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三篇

来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8 点击:

【www.wnzmb.com--读后感】

  中华民族从5000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流的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历史积淀与思想升华,是中华文明延续传承的“基因密码”,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卓然屹立的精神命脉。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1

  在以前,企业是隔着市场很近,但却离客户很远。今天,中国从高速的成长发展到了高质量,商业已经在发生本质的升华。这是对近代500年商业的一种反思。新商业文明的曙光已清清楚楚看的见。无论是应势而谋、因势而动,还是顺势而为,核心词就是“势”,这是现在改变不了的趋势!!

  但凡能够讲出来的,叫实际需求;讲不出来的,才是真正渴望的。

  人们渴望被引导,因为人们渴望成长。找到人生的康庄大道,从而走向光明——这就是人们心中如此期待却又难以表达的第一个渴望。

  一粒种子何以长成参天大树而且硕果累累呢?

  种子本身固然也拥有力量,但更重要的是,种子通过阳光、土壤、水分链接了天地的能量。天地的能量让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且硕果累累又年复一年。

  因而,成就一番事业不能仅仅依靠企业家自身的能量、自己的心灵品质,如果不能链接天地的能量,如果不能链接圣贤思想的力量,你可能只是一粒种子,或者浅浅土壤里一颗小苗而已。

  感恩之心与庄严之心去体证圣贤之心: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心心相连。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2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主题演讲,结合历史与未来,融汇东方

  与西方,介绍了阳明学以及中华文化的本质,文化自信,以及

  对于企业家、教育工作者意味着什么,伟大企业的基因是什么,

  企业家如何与祖国同频共振等问题,众所周知中华文化不仅是温

  良恭俭让,而且是伟岸的人格、深远的智慧、博大的胸怀和无畏

  的勇气,每个人都有机会自信地走向伟大,拥有无上的品质、无

  量的智慧、无限的胸怀、无畏的勇气。读懂了圣贤化育天下的思

  想,也就读懂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中

  华文化,其核心是爱国。忠诚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是最高的原

  则。与伟大祖国同频共振,是最大的商道。

  文化自信是内圣,民族复兴是外王。内圣外王,有内圣,才有真正的外

  王。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阳明心学为当代人提供了提升心性与格局、

  庄严自我与事业,在成圣之路上垂直攀登的捷径。阳明心学中“天地万

  物一体”的思想,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本质相通,皆是

  为了实现圣贤两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的大同夙愿。

  我们期待,更多有格局、有情怀的企业家加入致良知的队伍,成为中国

  经济的名片,成为中华文化的使者,共同助力伟大的民族复兴!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3

  习总书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过好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职责,也是义务所在。

  文明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五千年悠悠华夏文明体现在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无不闪耀着中国古老东方文化独特、优美而神秘的光芒,足以使中华民族为之自豪!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要让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重现活力。

  不管是过"洋节",还是过本国的节日,都要能够从这个节日中得到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精神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至于那些过节的形式,其实都是可以相互借鉴,相辅相成的。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让更多的孩子都能去体会这些节日带来的欢乐!

  各位业主,有义务向周边的亲人朋友引导和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培养了全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怀,拒绝跟风行为,建设一颗红灿灿的“中国心”。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yuedu/90546/

上一篇:红星照耀中国第三章读后感
下一篇:雷雨读后感3000字左右|雷雨读后感大全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