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华为企业战略]华为公司总体战略

来源: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31 点击:

【www.wnzmb.com--管理论文】

范文一: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部分 华为简介

一、 愿景使命

二、 腾飞的华为

三、 产品服务

四、 任正非简介 第二部分 SWOT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

(二)产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三)机遇与威胁

二、内部条件分析

(一)内部优势与劣势分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三、SWOT分析

第三部分 管理模式分析

第四部分 企业战略及其评估

第五部分 未来战略构想及建议

第一部分 华为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是一家总部位

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

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成立于中国深圳,

1988年正式营业。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

亿人民币(约合280.6亿美元),同比增长24%。

员工人数达十万。总裁任正非,董事长孙亚芳。

一、愿景使命

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

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

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

值。

核心价值观:

公司核心价值观是扎根于华为

人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华为

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华为人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它确保华为步调一致地为客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的愿景。

成就客户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进而成就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是华为工作的方向和价值评价的标尺。

艰苦奋斗

奋斗体现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中,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做的努力。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自我批判

自我批判的目的是不断进步,不断改进,而不是自我否定。只有坚持自我批判,才能倾听、扬弃和持续超越,才能更容易尊重他人和与他人合作,实现客户、公司、团队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开放进取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华为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坚持开放与创新。任何先进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业务管理,只有转化为商业成功才能产生价值。华为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并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

至诚守信

诚信是华为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 团队合作

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团队合作不仅是跨文化的群体协作精神,也是打破部门墙、提升流程效率的有力保障。 二、腾飞的华为

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这使其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一旦在2011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数据,华为2009年的销售额达218.21亿美元(149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26.72亿美元(183亿元人民币),成为继联想集团之后,成功闯入世界500强的第二家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也是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排名第397位。中新社纽约12月22日电2010年度“世界品牌500强” (The World′s 500 Most Influential Brands)排行榜

22日在纽约揭晓,华为集团再次入选。海外科技杂志Fast Company三月初评出了2011年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中国的华为排名第18位,为中国品牌最高名次。华为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46位,品牌价值已达185.12亿元。

按照2010年的平均汇率计算,华为2010年1852亿元的营收约合280.6亿美元。而当前全球通信设备商老大爱立信的2010年营收为2033亿瑞典克朗,约合大约308亿美元。自2006年至2010年,华为的营收增长了179%,爱立信同期的营收则只增长了13%。

上述数据表明,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华为不仅实现了营收近两倍的自我超越,还实现了营收规模逼近市场龙头爱立信。 截至2010年底,在海外市场方面,华为部署了80个

SingleRAN网络,其中包括28个LTE商用网络,获得了47个管

理服务合同。

在三大业务领域,华为电信网络销售收入达到1229亿元,同比增长23.0%;全球服务实现销售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28.6%;华为终端2010年发货1.2亿台,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24.9%。在美国、日本等市场均实现超过100%的增长率。

三、产品服务

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与运营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华为拥有热诚的员工和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客户化的产品和端到端的服务,助力客户商业成功。

华为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目前,华为 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四、任正非简介

任正非,男,1944年出生于贵州省都匀,祖

籍浙江省。肆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

重庆大学)中学毕业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暖

通专业学习。毕业后参军从事军事科技研发。

后创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为华为技术有限

公司总裁。2011年任正非以11亿美元首次进

入福布斯富豪榜,排名全球第1056名,中国第92名。在《财富》中文版第七次发布中,位居“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领袖”榜单之首。

第二部分 SWOT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一)PEST分析

1.Policy——政治与法律环境 (1)中国政府的作用

自8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服务业经过放松价格管制、打破独家垄断和管制机构改革并产业重组为内容的三阶段改革,突破了原来政企合一、行政性独家垄断的体制框架,初步形成了各类业务在基础网络层次上的数家竞争格局。

在电信设备产业方面,电信设备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打开了大门。 1996—2000年,华为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那时起,中国政府真正转变职能,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领导人出访,都会带领一个庞大的企业家团队,搞经济外交,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和国际合作。

华为高层得以亲自考察了国外的市场,做市场调研,收集市场和技术信息,回国后再结合咨询公司更加详尽的资料,组织专业人士对国际市场的进程进行研究和规划。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政府出口信贷的支持。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持重大合作项目。华为近期还获得了政府出口信贷资金的支持,在官方的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先后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取了6亿美元出口信贷用于扩展海外业务,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授信额度。

(2)国外科技立法趋势

近年来,在我国紧锣密鼓地起草电信法时,美、德、英、日、韩等国也对本国电信法进行了修订,这些国家电信立法规则变化的新动向,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世界电信立法中一些共同的规律,反映了电信立法的趋势和方向。对国外科技立法趋势的考察和认识,有助于帮助像华为这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趋势1:电信立法适应融合新技术、新业务发展

21世纪信息通信新技术的飞跃发展给电信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各国电信法立法纷纷对此作出反应,虽然立法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一定的趋势。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由于电信技术的不断发展,IPTV等融合性业务的出现,电信法立法开始以更广阔的视野审视网络融合。

趋势2:注重互联网监管与发展

随着互联网日益普及,各国都将互联网管制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解决垃圾邮件泛滥问题,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001年,韩国制定出台了《信息与通信的传播、通信网络的应用以及信息保护法》,对电子邮件服务行为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2002年12月18日,韩国国会在对上述立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发布了《促进信息通信网络利用及信息保护等修正法》,并于2003年1月19日起生效。

趋势3:增强监管主体监管能力

为了保证电信监管公平、公正、透明、有效进行,增强电信监管机构的权威性,很多国家用立法的形式对监管机构的权力、职责进行了明确规定,并授予监管机构一定的准司法权,进一步强化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甚至有的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监管机构法,如法国1996年《电信管制法》。

为了加强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保证监管效率,很多国家采用立法的形式保障独立监管机构的经费来源,如欧盟各国几乎都在其电信法中规定了监管经费的来源,多数来源于被监管的对象——各大电信运营商。

趋势4:电信监管目标趋向相同

随着电信市场全球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各国电信法对电信管制的目标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总的来说不外乎:促进竞争;保护公共利益和消费者利益;促进电信资源有效利用;确保电信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保障电信网络和信息安全也是部分国家电信监管的目标之一,但它一般不作为电信管制的基本目标,而是作为促进电信产业发展的分目标。

趋势5: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为了促进市场竞争,各国纷纷立法规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但各国的市场准入情况依本国的经济水平和电信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经济水平、电信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市场开放程度越高。例如,欧盟市场准入门槛较韩国低。

趋势6:融合立法同中存异立足国情灵活多样

以欧盟为例,欧盟各国在建立融合性的监管机构过程中,并不

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国情灵活采取不同的监管主体形式,其中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立同时监管电信业、广电业的融合性监管机构,典型代表国家是英国;另一种形式是电信、广电监管机构互相独立,二者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典型国家是法国。

趋势7:加强对频率资源等有限资源的监管

鉴于电信资源的有限性,各国立法中普遍加强对频率、码号等有限资源的监管。对有线资源的管制普遍采用许可制。在码号资源方面,瑞典规定:政府或政府指定的监管机构为电子通信业制定国家码号规划。使用列入国家码号规划的号码必须获得许可证,许可证的发放适用公开申请程序。与许可证制度相配套的是有偿使用制。高昂的代价使运营商不得不经济合理地使用有限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管制的目的。

趋势8:特殊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成为立法关注点

近几年,各国电信法都把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作为重要内容,其中除专门关于消费者保护的条款外,普遍服务等制度也与保护消费者利益紧密相关。电信法作为行业立法,它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界定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服务行为进行规范,平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就成为电信立法的根本目标之一。

趋势9:更加注重动态的监管方式

电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最大不同在于电信技术和电信业务的日新月异,这个特点给电信立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针对此,各国普遍采取开放、动态的立法方式。欧盟每年都对其主要管制工具(法律文件)进行重新审查,审查特别针对那些阻碍新技术、新业务发展的法律规定。

趋势10:更加注重社会性管制

从社会发展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通信行业向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阶层不断渗透。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电信法也必将由电信时代的经济性法律向信息通信时代的经济、社会性法律过渡,对于信息服务业所涉及到的环保、青少年保护、知识产权、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少数群体的保护、残障人士信息通信权利的保全等社会问题给予一定的关注。

2.Economic——经济环境

(1)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

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当时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我们已经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我们对前景感到欣慰。”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等等。

(2)产业政策

基础电信指电信传输网络和服务,它与增值电信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电信服务。1997年2月15日,占全球电信市场91%份额的69个WTO成员达成全球基础电信协议(WTA)。该协议涉及话音电话、数据传输、电传、电报、文传、专线、移动电话、移动数据传输和个人通信等方面的短途、长途和国际电信服务,包括了电信市场的93%。部分缔约方也提供了增值电信领域的承诺,主要涉及在线数据处理、EDI、电子邮件、在线数据库存取和话音邮件等。

中国加入WTO后,按照WTO《基础电信协议》取消各类服务地理限制的过渡期,但在外商股权、管理控制权、国际通信入口局方面,仍受国家限制。

3.Society——社会环境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2010年,这一情形终于有了变化。以下几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统计,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出货量由一年前的第七位上升至第四位,仅落后于诺基亚、三星和LG。深圳华为位列第九,TCL集团(旗下拥有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和北京天宇分列第11和12位。在印度和亚洲其他国家拥有众多分支机构的挪威无线运营商——挪威电信公司(Telenor)亚洲区主管西格维·布雷克(Sigve Brekke)说:“现在中国制造商已开始全面抢占市场份

额。”

2009年,内地3家主要移动运营商开始提供3G服务,中国企业也借此占据了大部分国内市场份额。现在,它们将目标瞄向美国和西欧市场,希望通过推出售价低于100美元的智能手机促进在该地区的业绩增长,iSuppli的分析师蒂娜·丁(Tina Teng)说。蒂娜还指出:“中国企业要想打入更成熟的市场,就必须生产出品质卓越、性能稳定的智能手机。”

虽然西方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所知甚少,但西方电信运营商和中国知名品牌的关系却十分密切。近年来,华为和中兴向全球各大运营商出售网络设备,获利颇丰,现在它们希望凭借这种良好关系开拓手机市场。“华为基建是我们的坚强后盾,”华为终端公司首席市场运营官维克托·徐(Victor Xu)说。华为终端是华为集团子公司,主要生产新型Ideos智能手机等产品。尽管徐先生也承认,短期内中国企业还无力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与国际品牌竞争,但针对无法负担高级品牌的消费者仍能开创出有利商机。“只要用户体验能达iPhone的70%就够好了,” 徐先生说。

4. Technology——技术环境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带网络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信息,不为信息海洋与壁垒困扰。 同时,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信息载体的发展历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过程,视频是信息表达最直观的形式,ICT基础设施的完善、宽带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 文字”向使用“视频与图像”转变。

另外,手机的智能化,业务应用的云化,网络的宽带化,信息通信产业将从以网络为中心全面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从面向终端设备的服务转变为以使用终端设备的人为中心的服务,使用户个性化得以充分展现。在以个人电脑取代大型机为代表的第一次IT 产业革命之后,云计算已经引发第二次IT 产业革命,从以个人电脑为中心的计算模式发展为以数据中心和网络为依托的网络化计算模式。支撑这一变革的是IT技术与CT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从“购买产品”向“购买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变。通过基于云计算的IT化的业务创新与运营流程的优化,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CT资产的价值将得以充分发挥;商业模式的变革带给信息通信产业的是新的以万亿美元计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市场。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变革,使各个领域的参与者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产业结构将重新构建,形成新的格局和平衡。

(二)波特五力分析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亿元人民币(约合218亿美元),同比增长 19%。营业利润率14.1%,净利润18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12.2%。根据收入规模计算,华为已经成功跻身全球第二大设备商。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元(人 民币),同比增长24.2%,这使其进一步稳固了全球第二大综合通信设备提供商的位置。而一旦在2011年继续保持20%的增长,华为将在规模上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1.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1) 规模和资金要求

通信设备的生产投入所需资本投入较大,。就全球而言,由于大型服务供货商将部署4G/LTE(或是HSPA+)无线,FTTx,以及进行服务层面和软件层面的投资,旨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其影响是服务商资本支出将从2010年的2770亿增加到2011年的3030亿,导致资本支出占收入的比例(资本密集度)有微幅的增长,庞大的资金投入,提高了进入壁垒。

(2) 技术水平

高技术、高投入、高回报,曾经是电信设备制造业的鲜明特征。然而,随着全球电信业务资费的不断下降,通信已经不再是神秘而高贵的高科技。

电信设备制造业正从技术驱动型产业,逐步演变为一个以服务、成本竞赛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因此,市场对快速服务能力、高效的成本竞争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谁不适应这个大趋势,谁就将被淘汰。再有,经历了3G时代的浪潮后,4G即将到来,因此谁不想被淘汰,就必须技术上创新。

(3) 政府政策

在TD-SCDMA联盟的建设中,带有明显的政府色彩。这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推动和择赢家的模式。例如我国政府通过统筹规划,坚定的政策的决策,引导产业发展,并通过项目引导,专项资金支持等,为TD—SCDMA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通信制造业和电信运营业不同,通信制造业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较高,企业的优胜劣汰完全由市场规律决定,由市场自动调整达到供求平衡。

