性和发展的阶段性,强调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有机统一,才能使人们既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坚持信念,又有信心,脚踏实地,分阶段、分目标的去实现,通过具体目标的实现,到2050年,最终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一条前无古人的征途上,凭借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和实干精神,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以新的生机和强大活力。我们相信,到21世纪中叶,这一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复兴。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unwen/133228/

上一篇:毕业论文8000字范例集合8篇
下一篇: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精选四篇
《党校毕业论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