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散文微盘下载]王鼎钧散文

来源: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19-08-30 点击:

【www.wnzmb.com--历史人物】

范文一:论王鼎钧早期散文的人物形象

论王鼎钧早期散文的人物形象——以《碎琉璃》

为例

内容摘要:

王鼎钧是闻名海内外的散文大家,他一生创作了40多部散文集,其散文成就得到人们

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在他的作品中,我尤为欣赏他的一些小说化的散文,在这些作品中,

王鼎钧将其中的人物形象塑造的甚是耐人寻味。本文就是以王鼎钧的早期代表作《碎琉

璃》为例,来分析王鼎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次来揭示这些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真实

面貌,以及作者在他们身上寄予的真实蕴含,还有运用在其中的多样的创作技巧。细看

《碎琉璃》,我们会发现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散文中的故事就是在那

样一个环境中展开的,作者又不是单纯的在设定一个地点或环境,而是重在通过这些或

战乱或传统的大环境中来烘托其中小人物的形象,即这些人物在其中表现出来家国情

怀、母子情深、人性缺陷等等。

关键词:

王鼎钧;《碎琉璃》;人物形象;人物蕴含;创作技巧

目录

内容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 3

一. 散文大家——王鼎钧............................................ 3

二. 研究视角及研究现状............................................ 3

三.王鼎钧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碎琉璃》(研究思路).................. 3

第一章 .《碎琉璃》人物形象背景的概述与分析 ............................ 4

第二章 .《碎琉璃》人物形象的蕴含 ...................................... 4

第三章 .《碎琉璃》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 6

结语 .................................................................. 9

绪论

一.散文大家——王鼎钧

王鼎钧,是闻名海内外的散文大家,他一生创作了40多部散文集,在散文创

作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推崇和认可。王鼎钧散文创作内容

涉及广泛,创作方式多种多样,有乡愁系列、回忆录系列,还有他的“人生三书”

及其他关于人性的探讨系列的散文。可以说,王鼎钧的散文创作功力已至炉火纯

青了。而他的这种成就来之不易,大概就如蔡倩茹在《王鼎钧论》中曾经写道的:

王鼎钧以他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纵然生命的年轮里,有太多时代的辙

痕,在他的作品中,却能将根须吸收的人生经验加以升华,复能在文路上日益精

进,无论是理性的哲思,或是抒情的时代刻划,都给人宽厚的温暖、清明的指引、

心灵的飨宴,仿佛那浓浓的树荫。

二.研究视角及研究现状

近年来,王鼎钧散文成就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些研究者关

注王鼎钧散文中的乡愁,从“原乡”形象看王鼎钧散文家园情怀的特质;有些研

究者关注王鼎钧回忆录中体现出来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方面的追求对回忆录文体

的启迪和影响;还有研究者关注王鼎钧“人生三书”中的人生话题以及贯穿在他

的散文作品中对人性美与丑、善与恶的认识与批判,如此等等,不一而论。

三.王鼎钧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碎琉璃》(研究思路)

王鼎钧在散文创作的艺术技巧方面作了多种多样的尝试,取得了较大的艺术

成就。我认为,王鼎钧散文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他塑造了众多个性鲜

明、意味隽永、富有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些人物形象韵味深刻,即使放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也是鲜明、独特、引人瞩目的。王鼎钧在他的散文

人物中寄予了深刻的蕴含,并且他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

以,本文以王鼎钧早期散文集代表作《碎琉璃》为例,探讨王鼎钧散文中的人物

形象及其深刻的蕴含、多样的创作技巧,以及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人物塑造方面

的价值。

《碎琉璃》初版于1978年,是王鼎钧早期散文的代表作。《碎琉璃》书名的

涵义,作者在本书第四篇《一方阳光》里有间接的解说,它代表一个美丽的也已

经破碎了的世界。作者从那个世界脱出,失去一切,无从追寻,而今那一切却成

为作者创作的源泉。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称其“碎琉璃”而不是“琉璃”,大概

就是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完美吧,而这些不完美恰恰就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那些

个悲伤的故事。《碎琉璃》是一本介于散文与小说之间的作品,它是王鼎钧的刻

意之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怀旧的口吻,敲响时代的钟鼓,每篇文章都有双重

的效果。他把“个人”放在“时代”观点下使其小中见大,更把“往日”投入现

代感中浸润,使其“旧命维新”。所以,分析王鼎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碎琉璃》

则是最佳选择。

第一章.《碎琉璃》人物形象背景的概述与分析

《碎琉璃》中叙说的是众多令人心碎的故事,大概作者的“碎”字寓意就在

于这些美丽却破碎了的故事吧。这些故事或实或虚,却都是作者内心深处的回忆,

《碎琉璃》让我们懂得了文学其实就是一种回忆,而文字记忆的就是回忆深处的,

或悲或喜的走动着的风尘仆仆、鲜血淋淋的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的历史。

这些走动着的人物就是在《碎琉璃》中作者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王鼎钧在

此并不是单纯的写人,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每一篇散文都是有背景的,鼎公是把

这些个鲜活的人物放在了时代的背景中,以小见大,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的同时

也把社会内涵表达了出来,所谓一箭双雕。

按照作者写得时代背景,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王鼎钧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是在

这两种背景下展开的:

(一)血与火的记忆——战争舞台

王鼎钧把故事放在战争中体现,并不是他对战争钟情,而是无情的战神强行

的参与了王先生的文化人格的塑造,作为作家的他,无法摆脱血与火的回忆。在

处理战争题材上,作者深知即不能一味的刻画丑陋,也不能化丑为美,为了真实

的表现战争,又尽量避开血淋淋的正面表现,王鼎钧采用了“计白当墨”的策略,

所以在这些作品中,或许有悲伤,但也不乏美好。

*战争与人性——《青纱帐》《看兵》《敌人的朋友》

*从战火中看母爱——《一方阳光》《失楼台》

*战场上的美好与希望——《红头绳儿》《迷眼流金》

(二)眼与心的审视——传统的舞台

王鼎钧早年接受私塾教育,传统文化影响根深蒂固,随后丰富的人生阅历,

又培养了他善于观察人生悲剧的眼和不断思考人的意义的脑。王鼎钧说:要从历

史“水成岩的皱折思想见千百年的惊涛拍岸”,用“异乡的眼,故乡的心”来审

视和表现一切。王鼎钧就是在此基础上回过头去看传统,得出了许多心得与感慨,

所以在他的某些作品中无不显露了他对传统的理性思考,也就是他在反思传统的

过程中的一些哲理。而对于这些,《疯爷爷》《哭屋》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了。

第二章.《碎琉璃》人物形象的蕴含

王鼎钧的《碎琉璃》中众多的人物形象塑造的惟妙惟肖,但细细读来,他却

并不仅仅是来单纯的写人的,而是把这些小人物放在一个大时代里以表达作者或

宿命般的乡愁,或对人性的批判,抑或是他对传统的反思、对美好的向往......

首先,在《碎琉璃》中,作者善于把人放在历史风云激荡的漩涡里加以表现,

以怀旧的口吻敲响时代的警钟。例如,同样是写初恋,王鼎钧把儿女情长放在风

云变幻的时代大背景中写,融入了更多的社会内涵,显得壮阔而深邃。在《红头

绳儿》中,“我”忽然爱上了校长的女儿“红头绳儿”,因为日军飞机空袭,“我”

和“红头绳儿”在防空洞里相遇,“我们的脸都红的厉害,我有许多话要告诉她,

说不出来”,决定写一封信给她,结果“警报解除,她走了,我还在坑里打腹稿

儿”。然而“我”童年这份纯洁美好的爱恋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个“手指尖

尖,梳着双辫”的小女孩,还没来得及长成美丽的大姑娘,没来得及嫁人、生子,

享受平常人的幸福,就在战争的空袭中离奇的失踪了。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表达了作者的美好的心愿,也阐明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微妙关系。这种把恋情放