在需求持续下滑、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各大厂商都在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并购已成为谋取战略市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例如;阿尔卡特与朗讯的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的联手、爱立信收购马可尼,都是整个产业降低成本、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体现。

在中国国内3G项目启动,对于中兴、华为等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面临的机会不仅仅是市场增大带来的潜在机会,更重要的是,3G竞争格局的历史性转变。中兴在TD领域处于第一阵营,CDMA2000设备供应商优势日益明显;华为在WCDMA领域频频突破欧美市场,也处于该领域的第一阵营,同时在CDMA2000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在中国,华为面临的最大竞争者就是中兴了。中兴与华为的成长都很迅猛,只是华为更为迅猛,也都在早年以所谓的低价格、人海战术著称并迅速打开了市场,且在最近几年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都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目前,华为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兴,这来源于华为在海外的更为成功,或者说大跃进。华为的海外市场收入已经超过其全部收入的75%,投入更已达到95%以上,而中兴的海外收入仅占据一半。

在国际化进程中,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为了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不断加大在发达市场的投入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通信设备企业进行全面竞争,这种竞争影响到海外跨国电信公司的战略布局,影响到这些公司所在国家的国家战略安排,中国企业正面临这些跨国巨头和其所在国家的市场封锁。

2007年华为在北美销售收入不足1亿美元,这除了因为当初华为与思科知识产权纠纷阴影影响外,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受政治影响,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对的是美国市场的全面封锁。而在欧洲,中国电信制造企业的发展策略是以高端挑战高端,尽管中兴、华为在固网设备和手机领域于欧洲发达市场已有所斩获,但在移动通信领域,中兴、华为面临被运营商和政府封杀的现状。全球金融危机过后,各国更注重增加内需、刺激需求、保护本土厂商的利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市场竞争逐步从多头转向寡头垄断,中国电信制造企业规模差距拉大,2011年后,市场结构将呈现高度集中态势,预计前三位收入占比超过60%,并将垄断行业 80%以上的利润份额,两极分化会更加明显,中兴、华为等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面临规模差距进一步被拉大的风险。

总之,爱立信、诺西、阿朗三家传统巨头,与华为、中兴两家崛起的中国新贵,将成为行业的主导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3+2”的市场竞争格局将不会改变。

3.替代品的威胁

就华为主要产品而言,其替代性还是比较小的。其主要产品有Quidway系列路由器,Quidway? 交换机,Quidway? Eudemon 系列安全网关,以及无线上网卡系列。虽然无线上网卡和网关都能替代路由器,但由于华为生产通信设备产品的多样性,因此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小。

而在华为的手机市场来看,我国从事移动通信终端生产的国企手机企业已达上百家,而华为就是其中一家。在手机企业数量猛增的同时,我国手机市场的需求并没有随之大幅增加,这使得中国手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风行,整体份额依旧低迷不振。但洋品牌则来得更加猛烈,中国市场几乎成为了洋品牌的市场。例如随着苹果Iphone智能系列的出现,由于该系列的功能突出。包括时尚外观、高质量屏幕、三轴陀螺仪、A4处理器、全新的拍摄系统、iOS4操作系统、iBooks应用和iAds广告平台。从而越来越受顾客的喜爱。

4.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通信行业经过调整和激烈的竞争之后,市场集中度可能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强者衡强的态势,如在光传输、ADSL方面,华为和中兴通讯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作为国内电信设备供应商,两公司的基本产品线都是差不多的,交换机接入网 ,无线,数据,传输,智能,电源监控等。但是华为的市场份额总是比中兴的大,主要原因是中兴推出产品的时间总是比华为的晚,因此第一桶金总是被华为夺走了。

而购买者在华为先推出产品与中兴推出产品的这段时间里,对厂商的选择度较小,甚至购买者处于被动地位,故其议价能力明显减小或者甚至没有。一旦中兴产品推出后,购买者的议价性会稍有提高。总体来说,消费者在华为的通信设备产品方面其议价能力还是比较小的。这得益于华为的技术上的创新优势。

但是在华为的手机市场上,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明显增强。由于国产手机商一直偏重于追求生产规模。对产品研发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不够,造成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发展受制于人的局面。

手机的生产从最初的大哥大模拟机到现在的3G手机,其发展之快,可能连最初的发明者始料未及。为适应手机在功能,外观上不断加快的变化节奏,国外厂商纷纷加快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各种设计新奇,功能强大的手机不断问世,反观国产手机,推出的品种似乎也很多,但大多设计,功能雷同,根本赶不上手机流行趋势的变化。这就是国内手机商在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的共性。故高额的利润都被国外手机商占有了。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从行业的长期发展规律来看,我国的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已经步入成熟期。从2002年开始,我国光纤业跌入了低谷。可见,电信行业存在着大量的供应商,好的替代原材料较多,因而转换成本不高。虽然原有运营商纷纷与UT斯达康、中兴、华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并不表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强。因此,对于新运营商来说,来自于供应商的进入障碍不大。但一般来说,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的订单合同周期较长,新运营商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并开拓多种供应渠道才是防御的上策。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设备供应商,其所需要的原料有集成电路,阻容,管类元件,PCB板。OEM部件,光纤,低压器件,继电路等。由于这些零配件原料的供应行业的集中度不高,并且华为所需要的零配件批量大,华为是这些零配件供应商的主要用户,其供应商的命运与华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这批供应商对华为的威胁就会减少,甚至华为向这批零配件供应商赊账,这些零配件供应商也不会跑掉。

(三)机遇与威胁

1、机遇Opportunity

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华为在20年以后,终于发展成为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2008年第三季度爱立信收入增长13%、净利润下滑28%;阿郎

收入减少6.6%,亏损4000万欧元;诺西收入减少14%;摩托罗拉收入减少15%,亏损3.97亿美元;而北电则亏损34亿美元、面临破产。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2、威胁Threats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电信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如UTStarcom这样大起大落的通信公司也不在少数。再加上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华为公司一步行错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1)来自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行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来自中国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3)来自中兴的威胁。就其规模而言,中兴通讯可看作五年前的华为,其国有背景使得中兴在中国市场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中兴通讯是上市公司,有着华为难以模仿的融资能力,所以来自中兴通讯的威胁绝对不容忽视。

(4)来自某些国家的政治壁垒。据传,在Moto无线设备部门收购中,华为比诺西的报价高出10%,但却被诺西拔得头筹。

二、内部条件分析

(一)优势和劣势分析

1.优势 Strength

(1) 华为有着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2) 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中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

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此外,华为管理灵活,员工高度敬业,能按时甚至超前完成工作任务。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 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 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土狼”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 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2.劣势Weakness

(1)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二是与国际著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4)接班人问题。“后任正非时代,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任总之后,华为再无传奇。”诸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与中国现状相符,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始终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样。

(5)供应链劣势:成本与效率还存在较大问题,目前只发挥了20%的效率。

(6)合同劣势:未来三年的追加投入不能高于最初报价

(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这个企业特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按重要性进行排列:第一,研发能力、产品差异性;第二,企业文化;第三,普遍客户关系。

1、研发能力

(1)低成本研发

在2007年,华为在全球20个重点国家的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项指标超过爱立信,那就是客户化定制能力。这也标志着华为是一家定制化量产的公司,而不是简单的量产化企业。这主要归功于华为庞大的研发队伍。

华为近4万名研发人员中,80%以上是软件工程师。电信网络设备软件的开发量巨大。上世纪90年代开发万门程控交换机,有80多万行代码,现在一个高端路由器就有上千万行代码。代码是需要软件工程师一个一个字节(总量上亿字节)在电脑上敲进去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戏称是软件蓝领。这个行业也可以称为智力(软件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定制化能力强,首先就是要大量聘用研发人员。研发人员的成本也成为竞争的关键。

2005年春季,欧洲著名的欧文咨询公司的总裁和我会谈,他是个财务专家,问我:华为的优势在哪里?我回答他:研发的低成本。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2)高质量研发

近期从网上看到关于“华为”新闻一个很有气势的标题:“开放式自主创新书写中国企业雄心”!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

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迄今为止,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其中,国外专利申请达到8279件,已获得授权3060件,而且85%的外国授权专利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获得的。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到“华为”的非常之强的研发能力,此外,这三个方面也是其研发能力的源泉。正是因为有公司战略的支持得基础上,有着超强的研发能力队伍,并且对研究出的专利技术都申请专利技术保护,因而使研发能力对公司对公司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也是这个公司在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世界保有很强生命力的的源泉。这种能力是其他企业不可复制的。

2、企业文化

就像“海尔”公司一样,“华为”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企业文化,例如“毛泽东思想”、“狼性文化”、“军事化管理”、“床垫(加班)”文化、等一系列新式的企业管理文化。不仅于文化资源,更是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这个企业能够应对未来的困难,走的更远。重要的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①,奋斗文化;②,不让雷锋吃亏。简单地说:你奋斗,就有好的回报,就有发展成长的机会。有急着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就是赢家” 。华为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春晚的《千手观音》轰动之时,任正非也有感于这个节目,决定把狼性文化改为“千手观音”文化。如残疾人一样在不利的条件下依旧坚持拼搏舞蹈动作舒展流畅,体现了职业化,所以强调员工在工作时要有职业素养;每个人都默契表演强调了团队间的合作;另外这些舞蹈演员是聋哑人在收到赞誉时也听不到,以此强调无论华为在外界有什么赞誉,也要充耳不闻,保持平常心,认真工作。 这种人才模型加上奋斗者文化再加上物质激励和成长机会。无论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还是贫穷落后的非洲,以及像清教徒生活的中东,你都可以看到很多年轻的华为人奔波在世界各地;同时,也给了这些年轻人机会,很多人不到30岁,就做了国家代表,去和总统部长会谈,做上亿美元的项目。

3、普遍客户关系

有一个举措,让大家觉得匪夷所思。因为自2000年电信分家后,运营商的采购权上收,地市公司基本没有采购权,省公司的部份采购权也上收,大部份项目开始集中采购。西方公司以前只做总部和省公司的关系,常常受到华为等厂家的蚕食。形势似乎对西方公司有利;

当时,华为这种遍布地市的网络受到挑战。自然而然想到的是收缩地市公司的销售服务网络,况且当时拓展国际市场也大量需要有经验的销售人员。任总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把战壕修到离客户最近的地方去,在每个地市建立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在地市一级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也就是代表客户来监督提高华为的服务水平。

客户一有问题,就能在身边和华为的工程师沟通。每当集中采购时,地市公司这些使用单位会提出需求和意见,显然,华为会是最终使用单位的第一选择。

这就是华为提倡的普遍客户关系。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

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TO、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

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三、SWOT分析

机遇 OPPORTUNITIES

1、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居民生活水

平提高;

2、对信息产品消费观念日趋成熟;

3、国家对自主知识产权注视重视程

度不断提高;

4、国家有关优惠政策;

5、加入WTO,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增强。

威胁THREATS

1、IT业全球范围内衰退;

2、加入WTO以后进口产品竞争力增优势STRENGTHS 1、技术自主化程度高,国内属于较先进水平; 2、产品市场占有率高; 3、销售网络完善,销售人员素质高; 4、海外客户关系初步建立; 5、与客户关系良好。 劣势WEAKNESSES 1、盈利产品线较为单一,且竞争优势不突出; 2、技术商用化速度慢,程度低; 3、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不足; 4、技术发展方向不明朗; 5、日常运营费用高; 6、人员流动速度偏高。 SO战略 扩大规模,抢占国内和国际市场。 (以S1、S3抓住O3、O4) (以S4抓住O4、O5) (以S2、S3、S5抓住O1、O2) WO战略 对产品线进行调整,有计划的放弃部分市场以期在其他方面得到优势 (利用O1、O2调整W1、W2、W4) (利用O3、O4调整W3、W4) ST战略 趁行业调整期进行企业内部调整,扩大企业优势 WT战略 放弃部分产品,进行内部调整,裁撤部分机构和人员,收缩企业规模。

第三部分 管理模式分析 华为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行业,赶上了有利的天时——通信产业正处于开始替代PC产业,成为全球经济新的龙头产业的阶段,华为面临的市场环境(地利)是一方面中国通信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已占据中国市场的国际巨头如朗讯,爱立信,西门子,都是实力异常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创业之初,任正非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目标:发展民族工业,立足于自己科研开发,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

第一阶段(1988—1995)草创阶段

在这一阶段,任正非管理华为的主要模式是所谓“三高”: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其中,高工资是推动高效率、高压力的核心动力。正是由于任正非对人性深刻了解的结果,“有钱能使鬼推磨”,当时中国的通信市场有着巨大的空间,高工资巨大的吸引力,很好地帮助华为完了高速扩张的任务。

当然,与高工资伴随而来的当然就是高效率、高压力。任正非为了贯彻高效率、高压力而提出了著名的狼文化:“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第二阶段(1995—1998)基本法阶段

随着华为的扩张,人员规模的扩大,华为面临的组织管理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 光靠狼文化这样简单的概念已经无法解决华为面临的问题,更加不能带领华为继续扩大,例如,华为的快速扩张,导致成熟的管理干部奇缺,同时,华为扩大后,上下级之间的冲突,部门之间的冲突,员工之间的冲突,都越来越多,如何在华为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显然也是狼文化回答不了的。

