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战文言文翻译_垓下之战原文及翻译

来源:百科 发布时间:2019-09-22 点击:

【www.wnzmb.com--百科】

篇一:垓下之战原文


垓下之战
重点内容:词类活用(名词用做动词)文言句式(定语后置) 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汉欲西.归,张良、陈平说曰:“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汉王听之。汉五年,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止.军,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期会(约定日期会合)而击楚军。至固陵,而信、越之兵不会。楚击汉军,大破之。汉王复入壁,深.堑而自守。谓张子房曰:“诸侯不从约,为之柰何?”对曰:“楚兵且破,信、越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汉王曰:“善。”于是乃发使者告韩信、彭越曰:“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使者至,韩信、彭越皆报曰:“请今进兵。”韩信乃从齐往,刘
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奔驰)。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南.
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左..,至东城,乃有二“吾起兵至今.
有天下。1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因畏惧而后退、倒退)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拢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後,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五人共会其体,皆是。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
2

篇二:垓下之战


《垓下之战》知识点、翻译
学习目标
1. 熟读文本,把握文意。
2. 了解项羽的性格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 鉴赏精彩的场面、细节描写。
4. 进一步梳理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引、壁、举、诣、期、顾”的意义和用法,以及“乃、为、而、以、及”等虚词的用法。
5.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项羽性格的把握
4. 精彩的场面描写
学习难点
1. 较难翻译的语句
2. 项羽悲剧结局的启示
文本解读
一. 《项羽本纪》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二. 内容梗概
汉四年,楚汉鸿沟划界后,项羽领兵东归,刘邦也欲西还。刘邦听从张良等人的建议,追击项羽军队。汉五年,刘邦一面派使者联络各地诸侯王,约定共同灭楚,一面亲自率军追击项羽。十二月,项羽
败逃至垓下,已兵少食尽,而被汉军及诸侯兵重重围困,夜间又闻汉军四面皆唱楚歌,以为楚地已为汉军占领,不觉泣下,左右也皆泣。项羽于是乘黑夜率领壮士八百余人乘马突围。天明,汉军发觉,以五千骑追之。项羽渡淮时,跟随他的已只剩百余骑。至阴陵迷道问路,被农民所骗,陷大泽中,为汉兵追及,项羽复向东逃,已只余二十八骑,自忖无法脱逃,与部下再战。最后,项羽败至乌江。乌江亭长备船岸边要送他过江,项羽拒绝,遂下马步战,杀汉军数百,身被十余创,自刎身亡。
三. 研讨探究
1. 本文描绘了垓下之战的哪几个场面?这些场景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场面:
①霸王别姬
②东城快战
③乌江自刎
作用:
渲染垂危情势,制造悲凉气氛,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揭示主题。
2. 项羽形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勇猛无畏,豪爽刚直,知耻重义,纯朴率真, 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有勇无谋,恃勇自负。
3. 本文塑造人物方面运用了哪些写法?
①善于描绘各种场景,再现各种矛盾冲突,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
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
③语言、动作描写,侧面烘托。
四. 拓展延伸
1.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你如何评价项羽这一人物?
提示:(各抒己见,自圆其说)
透过本文,我们领略了项羽在东城快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别姬之时的重义多情,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管他失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刘邦尽管成功了,但他也只是成功的政客。刘邦多的是手腕、狡诈,但项羽多的是豪气、真诚。他为了理想、报复、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英雄之气给今天奋斗中的人们以精神力量。
2. 送项羽一幅对联,以体现你对他的评价。
提示:
霸王别姬,英雄儿女情长
乌江刎颈,壮士慷慨悲歌
五. 语言积累
1. 通假字
楚兵罢食尽通“疲”疲惫
辟易数里 通“避”退避
2. 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
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吾知公长者古义:敦厚 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3. 一词多义
君王能与共天下 跟(介词)
尽与韩信 给(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以与彭越 拿(介词)
以舒屠六 用(介词)
以故汉追及之因为(介词)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而(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就(副词)
汉军乃觉之 才(副词)
乃有二十八骑 只(副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及(连词)
以故汉追及之 赶上(动词)
及其死,鲁最后下 等到(介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从(介词)
项王自度不得脱 自己(代词)
美人和之他(代词)
此天之亡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使各自为战 替(介词)
为之奈何 处理(介词)
愿为诸君快战给(介词)
期山东为三处分作(动词)
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若非吾故人乎 旧的(形容词)
故分其地为五 所以(连词)
其不至固宜 本来(副词)
今日固决死 一定(副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修饰关系(连词)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因果关系(连词)
楚兵且破将要(副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递进连词)
4. 常见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松弛(形容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带领(动词)
张良、陈平说曰劝说(动词)
汉王复入壁 营垒(名词)
诸侯不从约 遵从(动词)
其不至固宜 应该(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靠近(动词)
举九江兵发动(动词)
诣项王 往(动词)
今可立致也 到来(动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几(数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动词)
田父绐曰欺骗(动词)
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动词)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受(动词)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动词)
5. 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趁着(介词)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假使(连词)
则楚易败也 就(承接连词)
请今进兵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表敬副词)
虞兮虞兮奈若何你(代词)
莫能仰视。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然今卒困于此 可是(转折连词)
然今卒困于此 终于(副词)
江东虽小 虽(转折连词)
6. 词类活用
乃引兵解而东归 向东(名词作状语)
汉欲西归 向西(名词作状语)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亦足王也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往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马童面之 面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为王(使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此天亡楚之时也 判断句
此项王也 判断句
君王能与共天下 省略句
使各自为战 省略句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 省略句
项王军壁垓下省略句
饮帐中省略句
乃陷大泽中 省略句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省略句
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
我何渡为 宾语前置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兵罢食尽 结束
b. 其不至固宜 应该
c. 乃引兵解而东归 松弛
d.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跟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期山东为三处
b. 地方千里
c. 吾知公长者
d. 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
宁许以负秦曲
b.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
c.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
由此与错有卻
d.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徒慕君之高义也
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项伯杀人,臣活之
a. 乃引兵解而东归
b.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c. 马童面之
d. 令诸君知天亡我
5. 下面句子中补出的省略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 君王能与(韩信、彭越)共天下
b. 使(士兵)各自为战
c. 今释(项羽)弗击
d. 汉王乃追项王至阳夏南,(汉王)止军
6. 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王已约,乃引兵解而东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示鲁,鲁父兄乃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垓下之战复习


