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

来源:语文教案 发布时间:2020-07-30 点击:

【www.wnzmb.com--语文教案】

  结合学校实际、学生需求和课程特点,找准切入点,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我能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

  连云港市政府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狠抓试点,注重创新,着力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的基础建设、理念建设、要素建设和品牌建设,积极构建校内+校外+党校+公益项目“四合一”的性别平等教育模式, “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推进扎实,成效显著。

  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之基

  建强组织。成立由市妇儿工委副主任为组长,市妇儿工委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市委党校等部门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专家学者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指导各地各相关单位及试点单位建立项目小组,层层强化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大推进落实。

  强化监督。召开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对全市“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进行全面部署和要求,并下发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步骤和工作重点。组织开展“十三五”妇儿发展规划中期评估督导,对各县区、各单位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情况进行实地督查、逐个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推进试点。强化顶层设计,联合教育部门就共同推进“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进行充分沟通,并就开展试点、抽调人力、经费保障等项目实施细节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明确试点单位,经过认真遴选,在全市选定中小学校、幼儿园、妇儿阵地等10家单位作为市首批试点单位,搭建“校内+校外+公益单位+社会”的全方位项目试点工作体系,积极探索项目实施新模式、新路径。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定期检查试点单位项目推进情况,召开试点单位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汇报会、培训会,认真听取市家儿中心等试点单位项目推进情况汇报。

  加大宣传。依托连云港微信公众号、连云港妇联网站等新闻媒介,在全市宣传“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的意义、内容等,积极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依托项目实施,通过社区文艺演出、亲子活动等,加大对家庭和社区的男女性别平等宣传教育,推动性别平等走进千家万户;加大性别平等公益项目实施,组织各类特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实“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之要

  坚持一手抓校内,一手抓校外,同步推进校内校外性别平等教育,不断拓展项目外延和内涵,积极探索校内+校外+党校+公益项目的“四合一”工作模式,初步形成以校内教育为主,校外教育、公益项目为辅,党校主体班次教育为有益补充的全方位工作体系。

  校内教育重课堂。联合教育部门,以实施“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动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中小学校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试点学校的各项教育学习活动中。及时下发《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指南》,要求试点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因地制宜开展“两个一”,即召开一堂性别平等教育主题班会、举办一次性别平等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创新举办性别平等辩论讨论、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校师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中小学生健康正确的性别平等价值观。

  校外教育重效果。依托市家庭与少儿活动中心、育才、育红幼儿园等试点单位,开设性别平等课程、编印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校外教育、幼儿教育课程体系,力争从娃娃抓起,从身边事引导,从社会、家庭角度提高孩子及其家长的性别意识。结合校外教育灵活多样的教学特点,依托全日制特长班、兴趣班、艺术培养等载体,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特色明显、针对性强的亲子活动,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和两性差异,并通过学生带家长,阵地带社会等形式,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

  公益教育重覆盖。要求全市各级妇儿活动阵地,以公益项目实施为平台,以特色公益活动为载体,以服务对象为项目核心层,以服务对象亲友团为紧密层,以社区居民为松散层,通过实施“平权红绿灯——性别平等进课堂服务计划”、“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公益项目”,举办“我是谁”、“我最棒”、“我们都一样主题班会”等性别认知、性别讲座、性别平等参与活动、性别尊重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性别平等理念融入孩子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并通过核心层——紧密层——松散层,推动性别平等教育从目标人群向周边群众的覆盖,从服务阵地向千家万户的覆盖。

  党校教育重常态。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纳入市委党校全部主体班次,每年推出2个学期4-6个讲座,定期组织党政领导干部进党校举办性别平等教育专题讲座,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名家讲坛”——性别平等专题讲座,联合市级机关工委、市委党校举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机关高层讲座,不断加大对机关干部、决策主流的性别平等教育和宣传。

  三、注重探索实践,培育“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项目实施之花

  立足妇儿阵地体系健全、校外教育力量雄厚的特点,在狠抓校内教育开展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校外教育模式的探索,通过重点推进校外教育实践,重点探索校外教育模式,重点培育校外教育品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港城实际、具有港城特色的项目实施之路。

  加强组织宣传。将市家儿活动中心确立为首批试点单位,要求市家儿中心立足校外教育基地创新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积极先行先试,为下一步全市校外阵地全面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积累经验、探索路径。要求中心结合举办“我是小明星,一起去横店拍电影”亲子研学活动、拍摄“共塑男女坚毅性格 培养少儿爱国热情”微电影等特色活动,加大对孩子及其家长的性别平等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认知。

  组建专业团队。依托市家儿中心教学骨干,成立由中心主任、教研主任、学科名师以及教师骨干共 16 人组成的内部实施团队,负责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组织实施等;聘请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淮海工学院专家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大中专院校专家教授,组成外部支持团队,共同加大对项目的专业化研究和针对性指导,构建形成一支内外结合、专兼具备的项目实施团队。

  编写教学大纲。要求中心立足实际,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特点,因地制宜编写教学大纲,设计策划特色课程、讲座和活动载体,探索校外教育性别平等教育工作模式,目前中心已经完成“性别平等进课堂”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案例汇编的编制工作,并制作完成活动专题片。

  加大指导培训。多次实地调研市家儿活动中心,就“性别平等进课堂”项目实施与中心主任、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组织多场教学研讨活动,要求项目实施教师结合专业特点,交流研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引入性别平等主题,有针对性、潜移默化地增强性别平等教育效果。开展对“性别平等进课堂”试点单位的督查活动,认真听取家儿活动中心开展试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就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帮扶解决。

  注重培育特色。指导中心在认真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同时,创新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成效显著的性别平等校外教育工作品牌。美术项目教研组组织了“我们都一样”主题讲座,举办了“男女平等•快乐成长”美术作品展,组织了不带个人性别色彩的“手绘白T恤”创作活动等,有效削弱了传统性别观念对孩子们艺术梦想的影响。文学项目教研组开展了“性别平等教育走进快乐文学社观影活动”、“家庭与学校生活中的性别限制辩论赛”,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开展辩论活动等,有效提高孩子们对男女平等的认知能力。中心全日制度特长班举办了“我是小小兵”——共塑男女坚毅性格主题军训活动,通过不分性别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参与各项挑战,帮助男孩女孩共同磨炼坚强意志。

  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

  “Ta哭了,大家才想和Ta说话,Ta就哭了,Ta在很多人面前哭了。Ta是男生还是女生?”“女生!”