人民大学一些教授以西方的企业管理理论为框架,对任正非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思考结果做出梳理和总结——《华为基本法》出台。 但是,在其国际化步伐越迈越大的今天,“基本法”的局限性开始显现。特别是1996年华为启动国际化后,任正非越来越认识到“基本法”与时俱进的必要性。

1997年底,任正非先后访问美国休斯公司、IBM公司、贝尔实验室和惠普公司。在与国际一流跨国公司接触的过程中,任正非意识到,

“基本法”那种独特的语言模式,并不能跟全球化的大公司形成很好的对话。与跨国企业接触得越多,任正非越认识到客户的重要性。企业有必要遵守通行的商业价值观和一系列标准流程和制度,保证企业使命的实现。而且,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除了关心你的产品,还关心你的业务流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员工福利、劳工待遇等各个方面,考察你是不是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而且还要对你进行一系列严格的资格认证。

任正非在发现基本法不能起到它应起的作用后,被逼无奈,只好带领华为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1998—现在)管理西化阶段

一方面由于《基本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华为的人员规模,销售额更加庞大,“华为由于短暂的成功,员工暂时的待遇比较高,就滋生了许多明哲保身的干部。他们事事请示,僵化教条地执行领导的讲话,生怕丢了自己的乌纱帽。”(任正非语);另一方面华为开始大规模进军海外市场,试图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所以任正非急于找到能够帮助华为提升管理能力,培养管理人才的办法。在寻求中国的管理咨询顾问帮助失效后,任正非把目光投向了海外,耗费巨资,先后通过与包括IBM在内的世界知名企业如HAY(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PWC(在财物管理方面)、德国FHG(在生产管理及品质管理方面)合作,学习和引进西方企业管理模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华为在第一阶段的“狼文化”的管理模式。好处很明显:直观,简单,易懂。弊端也很明显,人怎么能向狼学呢?人类社会比狼群社会更为复杂得多,人类的文明也远远高于狼群的“文明”。其实任正非自己也很清楚狼文化的效用非常有限,所以他规定市场部的一线员工不能超过三年。

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后果是华为的人员开支成本,管理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更危险的是如果一旦市场环境恶化,例如通信产业发展减速,或者华为的扩张速度减速或停滞(这一天是必然到来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永远地扩张),华为将无法支撑依靠高工资来凝聚员工的模式,从而导致效率低下,管理问题丛生。

其次,华为在“基本法阶段”的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目前整个中国社会的动态核心(孝、悌、仁爱)都是缺位的,作为生存于中国社会当中的华为公司(微观粒子),当然很难建立起被中国人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华为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华为的使命是实现客户的梦想。作为华为的老板,任正非宣布华为的愿景,使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问题是这样的愿景和使命,会在华为员工的心中留下多深的印象呢? 华为的员工会打心眼里相信它吗?同时,

《基本法》关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流程和客户方面的问题提的都很少,因为在制定《基本法》时,这些在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中所占的比例不像今天这么重。

最后,分析一下西方管理模式的利弊,以及华为是否盲目的跟风。 西方的流程管理的特点是把一个企业的运作分析解剖为一个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每个步骤的结果主要是依据客观的数据。可以这么说,西方管理的厉害之处就是程序化,明确化,精细化,然后可以从程序化,明确化中构建起庞大的企业,西方的跨国大公司都这么来的。

现在就以华为在产品开发方面实施西方管理模式为例,以前华为的产品开发都在中研部(中央研究部),现在实施西方企业管理战略后改由PDT(产品开发团队)来承担。每个产品都有各自的PDT,每一个PDT团队由研发、市场、财务、采购、用户服务、生产等各部门抽调的代表组建,像一个个创业型小企业,从研发开始,对市场、利润、产品生命周期等全程负全部责任,共同协作完成一个产品从概念、研发,到生产、上市的全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产品研发和市场的同步进行。

虽然西方管理的优点是这个,但同时缺点也是这个,程序化,明确化必然导致灵活性不够,不能很快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也不能发挥员工的最大能力。

因此说虽然西方管理有优势,但鉴于缺点存在,华为必须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关键的部门,在关键的时刻,还是需按华为自己的打法来打。

总的来说,华为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还是有远见的。在各项业务的支撑体系上,任正非仍然采用西方的管理模式。但在市场上,任正非带领着他依然骁勇善战的狼群,以自己的方式继续扩张。比如按照西方管理模式企业必须追求效率,控制成本,但华为的市场投入依然是不计成本。再如西方的管理模式认为企业的产品开发按照一个规范研发的模式就好,而华为的产品线改来改去,一线的办事处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华为的管理模式恰好验证了一句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第四部分 企业战略及其评估

一、战略思想

1、毛泽东思想是传家宝

2、独裁就没有民主

3、只做通信产品

4、“IT业的冬天必将到来”

二、战略定位

1、专业化战略

不搞多元化,走专业化的道路,走稳健的道路是华为的大战略。华为选择了做通信设备供应商,并一往无前的致力于这条选定的专业化之路。回顾华为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华为坚持专业化战略的历程。在1987年创立之初,华为选择切入通信业,在当时公司前景一片灰暗的情况下,连任正非自己也承认选择通信业是出于幼稚,然而选定方向之后,任正非以一种义务返顾的精神坚持了下来。华为企业实力还在很弱的时期,华为便定位于“做世界级的、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1993年左右的时候,华为已经有了足够的现金,但是当很多企业都纷纷进军股票和房地产领域的时候,华为以巨大的毅力,抵挡住转眼间就可以翻赚钱的诱惑,坚守了企业的既定战略。《华为基本法》第三十七条还明确规定“我们不从事任何分散公司资源和高层管理精力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华为坚守专业化,甚至明确到永不进入相关的信息服务业。这就使华为从制度上抵制住了多元化的诱惑。在单一目标的基础上,华为先后投入几十个亿用于技术研发,并对国际通信业技术进行系统跟踪,尤其是1999年开始的3G研发,累计投入40亿人民币。2003年底,华为3G终于进入商业运营,并达到了“世界一流的”目标,为华为在未来参与国际企业竞争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华为还曾拒绝做终端产品小灵通和手机。而且,华为还在03、04年将几项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如培训、数据恢复,及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对技术要求不高的环节。

2、国际化战略

华为为了实现建成世界级企业的目标,在90年代末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造,包括管理、流程和企业文化改造等。在经历了变革的阵痛后,华为也形成了具有华为特色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并与IBM合作开发了“IT策略与规划”,形成了先进的业务流程和IT支持系统。

在完成企业改造的同时,华为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全球化步伐。任正非借鉴毛主席革命成功的经验,也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1995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艰苦漫长路程,起点就是亚洲和非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直到6年后,也就是2001年,华为在国际市场才真正有了成效,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华为的品牌也开始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逐步叫响。之后,华为开始进入欧美市场。但这也是从边缘做起。1998年,华为开始在俄罗斯开拓市场。几年后,东欧。南欧相继打开了市场,,华为开始挺进西欧、北美。之后连续几年,在全球合资战略的支持下,华为与国际设备商在世界各地合作建立了

多家技术公司。 并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所和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络逐渐遍及全球。

今天来看,华为的海外战略是成功的。这不仅是由于华为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80亿美元,占总销售收入的65%,而更值得欣慰的是,华为的所有出口产品均为高科技产品,均为华为的自主品牌。也就是说,华为的海外战略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自主品牌出口。 华为模式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的看法。

一家历史不到20年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也不过10年,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通信市场站住脚,令人欣慰,也让人思考。

3、战略定位调整

未来十年将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十年,用户需求将从基本的通信需求转向对信息的综合需求。在IT与CT融合的大趋势下,华为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华为将在保持系统设备领先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企业网及终端领域。

而面对下一个十年,华为的战略调整已经开始。 在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基础上,华为逐渐逼近甚至成为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而这也带给了华为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华为未来5—10年的目标,就是在巩固运营商市场地位的同时,在运营商、企业网及消费者三大市场均进入领先者行列。云计算和智能手机无疑给华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和崛起的机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华为已开始了内部的战略调整,包括组织架构、品牌战略、系统设备等方面。

三、品牌战略

独特的品牌经营和专一的产业发展使华为的竞争优势更为集中。华为的品牌承载着的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和东方文化中坚韧、执着而敏感和兼容的风格,国内企业产品的民族烙印也许更能体现其品牌优势,华为的专注一直维系着其产品中高技术和东方的风格。

四、变革战略

华为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进行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规模变革,在管理、流程再造、企业文化方面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这些年,华为依然在探索着变革的路子。通过变革,华为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特色,并凭借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 五、研发战略

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

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华为主动应对未来网络融合和业务转型的趋势,从业务与应用层、核心层、承载层、接入层到终端,提供全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全面构筑面向未来网络融合的独特优势。

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杭州、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印度所、南京所、中央软件部和上海研究所等通过CMM5级国际认证,表明华为的软件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已达到业界先进水平。 六、竞争与合作战略

华为作为一名出色的通信设备商,在整个通信领域内面临着国内外同行业竞争者不断的竞争和挑战。

为此,华为公司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际、中国主流运营商的战略合作,改善与主要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服务优势。另一方面扩大与友商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面向未来的、多赢的、共同生存的安全发展模式,实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地为全球客户创造价值。

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伙伴关系。截至2010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英国电信、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45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

七、融资战略

1、特殊的应收账款融资以及利用应收账款转让进行二次贷款

华为融资逻辑为:转让应收账款(避免使用“应收账款质押”)获得一次融资→相对降低资产负债率→以相对低资产负债率获得银行二次融资。这种特殊的应收账款转让方式虽然降低了华为的资产负债率,带来了更高的贷款额度,但无疑这给银行造成了较大的风险。一旦银行终止了这种应收账款转让方式,华为就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风险。

2、出售非核心业务

将旗下资产“养大”再出售的方式一直是华为的重要融资手段,2001年,华为7.8亿美金出售电源和机房监控业务给爱默生;2005年,华为8亿美元出售H3C企业网和数据通信业务给3com。2008年,华为曾计划将终端业务进行出售,但当时因金融危机等因素最终未能

兑现。这种砍掉非核心业务的方式既有利于华为的专业化战略,也为公司发展筹措了大量资金,可谓是一举多得。

3、内部员工融资

由于在创办初期民营企业融资很难,华为采用了全员持股的方式融资,上世纪90年代末,华为启动员工持股计划,每股价格1元。从2001年开始,华为实行期权改革,改革完成后,员工获得的股票转化为 期权。员工基于股东的定位,能够上下一心同时吸引人才。按照华为的惯例,员工如果离开华为,则要卖出手中所持股票,收购价与当初的购买价一致。

然而,全员持股的弊端是,任正非持股比例被稀释,一但上市,控股局面势必出现动摇。2009年华为年报显示,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公司股份98.58%,而任正非仅持股1.42%。

以上三种融资收法的支持下,华为的资金还算充足。但这种平衡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被打破。在面对同行业低成本压力下,华为的资金也出现了紧张的局面。在今年5月18号,华为被报道将融资15亿美元的消息。虽然有现下战略转型的原因,但也不排除资金紧张的可能性。如果不幸言中,那么华为就有可能在巨大的资金压力下被迫上市。届时,最为世界500强中唯一还没有上市的企业,华为不上市神话将打破,但也会更有利于公司后期的战略转型的需要。

总评价:

无疑,在过去的20年里,华为的所有战略几乎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帮助华为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由深圳的一家小企业成长为国际通信设备商和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领导者。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华为的战略也在不断调整。如今,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设备商,并即将超于爱立信,成为世界最大的综合通信设备商。

但现在随着云计算与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成熟,华为正在向服务商转变。这个时期,华为的战略也正在做着巨大的调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华为会继续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市场真正的领导者。

第五部分 未来战略构想及建议

1立足电信行业,在相关行业实行横向多元化发展

? 物联网:超越人口,发展人物通讯;

? 云计算:超越管道,延伸网络价值;

? 三网融合:超越行业,发展融合产业;

2改善与媒体间的关系从被动转型为主动。

华为一直以低调著称,与媒体的交集很少。对于外界华为仍旧是个谜。当负面新闻爆出时,依旧不予理睬,放任外界评论。如说是低调,不如说是封闭。在一个信息时代,企业需要的是真正融入社会,

社会也不单只市场,同时也包括媒体。 华为之变起源于去年11月25日,任正非、孙亚芳等高管与公共关系、品牌部等有关部门进行的一次座谈,座谈的主要内容是“改善与媒体的关系”。“华为才是个二十多岁、朝气蓬勃的小伙子,确实需要被世界正确认识。别人对公司的误解,有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主动与别人沟通,甚至连被动的沟通我们都害怕,还把这当成了低调。在舆论面前,公司长期的做法就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我可以做鸵鸟,但公司不能,公司要攻击前进。”任正非在这次座谈中表示。一直刻意回避媒体的任正非,将其面对媒体的低调解释为“个人心理障碍”,他明确指出:“公司要把我个人心理障碍和公司宣传分开??要改善和媒体的关系,要善待媒体。在与媒体关系上,也要低作堰,而不是高筑坝。”