在战争的炮火中加以体现,颇有一种相互激荡、相互生成的混合美,你分不清作

家是在写爱的感情还是写恨的感情,是写初恋还是写抗战,是写国家还是写个人,

两者水乳交融,血肉不分。这种写法已经超出了“以小见大”的传统樊篱,带给

了我们意外的惊喜。

其次,在《碎琉璃》中,通过对某些人物的刻画,深刻的批判了当时被扭曲

了的人性。例如,在《青纱帐》中,他重点塑造了“中队长”和“寡妇”两个人

物,就是通过对着了两个人物的一系列描绘叙述,来表现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

故事写抗战时期,“我”刚参加了游击队,在高粱地里撞到一对偷情的男女,女

人(寡妇)警告我如果我说出去她就死,后又与中队长、娃娃护兵夜间放哨,在

小茅屋里又“抓”住了那对男女,中队长和娃娃护兵趁机占有了寡妇,寡妇当夜

悬梁自尽。整个故事借鉴了小说的写法,以“我”的单纯善良凸显中队长、娃娃

护兵的奸诈丑恶,以“我”的满腔热情报国心切衬托中队长、娃娃护兵打着抗日

的幌子满足私欲的阴险,以用死殉情的女人来显出逃走男人的猥琐软弱,展现的

就是一个人性泯灭的悲剧故事。就这样,美丽而神秘的青纱帐,在作家的回忆世

界里,却始终回荡着一个郁愤的冤魂。

同样是作家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批判的人性的文章,不止《青纱帐》一篇,

在《碎琉璃》中,《青纱帐》写得是好色的游击队长陷害村中年轻寡妇,终至逼

迫寡妇自杀的故事,而另外一篇也较为典型,即《敌人的朋友》。《敌人的朋友》

更惊人,在开头写道:“在抗战时期,敌后游击队对罪犯执行死刑,从不浪费子

弹,那是流行的办法是活埋。那些庄稼汉喜欢这个办法,他们给这个办法取了一

个代名,叫做‘栽’。”然而故事中被“栽”的人,不是日本人,而是隔邻另外一

支游击队的人。这支游击队“栽”了那支游击队的人,于是那支游击队也抓个这

支游击队落单的人,一“栽”还一“栽”,何等的荒唐!一场抗战,牵扯了太多的

人性戏剧,远远超过了中日冲突,王鼎钧是勇敢的,他敢于写别人不敢碰触的题

材,太多的不堪与暧昧,为的就是开创批判人性的先河、表现人性的深度。

最后,在《碎琉璃》中,作家还对根深蒂固的传统提出了质疑,也就是通过

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在体现反思传统的哲理美。王鼎钧的许多散文中都写了惩

罚与毁灭的主题,描绘了传统文化、传统心理在裂变蜕化时的压力和痛哭虽然让

人悲伤和无奈,却无疑是从旧的向新的进化的必由之路。王鼎钧说过“用异乡的

眼,故乡的心”来看待这些传统的东西,楼肇明分析王鼎钧说,“用异乡的眼”

来审视“故乡的心”,对于“故乡的心”的民族文化性格、硬性切断了祖国大陆

的血脉联系,作家对于“失去的一切”怀着无限的爱恋与怀念,而异邦文化的濡

染,使得他有了相互比较的优势,这里,回过头去再看传统,无不生出“远近高

低各不同”的心得和感慨来。《哭屋》里的“二先生”和《疯爷爷》里的“疯爷”

就是对这一蕴含的深刻体现。

《疯爷爷》中的“疯爷”是兰陵王氏最后一位前请进士庶出的独子,为进士

公做京官时的侍妾所生。人说“疯爷”疯,我却认为他不疯,他“沉湎于酒,胡

言乱语,乃是身处乱世,效古人佯狂避祸”。疯爷有与生俱来的童年时期留下的

心理缺陷,加之身处乱世,乱麻缠身越缠越紧,但是他不得不是整个偌大家族产

业的唯一继承者,这无疑给他施加了无形的压力。我认为,“疯爷”之所以“疯”

是被那个传统时代所迫的,是被中国旧文化先天的淤积的结果,疯爷是一个不堪

重负却生来就要承受重负的人。

《哭屋》里的二先生也是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同样,在我看来他也是传统旧制度

下的一个悲剧人物,让人想起了孔乙己、俄狄浦斯王的可悲与悲壮。二先生是老

进士的次子,老进士的性格很是倔强,他的这种性格似是完整的遗传给了二先生,

两人一旦发生重大争论,必是谁都不会让谁的。二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跟父亲一

样中个进士,但是批八字的人说了,他没有中进士的命,二先生不信命,他先后

三次进京赶考,可是三次都没有考取,就像冥冥之中有股力量抑制他,干扰他,

是他迷乱。到第三次的时候,勉强交了卷子,二先生也绝望而归了。回到家后,

为了发泄他作为一个男人失败后的郁闷和压抑,二先生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抱头痛

哭。三次可以说是与命运的抗争把二先生逼进了一个绝境,这种失败他无以承担,

只能自杀身亡。二先生因为未及“进士第”,活着哭,上吊自尽后做鬼还哭,书

房也历经战火,或为废墟,当听到熟悉的唐诗,哭声又起的传奇的故事,这个“聊

斋式”的故事反应了一个读书人的灵魂被时代套上枷锁难以摆脱的哲理,这些都

无不蕴含着王鼎钧的理性思考。

所以,作家在“三先生”家学四书五经的时候,才会经常听到一个男人的哭

声,甚至是痛苦的呻吟声。二先生的悲剧应该由谁来承担呢?该怪老进士没有迁

就他给他找枪手,还是怪二先生自己呢?我想他是输给了科举制度,输给了功名

心,他是被传统束缚住了,这着实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剧......

第三章.《碎琉璃》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特色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塑造人物形象的创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在语

言,还是心理等方面描写都很细致,除此之外,《碎琉璃》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在

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这些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

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首先,从文体上看,《碎琉璃》的结构与文调与其他散文大大不同,即小说化的

散文文体。王鼎钧将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结构引进叙事散文中来,在《碎琉璃》中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故事,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作家一样有人物,有地点,有小

说里的故事情节,例如《哭屋》写得就是二先生的故事,《疯爷爷》写得就是疯

爷的故事,只不过在讲故事的同时作家注入了更多的蕴含而已。 在这种介于散文与小说的文体下,作者为了扩大散文以小见大的容量,在《碎

琉璃》中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意象象征。《碎琉璃》中故事的背景大多是一些不

方便的真实,因为要碰触这些,王鼎钧索性让这些篇章都带上了强烈的寓言色彩,

使这些故事指向某种更庞大的,更加更难以言明的人生意义。例如在《一方阳光》

中,“母亲讲了一个梦,对我而言,那是她最后的梦。”“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

我,站在一片昏天暗地里,不能行动,因为她的双足埋在几寸的碎琉璃渣儿里面,

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好像一个琉璃做成的世界完全

毁坏了,堆在那里,闪着磷一般的火焰。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

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对不设防的人,发出无情的威吓。而母亲是赤足的,

几十把琉璃刀插在脚边。”“我躺在母亲的怀里,睡得很熟,完全不知道母亲的难

题。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越来越重,不知道自己能支持多久。”

那样一个什么都打碎了的时代,原本世界中所有美好的食物都转变成最可怕的威

胁了,这就是寓言式的嘲讽。

而意象方面,我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迷眼流金》了吧。《迷眼流金》展现

的是一个早熟的、多思的心灵在童年的黄昏里丰富、阔大的情感世界。作者在这

篇文章里不停的提到“黄昏”“死”等字眼,在古诗词里,“黄昏”是一种意象,

大概就似象征短暂生命的日暮一样。可幸的是,少年王鼎钧并没有沉湎于这种迫

近死亡的忧惧里,相反,在他看来,一天的结束时如此的美好。或许是受流亡的

国文老师的影响,王鼎钧觉得哭泣好美,流亡好美,恨不得替国文老师去流亡......