《垓下之战》复习
目标:逐字逐句的翻译,通晓文章大意。掌握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达成途径:先复习课文,逐字逐句翻译,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然后看本课知识归纳单,重点识
楚兵且破将要(副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况且(递进连词)
记。)
1. 通假字
楚兵罢食尽通“疲”疲惫 辟易数里 通“避”退避 2. 古今异义
期山东为三处 古义:山的东面 今义:山东省 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区域
吾知公长者古义:敦厚 今义:年龄大、辈分高的人 3. 一词多义
君王能与共天下 跟(介词) 尽与韩信 给(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用在方位词后,表方位(助词) 以与彭越 拿(介词) 以舒屠六 用(介词) 以故汉追及之因为(介词)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而(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就(副词) 汉军乃觉之 才(副词) 乃有二十八骑 只(副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以及(连词) 以故汉追及之 赶上(动词) 及其死,鲁最后下 等到(介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从(介词) 项王自度不得脱 自己(代词) 美人和之他(代词)
此天之亡我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使各自为战 替(介词) 为之奈何 处理(介词) 愿为 诸 君快战给(介词) 期山东为三处分作(动词) 今独臣有船 只有(副词) 籍独不愧于心乎 难道(副词) 若非吾故人乎 旧的(形容词) 故分其地为五 所以(连词) 其不至固宜 本来(副词) 今日固决死 一定(副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修饰关系(连词)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因果关系(连词)
4. 常见实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松弛(形容词) 乃引兵解而东归带领(动词) 张良、陈平说曰劝说(动词) 汉王复入壁 营垒(名词) 诸侯不从约 遵从(动词) 其不至固宜 应该(动词) 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靠近(动词) 举九江兵发动(动词) 诣项王 往(动词) 今可立致也 到来(动词) 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几(数词) 力拔山兮气盖世超过(动词) 田父绐曰欺骗(动词) 期山东为三处 约定(动词)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受(动词)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回头(动词)
5. 常见虚词
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 趁着(介词) 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假使(连词) 则楚易败也 就(承接连词)
请今进兵请别人允许自己做某事(表敬副词) 虞兮虞兮奈若何你(代词)
莫能仰视。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 然今卒困于此 可是(转折连词) 然今卒困于此 终于(副词) 江东虽小 虽(转折连词)
6. 词类活用
乃引兵解而东归 向东(名词作状语) 汉欲西归 向西(名词作状语)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在夜里(名词作状语)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
项王军壁垓下 修筑营垒(名词活用作动词) 亦足王也称王(名词活用作动词)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往东走(名词活用作动词)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往西(名词活用作动词)
第 1 页 共 1 页
马童面之 面对(名词活用作动词) 令 诸 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使??为王(使动用法)
7. 特殊句式
此天亡楚之时也 判断句 此项王也 判断句 君王能与共天下 省略句 使各自为战 省略句 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 省略句 项王军壁垓下省略句 饮帐中省略句 乃陷大泽中 省略句 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省略句
然今卒困于此状语后置 我何渡为 宾语前置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中通假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楚兵罢食尽 罢通“疲”
b.辟易数里辟通
“避”
c.自陈以东傅海 傅通“附”
d.汉有天下太半 太通“大” 答案:d
2.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乃引兵解而东归乃:副词,于是、就 a.
②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只、仅仅 ①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及:连词,和 b.
②及其死,鲁最后下 及:介词,等到??的时候①楚击汉军,大破之 之:代词,它(指汉军) c.
②非战之罪也 之:助词,的 ①今日固决死 固:连词,本来 d.
②其不至固宜 固:副词,固然 答案:d今日固决死固:副词,必定
3. 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引兵解而东归 解:放松
b.汉王复入壁 壁:营垒c.田父绐曰 :“左”绐:欺骗
d.诣项王诣:拜访答案:d. 诣:到??去,这里指逼近 4. 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b.举九江兵 举:用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顾:回头看 d.愿为君快战快:痛快 答案:b.举:发动
5.句中的活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乃引兵解而东归东: 名词作状语,向东方
b.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军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王:使动用法,让我称王
d.深堑而自守深: 名词作状语,深深答案:d. 深: 名词作动词,深挖6.下列句式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此天亡楚之时也判断句