3持续内部组织变革、流程重整,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使之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借鉴了IBM管理经验的华为就像任正非开了失去刹车的大奔一样,借鉴后却无法停止下来。一名华为高层认为,巨资引进国际先进管理体系无疑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尤其是在理论上是种很好的借鉴。华为的中层在管理能力上普遍存在缺陷。一名基层员工这样形容华为目前的管理状态:就象一根中间断裂的绳子,虽然两头的人都在用力拧,但是,由于中间断裂,力量传达不到,用力再大也拧不到一起去。高层管理人员愿望很好,制订的措施也很得力。基层员工情绪高昂,干劲十足。但是,上层领导的命令很难在基层真正落实,华为中层管理层就处于这种断裂的状态。一方面管事重于管人,眼中只有技术,以解决技术问题代替解决人的问题。员工们经常看到部门主管忙忙碌碌,但团队氛围和业绩却比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他们对于下级的技术创新和设想,依赖于自己的经验,如果超出个人经验范围,避免风险的办法只有“枪毙”。很多华为的技术员工的离职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第三,是畏惧或困惑于做人的工作,片面地理解管理,将管理简单化。当设立了业务流程之后,就把全部希望寄托在整套的规章制度、流程和电子流上,导致老问题没有解决,而不适当的规章制度、流程和电子流却影响了整体工作效率,限制了员工主动性、创造性的正常发挥,削弱了责任感和进取心,导致更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4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收购突破贸易壁垒、突破新的市场;

电信行业竞争中,主要有国内诸如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和国外的北电、诺基亚、爱立信等设备提供商。应该说在国内通信市场的竞争中,华为依靠其土狼精神的市场营销和保姆式的服务在交换接入网、光网络、数据通信已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据权

威咨询公司RHK的统计,2002年,华为份额占全国的44%;接入网份额在全国占70%;宽带接入占全国的42%;高端光网络产品占全国的39%。面对当今市场华为仍需扩大战略目标,占住有力的竞争地位。

5加强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资源向原创性创新倾斜;

中国较之国际研发水平还差一大截,虽说华为每年将收入的10%投入研发,收效甚好。华为的专利墙上已有2万多项专利。但在电信日益发展的今天仍需与时俱进。赶超国际水平。任正非曾指出电信市场千变万化,重在掌握先机领先他人半步。创新方面仍需投入。 6尽早确立接班掌门人,稳定军心。

大家所说的“接班人”,是指任正非个人权力的接替者,但任正非大谈特谈的“接班人”,却是“公司各级职务的接班人”。尽管“各级职务”也包含了他本人的职务——总裁,但是,总裁与其它职务的更替毕竟大不相同。华为有22000名员工,400多名中高级管理者,副总裁以上的100多位,副总裁又分常务副总裁、高级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部门副总裁、地区副总裁、产品副总裁等等。这说明华为有很深厚的干部基础,但反过来也使很多人感到竞争接班人难度巨大。如果,定期选拔,给予动力,更可激励员工,稳定军心。

7华为需要在企业整体层面上对内部职业压力进行预防和干预。

华为应该围绕三个着力点展开:针对造成压力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丰富文化内涵,重视人文。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应该传承的,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其内涵需要加以充实。一者,受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文化、价值观念裂变的影响,员工面临强烈的心理危机感和过重的压力。二者,“80后”已经成为支撑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与成长的主力军,他们具有超强的自我意识、忠诚职业多于企业、追求快乐工作。三者,社会责任竞争时代已经消然来临,对企业而言,最基本的是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因此,华为有必要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增加人文关怀的因子,营造内部和谐的文化氛围。培育并提升各级管理者的领导力。

8 调整股权结构,做好上市准备

全员持股必然导致股权分散,这种股权结构在全球资本市场都不受欢迎,因为投资者认为这种结构容易导致华为高层失去对公司的控制,而且这种方式对于华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容易加大投资者对华为前景的担忧。

所以,2003年3月华为又成立了一家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实行对华为技术控股,占有华为技术99.99%的股权。而华为控股的股权构成中,任正非占0.97%的股权,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占99.03%的股权,按照这种股权结构,只要华为的高层实现对工会委员会的控制即可实现对华为技术的控制。而据一位曾在华为工作的高层表示,华为虽然看上去是全员持股,但在华为第一次市场部集体辞职后n位元老中有3位已经离开,许多中高层也已经相继退出华为,他们将手中大量的股权先后陆续退还,之后华为的股权结构趋于集中化,目前的情况是大约100位高层持有华为员工持股会大约40%一50%的股权,而且华为控股的董事长是孙亚芳,为任正非左膀右臂的人物,任正非似乎仍然可以实现对华为的控制。

然而国际投资者对这种股权机构放心不下,毕竟,从表面来看,任正非只持有华为控股不到1%的股权,基于这种股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有很大的缺陷,可能导致公司管理层的不稳定。

范文二: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 运营商网络;华为向电信运营商提供统一平台、统一体

验、具有良好弹性的Single 解决方案,支撑电信网络无阻塞地传送和交换数据信息流。同时,华为专业服务解决方案与运营商深度战略协同,应对无缝演进、用户感知、运营效率和收入提升等领域的挑战,助力客户商业卓越。、 ? 企业业务;华为聚焦ICT 基础设施领域,围绕政府及公

共事业、金融、能源、电力和交通等客户需求持续创新,提供可被合作伙伴集成的ICT 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通信、办公和生产系统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 消费者业务;华为将继续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运营商、

分销和电子商务等多种渠道,致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终端品牌,为消费者带来简单愉悦的移动互联应用体验。同时,华为根据电信运营商的特定需求定制、生产终端,帮助电信运营商发展业务并获得成功。

? 总体战略;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华

为做出面向客户的战略调整,华为的创新将从电信运营商网络向企业业务、消费者领域延伸,协同发展“云- 管- 端”业务,积极提供大容量和智能化的信息管道、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以及新一代业务平台和应用,给世界带来高效、绿色、创新的信息化应用和体验。

?

?

范文三:华为公司战略目标分析]@]@]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关于华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

院(系、部)名 称 :专 业 名 称: 财务会计教育 学 生 姓 名: 倪爽 学 生 学 号: 2014年 05月 15日

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功能的具体化,一方面有关企业生存的各个部门都需要设定目标;另一方面,目标也取决于个别企业的不同战略。通常要从盈利能力、市场、生产率、产品、资金、研究与开发、组织、人力资源、社会责任等方面考虑。战略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即企业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

一 华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 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华为承诺“我们的战略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成为公众用户以及企业用户的综合业务提供商。

1、客户战略

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2、国际化战略

为了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积极参与国际主流标准的制定,在全球化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华为目前已加入了91个国际标准组织,并在这些标准组织中担任100多个职位。通过了欧洲发达国家运营商的严格认证,已达到其主要供应商的要求,赢得了欧洲市场的拓展。

3、技术战略

华为一直贯彻“领先半步策略”,持之以恒的战略研发投入,要走技术独立的路,反驳“唯技术论”,直接购买技术、合作开发。巨资投入研发,确保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华为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 FMC、IMS、WiMAX、IPTV 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4、制定人才吸收战略

目前华为正大力扩展海外市场,其第一要素即人才需求,华为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必吸收更多的高端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或销售人员等人才。同时注重国内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吸收更多的创新技术人才等。

二 华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1、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加大创新力度,拓展市场销售。

2、应继续推动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并化被动为主动拥有自己独立的品牌得到国际市场的信任。目前华为是我国优秀企业国际化道路领先的精英,华为采取“搭船出海”的策略,加入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化竞争中逐步转被动为主动,并成功赢得欧洲市场的拓展。这些正表明了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慢慢增强的趋势。应继续加强自身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化海外合资品牌为独立品牌。

3、继续坚定决策权前置的机制。这跟“领先半步策略”相似。领先半步策略是为了避免研发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不强而研发一些并不能十分适应市场的产品,华为坚持“市场驱动”为主的研发战略,探索以项目为中心的团队运作模式,确保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与此同时,决策权前置将决策权转给能立即发现目标和机会的前线,即最接近市场的一线。从过去的“推”的机制转变为“拉”的机制。

4、继续维持或增加投入研发的资金和人才,确保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像美国优秀企业一样,虽然在公司经历不景气的阶段期间,却不曾在研发投入上放松。华为走在我国企业的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多年在研发人员和资金的巨额投入,对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的结果。

三 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对华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分析,我们发现企业战略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1、战略目标的设定要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规划,根据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再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原则编制全面预算,将战略目标进一步分解、细化和落实。制定好战略目标,然后再制定业务层次目标。

2、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机遇和挑战、当前的经营状况、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前的目标和使命都是影响战略目标的因素。华为始终有清晰的认知、明确的方向和管理逻辑。尤其在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机会主义的背景下,华为基于宗旨使命和长远目标的战略导向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3、战略目标不止一个,而是由若干目标项目组成的一个战略目标体系。一类是用来满足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目标项目,一类是用来满足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各个社会群体所要求的目标。华为将他山之石和自身实际相结合,并坦率地承认,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4、战略目标反映了管理层就主体如何努力为其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所做出的选择,是高层次目标与其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华为大范围地吸纳员工入股,形成开放、共享的利益结构。将内部不同机构、不同职位以及不同人员,编织成一张整体性的、纵横交错的协同之网。

范文四: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1. 公司情况介绍 ........................................................................................................................... 2

1.1. 公司发展历程 ............................................................................................................... 2 1.2. 公司近年财务情况 ....................................................................................................... 4 1.3. 公司组织架构 ............................................................................................................... 5

1.3.1. 公司股本构成 ................................................................................................... 5 1.3.2. 公司治理架构 ................................................................................................... 5 1.3.3. 公司组织架构 ................................................................................................... 8 1.4. 公司的业务与规模 ....................................................................................................... 9 2. 外部环境分析 ......................................................................................................................... 10

2.1. 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 10 2.2. 竞争对手分析 ............................................................................................................. 11 2.3. 华为公司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 12 3. 内部环境分析 ......................................................................................................................... 13

3.1. 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 ................................................................................................. 13 3.2.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 14 4. 华为的战略选择与评价 ......................................................................................................... 15

4.1.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 15 4.2. 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 ................................................................................................. 17 4.3. 华为具体战略举措 ..................................................................................................... 17 5. 产业内的多元化发展 ............................................................................................................. 18 6. 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 ............................................................................................................. 20

1. 公司情况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1.1. 公司发展历程

2009年

? 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 成功交付全球首个LTE/EPC商用网络,获得的LTE商用合同数居全球首位。 ?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 获得IEEE标准组织2009年度杰出公司贡献奖。 ? 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

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

? 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

决方案站点。

2008年

? 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 根据Informa的咨询报告,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

? 首次在北美大规模商用UMTS/HSPA网络,为加拿大运营商Telus和Bell建设下一

代无线网络。

? 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

球第一。

? 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

公司(人)排名榜上排名第一;LTE专利数占全球10%以上。

2007年

? 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 与Global Marine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提供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 在2007年底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 被沃达丰授予“2007杰出表现奖”,是唯一获此奖项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 ? 推出基于全IP网络的移动固定融合(FMC)解决方案战略,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

作总成本,减少能源消耗。

2006年

? 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 ?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推出新的企业标识,新标识充分体现了华为聚焦客户、创新、稳健增长和和谐的精神。

2005年

? 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 与沃达丰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

? 成为英国电信(简称BT)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BT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

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

2004年

? 与西门子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TD-SCDMA解决方案。 ? 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

2003年

? 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2年

?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5.52亿美元。

2001年

? 以7.5亿美元的价格将非核心子公司Avansys卖给爱默生。 ? 在美国设立四个研发中心。 ? 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

2000年

?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设立研发中心。 ? 海外市场销售额达1亿美元。

1999年

? 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获得CMM4级

认证、CMM5级认证。

1997年

? 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

? 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1995年

? 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

1992年

? 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0年

? 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88年

? 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2. 公司近年财务情况

2010年,华为的销售目标为360亿美元。

1.3. 公司组织架构 1.3.1. 公司股本构成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是深圳市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控股”)。华为控股是100%由员工持有的私营企业,没有任何第三方(包括政府)持有华为控股的股份。

截止2009年12月31日, 华为控股的股东及出资比例如下:

华为控股通过工会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截止目前为61,457人,全部由公司员工构成。全体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持股员工代表,并通过持股员工代表行使有关权利。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努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长远的共同奋斗、分享机制。

1.3.2. 公司治理架构

----------------------------------------------------------------------------------------------------------------------

1.3.3. 公司组织架构

公司组织结构是矩阵式架构,由战略与Marketing、研发、业务单元组织(Business Units, BUs)、市场单元组织(Market Units, MUs)、交付支撑平台和支撑性功能组织(Function Units, FUs)等组织构成,以支持公司经营管理团队运作。

战略与Marketing负责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提供主导性支持,促进客户需求驱动的业务发展,管理公司品牌与传播,监控制定公司业务计划,以实现公司的发展目标。

华为研发组织包括位于深圳的研发部门,以及全球17个研发中心。公司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了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开放合作,不断提升解决方案的竞争能力。

业务单元组织(BUs)为公司提供有竞争力、低成本、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公司的四大业务单元为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建立起端到端的优势。

市场单元组织(MUs)是公司从线索到回款流程的责任人,通过强化区域的运营管理和能力建设,确保公司战略在区域的有效落实,包括地区部、大客户系统部等。地区部通过承接公司战略,对本地区部整体经营结果和客户满 意度负责,同时对总部在所辖区域的大客户系统部的全球经营目标及竞争目标负责。各大客户系统部,通过承接公司战略、匹配客户战