其次,从形态上看,王鼎钧一反传统,在他笔下的人物、事件乃至情愫抒发,无不具有一种拂逆传统的欣赏心理的悲剧美,带有双重苦难的性质。王鼎钧说:由于“时代把我折叠了很久,我挣扎着打开”,因此他要从历史“水成岩的皱折里想见千百年的惊涛拍岸”,就“用异乡的眼,故乡的心”来审视和表现一切。“用异乡的眼”来审视“故乡的心”,对于作为“故乡的心”的民族文化性格,对于中国现代散文“内文本”的迁徙、变异,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一方阳光》中,作家着意描写了母子两人在不同轨道上滑行的心理轨迹,儿子大了,不能始终陪伴母亲,于是就有了“母亲放了手凝视我:‘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的境界来,我们不能不为凭空善意翻新的手法叫绝。

然后,从创作手法上看,他在《碎琉璃》中不时的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王鼎钧发现,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虚构与想象的手法显然比纪实手法用起来更能恰当的传情达意。所以,在《碎琉璃》的篇章里充满了传说和梦境,这种想象方式不得不值得称赞。例如在《瞳孔里的古城》叙述祖先的迁移过程用的就是传说,“据说,祖先们本来住在低洼近水的地方,那很远的地方盛产又甜又大的桃子,种桃是每个家庭的副业,桃园在结成果子以前,满树满林都是美丽的花,而有桃林的地方总离不开绿波碧草。那是图画一般的世界......”此处,对于祖先的迁徙过程用的就是一个传说。另外,《哭屋》中二先生的故事也似真似幻,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或许这些都是王鼎钧在写这篇散文集时充分想象后的结果。

最后,王鼎钧先生在写《碎琉璃》时,文字俭省,语言简洁,却感觉不到细节的匮乏,即《碎琉璃》在语言、心理等方面都有许都细节的刻画,栩栩如生。 《碎琉璃》中大多数语言都是形象的,声音、色泽、内心的感觉充满了字里行间,而这些,又编织成一个接一个有趣的细节,在叙述中流淌而出。例如在《红头绳儿》中,开篇写钟、钟声,直到“庙改成小学,神像都不见了,钟依然在,巍然如一尊神。钟声响,引来的不再是香客,是成群的孩子,大家围着钟,睁着发亮的眼睛,伸出一排小手,按在钟面的大明年号上,尝震颤的滋味。”这是最有历史跨度的概括啊,可是王鼎钧又是写得何等具体、形象,最后一个细节——孩子们扶钟感受震颤的滋味,多么独特而经典的细节......

另外,王鼎钧的《碎琉璃》在语言上是善于写声音的,即有一种声韵之美。《红头绳儿》里的钟声,“钟是大庙的镇庙之宝,锈的黑里透红,缠着盘旋转折的纹路,经常发出苍然悠远的声音,穿过庙外的千株槐,拂着林外的万亩麦,熏陶赤足露背的农夫,劝他们成为香客......钟声何时响,大殿神像的眼睛何时会亮起来,炯炯的射出去;钟声响到哪里,光就射到哪里,使鬼魅隐形精灵遁走。半夜子时,和尚起来敲钟,保护原野间辛苦奔波的夜行人不受邪祟....”;《失楼台》里外祖母水烟袋的呼噜呼噜声,“呼噜呼噜的声音消失了,不久又从天上压下来,坠落非常之快,一架日本侦察机忽然到了楼顶上,那刺耳的声音,好像是对准我们的天井直轰。满楼的鸽子惊起四散,就好像整座楼已经炸开。老黄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围着楼汪汪狂吠。外祖母把平时不离手的水烟袋丢在地上,把我搂在怀里......”;《哭屋》里二先生的哭声,“谁呢!这会是谁呢?再仔细听,那声音还在继续。那并不是呻吟而是一个人想哭、但是又坚决不让自己哭出来。他残酷的约束自己,就像是熔炉约束火红的铁浆。可是那铁浆的高温反而把锅炉穿透了,融化了。在理智溃散以后,喷出了一阵呵呵的狂叫,那真的是一个

男人的号啕,我在老一辈的葬礼上,曾听见过这种哭声,哭的人张开大口,全身发抖,连续不断的呵呵着,如果来不及换气,随时可以吞声昏过去......”此景此景,我大概是可以想象到的场面,因为在现实中不乏这种场面,那么用声音来状写,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碎琉璃》里的心理描写也是相当细腻的了,这是吸引人的一个细节。《青纱帐》中就用诸多“我”的心理描写以乐景写哀情,来揭示了中队长与娃娃护兵的猥琐。

心理刻画最细腻的当属《红头绳儿》了,王鼎钧在心理刻画中挖掘亲情、友情和纯美的爱情。小镇居民的古道热肠,父亲对女儿的无言疼爱,纯情少年对女生爱的萌动,都表现的逼真而舒展。“我有点舍不得他,当然更舍不得红头绳儿。泱泱朝学校走去。我已经写好了一封信,装在贴身的口袋里发烫。一路宣着誓,要在静悄无人的校园里当面交给她。”可以说,作家在这篇文章中展现和刻画人物心理方面是尤为卓越的。

结语

王鼎钧是享誉世界的华文作家,其作品丰富、风格多样,尤以散文见长。王国维曾言:“散文易学而难工”,散文不像格律骈文讲究对仗工整,就文体自身来讲又无过多限制,看似只要抒发心中所感所思就能成文,实则并非如此。抒情容易,但如何用个体的心性语言容纳整个人生的厚重,摒弃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泛情滥情,这就并非易事了。而王鼎钧却用其丰富的人生经历酿造出了醇香浓郁的老酒,用平实朴拙的笔触在描绘一方内心世界的同时,又刻画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悟和独特感知,难能可贵。

在《碎琉璃》中,王鼎钧就把这些血肉注入了其中的人物里,让这些人物读起来是丰腴的。王鼎钧在《碎琉璃》中人物塑造所表达的蕴含以及他所运用的创作技巧,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是鲜明的、引人瞩目的,其成就及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

《碎琉璃》是王鼎钧第一本自传式系列的散文,从此他朝向艺事不朽的永恒走去,是王鼎钧写作生涯重要的里程碑。《碎琉璃》散文集主要包括散文:《瞳孔里的古城》、《迷眼流金》、《青纱帐》、《失楼台》、《一方阳光》、《红头绳儿》、《哭屋》、《疯爷爷》等。在《碎琉璃》中,他用这些人物象征性的诉说了自己淡淡的哀愁,也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与沉思。以方面通过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乡愁,如《瞳孔里的古城》;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些人物揭示了人性的丑恶以及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迫害,他以“怀旧的口吻,来敲响时代的警钟”,从而说出了他对人性美以及美好家园的渴望的心声,如《青纱帐》《迷眼流金》《红头绳儿》;还有就是他通过作品来反思传统的哲理美,如《哭屋》《疯爷爷》。

《碎琉璃》是王鼎钧的刻意之作,我们通过其中的人物,看清了作者少年时期的内心感受以及那个时代特有的惶恐与不安,当然也有美好与希望的一面。“碎琉璃”之所以称之为“碎”,确有它的不完美之处,我在感叹它的缺陷美得同时,也确实明白了作者的用心。

这些只是通过《碎琉璃》我们看到的王鼎钧先生的散文成就,实际上,王鼎钧先生的散文造诣之深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需要我们慢慢研读王鼎钧的散文作品来慢慢体会

参考文献:

【1】王鼎钧《王鼎钧散文》伊始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

【2】蔡倩如《王鼎钧论》 台北尔雅出版有限公司 2002

【3】徐万华《文学史上的王鼎钧》,《齐鲁学刊》 2005年第1期

【4】徐学《孤侠与乡愁——王鼎钧短片小说研析》,《台湾研究集刊》 1994年 第3期

【5】王鼎钧《碎琉璃》 九歌出版社 1978

【6】倪金华《庄谐杂出 雅俗共赏——王鼎钧散文艺术论》 1998

【7】楼肇明《评王鼎钧的散文》 台北吴氏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78

【8】王鼎钧《当时,我是这样想的》 台北吴氏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78

【9】王鼎钧《新版后记》 台北吴氏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78

【10】陈义芝《当代台湾十二散文名家选集》 台北朱衣出版社 1999

【11】王鼎钧《王鼎钧自选集》 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1975

【12】王鼎钧《大气游虹》 中国友谊公司出版社 1994

【13】高彩霞《从“原乡”形象看王鼎钧散文家园情怀的特质》 2005年第4 期

【14】吴达芸《台湾当代小说评论》 高雄春晖出版社 1999

【15】尉天聪《乡土文学讨论集》 台北远流长桥联合发行部 1978

【16】刘春城《台湾文学的两个世界》 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 1992

【17】管管、菩提《中国当代十大散文家》 台北源成书店 1977

【18】安作璋、王志民《齐鲁文化通史》 中华书局出版 2004

【19】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0】王鼎钧《一方阳光》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范文二:王鼎钧散文《那树》阅读

王鼎钧散文《那树》阅读

那树

王鼎钧

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那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

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

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

情侣止步于此。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蔽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的向外。

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新建筑物衬托,绿得很深沉。 计程车像饥蝗拥来。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

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早晨,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绿——它果然绿着生、绿着死。清道妇一路挥帚出现。她们戴着斗笠,包着手臂,是都市的寄生者,是树的亲戚。扫到树根,她们围着年轮站定,看那一圈又一圈的风雨图,估计根有多大,能分裂成多少斤木柴。

两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成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现在,日月光华,大道如砾,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

16.第段中“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4分)

17.第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大地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4分)

18.从全文看,上帝对那树施洗礼时所说的话,有的实现了,有的没实现。

(1)“没实现”的是什么?