  近日,记者来到中山市实验小学,观摩了一堂名为“情绪我做主”的性别平等教育专题课。课上,博文学校的授课老师黄喜璇与学生进行了这一有趣的互动。面对老师的提问,40多名学生异口同声回答,“Ta”是一个女生。然而,“Ta”是一名男生。老师选取的具体情景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孙杨以0.13秒的劣势与金牌失之交臂。赛后,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失声痛哭。

  “这是学生们近乎于本能的反应,受整个社会影响,学生的性别刻板化印象已根深蒂固。”授课老师黄喜璇在课后评价说。

  性别刻板化印象是实现性别平等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影响我国人口结构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近年来,国家加快推动性别平等工作,并着力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其中,中山市是较早全面推行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工作的城市,并于2014年和2016年,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市和全国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市。

  据介绍,性别平等教育课程如今在该市各类学校全面铺开。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初步建立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性别平等教育体系。

  在教学指引方面,中山市率先编写了国内首个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指导大纲、教师手册、教案汇编,被外界称为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三大法宝”。其中,更为有趣和更具赋权教育意义的是实践课,学生通过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性别刻板化观念。比如小学实践课“从性别视角看校园”,学生从性别视角,对校内功能场所、运动设施、公共厕所等校内资源分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的性别差异,由此引发对性别平等的思考。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张立认为,中山市大胆开发专题课、融合课、实践课三类课程,全方位普及性别平等知识,让全国各地妇女儿童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亲身感受到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这一新生事物,充分认识开展性别平等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如今,该市正大力开展引导教师消除性别刻板化观念的培训。同时,还推动性别平等教育进社区,并将性别平等教育列为各类家长学校的教学和活动内容,倡导家长平等参与家庭和社会事务,为孩子做示范。

  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开展中小学性别平等教育进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性别平等原则,让性别平等理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中分体现,特制订此工作方案,内容如下:

  一、

  指导思想

  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工作目标

  通过小课堂实施大战略,将性别平等教育贯彻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性别平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全校学生增强性别视角,打破性别刻板化印象,认识男女生气质性格多样化特点,培养性别多元意识,自觉将男女平等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

  实施措施

  (一)

  成立领导机构,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成立“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加强领导,压实责任。

  组 长:王丽梅

  副组长:张美华、褚俊清、杨忠平、汪德强、朱春伟

  成 员:

  徐兴甲、苏俊宝、庞宝龙、刘

  琳、谯肇东、季宝春、郑先东、蒋守鹏、王

  利、蔡之刚、朱

  卫、袁金花、李

  毅、胡

  博、仲

  东

  成立性别平等委员会,从行政管理、教职工及学生中遴选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代表,且女性成员不低于二分之一。

  性别平等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学校发展规划;监督性别平等教育在学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贯彻落实情况;为学校提供性别平等教育方面的咨询和建议;对发生在校园的性别歧视问题提出处理意见等。

  (二)

  开发专题课程,促进学科融合

  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属于人文素质培养的范围,

  因而应将性别平等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

  并将其作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常态化、规范化开设和发展。

  首先,将性别平等教育知识与德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相融合,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增强德育课程的思想性、趣味性以及生活指导性,在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课程统一安排在健康课中,预计每学期5课时。其次,寓性别平等教育于语文、数学、体育、物理、生物等各学科中,培养学生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与方法研究分析以男权为主导的知识理念与体系建构中产生的性别歧视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培育学生更为公平、文明的专业素养。最后,每学期组织一次实践课程,通过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在团队活动、趣味游戏及参观游览中寓教于乐,播撒性别平等的种子。

  (三)

  加大培训力度,组建师资团队

  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性别意识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具有重大影响。

  培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树立性别平等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能够促进学生以尊重、关怀的态度对待性别差异,

  消除性别刻板印象。

  因此,把社会性别意识培养作为教师的必修课,

  培育一支具有性别平等目标和理念、善于将社会性别意识作为核心概念和范畴带入所在学科领域的教师队伍,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同时,加强学校管理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培训,使性别平等观念融入学校决策的主流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各个重要环节有效消解依然严重存在的性别偏见、性别歧视,发挥男女学生的性别优势和学习优势,最终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功和人格的完善。

  因此,学校将有计划地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培训、学习考察等方式组建校内性别平等教育师资队伍。队伍由分管德育副校长牵头,人员涵盖德育主任、班主任、心理教师及学科教师等。依托坚实的师资力量将性别平等教育落到实处。

  (四)

  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宣传引导

  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性别平等教育活动,如辩论赛、主题班会、团体辅导、心理拓展等,同时广泛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宣传栏等图文并茂进行宣传教育,在校园内营造浓厚性别平等教育氛围,构建男女平等和谐发展的良好校园文化。

  **市**中学

  2019年4月25日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yuwen/120717/

上一篇:2019秋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下一篇:马说说课稿
《性别教育进课堂工作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