略,制定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策略、资源牵引与组织、关注行业环境变化及竞争动态等,实现系统部经营和客户满意度的达成。

交付支撑平台组织,通过建立端到端以及全球运作的采购、制造、物流平台,追求及时、准确、优质、低成本的交付,满足客户需求。

支撑性功能组织(FUs)是为支撑公司战略与运营,提供资源和策略性支持的组织,包括财经体系、人力资源部、法务部、流程与IT管理部、企业发展部等。支撑性功能组织通过流程、工具和组织的优化,驱动公司提高运营效率。

1.4. 公司的业务与规模

? 全球运营

华为实施全球化经营的战略,已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

华为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可以更加贴近客户,倾听客户需求并快速响应。

华为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17个研究所,每个研发中心的研究侧重点及方向不同。采用国际化的全球同步研发体系,聚集全球的技术、经验和人才来进行产品研究开发,使华为的产品一上市,技术就与全球同步。

华为还在全球设立了36个培训中心,为当地培养技术人员,并大力推行员工的本地化。全球范围内的本地化经营,不仅加深了华为对当地市场的了解,也为所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目前,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是华为销售的主要来源。

? 人员规模

华为全球有95,000多名员工,其中43,6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在2009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华为仍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09年研发费用达到人民币13,340百万元,同比增加27.4%,持续构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

? 业务规模

目前,华为已服务全球50强电信运营商中的45家,应用到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 行业地位

? 无线接入网市场份额20.6%,占全球第二,仅次于爱立信;

? 光传输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以44%的份额领跑全球40G市场;率先发布从路由器

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 移动软交换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企业网市场部总裁沈竞洋表示,“华为已经成为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都进入前三名的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力争在3年内确立在国内的行业领导地位,力争在行业市场数通新增份额进入前二、光网络市场份额第一、无线份额第一、视讯、客服产品冲击行业第一。”

? 专利情况

2009年,华为新申请专利6,770件,累计申请专利达到42,543件,其中包括中国专利申请29,011件、国际专利申请7,144件、国外专利申请6,388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报道,2009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的国际专利申请数华为位居全球第二。在LTE/EPC领域,华为基本(核心)专利数全球领先。

2. 外部环境分析

2.1. 通信行业环境分析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电信业重组后,3G建网逐步展开,TD、CDMA和WCDMA的建设尤其快速壮大,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这给通信设备商,尤其是中国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08年,中国的通信投资建设丝毫没有减少,仅在大型网络建设和投资就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400亿元,不得不说,这给通信设备制造商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拿以前频频碰壁的北美市场为例:华为拓展北美业务始于2001年,到目前为止,华为在北美市场共拥有8个办事处,1000名雇员,但是北美业务的突破却迟在了2008年。当时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称:“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给华为一个最佳的市场机会,我们已经大大增强了在北美市场的专注度,我们对前景感到欣慰。”

所以就整体而言,整个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处于一个产业比较成熟的阶段,有些产品已经进入衰退期,例如固话网络,而有些产品正处在成熟期,比如说GSM/CDMA产品、软交换产品、宽带网络等等,而也有些产品正处在成长期,比如说UMTS、光网络、移动数据业务,还有一些处在初创阶段,比如说LTE、100G传输网络等等。

2.2. 竞争对手分析

行业内的老大哥,无线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33%,技术先进,在业内属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引领者,有最为强大的科研能力,早在2005年就发布了节能降耗的基站产品和与电信运营商共同运营的商业模式等等,成为华为等业界竞争者的模仿对象。

在近期的“2010中国通信人才发展论坛”上被评为“最佳雇主”。

阿朗是阿尔卡特和朗讯合并成为的公司,合并之后即进入痛苦的磨合期,虽然规模变大了,但是所带来的裁员、资源整合等等带来了大幅度的亏损,合并3年后,才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是2006年诺基亚网络事业部和西门子运营商相关业务部门合并而成的,当年合并以后,在GSM/CDMA领域,市场份额达到了32%,仅次于爱立信的38%。合并后的业绩情况也不尽如人意,直到三个季度以后才实现扭亏为盈,但后来又陷入亏损的境地。

对于摩托罗拉,可能只能说是“廉颇老矣”,业绩的连年下滑,使其出售了无线网络部门,以获得一笔不少的现金流。而这块资产本身是盈利的,所以对于收购者—诺西网络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并且诺西可以通过Moto在北美和日本市场的现有市场份额和影响力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所以这次的交易对诺西来说,应该是个不错的买卖。

竞争对手或通过合并或通过收购来阻击华为,上游的爱立信老大地位牢不可破,华为在夹缝中是否能突破重围,值得期待。

2.3. 华为公司的外部机遇与威胁

机遇Opportunity

1、 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

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再加上中国电信业的落后,设备提供能力的空白,使得国家把提升电信业的技术水平作为了发展重点。华为公司最初只是销售程控交换机、赚取价差,但任正非在掘到第一桶金以后,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投身通信设备的研发中去。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华为在20年以后,终于发展成为在国际上举足轻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2、 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

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3、 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而

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更是导致欧美运营商节省开支,使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海外第一阵营设备商业绩大幅降低:2008年第三季度爱立信收入增长13%、净利润下滑28%;阿郎收入减少6.6%,亏损4000万欧元;诺西收入减少14%;摩托罗拉收入减少15%,亏损3.97亿美元;而北电则亏损34亿美元、面临破产。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威胁Threats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电信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如UTStarcom这样大起大落的通信公司也不在少数。再加上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华为公司一步行错就有可能血本无归。

1、 来自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行业,技术能力

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2、 来自中国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

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3、 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

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4、 来自中兴的威胁。就其规模而言,中兴通讯可看作五年前的华为,其国有背景使得中兴

在中国市场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中兴通讯是上市公司,有着华为难以模仿的融资能力,所以来自中兴通讯的威胁绝对不容忽视。

5、 来自某些国家的政治壁垒。据传,在Moto无线设备部门收购中,华为比诺西的报价高

出10%,但却被诺西拔得头筹。

3. 内部环境分析

3.1. 华为公司价值链分析

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简称IPD)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IPD流程改造是任正非花费1亿人民币请IBM来帮助华为进行的,改造后发现:

1.产品研发周期显著缩短;

2.产品成本降低;

3.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率降低,人均产出率大幅提高;

4.产品质量普遍提高;

5.花费在中途废止项目上的费用明现减少;

3.2. 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优势Strength

1、 华为有着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客户创造了价值。

2、 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中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

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此外,华为管理灵活,员工高度敬业,能按时甚至超前完成工作任务。华为在国际通信运营商中已树立一个性价比高、快速响应的形象。

3、 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

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 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土狼”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

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5、 华为有一套完善的客户参观流程,把竞争对手做广告的费用拿来请客户和供应商参观华

为的产业园区,有针对性地聚焦客户,提升华为形象,增强客户选择华为的信心。

劣势Weakness

1、 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

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 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

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通信设备制造行业中,“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标准”,谁占领了研发制高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发言权。技术上的跟随战略,虽然减少了巨额投入基础研究会带来的风险,但很难让华为超越国际巨头而成为真正的行业领袖。

3、 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

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发达地区市场拓展问题:一是加大投入,采取类似海尔开拓北美市场的方式,实现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化;二是与国际著名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实力,华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到。

4、 接班人问题。“后任正非时代,华为的红旗能扛多久”、“任总之后,华为再无传奇。”诸

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与中国现状相符,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始终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对于华为来说也是一样。

4. 华为的战略选择与评价

4.1. 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4.2. 华为公司的战略选择

从一般性战略分布来看,华为正在慢慢地从第三象限向着第四象限转移:总成本领先与集中化战略?差异化与集中化战略,主要原因在于:

? 华为的行业地位发生了变化。20年的发展以来,华为一直是模仿行业领先者的角

色,以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快速的客户响应度建立竞争优势,但随着竞争对手的减少

和被赶超,华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通信设备制造商的第一集团,已经由行业追随者

逐渐变成了行业领导者,那么如何规划新产品、新功能,如何利用好产品生命周期,与竞争者产品形成差异化将成为以后华为发展的主旋律。

? 随着国内平均人工成本的增加以及华为雇员水准的拔高,必将大大影响华为的总体

成本,华为众多产品中的同质化产品的性价比竞争优势必将削弱,如何提供独特的

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关键。

4.3. 华为具体战略举措

5. 产业内的多元化发展

从专注电信设备制造?产业内横向多元化发展趋向

《华为基本法》第一条: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并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艰苦追求,使我们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

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华为专注在电信设备制造领域,利用领域内的宽度和深度发展产业内的多元化,已经拥有无线接入网产品线、核心网产品线、接入网产品线、传送网产品线、业务与软件产品线、数据通信产品线等几大产品线,可以说,华为在电信设备制造行业中,光论产品的广度来说,已经做到了极致,能够提供给客户几乎所有的设备,给客户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及更迅速的网络建设速度,给客户带来价值。

但华为没有止步于此,和赛门铁克合作的存储安全产品解决方案、和Global Marine合作的海缆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以及华为前几日刚刚面向全球发布的云计算战略及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无不反映着华为在相关产业追求多元化的价值诉求。

华为公司一改过去只做运营商市场的历史,使客户定位从专业化转为多元化,将企业市场和个人用户视为新的增长点。华为总裁任正非当天表示,“我们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我们要追赶谷歌。”转型对于华为公司来说充满挑战。“我们已经走到了通信业的前沿,要决定下一步如何走,是十分艰难的问题。”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说,“我们以前靠着西方公司领路,现在我们也要参与领路了,我们也要像西方公司一样努力地对世界贡献。”

华为多元化发展的动因

1、 由于电信渗透率饱和的时代即将来临,电信设备制造业市场容量的有限

性使得大多数过去的明星业务都已进入了成熟期、现金牛业务,未来的

增长潜力依然不大,需要寻找新的明星业务;

经过多年发展,华为在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内的业绩提升幅度已下降,急

需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内部资源,包括资金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何

充分利用这些剩余资源,行业内的横向多元化可能是最好地出路。

2、 3、

6. 未来5年的战略规划

1、 立足电信行业,在相关行业实行横向多元化发展

? 物联网:超越人口,发展人物通讯;

? 云计算:超越管道,延伸网络价值;

? 三网融合:超越行业,发展融合产业;

2、 通过兼并与收购的手段,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收购突破贸易壁垒、突破新的市场;

3、 持续内部组织变革、流程重整,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使之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4、 加强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资源向原创性创新倾斜;

5、 尽早确立接班掌门人,稳定军心。



范文五: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 李林骏 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 公司简介 ........................................................................................................................... 4

二、 企业使命 ........................................................................................................................... 4

三、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5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L .................................................................................. 5

1、 政治环境 ..................................................... 5

2、 经济环境 ..................................................... 5

3、 社会文化环境.................................................. 6

4、 科技环境 ..................................................... 6

5、 环保因素 ..................................................... 6

6、 法律环境 ..................................................... 6

(二) 微观环境分析 ....................................................................................................... 6

1、 产业的寿命周期 ................................................ 6

2、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7

四、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8

(一) 企业资源分析 ........................................................................................................... 8

1、 人力资源分析.................................................. 8

2、 物力资源分析.................................................. 9

3、 财力资源分析................................................. 10

4、 技术资源分析................................................. 11

5、 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 综合分析——SWOT分析 ................................................................................................ 13

1、 S—优势 ..................................................... 13

2、 W—劣势 ..................................................... 14

3、 O-机会 ...................................................... 14

4、 T-威胁 ...................................................... 14

六、 公司战略建议 ................................................................................................................. 15

1、 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 15

2、 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 15

3、 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 15

4、 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 16

七、 参考文献 .........................................................................................................................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 优势环境 乐观战略

一、 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 企业使命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 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4.3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擎,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1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与福祉。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华为致力于消除全球数字鸿沟;在西非埃博拉疫区、日本海啸核泄漏、中国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现场,华为深知灾难面前通信的重要性,他们选择了坚守;他们在全球开展“未来种子”项目,为各国青年学生提供来中国培训实习的机会。

为奋斗者提供舞台。华为坚持“以奋斗者为本”,以责任贡献来评价员工和选拔干部,为员工提供了全球化发展平 台、与世界对话的机会,使大量年轻人有机会担当重任,快速成长,也使得十几万员工通过个人的努力,收获了合理的回报与值得回味的人生经历。

三、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L

1、 政治环境

国家政策支持民族企业的发展,并且对出口企业也有不少的优惠,这对于华为与外国企业竞争来说是不小的优势。但是国家也大力鼓励创业,并积极扶持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这对于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和潜在的竞争者来说也是有力的优势,对于华为的发展有所威胁。

2、 经济环境

我国经济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一直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国家也已定下目标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民收入普遍增长,人们的购买力增强,有利于华为的发展。

3、 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增强,人民的爱国情感日益高涨,这对国货来说是一种优势。同时,人们的审美也开始追求简洁,并且高技术的产品。而华为一直在这些方面做得不错。

4、 科技环境

在电子行业科技发展的速度一直很快,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华为在科技这一方面一直处于领头羊的地位,还需要继续保持。

5、 环保因素

华为的产品中部分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国家的标准,需要对废弃物妥善地处理。

6、 法律环境

我国企业的发展已经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有关企业的法律法规也已经较为完善,所以在我国华为的发展是较为有力的。但是在外国由于政策的不透明,许多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这对于华为的发展来说又是一种挑战。