(2)没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B.第段“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大树的惨遭砍伐,表现了人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而且充满感情,如“雨后滴翠”“冒死掩覆”“栖息青山”“屹立不动”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

E.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参考答案

16.人类的建设活动,虽然速度很快,但也在不断地破坏着自然环境,这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答出1点得1分,答出2点得3分)

17.那树长久在这里生长繁衍,至死也不愿离开这块土地。(4分,每句2分)

18.(1)没实现的:死复绿(3分)。(2)人类在进行建设时,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3分)

19.C D (4分)

范文三:悲愤与恻隐的深沉流露王鼎钧散文那树赏析

悲愤与恻隐的深沉流露——王鼎钧散文《那树》赏析

《那树》是台湾著名散文作家王鼎钧的代表作。它描写一棵古老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经历,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作者以第三人称客观地叙述大树的故事,表情达意尽量节制而含蓄,使文章意味深长,但读者仍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主观意向来。下面从文章的主旨、思路章法和语言特色等方面作一些分析。

全文按作者对大树故事的叙述、评议的顺序,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篇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描写早期的大树。作者在这部分写大树的容貌、经历和对人类的“友善”的情况。概括地说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大树有奇特的容貌:老态,佝偻,但坚固稳定,繁密茂盛,这是粗看时的容貌;有霉黑潮湿的皮层,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树身像生铁铸就,这是细看时的容貌。大树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站立在泥泞的中路边,周围有几处老式平房,一片破败、荒凉景象,此情此景远离现代文明。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面对肆虐的台风屹立不动,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成为生命界蔑视和抗击台风的榜样;有人到树身的洞里插一炷香,祈求平安,获得心理安慰;在炎热的夏天,撑开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给行人阴凉和清静,给鸟儿栖身之所;在夜晚,给情侣们以温馨的感觉;它还“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扩张着荫庇的面积,滋润着周围更多的泥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总之,大树状貌不凡,实为世间珍奇之物,又代表着一种古老的田园风光,一种平和、安详的精神;大树通人性、讲人情,不见其利己,只见其利他,甚至有某种特殊神性,自久远的年代以来静静地、默默地庇护着人类。

第二部分(从“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到“在星空下仰望上帝”):描写近期的大树。在这一部分里,可以看出现代文明对大树生存的负面影响,造成人类发展和自然环境保护的难以调和的矛盾。首先写了大树与外界环境的矛盾冲突。高压线、公寓、公路、公共汽车、计程车??接踵而来,大树领地古老的田园风光一去不复返了,大树自身也被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人们竟然质疑大树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写了大树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作者假定大树有感觉、知觉,有灵魂、性情,所以引发大树的深刻自省。大树一方面明知早晚面临引颈爱戮的命运,另一方面又不可能迁徙逃亡,而且“效死”于泥土,“绿着生,绿着死”。但即使这样,大树仍默默地作贡献,在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包围之下,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底下,它仍显出雨后的葱茏滴翠,绿得深沉;在比猫步还轻的毛毛细雨中,酝酿着诗意,“冒死掩覆已失去的土地,作徒劳无用的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大树除无私奉献精神之外,还有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品性。

第三部分(从“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到结束):描写现时的大树。此前是对大树的一般性叙述;到了这一部分,文章转为具体描写,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恨之情。这是全文写作重心所在,大概写了四件事:一是醉汉驾车出事,二是电锯锯倒树身,三是清道妇讲述蚂蚁国故事,四是挖树根、平路面。这几件事本身具有隐含的倾向性、思想性。首先,这几件事似是前后相关联,有顺承关系,但是后三件事竟由醉汉驾车生祸这一事而来,显得颇为滑稽、不合情理,可以体会到作者隐含的批判态度。其次,电锯锯倒一棵亲近人类善待人类的大树,有违仁义之心,“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

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这样的描写真惨不忍睹,可以体会到作者隐含的恻隐之心;借清道妇之口讲述蚂蚁国大搬家,“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充满悲壮的气氛,从动物王国里也看出恻隐之心。动物王国的恻隐之心其实也是作者的恻隐之心,此情此景,不须特意点明,读者即可明了其中的意蕴、倾向性,但文章带有倾向性的字词语句更能表达作者命意、文章主旨,也就是说作者情不自禁地表达了愤恨、悲哀之情,尽管表达得含蓄,例如把锯树说成“屠杀”,说成“葬礼”,把锯树人说成“刽子手”等就是例证。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以描写和叙述为主,少有议论,这一思路和写法的特点值得认真揣摩。有关大树之事可述者甚多,文章仅述大树有益于人类的情况和被人类所伐倒的情况,从矛盾对立的两方面写,具有深刻的意蕴;按时间叙述,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将大树的具体形象描写放在前面,意在先给读者一个鲜明的和整体的印象;中间穿插一些传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趣味性;写大树按早期、近期和现时分段分层,都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即第二部分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另一种相反或矛盾对立的情况将要讲述,由早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近期的大树,第三部分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一具体事件将要讲述,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文章最后写道:“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以叙述结尾,不事议论,好像“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有深意,隐隐地透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总之,文章按大树生命历程叙事,是因为大树的经历本来就具有感人心魄、启人深思的力量;文中叙多议少,结尾一点也不“响亮”不“震撼”,那是因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本来就是这样的。

本文语言特点,是生动、老练、简练。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写景状物,成为文中的“亮点”,如写大树的形态,“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非常奇特,形象感、动感都很强,绝非文学新手所能为之;又如写入夜后的大树,“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完全是诗化的语言,“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可谓神来之笔,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作者的独特感觉。作者文学功底、语言功底良好,爱化用文言,生出新意,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日月光华,周道如砥”等,就是作者化用文言又加进自己造句技巧,来表达全新的思想感情的语句;再如讲述树的命运,“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这样的短句比比皆是,都是用简省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含蓄的思想感情的。 (2500字)

范文四:王鼎钧散文的家园情愫与文化认同

摘要:旅美华裔散文大家王鼎钧的散文创作颇具感性和知性,其中蕴含的家园情愫极为丰富而具有感染力,而对齐鲁文化的传承与认同,则是王鼎钧散文的一条隐含的线索。

关键词:王鼎钧;家园情愫;齐鲁风范;文化认同

Abstract:The Chinese American prose writer Wang Dingjun’s proses are full of emotions and wisdom. Viewing from the angle of “home complex”, this thesis is aimed at explicating Wang’s creative motive and elaborating on the unavoidability and universality of “home complex,” which has strong connections with Qilu culture and leads to the issue of cultural identity, a common theme in literature.