b.君王能与共天下被动句 c.然今卒困于此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d.汉骑追者数千人定语后置句 答案:b.省略句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上天让我灭亡,我渡江干什么呢!(注:何??为:固定结构,表疑问。例:何辞为:还辞别干什么呢? 何以伐为:凭什么攻打他们呢?) 2.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我为各位突破重围,斩杀敌将,砍倒敌人旗帜,让各位知道是上天使我 灭亡,并不是我作战的过错。(非??也:一种否定判断) 3.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译文:项王怒目呵叱他们,赤泉侯的人马都很惊恐,因畏惧而后退数里。(瞋:chēn睁大眼睛瞪人)
4.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译文:况且我和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然江东父 兄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 不于心有愧吗?(籍:项羽名籍,这是自称)
5.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
第 2 页 共 1 页
译文:汉王就带领天下士卒打算屠毁鲁城,因为他们坚守礼义,为主人以死守节,就拿项王的头给鲁城人看,鲁城父兄才投降。
写作训练
一、格式:读过《垓下之战》,我看到 形象特点 的项羽,在 处境 时,他 概述体现他形象特点的课文内容 , 分析评价这一特点。
1.读过《垓下之战》,我看到重情多义的 项羽。在被围垓下、四面楚歌时,他慷慨悲歌“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悲歌数阕,泪流而下。霸王身陷绝境,流露无限悲凉;英雄走到末路,仍心念 爱姬生死。他的真诚,让人感慨万千;他的多情,让人心生柔软。一代霸王,不仅有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雄姿与侠骨,更具有临危难不弃亲人的情意与柔肠。反观 刘邦为自己逃命,三次将儿女抛下车,项羽的举动更让人赞扬,项羽的情义更让人难忘。
2.读过《垓下之战》,我看到恃勇自负的项羽。在突破重围时,他为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快战东城,斩将刈旗,杀敌数百。诚然,战场上的霸王骁勇善战,无人能敌 , 瞋目一叱,敌人也会辟易数里。但是,个人英雄决定不了战局,至死,项羽都不明白,正是自己的恃勇自负,自己的刚愎自用,导致了最后的四面楚歌,而不是天时 不利。因为自负,项羽快战东城,杀敌数百来证明自己的威猛无敌,无人可挡;因为自负,项羽在鸿门宴上不听范增建议,放走刘邦;因为自负,项羽不能笼络人 才,将陈平、韩信等赶向敌人的营帐;也因为自负,项羽最终走入绝境,自刎乌江。
3.读过《垓下之战》,我看到刚烈不屈的 项羽。乌江边上,项羽拒绝亭长好意,拔剑自刎,鲜血染红了乌江,江水呜咽。性格决定命运,是项羽就不会过江东。项羽是站着死的,为了无愧于江东父老,无愧 于英雄名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宁肯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死得壮烈,死得英雄,这就是项羽之死的人格价值。两千多年过去了,项 羽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项羽的人格光芒穿透历史的云层,熠熠生辉,照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空。
二、格式
观点 + 事例 + 点评+ 联系现实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 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 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 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 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 却比死去更可悲。
示例三:(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
境。(观点)自古得民 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优秀高考作文片段
1.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我看到,那伟岸英姿划掠过滴血残阳,乌江悲鸣,苍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太过偏激。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 马蹄声。我们的英雄惟有以从凋零生命之花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 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 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极光。
2。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情绽放成矛尖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的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 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釜破舟沉,是你无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 的豪迈。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 杆长予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 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 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 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战,英雄的失败。当楚歌的韵 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姬虞姬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 男人的涅槃。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与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的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第 3 页 共 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news/78434/

上一篇:市级劳模先进事迹材料_企业劳模先进事迹材料
下一篇:【金庸群侠传5帝王学】《帝王学的智慧》
《垓下之战文言文翻译_垓下之战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