(二) 微观环境分析

1、 产业的寿命周期

目前智能手机产业寿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是处于成长阶段,市场发展迅速,市场结构是竞争对手增多,产品种类繁多,无标准化。财务上能够带来巨额利润,再投资减少,形成现金来源。

智能手机产业是华为的重要现金来源。在技术研发方面,华为相比其

他智能手机公司,更加注重技术的创新,并在这上面投入大量精力。重复购买是顾客行为的重要特征,华为面临的风险较小。

2、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1)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小

a.进入障碍非常大

结构障碍非常大,第一智能手机产业的规模经济很显著,华为企业相对于新的进入者而言有成本优势。华为企业拥有众多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并且在2015年国际专利注册数量蝉联第一。在市场优势方面,华为的品牌优势非常明显。这是华为智能手机产品差异化的结果。 b.行为性障碍较大

虽然华为的手机普遍价位比较高,但小米的智能手机价位比较低。相比于小米,在没有产品差异化的情况下,进入者的利润非常少。

(2) 退出障碍较高

固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较高,退出产本较高,内部战略联系小,情感障碍一般,政府和社会约束小等因素导致智能机产业退出成本高,推出障碍大。

(2) 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小

直接产品替代和其他品牌的产品替代能力较小,间接产品替代基本上不存在。

(3)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较弱。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一般。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级购买者是手机经销商,分布在全世界的有众多经销商,大部分的单体经销商对于智能手

机行业而言其进货量很小,经销商基本上无向后一体化。智能手机的标准化程度低,差异性明显。购买者对智能手机的市场价格和需求了解较多,但对手机成本了解较少。

(4)供应者的议价能力一般。

智能手机部件分为核心和非核心部分。前者供应商数量较多,议价能力较差。虽然核心部分的垄断情况比较严重,但华为公司巨大的销售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供应商的垄断优势。并且在最新发布的华为Mate9使用的是自己生产的麒麟960芯片,使得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减低。

(5)产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在智能手机产业拥有众多的厂商:华为,小米,魅族,oppo,苹果,步步高,三星,酷派等,数量众多且实力比较均衡,但华为相比其他公司实力上升比较明显。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迅速,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3亿,而全球的手机出货量达到14.3亿。大部分手机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很成功,在质量,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购买者具有相当的品牌支持度。而且智能手机偏高,转换成本比较高。在库存成本方面,因为更新速度快,产品降价快,因此库存成本高。

四、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一) 企业资源分析

1、 人力资源分析

目前, 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22数据来自华为2015年年度报表

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其中包括大量的工程师、管理者、市场销售等等。同时,华为用开放的心胸,引进各行业、各专业、各事情类别的精英人才。

华为形成以任正非、郭平、孙正芳等为代表的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他们通过科学的管理,保证了公司战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持续改善公司治理架构、组织、流程和考核,使公司长期保持有效增长。

(图1-华为管理体系)

2、 物力资源分析

华为拥有先进自动化生产线及有效封装的核心工艺能力,保障了华为产品高质量、高品质, 支撑华为制造过程达到了 5.99西格玛的质量控制水平。

华为目前已在全球设立大量的研发中心及联合创新中心,她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大量的基础设施,不断巩固着其全球化成果。

华为还通过全球16个研究院/所、36个联合创新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创新合作,通过共享对ICT技术发展的洞察,推动技术进步以更好地建设全联接世界。

3、 财力资源分析

(图2-华为五年财务概要)

华为五年销售收入、营业利润持续增长和总资产表明华为公司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充裕的现金流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同时也为其加大研发投入,实施差异化战略提供经济保障。

(图3-华为合并财务状况表)

4、 技术资源分析

华为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目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服务遍布全球。

在运营商业务领域,华为通过实施产品与服务双驱动战略,支撑着全球1,500多张网络的运营,覆盖了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图2—华为业务分布情况)

在企业业务领域,华为践行业务驱动ICT基础架构(BDII)行动纲领,引领企业IT向云架构和企业网络向SDN转型。

(图3-华为业务的地域分布情况)

2008年,华为的国际专利申请数超过了西门子和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国际专利申请公司.

另外,华为在无线网络领域、固定网络领域、核心网领域、企业网络领域、网络能源领域、电信软件领域、云计算领域、服务 器领

域、大数据领域、存储领域、下一代移动通信领域、未来数据中心领

域、人工智能领域、电池领域、视频领域等高新技术领域均有重大技术创新,独创的技术帮助华为实现差异化战略。

5、 信息资源分析

华为持续委托专业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对运营商客户、行业客户、消费者的满意度调查。根据客户反馈,梳理和识别Top问题并进行改进,实现问题闭环管理,持续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公司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过程中,以平衡记分卡为组织绩效管理工具,通过战略解码,将公司战略目标 转变为各层组织的组织绩效目标,并通过层层述职、员工个人绩效承诺管理、加强组织及个人绩效结果运 用等方式,保证公司、组织、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和全体员工对战略的有效理解和支撑落实。

自2000年起,华为聘用毕马威作为独立审计师。为公司财务审计提供有力保障。

五、 综合分析——SWOT分析

1、 S—优势

产品和技术。华为为知识力密集型企业,知识力使得产品或服务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高素质、低成本的人才优势。华为公司员工中有85%具有大学学历、硕士以上学历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也占到员工总数的40%。

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华为致力于立足用户需要,努力实现本土化的

服务。华为产品的开发一直围绕着客户需求,并以创新手段来提供支持,以及从整体角度去降低客户成本。

2、 W—劣势

财力资源相对薄弱。由于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融资比较困难,相对其他财力比较雄厚的竞争对手要薄弱的多。

宣传力度不足。低调的公关风格和不足的宣传力度不利于提高企业形象。

3、 O-机会

过硬的技术优势。华为很早就开始WCDMA测试终端产品的研发工作,以及在很多城市乃至全球设立研发分支机构。

4、 T-威胁

a.战略风险

ICT产业发展迅速且复杂多变,电信业新技术概念层出不穷IT产业云服 务的商业模式正在飞速发展,跨行业竞争正在发生。在ICT产业的变革中,技术、商业、交易模式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b.外部风险

宏观环境: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依然挑战重重,金融和地缘政治风险在加剧,华为所面临的内外部风险将可能增加。

法律风险:在一些业务所在地区,由于法律环境的复杂性,可能存在各种难以预见的风险。

贸易壁垒:全球贸易增速放缓,发展本地经济就业为各国政策首选。随着华为业务持续增长,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贸易方面的挑战。

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疫病等自然灾害可能影响华为某一业务环节的正常运作。

特定国家风险:华为目前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由于国际经济及政治形势纷繁复杂,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会涉及一定的特有风险,例如内乱、经济和政治不稳定、货币汇率急剧波动、外汇管制、主权债务危机、经 营权监管、劳工问题等。

业务连续性:在当今高度国际化的社会分工背景下,华为的制造、物流及服务等业务都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第三方厂商或专业机构,他们的业务中断将直接或间接对华为的业务和运营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C.财务风险

包括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销售融资风险,这些风险是公司运营过程中时刻可能出现的。

六、 公司战略建议

1、 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2、 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

3、 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4、 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沿用用华为倒三角人才结构。如2013年华为人才结构:研究和开发人员占46%,营销、市场和服务人员占 33%,生产人员只占到12%,管理及其他人员占9%。

同时,继续使用全员利益共同体的股权结构。华为86%的员工拥有公司98%的分红权(虚拟受限股),任正非只占到了华为股权的1.24% 左右。由此形成了一个全员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华为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七、 参考文献

1. 赵丽芬.管理理论与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 [美]詹姆斯·斯通纳,爱德华·弗里曼,丹尼尔·小吉尔伯特.管理学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

3. 王玉,王琴.企业战略----谋取长期竞争优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4. 苟敏,“基于SWOT方法的华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现代企业文化》,2013年15期

范文六: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企业战略分析

姓名:

摘要:本文结合了企业战略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以华为公司为例,首先结合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分析了华为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识别其核心竞争力后,综合应用战略管理分析方法、PEST分析法对公司的战略加以分析和评价.最后,针对华为公司企业战略中的不足提出了对华为公司企业战略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战略分析;对策建议

前言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都确立了端到端的领先地位。凭借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IP数据通信领域的综合优势,华为已成为全IP融合时代的领导者。华为的战略设计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其成功地关键,通过研究华为的战略以及华为公司战略实行的情况成果来获得先进的企业战略发展理念,对中国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有电子数码企业而言具有较大的示范意义和企业战略指导意义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二、华为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1.华为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在法律方面,我国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这表明了我国将加大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破坏市场竞争行为的监管力度,其必将对国家整个经济生活和所有的经济部门,乃至对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的电信行业

本身具有天然的垄断特点和长期发展的特性,因此《反垄断法》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电信行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及大量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相继出台,不断完善中国的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国公司频繁的经济活动,在异地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需求,需要有强大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来支撑,这些促进了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受“十二五”规划开局年的影响,国内今年的投资整体上将延续去年的高增长态势,投资冲动依然持续,“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将对我国维持30年的高增长提出挑战,经济潜在增长速度将出现下降。国际经验表明,与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相比,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速相对较慢,未来我国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由消费推动后,经济增速自然也就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高水平

(3)社会文化环境

人们对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人口逐渐进入老龄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趋向于个性化、休闲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推动无线网络服务、特别是手机终端业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教育事业发展快速,文盲比例逐年下降世界经济低迷,人们习惯把钱存到银行人们的购买越来越理性化,喜欢性价比高的产品收入差距目前相当明显,并且会持续一段时间重视品牌和产品质量已成为当代人民的消费理念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品需求数量增加产品设计和包装制作小型化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高效、环保华为的经营领域消费信息产品的价值观趋向于成熟。

(4)技术环境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带网络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信息,同时,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CT基础设施的完善、宽带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文字”向使用“视频与图像”转变。另外,手机的智能化,业务应用的云化,网络的宽带化,信息通信产业将从以网络为中心全面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从面向终端设备的服务转变为以使用终端设备的人为中心的服务,使用户个性化得以充分展现。在以个人电脑取代大型机为代表的第一次IT产业革命之后,云计算已经引发第二次IT产业革命。

2.华为公司内部战略环境分析

(1)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a,研发能力

低成本研发。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

的1.5倍,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迄今为止,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

b,企业文化

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第一,奋斗文化;第二,不让雷锋吃亏。简单地说:你奋斗,就有好的回报,就有发展成长的机会。有急着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是赢家”

c,普遍客户关系

华为提倡普遍客户关系。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TO、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2)华为公司企业资源

a,有形资源

2003年,华为的销售额为317亿元人民币。2000年实现销售额462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销售额22.8亿美元。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服务270多个运营商,其中包括世界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22家,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2006年销售收入达656亿元人民币国际市场销售额占65%,是全球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2007年6月,第21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名单正式出炉,名单显示华为以656亿元列第三。

b,无形资源

在专利方面,截至2006年末,华为拥有2575项专利。华为与众多世界领先的运营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截至2006年,全球50强运营商中,包括法国电信(FT/Orange)、沃达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等在内的31家选择了华为作为合作伙伴。在发达地区市场,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英国、法国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并在日本和美国市场相继取得新的规模突破。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三、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1.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

华为公司的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其实这里面也是讲未来网络对这个世界的作用。网络的存在使得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不仅对于华为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是世界所有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因此,这个时候希望封闭起来不要走全球化的道路,实际上是错的。这个时候必须勇敢地面对全球化,发挥自己国家的优势,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2.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定

(1)市场主导战略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没有市场的成功,公司不仅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战略。

华为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实力。其实,华为也是近年来才逐步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前几年的产品和技术根本谈不上有多么好,但是,华为的市场人员却能把并不怎么样的产品卖得风风火火。因此,业界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形容华为的话:“一流的市场,二流的服务,三流的产品。”我们知道,产品即使不好,也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客户关系进行弥补。而客户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高度关注以及快速反应获得的,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客户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如产品的研发是否立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研发路标如何确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如何选择,产品的改进和完善如何进行等等,都是依据市场前景和市场反馈来进行的。再次体现在供应链工作上。例如ISC流程的确立,就是要保障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不仅质量要好,而且成本、库存管理以及市场反应速度必须有竞争力,还要有适应国际竞争的物流体系以及分包与工程管理能力。

(2)核心技术战略

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信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确保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华为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因为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达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研发中心华为为了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用于研发,而且近两年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05年度,华为研发的投入高达47亿元人民币,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华为还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目前,华为在FMC、IMS、IPTV等新技术和新应用领域,都已经成功推出了解决方案。

(3)全员持股战略

全员持股战略是华为成功的四大战略之一。然而这个制度是引发华为争议最多的话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华为的焦点之一。世上最成功的“画蛋孵鸡”激励法。华为公司的内部股权和高分红制度。这个办法不仅可以给予员工在未来拥有高额回报的预期和承诺,而且还给了员工一种归属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因而鞭策和激励大家为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而拼命工作。。我们知道,国家一直在监控和限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集资活动,对于那种造成当事人损失的集资,国家还动用司法机器坚决打击。而华为的这种集资,与社会上其他类型的集资活动相比,从形式上看也许没有明显差别,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4)国际化战略