Key words:Wang Dingjun, home complex, Qilu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09)4-0060-04

旅美华裔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文坛常青树”,其作品被称为台湾散文的“崛起的山梁”。早在上个世纪,鼎钧先生就是台湾文坛公认的散文大师,他的文学创作,从大陆到台北直至纽约,可谓文学生命丰富。他的笔触向国人的眼泪与痛苦、微笑和希望,在他的多元化体例的创作中,以散文最具感性和知性,力求将小说戏剧技巧溶入散文之中,沉郁顿挫,求真唯美,儒雅有致。

遗憾的是,笔者才识浮浅,初识鼎钧先生之作,是在网上偶读工人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昨天的云》以及尔雅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碎琉璃》等书中的部分篇目,扪心的感悟即是“山梁的回望”,便急于求得先生更多原著一睹为快,无奈“洛阳纸贵”遍寻不得,忽接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蔡编辑寄来2009年出版的《一方阳光》,称受鼎均先生之托邮寄,不禁感动有加,与鼎钧先生可称为同乡的笔者论年龄应尊先生为前辈了,承蒙厚爱方得一睹为快。掩卷后思,《一方阳光》让笔者在品读中感受到了博大精深、恢宏厚重的齐鲁风范。不可否认,鼎钧先生的家园情愫犹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清泉汩汩上涌,无论是漂浮于上世纪“昨天的云”还是现今俯视人间的“一方阳光”,字里行间始终渗透着一位久居异域牵挂故乡的山东“大汉”那不乏阳刚之美的丰厚情意。

“家园情愫”是普遍存在于中外文学作品和作家创作过程中的文学母题,是人类经历了漫长进化过程后形成的一种古老的、永恒的情结,本质上它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衍生物,涵括了由于地理分割而在文学风貌上产生迥异的旅居他国华人作家与故地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内质。“家园”作为人心灵的归属地,有着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特别是当人们遭受到挫折、漂泊异乡,处于孤独无依的境地的时候,更会对“家园”产生强烈的向往。这种力量一旦受到压抑(如漂泊、放逐),必然要表现出来,形成一种“情愫”。文化诞生以后,以“家园”借代文化,或者以文化指称“家园”,就成为一种互释关系。以“文化”为内涵的“家园”,从此就跳脱了个体的范畴,积淀为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就是“文化认同”。作为少小离家迁徙异域的作家,对汉文化,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依恋深深地掩藏在心灵中,在外在形态上它表现为:故乡、母亲、心灵归宿、精神依托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富有象征意蕴的意象。由于它既作为个体无意识又作为集体无意识存在于创作者的思想中,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和文本的形成。同时,出于多种原因,这种情结在其作品中表现得愈加明显。

因此,笔者认为,通常文学中的“家园情愫”通常主要表现为两大类:一是直接的家园意识。乡愁作为一种怀念故乡的忧伤的心情,从古至今都被文人墨客无数次反复吟唱。而细读鼎钧先生的散文,其笔下那种恋乡、恋土的情愫都建立在以“家”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中,抒发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通过写家园来写文化,写认同感,写归属感。二是对抗异质文化,固守心灵家园。这一表现从更深的层次分析,仍要归结到对传统文化、母体文化的认同上。具体到鼎钧先生的创作层面,又包含了更多独特的文学意义和内涵。这里最为重要的体现为心灵精神家园层面上的乡愁,主要是书写人们精神家园的失守和人性的缺失,表达了作者对精神家园不懈的追寻,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具有指向性的结论:“乡愁”。作为一种“家园情愫”的外在表现形式,“乡愁”是一种文化认同感的有效表达。就心灵精神家园层面的乡愁说,它所要解决的是一个对抗机械时代和人的异化的工具问题。这种工具不是靠想当然或是随手拈来就可以得到的,它需要具备为作家和读者所熟悉的题材、具有对抗时代的力量、具备对抗物化、异化的精神状态。倘若具备这样特点,文化无疑是最优之选,而选择哪一种文化,通常情况下是作家和读者最为熟悉的那一种。这样,“文化认同”就在这里产生了。

当把鼎钧先生的散文创作作为一个主体看待时,我们发现其符合了这样的条件:第一,融入了齐鲁文化(这一过程己经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第二,与群体的分离(在这里表现为与祖国大陆的分离,如果把齐鲁文化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的话,它无疑符合这一点);第三,孤独感和疏离感的产生(长达50年之久的异域生活现状与外来文化与自身传统文化的隔膜导致了这种孤独感和疏离感的产生);第四,向往精神家园(具体表现在对文化认同、文化寻根和精神家园的追寻上)。这些必要条件就催生了鼎钧先生强烈的“家园寻根意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成一种文化。而由儒家文化伦理政治类型所决定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在总体上呈现一种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的特点,它的主体精神与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有很多相通重叠处,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的儒、道、墨、法等诸家人生价值观念及特定思维方式和共同作用于民族的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作为至今都在操着一口浓重乡音的鼎钧先生,无疑,其创作的“文化认同”表现的颇为独特:血浓于水的母爱亲情、刻骨铭心的乡愁情怀、崇尚气节的精神境界以及仁德为本的礼治之道。

鉴于此,笔者意欲从家园情愫这一角度切入,阐释鼎钧先生散文创作主旨,并从具体的文本分析中得出“家园情愫”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以及与齐鲁文化的融会贯通,同时表明文化认同的不可避免性和在文学创作中的普遍性及其传承。

综观鼎钧先生创作领域,由于情境的差别、风格的变易和作品体裁样貌转换,以及受齐鲁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的时间差的影响,使得“家园情愫”在其创作中呈现出如下模式且涵盖了其书写场域中所有表现。

(一)“仁爱”、“孝亲”伦理原则下的童趣、母爱亲情

儒家所阐发的道德伦理学说是在中国古代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总结了当时宗法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而提出的,“仁爱”、“孝亲”已成为一种浑然之德深入到民心之中。而被历代作家开掘了千百年的母爱主题丰厚精深且无不让人淆然涕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之爱,爱的理智悲壮,大气凛然。因而,鼎钧先生即为自己笔下的母亲赋予了“百姓母亲”的灵魂与灵性之爱,亦仍不乏母爱震慑力且更备亲和力。这种具有世界上最高贵人性的母爱元素在他回忆性散文《一方阳光》中自己母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双谨慎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停在墩旁……一只生着褐色虎纹的狸猫……跳上她的膝盖……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用心翻弄针线筐里面的东西……替母亲把绣线穿进若有若无的针孔”,好一幅温馨和谐的人猫嬉戏图,动乱年代里能展现如此这般童趣、母爱的亲情,不能不说作者心灵深处尚存的那永不铭忘的“一方阳光”的暖意了。童年时代的美好记忆总会成为成年人平衡心理、抵御现实侵压的精神和力量的源头。对处于异乡异地的成年人来说,孤寂、陌生、疏离等处境与心境,往往会很自然地促使他们追忆往昔美好的时光,以求得精神慰藉。以童年视角来看成人世界,成人世界的痛苦和不幸通过善良和天真的眼睛的过滤,形成了一种饱含着哀愁的美学力量――“猫捉老鼠的故事”、“纠正错别字”、“母亲冻坏的双脚”以及“碎琉璃的梦”。因此,他的“家园情愫”具有双重的内涵:一方面,童年在作者记忆中是美好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这样的记忆表现了他对现实的回避;另一方面,作者在童年的生活中从梦中解到了“一个好象琉璃做成的世界完全毁坏”的意象,也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残酷面目,他在文本中思索着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因而,这种思索是文化性的,它也通过作家的笔,传达给了读者。

(二)“齐家”意识下刻骨铭心的乡愁情怀

齐鲁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始终对山东人的人生价值取向起着主导作用,其中“齐家”占中心地位。山东人讲究 “父母在,不远游”,既有“孝”的成分,又反映其家园观念比较强烈。家园是游子漂泊的终点和奋斗的精神目标,所以,找寻家园的过程是一个流变的过程,离乡―漂泊―返家的过程是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文化角度审视自我的过程,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往往能够确立自我评判的价值体系,确立自己精神追求的目标。

鼎钧先生大部分作品题材取自于1949年以前在大陆时的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他对山东老家有着解不开的浓浓情结。“还乡,我在梦中作过一千次,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起步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这些感人肺腑的句子都写给了故乡,但在他太长久的漂泊生涯中却没有踏上过故乡的土地,也许正如其坦言回答的那般:“因为亲人都已不在了,故乡也已经不是从前的故乡了......”。这种无奈的忧伤,正可以表明他是一个如此珍视自己记忆的人,因着太有情,太爱,而只能以看似无情的做法而完好地保留自己心目中的故乡。对此,他继续感叹到:“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一个业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乡?……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尽管如此,在他那沧桑回望中,执着认定“已经为了身在异乡、思念故乡而饱受责难,不能为了回到故乡、怀念异乡再受责难”,于是,就有了在纽约华人中秋聚会上的“举座愀然,猛灌茅台”之举。这种乡愁情怀更可谓刻骨铭心,创痕累累。从鼎钧先生多篇作品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回忆的时光。对于中国人来说,乡土、家园、根是几个具有内在相关性的话语形式。对于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华夏子民来说,家,就是生命本源、根之所在、情之所归。对故乡的回忆和眷恋早己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一个不竭的源泉。恰恰鼎钧先生以传统的家园情愫作为书写内核,炽热地表现了一种质朴的乡土追求法则。一方面,它体现了远在故乡之外的人对家的渴望,如《吾乡》“好酒出在自己的故乡”,《一方阳光》里的童趣,《红头绳儿》的悲情,《青纱帐》里的冤屈,甚而还糅合了《园艺》的悟道,很难说这不是“齐家”意识的流露,字里行间中自然地唤起了人在异域的乡愁。另一方面,随着狂热的“移民大潮”迁徙异域的作者,曾经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为了慰藉倍感失落的心灵,家园情愫便骤然占据书写心灵。同时,为了避免精神空虚和无根的漂泊感,加之对故土传统文化的依赖,自然而然希冀通过文学创作消除精神的裂痕,呵护脆弱的内心,维持感情的平衡。对此,作者不无诙谐地认定:“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象感冒一样的温柔”。