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和发展中国家所走的道路一样,先是供应链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华为在获得代理PABX用户交换机的第一桶金后,通信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高额利润回报迫使华为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逐步掌握了PABX的生产技术,并且开始向市场更大、容量更高的运营商级产品冲刺。

当时的生产实际上是加大本土化的过程。“生态链”中的中国电子企业逐渐拥有了生产和供货能力,并且其他国际供应商也纷纷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目前,华为的大部分物料都可以从国内市场获得,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公司的供应链经过了一个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自然转变过程。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范例。“本土化”是在国际竞争的环境里,中国企业凭借实力获得的战果,和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一切供应链必须来自国内的行政垄断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改进建议

华为在跻身全球电信设备厂商前列的同时,也把整个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从高利润时代拉到了微利时代,由于华为和中兴的介入,使得中国电信运营商采购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打败对手的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境界: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高层人才战略建设

要制定一个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首先要深入地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解,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高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努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使得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发展战略和文化战略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发挥最大效用。

2.TD战略建议

华为真的不应该放弃TDS-CDMA这么大的市场,而是应该放弃公司在TD方面的一些观点,改变公司在TD方面方面的策略,也就是在TD方面奋起直追,应该还有时间留给华为。那么华为该如何进行战略部署呢,应该还有多种方案:

(1)华为自己做,只是距离第二轮采购的时间有些紧迫,同时要解决好与鼎桥及诺西公司的关系;

(2)华为帮助大唐移动,助大唐在技术及产业方面加强实力,防止中兴一家独大,但华为公司自己的利益不能得到最大的保证;

(3)华为可以在TD终端方面做些文章,终端市场巨大,华为已经在W和C网的终端市场下了大功夫,对于TD的终端市场有巨大的空间,华为为什么不大举进入呢

3.与中兴合作建议

目前,市场有报道称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打价格战,这有好处,激发了斗志,有华为的地方就有中兴,他们两个一起打的时候最终还是落到了中国企业的手里。但有增加了内耗,同时由于国际电信巨头的合并,使得华为和中兴追赶他们历程又一次拉长。如果两个公司形成一个联合体,将节省研发成本,在全世界都有实力的研发队伍,组成联合体也避免打价格战”。

4.人性化管理建议

华为应该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华为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人生不外乎有几件大事:事业、家庭和健康。但在华为,员工似乎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据说华为有一个秘书,申请一小时假就是为了去办结婚证,她说不然她就会嫁不出去。我们无法确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却可以知道,在华为,不少人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为了工作只好牺牲了家庭。这种巨大的牺牲,如果不是有很高的物质回报,相信很难让人们放弃家庭的快乐。这也造成了华为成本的居高不下。华为的利润率确实是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随着电信行业的规范,华为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利润却令人担心。华为如果能够做得更人性化一点,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将聚集门

结语

论文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密切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通信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华为公司如何在危机下求生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如何迅速的占领市场主导地位,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公司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的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本文在对华为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尽、透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确定,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发展战略措施,即市场主导战略、核心技术战略、全员持股战略、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出了华为对华为发展战略的改进建议,即高层人才战略、TD战略、与中兴合作、人性化管理个方面建议,目的为华为有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徐君主编,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倩,尹上梓.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及趋势[J].管理探索2008(11):20-21[4]张建涛编著.企业战略管理创新[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倩,尹上梓.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及趋势[J].管理探索2008(11):20-21[7]理查德·林奇著,杨世伟等译.公司战略(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8]闫秀敏.谈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32-34[9]袁界平.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5(3):23-26[10]邹昭晞著.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范文七:华为公司质量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质量战略分析

机械1202 马也 3120301052

摘要: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在中国的企业中,华为是一家真正做到了全球化的企业,业务遍布全球五大洲,其管理模式在中国的企业中独树一帜,为人们称道。本文将从质量战略的角度分析华为从一家二十年前的小企业如何发展过来,成为中国新兴企业的典范与标杆。

关键词:质量;管理;华为

一.引言: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质量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有许多新的理念提出,例如“全面质量管理”和“6西格玛管理”等。这些优秀的质量管理理念也不断深入各个企业,被企业接受,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集团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根据IDC的数据,2012年七月华为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三:华为公司愿景、使命

3.1 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3.2 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 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四:华为质量管理目标及战略

4.1质量管理体系愿景

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构筑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改进,追求卓越,成为业界最佳。

4.2质量管理体系中长期目标和规划

(1)瞄准业界最佳,倾听、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2)提高全流程质量能力,一次把事情做好,降低质量损失成本,增加公司利润。

(3)持续推动质量管理在公司全业务、全流程、全地域的贯通,并实现与客户流程的无缝对接,逐步构建完整、高效、全球化的端到端质量管理体系架构。

(4)在保证卓越的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零偏差交付,力争达到业界最佳的项目周期和产品可用度.

4.3质量措施和方法

(1)在公司范围内全面深入推行、有效落实TL9000体系要求,在流程体系上确保质量活动融入到市场、研发、供应链和技术服务等各领域业务,并且实现全流程端到端贯通,同时通过实现指标数据的可收集、可分析和可应用,瞄准业界最佳Benchmark,持续推动业务改进,实现公司与客户共同的最佳绩效。

(2)全面推行、有效执行MM、OR流程,质量组织和业务延伸到市场前端、驻外地区部,加强产品前端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在源头上得到保证。

(3)深入夯实IPD和CMMI流程的执行。在流程中清晰地定义产品级、项目级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对每个活动、每个阶段明确严格的进入和退出准则,严格执行检视、评审和审计等活动,实施高质量的设计和开发。同时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可制造性、可服务性等需求,确保产品全流程质量。

(4)通过ISC的运作,在供应商到客户的采购、制造、发货等各个中间环节,通过完备的

质量控制活动、成熟的工艺和装备技术、优良的生产设备,实施完整的供应链计划.在制造全过程中设立质量控制点,包括IQC、IPQC、PQC、FQC和OQC等,同时定期对检验能力进行评估、改进,动态调整检验方式,确保向客户提供卓越的品质、及时和柔性的供应交付。

(5)通过客户服务流程的运作,在服务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全面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点,制订完整的项目计划来实施工程安装的质量保证和风险管理;在全球建立三级客户支持系统,建立800号24小时客户热线,向客户提供对问题快速的响应和优质的服务。

(6)在公司各业务领域、各产品线建立一支专门的质量工程师队伍,负责产品全过程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同时带动业务人员,利用内部评审和专项审计、6Sigma、根因分析和SPC控制等各种手段和方法,全员开展纠正、预防和持续改进工作。

(7)充分调动和利用公司各级相关平台,通过质量专刊宣传、中基层质量培训、中高层质量专题研讨、部门宣传专栏和内部满意度调查等形式,强化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的质量意识,并通过公司质量奖评选和产品质量通报等各种质量激励活动,在公司范围内树立结果导向的质量文化。

五:华为质量战略带给我们的启示

华为公司时常主动去做那些一般公司常忽略的事情,强调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出现问题再去救火。

华为始终活在危机中,不断喊“冬天来了”。企业要求员工广泛展开对危机的讨论,讨论华为有什么危机,你的部门有什么危机,你的科室有什么危机,你的流程的那一点有什么危机。还能改进吗?还能改进吗?还能提高人均效益吗?自从《华为的冬天》问世后,这篇不是案例的文章便成了许多企业家、学者研究的典型案例,尔后借着媒体的传播,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质量管理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企业的各级各类人员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关心产品质量,并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保证。从对华为的管理模式研究可以看出,华为公司真正实现了全员参加质量管理,质量意识、思想和业务素质贯彻企业上下各类人员,并且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工具,为员工创造了优秀的质量管理氛围,鼓励员工积极投入、奋发进取,充分发挥,使他们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增加效益上作出更大贡献。可见华为的质量管理水平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任正飞. 华为的冬天. 海天出版社.2015

[2]候世旺,李梦群.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

[3] 秦振友. 质量管理体系及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4] 王伟立,李慧群. 华为的管理模式(第三版).海天出版社.2012

范文八: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

学号:2011443785

姓名:卜益姣

摘要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在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涌进市场的同时也鉴证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消亡,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例,重点分析它的发展环境及其战略的定制,概述华为在发展的道路上是如何制定正确及有效的发展战略的,指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叙述华为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差异及发展战略模式所不同之处。最后对华为所制定的发展战略进行选择与评价!

前言 在信息产品生产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政府对信息产业的参与度和干预度进一步增强,具体表现在从政策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在国际经济和外交中给予保护;直接参与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信息技术的战略性发展计划。体现出政府争夺21世纪技术优势、保持和增强经济竞争力及国防实力的强烈意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在2013年公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对华为所在环境,行业,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华为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对其所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评价,同时说明企业制定与选择适合自身

发展的战略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进行发展战略的定

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华为公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

法,从行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当前国际行业发展的局势、国内通信行业发展形势

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探讨了公司发展战略的形成机制和实施方法。 文章首先结合华为公司的基本情况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能力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分析了华为公司所面临的机遇、威胁以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识别其核心竞争力后,综合应用战略管理分析方法SWOT 分析法、PEST分析法对公司的战略加以分析和评价,确定了华为公司制定发展的战略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对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及建议。

正文

1.1华为公司概况 1.1.1华为公司介绍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目前正专注于3G(WCDMA/CDMA2000/TD-SCDMA)、NGN、光网络、xDSL、数据通信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华为目前有员工24000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31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三十六位。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服务270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英国、美国、日本、埃及、新加坡、韩国等70多个国家。据Dittbemer统计,华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新一代网络)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设备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局第一;据Gartner统计,华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WCDMA

商用的厂商,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并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等地区获得成功商用,跻身WCDMA第一阵营,成为全球少数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华为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与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1.2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2.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1)Political Factors----政治法律环境

在电信设备产业方面,电信设备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打开看大门。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政府出口信贷的支持。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持重大合作项目。

(2)Economic Factors----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

(3)Sociocultural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2010年,这一情形终于有了变化。以下几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场调研公司iSuppli统计,深圳华为位列第九。

(4)Technological Factors---技术环境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带网络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信息,不为信息海洋与壁垒困扰。 同时,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信息载体的发展历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过程,视频是信息表达最直观的形式,ICT基础设施的完善、宽带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文字”向使用“视频与图像”转变。

1.2.2华为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

(1)机遇

第一,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

第二,凭着军人背景的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三,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第四,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第五,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威胁

第一,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第二,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第三,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1.3 华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1.3.1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公司特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按重要性进行排列:第一,研发能力、产品差异性;第二,企业文化;第三,普遍客户关系。

(1) 研发能力

a)低成本研发。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b)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迄今为止,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

(2)企业文化

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第一,奋斗文化;第二,不让雷锋吃亏。简单地说:你奋斗,就有好的回报,就有发展成长的机会。有急着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

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就是赢家” 。

(3)普遍客户关系

华为提倡普遍客户关系。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TO、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

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1.3.2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1)优势

a)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b)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

c)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d)企业文化和执行力。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2)劣势

a)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b)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

c)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

2.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2.1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定

华为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的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 (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 (Bandwidth)和降低总拥有成本 (Cost),实现商业成功。传统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信息技术行业与电信行业正在走向融合。电信行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推动其他传统行业更高效发展,并经历着意义深远的变革——从聚焦语音转变为聚焦数据、从关注管道转向内容、通讯需求从人与人之间延伸至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业务类型也从传统的电信业务转向融合的信息通信技术业务。

2.1.1市场主导战略

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源泉,没有市场的成功,公司不仅不能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也不可能实现所有的战略。

(1)市场是华为的生命。华为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实力。其实,华为也是近年来才逐步在技术方面领先的,前几年的产品和技术根本谈不上有多么好,但是,华为的市场人员却能把并不怎么样的产品卖得风风火火。因此,业界以前流传着这样一句形容华为的话:“一流的市场,二流的服务,三流的产品。”我们知道,产品即使不好,也还可以通过强有力的客户关系进行弥补。而客户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高度关注以及快速反应获得的,也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客户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利益共同体。

(2)市场是一切工作的核心。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研发方面,如产品的研发是否立项,产品的设计思路与研发路标如何确定,产品的技术标准如何选择,产品的改进和完善如何进行等等,都是依据市场前景和市场反馈来进行的。

2.1.2 核心技术战略

华为是一个由“营销团队+研发中心”构成的高科技公司,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前沿的IT与通信技术研发与销售。因此,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是确保华为公司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系统。而确保拥有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是华为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因为华为确信,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来自核心技术。研发投入达世界领先水平

华为研发中心华为为了持续提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的能力,长期坚持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费用用于研发,而且近两年更是进一步加大了投入。2005年度,华为研发的投入高达47亿元人民币,占上一年度市场销售总额的14%,无论是总额还是比例都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一。华为还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

2.1.3 全员持股战略

独特的全员持股制度,在华为的发展史上曾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没有这个制度,华为就不可能生存,也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因此,全员持股战略是华为成功的四大战略之一。然而这个制度是引发华为争议最多的话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华为的焦点之一。世上最成功的“画蛋孵鸡”激励法

2.1.4 国际化战略

一家公司只有从管理体制、流程、供应链、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都实现了国际化,形成相互配套、相互适应、彼此支撑的国际化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市场的全面国际化。

和发展中国家所走的道路一样,先是供应链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生产的本地化。华为在获得代理PABX用户交换机的第一桶金后,通信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高额利润回报迫使华为着手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发自主品牌的产品,逐步掌握了PABX的生产技术,并且开始向市场更大、容量更高的运营商级产品(也就是业内所说的“局用程控数字交换机”)冲刺。

目前,华为的大部分物料都可以从国内市场获得,物料采购成本因此大幅度降低,公司的供应链经过了一个由“国际化”到“本土化”的自然转变过程。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范例。“本土化”是在国际竞争的

环境里,中国企业凭借实力获得的战果,和改革开放前的那种一切供应链必须来自国内的行政垄断是完全不一样的

2.2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效果分析

(1)华为公司近财物状况

2013 年,华为销售收入实现 1,852 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24.1%。这主要源于华为在海外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及在电信网络、终端和服务产业的均衡、快速发展。净利润达到 238 亿人民币,利润率为12.8%。与此同时,华为实现了 285 亿人民币充裕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这将有利于公司与客户一起,把握行业融合带来的市场机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见图4-1)由图可见,华为的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逐年上涨趋势。

(2)华为公司市场占有率

2013 年,华为搭起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业务领域均获得了快速稳健的发展 ,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 185,176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24.2%。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达 64,771 百万元,同比增长了 9.7%,受主要电信运营商投资减少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但保持了稳定的市场地位。

3.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改进建议

华为在跻身全球电信设备厂商前列的同时,也把整个电信设备制造市场从高利润时代拉到了微利时代,由于华为和中兴的介入,使得中国电信运营商采购设备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打败对手的同时,也把自己带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境界: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3.1高层人才战略建议

任正非在华为通过他的个人权威和煽动性的写作,启发着员工的创业激情,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旦员工对他失去信任,华为就会“树倒猢狲散”。同时,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不要过度依赖创业领袖,应该培养职业经理人执掌高层管理岗位,适当增加如李开复这样的空降兵。

3.2 TD战略建议

华为真的不应该放弃TDS-CDMA这么大的市场,而是应该放弃公司在TD方面的一些观点,改变公司在TD方面方面的策略,也就是在TD方面奋起直追,应该还有时间留给华为。

3.3 与中兴合作建议

目前,市场有报道称华为和中兴在海外打价格战,这有好处,激发了斗志,有华为的地方就有中兴,他们两个一起打的时候最终还是落到了中国企业的手里。但有增加了内耗,同时由于国际电信巨头的合并,使得华为和中兴追赶他们历程又一次拉长。如果两个公司形成一个联合体,将节省研发成本,在全世界都有实力的研发队伍,组成联合体也避免打价格战”。

3.4 人性化管理建议

华为应该更加考虑到人性化的真正内涵。人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其它层次的需要,物质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华为在文化的假设上除了员工有物质需求之外,需要更多考虑员工作为一名社会人的其它需要。

结束语

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密切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通信市场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华为公司如何在危机下求生存,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如何迅速的占领市场主导地位,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这就使得公司必须重视企业战略的管理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与制定。

本文在对华为公司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详尽、透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确定,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发展战略措施,即市场主导战略、核心技术战略、全员持股战略、国际化战略。同时提出了华为对华为发展战略的改进建议,即高层人才战略、TD战略、与中兴合作、人性化管理个方面建议,目的为华为有更好的企业发展战略。

因本文的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是在充分了解华为公司、国内通信行业的基础上,应用所学战略管理的知识,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该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及提出的改进建议,是华为公司克服发展中的艰难万险,在

竞争中不断的壮大。

参考文献:

[1]郑海航,黄津孚.中国企业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王象山.未来竞争力-中国企业的战略修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张贯京.华为四张脸.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11

[4]胡志刚,包晓闻.中国顶级企业经典管理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宋永高.品牌战略和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聂正安.管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曹志平.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现状、成因及管理[J].管理世界,2010(3):45-49

[8]杨锡怀,冷克江,王江编著.企业战略管理(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邹昭晞著.企业战略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11

范文九: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说明,此文档是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目录

一、 公司简介 ............................................................. 4

二、 企业使命 ............................................................. 4

三、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5

(一) 宏观环境分析——PESTL .......................................... 5

1、 政治环境 ..................................................... 5

2、 经济环境 ..................................................... 5

3、 社会文化环境.................................................. 6

4、 科技环境 ..................................................... 6

5、 环保因素 ..................................................... 6

6、 法律环境 ..................................................... 6

(二) 微观环境分析 ................................................... 6

1、 产业的寿命周期 ................................................ 6

2、 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7

四、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8

(一) 企业资源分析 ..................................................... 8

1、 人力资源分析.................................................. 8

2、 物力资源分析.................................................. 9

3、 财力资源分析................................................. 10

4、 技术资源分析................................................. 11

5、 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 综合分析——SWOT分析 ............................................... 13

1、 S—优势 ..................................................... 13

2、 W—劣势 ..................................................... 14

3、 O-机会 ...................................................... 14

4、 T-威胁 ...................................................... 14

六、 公司战略建议 ........................................................ 15

1、 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 15

2、 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 15

3、 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 15

4、 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 16

七、 参考文献 ............................................................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 优势 环境 乐观 战略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一、 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 企业使命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 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4.3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11 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范文十:华为公司战略分析]@]@]

@浅谈华为经营战略

姓名:孙莹莹

学号:1041217

班级:10级金融2班

邮箱:[email protected]

浅谈华为经营战略

摘要: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的华为有限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以其独特的经营战略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的供应商。本文在介绍华为有限公司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华为有限公司较为成功的经营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战略借鉴。 关键词:华为有限公司;经营战略

一、 华为概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由员工持股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立于中国深圳。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公司在电信基础网络、业务与软件、专业服务和终端等四大领域确立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公司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等提供有竞争力的 ICT 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目前,公司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1]

。公司以丰富人们沟通

图1 华为经营领域 图2 华为的核心价值观

[1]参见华为关于我们,

和生活为愿景,秉承“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与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使命,形成了“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

二、 华为的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

华为自1987年成立以来,从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发展成为现在的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和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25年间实现了历史的跨越。1995年,公司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2000年,实现了海外市场销售额1亿美元。2001年,加入了国际电信联盟。2004年内,该公司获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价值超过2500万美元的合同,首次实现在欧洲的重大突破。2005年,华为的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并与沃达丰[2]签署《全球框架协议》,正式成为沃达丰优选通信设备供应商。同年,华为成为了英国电信首选的21世纪网络供应商,为英国21世纪网络提供多业务网络接入(MSAN)部件和传输设备。2007年底,华为成为欧洲所有顶级运营商的合作伙伴。根据Informa[3]的咨询报告显示,2008年,华为在移动设备市场领域排名全球第三。同年,华为移动宽带产品全球累计发货量超过2000万部,根据ABI[4]的数据,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2009年,华为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2011年,华为智能手机销售量达2000万部,成为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在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名列第一。

三、 华为的经营战略

华为取得上述一系列的成就与华为采取的经营战略是紧密相关的。华为自成立以来渐渐地形成了一套别具特色的经营战略,不断促使华为变大变强。

(一) 高度重视科研,着力开发核心技术

华为长期坚持不少于销售收入10%的研发投入,并坚持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对新技术、新领域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和跟踪。首先,华为拥有一支强

[2] 沃达丰:Vodafone,一个跨国性的移动电话营办商。

[3] Informa: 总部设在英国的一家出版商及会展公司,业务范围超过40个国家,拥有雇员超过7500人。详情参见http://zh.wikipedia.org/wiki/Informa

[4]ABI:英国一家数据研究公司,详情参见

大的研发人员和巨大的研发经费的支持。目前,华为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 开发人员共有62,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4%)。2011 年,华为研发费用支出为人民币23,696 百万元,近十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00,000 百万元。其次,华为在全球拥有多个研究所和创新中心。华为在德国、瑞典、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3个研究所 ,并与领先运营商联合成立了34 个联合创新中心。再次华为融入和支持主流国际标准并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1 年底,华为加入全球130 个行业标准组织,如3GPP[5]、IETF[6]、ITU[7]、OMA[8]、ETSI[9]、IEEE[10] 和3GPP2[11] 等。华为共向这些标准组织提交提案累计超过28,000 件,并担任OMA、CCSA[12]、ETSI 和ATIS[13] 等权威组织的董

表1:华为近年有关科研的主要活动汇总

[5]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即3GPP)是一个成立于1998年12月的标准化机构。

[6]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成立于1985年底,是全球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技术标准化组织,主要任务是负责互联网相关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制定,当前绝大多数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出自IETF。

[7]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联合国于1865年成立的制定国际电信标准的专门机构

[8]OMA:Object Management Architecture,始创于2002年6月,WAP论坛和开放式移动体系结构两个标准化组织通过合并成立最初的OMA。

[9]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由欧共体委员会1988年批准建立的一个非赢利性的电信标准化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南部的尼斯。

[10]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

[11]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建立于1998年12月,成员包括:TIA(北美)、CCSA(中国)、ARIB/TTC(日本)和 TTA(韩国)。

[12]CCSA: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于2002年12月18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协会是国内企、事业单位自愿联合组织起来,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国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登记,开展通信技术领域标准化活动的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

[13]ATIS:Automatic Terminal Information Service,自动终端信息业务。

事会成员,在任180 多个职位。截至2011年,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6,344 件,国际PCT 10,650 件,外国专利10,978 件。共获得专利授权23,522 件,其中90% 以上为发明型专利。在云计算相关技术上拥有中国专利685 件、欧洲专利226 件、美国专利107件。2011 年,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 大LTE[14] 顶级奖项,标志着华为在LTE 技术研发、商用实践、标准专利、产业链整合等方面上的 持续投入和巨大贡献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

(二) 不断推出新产品,创建自主品牌,增加公司品牌影响力

在高度重视研发的基础上,华为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产品的同时还在不断的突出新产品,以应对技术和时代的变化。此外,华为高度重视自主品牌的研发和制造,无形中提高了华为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华为近年来推出的新产品总结如表2所示。

表2:华为各年份推出的新产品

新产品的研发对华为来说意义重大:不仅确立了华为在通讯行业的地位,展现了华为强大的竞争力,同时还使华为拓展了业务范围,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

[14]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

[15] 主要是帮助电信运营商节省运作总成为,减少能源消耗。

[16] 参见庄晓东《华为新战略剑指自主操作系统》,通信信息报,2012年09月19日。

(三) 注重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一直以来,华为都重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仅以2008年为例:2008年,华为全年共递交1737件PCT专利申请,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在2008年专利申请公司(人)排名榜上位列第一位。为了应对今后可能被谷歌、微软捆绑带来的困局,华为将自主研发独立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16]。华为时刻保持着自己在整个行业的创新优势。2009年,华为荣获英国《金融时报》颁发的“业务新锐奖”,并入选 美国Fast Company杂志评选的最具创新力公司前五强。主要产品都实现资源消耗同比降低20%以上,在全球部署了3000多个新能源供电解决方案站点。2010年,华为获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0年度公司创新大奖。

(四)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注重培养企业文化

在管理方面,从1997年起,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咨询公司合作,引进了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等流程,并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变革,引进业界最佳实践,建立了基于IT的管理体系。在华为做大做强的同时,对人才的重视、培养已经成为华为的战略之一。此外,华为注重公司员工福利的不断提高。2011年上半年,华为4万多种基层员工工资已上涨11.4%。据称,华为员工薪酬一般比国内厂商的薪酬高出1/3左右。这些举措无形中塑造了华为的企业文化,提高了华为的软实力。

(五) 适时调整公司战略,战略面向客户

为适应信息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华为做出面向客户的战略调整。华为的创

新将从电信运营商网络向企业业务、消费者领域延伸,协同发展“云- 管- 端”业务,积极提供大容量和智能化的信息管道、丰富多彩的智能终端以及新一代业务平台和应用。华为将继续围绕客户的需求持续创新,与合作伙伴开放合作,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企业和消费者提供ICT 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客户

体验,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更快地提高工作效率。

(六) 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

华为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公司创建时起,华为就把自己定位为全球的电信通信设备供应商,而不是仅仅把公司的发展局限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当然,全球化的战略无形中为华为带来巨大挑战。华为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也曾困难重重。进入欧美市场时,华为只能从边缘做起,两三年中的结果都不能令人满意。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偏见,使欧美的生产商们对这个创建于中国的民营企业的实力深有怀疑。为此,华为在市场开拓的过程中也曾连连碰壁。但是,凭借着其创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华为最终在欧美、亚非等市场有了重大突破。从此,华为站在全球的角度不断地审视提高自己,积极的应对来自国内国外的各种挑战,从而使华为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

结语

一个成功的公司背后有一个好的领导者的同时,还有一套出色的经营战略。华为在结合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在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不断的推出新的产品,拓展了企业的业务范围,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华为制定的长远的企业发展计划,并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不断地调整经营战略。“两个市场”的开拓使华为站在全球的角度审视自己,以威武的姿态迎接着来自各方的挑战。

主要参考文献:

[1] 杨爱忠:“华为成功的战略和启示”,《IT经理世界》,2005年第7期。

[2] “华为战略:文化的变与不变”,《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8月14日。

[3] 邓泰华:“ID-LIE照耀全球,华为引领产业发展”,《营.赢》,2012年第14期。

[4] 李瀛寰:“华为:新战略成就高目标”,《现代商业》,2011年22期。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unwen/73496/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华为企业战略]华为公司总体战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