(三)“崇尚气节”精神下的与异质文化的对抗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德向善的民族。崇德向善成为中华民族自觉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民族国民性格、价值观念的重要内容,并造就了中华民族崇尚气节的精神。齐鲁文化特别强调道德人格价值,高度崇敬人格精神。孔子强调“志”之于人的重要性:“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肯定人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意志,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不因外界的压力而屈从,鼓励人们无论贫富穷通,都要坚持道义理想,关键时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地维护道义。即使是不得志的士人也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不为穷变节,不为金易志,维护正义,表现了高尚的气节。鼎钧先生的义志笔力始终是坚韧有余的,不愧为一个道地的山东人。仅仅表现抗日战争的几篇数千字的散文,就足足让读者从沾着血泪的笔尖下重新目睹战争的残酷、侵略者残忍、国人的民族气节――碎琉璃梦中那位“先被玻璃碎片刺穿了心”却不弃怀中孩子的母亲,赤足屹立在一个琉璃做成完全毁坏了的世界里,丝毫不畏惧那几十把闪烁着着磷一般的火焰且锋利的宛如纯钢打造的琉璃刀尖无情的威吓……然而与如此“舐犊之情”大相径庭的是,鼎钧先生又将一对深明大义的父母的情怀展示给读者:面临着苟全性命的乱世,是让幼子留在家中接受殖民教育,抑或把儿子献给民族的抗战事业孤身去抗战后方求学,成为了双亲无可逃避的难题。最终,注重民族气节的父母顺应民族大义,毅然舍弃了亲情,送子到抗战将领办的学校里接受教育,望子成长后报效祖国,重整河山,收复失地。这又怎么不是另一种爱子(忠国)之情呢?亲情如此,人格价值亦为高贵,鼎钧先生笔连续触向有良知的校长和他美丽的女儿“红头绳儿”、辗转参战的舅舅、坚持信仰的荆石老师、心地善良的战地护士等人物,在有限的篇幅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战争对美的毁灭和不能愈合的心灵伤痕,刻画了一个个有骨气、有使命感的大众战士的形象。他们的血液里流淌著不屈的生存智慧,并用这种智慧延续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文化。这种具有传承性的爱国情感和深刻的民族意识,无疑是深藏于民族文化之中并经由民族文化的种种形式层面体现出来,表现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就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值得后人欣赏和颂扬的。

综上所述,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鼎钧先生的创作思绪中,家园情愫并未因其长居域外而有所中断或减弱,对于儒家思想,无论是自觉的遵循,还是无意识的循规蹈矩,依然具有巨大的支配力量。诚然,外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震慑是他无法改变生存主流的创作现实,作为一介文人,寄寓他国的社会地位使自己不得不接受新的社会思想秩序和流行规范以适应社会结构的巨变和固有人伦关系的破坏。于是,以往烦琐的礼教秩序被简化了,以往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学逐渐演变为内在精神支撑的民间道德。总之,齐鲁传承文化的发展与鼎钧先生创作倾向这两条文化轨迹的不谋而合,或许有历史巧合方面的因素,但大文化整合所带来的相互吸收和影响更应该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正如台湾学者蔡倩茹在她的力作《王鼎钧论》中认定:王鼎钧以他的生命历程创造了一种可能性,纵然生命的年轮里,有太多时代的辙痕,在他作品中,却能将根须吸收的人生经验加以升华,复能在文路上日益精进,无论是理性的哲思,或是抒情的时代刻划,都给人宽厚的温暖、清明的指引、心灵的飨宴,彷佛那浓浓的树荫。



范文五:王鼎钧散文《中国在我墙上》阅读

王鼎钧散文《中国在我墙上》阅读

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

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功夫读中国全图。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外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每一个黑点都放大,放大,放大到透明无色,天朗气清,露出里巷门牌,让寻人者一瞥看清。出了门才知道自己渺小,过一条马路都心惊肉跳。

现在,在我眼前,墙上的中国是一幅画。我在寻思我怎么从画中掉出来。一千年前有个预言家说,地是方的,你只要一直走,一直走,就会掉下去。哥伦布不能证实的,由我应验了。看我走过的那些路,以比例尺为证,脚印为证。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得仙人掌的骨號枯竭,太阳内出血,驼掌变薄。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那些里程、那些里程呀,连接起来比赤道还长,可是没发现好望角。一直走,一直走,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

回想走过的这一路,我实在太累,实在希望静止,我羨慕那些树。走走走,即使重走一遍,童年也不可能在那一头等我。走走走,还不是看冬换了动物,夏换了植物,看最后的玫瑰最先的菊花,听最后的雁最先的纺织娘。四十年可以将人变鬼、将河变路、将芙蓉花变断肠草。四十年一阵风过,断钱的风筝沿河而下,小成一粒砂子,使我的眼红肿。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我实在太累、太累。

说到树,那天在公园里我心中一动。蟒蛇一样的根,铁柱石雕一样的根,占领土地,竖立旗帜。树不用寻根,它的根下入泉壤,上见青云,树即根、根即是树。除非政伐肢解,花果飘零,躯干进锯木厂,残枝堆在灶石。那时根又从何寻起,即使寻到了根,根也难救。 我坐对那些树,欣赏他们的自尊自信,很想问他们:车在这里有抱怨没有?想生在山顶和明月握手?想生在水边看自己轮回?讨厌、还是喜欢树上那一群麻雀?讨厌、还是喜欢树下那盏灯?如何在此成苗?如何从牛蹄的甲缝里活过来?何时学会垄断阳光杀死闲草?何时学会高举双臂贿赂上帝?谁是你的祖先?谁是你的子孙?

湖边还参差着老柳。这些柳,春天用它的嫩黄感动我,夏天用它的婀娜感动我,秋天用它的萧条感动着我。它们和当年那些令我想起你的发丝来的垂柳同一族类。它们在这里以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亭亭拂拂,如戈杖而矜,如持笏而立,如伞如盖,如泉如瀑,如须如髯,如烟如雨。老家的那些柳树却全变成一个个坑洞。它们只不过是柳树罢了,树中最柔和的,只不过藏几只乌鸦泼一片浓荫罢了!

中国一直在我的墙上,可你很难领会我的意思。我们都是人海的潜泳者,隔了一大段时间才冒出水面,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水底干些什么。在人们的猜疑编造声中,我们都想凭一张药方治对方的百病。我怎能为了到蛾眉山上看猴子而回去?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假洋鬼子只称道长城和故宫,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的梦里到底有些什么?我哪有心情去看十三陵? 你曾说中国不能只是在我的墙上。可“还乡”对我能有什么意义呢?.?对我来说,那还不是由一个异乡到另一个异乡?还不是由二个业已被人接受的异乡到一个不熟悉不适应的异乡?我离乡已经44年,世上有什么东西,在你放弃了他失落了他44年之后还能真正再属于你?回去,还不是一个仓皇失措张口结舌的异乡人?中国,只是在我的墙上。

【注】王鼎钓,旅美华人,散文家。

16.为什么“羡慕那些树”?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5分)

17.本文的语言颇具有特色,请以第、段为例,任选两个方面简要分析。(6分)

18.中国在我墙上”作为文章的标题看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19.“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地图是一种缩地术,也是一种障眼法”一句,道出了的无奈慨叹:面对地图似乎能“一瞥看清”自已的故乡,但现实中却难觅故园。

B.第段中,把眼前所见的湖边柳与故乡柳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亭亭拂拂眼前柳的热爱之情,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之感。

C.“泰山日出怎能治疗怀乡”一句通过反问形式,强调了文章的主旨,即“近乡情怯”的担忧,不愿回故乡是怕惹出更浓的乡思的心结。

D.文章抒写了缠绵又复杂的乡愁,揭示出内心渴望追根溯源和这种渴望难以实现的矛盾,这与游子的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E.在文章中综合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既使自己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真实,同时又使文章具有对话感,亲切而又自然。

16.(5分)树可以静止,一直停留在出生的地方,而自己却一生漂泊行走太累;树不用寻根,根和树为一体,而自己却远离了自己的根——故乡;

树有自尊自信,对自身处境和遭遇从不抱怨,而自己却难以坦然面对生活;(每点2分)

17.(6分)示例:形象生动。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追逐地平线如追逐公义”使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行走的坚定、执著;“走得仙人掌的骨髓枯竭,太阳内出血”“走得汽车也得了心绞痛”等,使用拟人、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行走的艰苦;

极富古典韵味。如“水不为沉舟永远荡漾,漩涡合闭,真相沉埋,千帆驶过。”化用了“沉舟侧畔千帆过”极富韵味,同时“玫瑰”“菊花”“雁”“纺织娘”“风筝”等多个传统抒情性意象的运用,给人古典的诗情画意之感。

富有音韵美。句式灵活多变,如“披星戴月,忍饥耐饿,风打头雨打脸”“走在耕种前的丑陋里,收获后的零乱凄凉里”等句,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错落,富于韵律和节奏变化。(任选两点作答,每点3分。举例、特点、效果各1分)

18.(6分)示例:

从情感方面看,能够更形象地抒发一个离开故乡44年的漂泊者对于“还乡”的感慨,不断寻觅故乡,但故乡只是“在我墙上”,沧桑变幻,物是人非,有国却没了家,表现内心的无奈与惆怅,矛盾与纠结。

从行文思路上看,“中国在我墙上”贯穿全文,由看墙上的中国地图,引发出对于“根”的追问,对“还乡”意义的理解,最终感慨“中国只是在我墙上”,引人思考。

从表达技巧上看,一语双关,“中国在我墙上”既指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也指故乡对“我”而言仅仅停留在墙上,可望而不可即,一般意义上的“还乡”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抒发出了内心的感慨。(任意从两个角度作答,每点3分)

19.BC

(B.“对变成坑洞的故乡柳的厌弃”有误,应该是对故乡柳遭遇的不平和哀婉;C.这句并非表现“近乡情怯”的担忧,这也不是本文的主旨。)(每项2分)



范文六:论王鼎钧散文创作的文体学背景

摘要:透过作文法可以看出王鼎钧抒情叙事说理合一的创作思路,这种思路把握到散文的文体学特质,即散文的文体特征就是兼有诗歌、小说、戏剧之所长;而且诗化和小说戏剧化,就是散文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原因在于,这种包容多种文体特质的复式结构,达成了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编码与解码的尖锐冲突。

关键词:王鼎钧;散文;文体学

Abstract:Wang Dingjun’s combination of lyrical narrative and reasoning in his proses is intelligibl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tylistics. Such a way of deployment succeeds in grasping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prose-namely those features shared in poetry,fiction and drama-and in propelling his writings towards maturity achieved crucially through poeticization and dramatization. Such a compound structure with various stylistic features enables the multiple way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thus effectively resolv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Key words:Wang Dingjun,prose,stylistics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09)3-0054-04

一种文体的成熟,需要有出自大师之手的经典范本;一位大师的出现,需要经过“天方夜谭”般一千零一夜的辛勤积累;在经典范本中出现的艺术境界,则需要历经读者仿佛想象哈姆雷特般的无穷回味。

王鼎钧的人品与文品,就具有这样的境界。

一、三位一体的散文

文学境界离不开历史感悟,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长期冷战造就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成就了散文艺术。历史告诉我们,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贪婪欲望是无限的,幸福不能仅仅依靠科技,它的根系必须立足于睿智的心灵。乱世往往会破坏文生情的写作传统,而造成情生文的创作时尚。就此而论,散文在乱世往往会绽放出更为艳丽的花朵。王鼎钧的《作文七巧》和《作文十九问》启示我们,作者不仅看重抒情、叙事、说理的写作基本功,还非常重视这些技巧的结合――这种结合,又让他在散文写作中表现出情事理合一的倾向。

如上所述,透过作文法可以看出王鼎钧情事理合一的创作思路,这种思路把握到散文的文体学特质,即散文是处在诗歌、小说、戏剧之间;换言之,如果说诗歌、小说、戏剧构成文体学的三角形,那么散文就处于文体学的圆心。十年散文,百年新诗,经典作家的贡献是关键所在。正是由于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的美文,使得新文学的散文迅速得到广泛认同;而对于现代诗的意见分歧,则让诗歌创作比散文写作更难取得共识,并且成为百年来新文学批评中困扰最大、分歧最多的话题之一。

事实上,新文学运动将近百年,各种文体的发展显然是不均衡的。十年散文、百年新诗,算得上一个极端的对比。在20世纪20年代,从鲁迅的杂文到周作人的美文,都已经不愧为经典之作;直到21世纪初,中国现代诗的被认同程度,显然还十分令人遗憾。原因也许在于,新文学运动虽然是抛弃了经史子集的杂文学体系,但是引入西方文体时还是有所调整,把西方叙事、抒情、戏剧的三分法,变成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四分法。“三分法的优点在于它分类的标准一致,即以作品所描写的对象――是事件,还是感情,或是行动――作为划分的标准,分类严整,能自圆其说,没有明显的漏洞,从而具有科学性。三分法的弱点在于它过多地顾及内容,多少忽略了形式,如不同体裁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就被忽略了,于是把以韵律、节奏为特征的统一的诗歌,分别划入叙事类和抒情类,叙事诗被划入叙事类,抒情诗被划入抒情类,这样就不利于人们掌握诗歌这种体裁从内容到形式的总的特点。”新文学以四种文体的格局来移植三种文体的分类体系,结果这种文体分类方式,或许便宜了散文而委屈了诗歌。散文身在三界外,就可以向不同文体自由借鉴,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散文艺术格局;在这个方面王鼎钧的尝试最为成功。诗歌由于概念的变化跨度太大,从对偶的抒情体系转向了意象的表现格局,便显得有些被动。

与此同时,因为诗歌具有耐读性,所以口语属于一度语言,散文属于二度语言,诗歌却属于三度语言。诗人的写作讲究含蓄,意在言外。这就要在持续的交流中,建立诗人和读者之间的默契。重新建设诗歌艺术的编码/解码系统、亦即美感的传播与接受的程序,就成为诗体变革的关键所在。散文与新诗的发展不同步,也说明散文作为二度语言而创新较易,诗歌作为三度语言而创新较难,其中的玄机显然离不开文体演化规律。

二、骨子里面的诗化

读者往往注意到王鼎钧散文的小说戏剧化,却忽略了作者在骨子里的诗化――如上所述,新文学的文体结构受到西方文学的深刻影响,但是,西方文学的文体是抒情、叙事、戏剧三分法,而新文学的文体则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而且诗化和小说戏剧化的三位一体,乃是散文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现代散文中鲁迅、周作人的开山之作和当代散文中余光中、王鼎钧的巅峰之作,都具有范文的意义,各自有其艺术圭臬的潜在影响力。

西方的三分法是偏重文体特质:情为诗歌,知为小说,意为戏剧;诗歌的抒情主人公要求内敛,小说的叙事主人公半隐半显,戏剧的故事主人公则公然亮相――东方的散文没有这种规定性,因其无中心反而可以长袖善舞。虽然说王鼎钧的散文偏重小说戏剧化,但是他的散文也具有诗化因素――这种“诗化”,实在是化在了骨子里面!

王鼎钧是散文名家,他最先动笔写的作品却是诗歌;不过他写新诗的履历,却是在20世纪90年代。向明说:“王鼎钧先生不但一直是写新诗的人的益友,更常常强调文学的血统是诗,文学的遗传基因是诗。人不能没有诗,没有诗,如何证明我们彼此是同类?”王鼎钧还主张:“不管你是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都以诗为指归,都得懂诗,爱诗,读诗。所以我常劝人读诗,不读诗无以言,不读诗无以写散文。”大体上,王鼎钧的《有诗》这首诗,便是非常美丽的散文诗:

如果没有诗,吻只是碰触,画只是颜料,酒只是有毒的水。

如果没有诗,没人喜欢那一张叫做“山”的三角脸,没人喜欢那具叫做“山”的无头尸体。

如果没有诗,人种下火药,不会得到枫林;人种下盐,不会得到沙漠;人放走一枚气球,地平线上不会升起月亮。

只要天空还有一抹蓝,就有诗。只要雪有影、雨有痕、雷有声、水有纹,就有诗。只要有一滴泪、一条小径、一阵惘然,就有诗。

不能没有诗。没有诗,如何证明我们彼此是同类。

不会没有诗。如果人不再写诗,鸟来写;鸟不写,风来写;风不写,蜗牛来写,昆虫来写。

或者,人写诗不用文字,用行为。诗仍然是诗。

倘若王鼎钧没有如此清新的诗意,又如何写出那么动人的文章?当诗意渗透文思,散文中就充满灵性,闪烁着清新的意境!此等境界,仿佛王鼎钧笔下的《铅笔自述》,白描中表现出一种铭心刻骨的艺术情怀:

我心完全奉献

呕出美丽的诗篇

诚恳和热情就好

颜色并不重要

我也能五彩缤纷

有红有绿有蓝

化身为长长的线

凭良知曲折蜿蜒

如果彩色至上

天空有了晚霞

世人为何埋首经典

读那黑色的密密麻麻

我心完全裸裎

心血涂地无声

智者看来无色

仁者看来鲜红

抒情主人公以笔心作为文心的隐喻,强调“良知”,本着“热情”,讲究“诚恳”,追求“奉献”,表现了作者为文之道。此等述怀之作,诗人把“本色”置于首位,于大关节处决不肯涂抹丝毫脂粉,惟有批评“彩色至上”的形式主义,抒情主人公才略作嘲讽语,一句“读那黑色的密密麻麻”,便足以让读者解颐。这种诗歌的本真境界,是不易达到的。以无技巧为最大技巧,全仗体验与感悟丝丝入扣的表现手法,欲寻此等手法真谛,须到古曲中披沙拣金一番。若只学元人滑稽语,便属下乘。诗文对照,可见先生文思的奥妙所在――那就是借助同一心境的写作,使得单线直行的叙事性系列写作,呈现出一种类似律诗的境界,形成审美的聚焦效应。

三、散文创新的文体学意义

百镜呼应,千灯相照,可以让“碎琉璃”凝聚成心灵的大千世界。作者把记忆碎片,聚拢在心灵的光照下,令它们熠熠生辉。

譬如,《吾乡》睹物思人,用范筑先的人物速写,隐喻了自己的性灵之根;而《白纸的传奇》则以“清清白白”的价值取向,描述了书香门第的父母“诗书继世”之道;《一方阳光》更是以天井中的“游子吟”,说明母爱如何把恶梦中撕心裂肺、伤害灵魂的无数玻璃碎片,变成了反射人性光辉的“碎琉璃”――从家庭到校园,《红头绳儿》便描绘出自己人生的起点!叙事的故事主人公是围绕着充满诗意的抒情主人公,共同组成散文的经典世界!倘若读到这里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吾乡”即酒乡的描写,就突然变得诗意盎然!借王鼎钧自己的话说“这算什么情节呢?如果写成小说,谁爱读呢?如果演为戏文,谁肯听呢?如果这是生活,谁能承受呢,谁能消解呢?”

譬如,王鼎钧的散文代表作《红头绳儿》不仅是小说戏剧化作品,也是诗化作品――钟与鼎互喻的心灵象征,乃是王鼎钧成就的关键所在。这种包容多种文体特质的复式结构,达成了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多种可能性,有效解决了编码与解码的尖锐冲突。体验决定感悟、阅读决定写作,乃是新文学大师走向巅峰的必经之路。最虚心地借鉴,最勇敢地独创,充分显示了王鼎钧的人格魅力与审美情趣。在他笔下,诗意与文心本来就相去不远,只看读者是否有心而已。“每一种特定的文类都有其范式,即支配性的文体规范,它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既是一种感受、体验结构,又是一种语言组织结构,即文体结构。一种文学类型代表了特定的体验世界的方式以及语言结构的方式,它在特定时代的兴盛和衰落都反映着那个时代作家的精神结构和文化心理结构以及语言操作结构的变化,具有相当丰富的人文内涵。”

王鼎钧散文的探索确实具有深刻的文体学意义。他说:“艺术家、发明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就是他有一个开放的心灵,也有一个非常敏锐的心灵,‘开放的心灵’是说他虽然有许多知识经验做基础,但是他不受既有的经验、知识、结论限制,他能摆脱已知已有的,去追寻未知未有的。‘心灵的敏锐’是说他接受的能力很强,别人看不到的,他能看见,别人听不到的,他能听见,别人无动于衷的,在他心里会产生激荡、冲撞。他不是一个迟钝的人。”换言之,散文大师必定是真诚的创造者。

无论传承还是创新,作家的选择都离不开当时的文化心态,其创作也无不立足于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人生体验的差异,造就了古今文学的差异,这是显而易见的。古代社会以农耕渔猎为主,文人的文化视野相对稳定,其人生体验亦相去不远,所以诗文的传统主要受到民俗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动荡会为写作带来百年不遇的创新机遇,另一方面则是不同朝代的民俗差异,决定着当时的艺术习尚,造就相应的诗文体裁。现代社会以工商经济为主,诗人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其人生体验也更加“个人化”,所以,文学的传统主要受到作家个性的影响:一方面卓尔不群的艺术个性,成为创作者从事创作最主要的本钱;另一方面创新带来新的艺术时尚,为文化市场提供了新的流行话题,同时也让各种文体的多样性更加受到推崇。传承还是创新,既然取决于文化心态,作家的文学艺术观念,也就形成了古今差异。王鼎钧对于散文文体的态度,就是这种差异的最集中的表现。所谓情事理合一的写作,借用王鼎钧评论席慕蓉的说法就是,由于“这些哲理是作者从自己的直接生活中领悟而来,成为生活的指引及注脚,有了这些万点清明,作品就细而不腻,庸而不俗,读者也迷而不失,感而不‘伤’。”由此可见,让感觉、情感和思想做全身心地投入,打造深入浅出的文学“编码”技巧,才是王鼎钧的散文创作之道。而读者的阅读之道,则在情节、意象与哲理中各取所需,逐步深入作品,提高自身的“解码”能力,终于达到与作者的高度会心。散文的繁荣,端赖于此。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王鼎钧:《有诗》,台湾尔雅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第122页,第2-3页,第43-45页,第117页。

陶东风:《文体演化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王鼎钧:《灵感》,台湾尔雅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王鼎钧:《两岸书声》,台湾尔雅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页。



范文七:文学不死——访当代海外著名散文作家王鼎钧

文学不死——访当代海外著名

散文作家王鼎钧

张冠梓

采访札记:2009年五六月间,张冠梓两次前往纽约法拉盛采访王鼎钧先生。王先生近90岁依然挺拔,清瘦而硬朗,睿智而健谈,高高的身架和从容的动作给人一种闲云野鹤、舒适优雅之感。张冠梓回国后,直到2013年初,多次通过电子邮件对王鼎钧先生进行联络采访,进一步丰富、更新和完善了访谈内容。

受访者:王鼎钧,男,1925年4月生,山东省苍山县兰陵人。笔名方以直,当代著名华文散文作家。他1949年去台湾,1978年赴美,应新泽西州西东大学之聘,任双语教程中心研究员,编写美国双语教育所用中文教材;退休后,定居纽约。王鼎钧一生淡泊名利,力求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成就卓著。他丰沛的内在能量,不渝的创作忠诚,对散文艺术的努力开拓,终使之成为一代散文大家,被称为台湾十大著名散文家中成就最大者,被誉为“一代中国人的眼睛”、“崛起的脊梁”。

采访者:张冠梓,男,1966年8月生,山东省苍山县层山人,法学博士,研究员。

1文学“蝴蝶效应”永不消逝

佛家有个说法,我们的言语造作都是“业”,“业果”永不消失,胡适有一篇《社会的不朽论》,就是申说这个主张。现在又有所谓“蝴蝶效应”,我对文学仍然有信心,我写回忆录就是要做一只蝴蝶。

张冠梓:王先生您好,很荣幸获允采访您。上次拜访您时,您送给我的《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等几本书很好。刚读就觉得有放不下手的感觉,虽然我离书中所写的时代隔了好几十年,但是写的事,包括那些俚语、饮食习惯、风土人情,都是相似的。读完后,我打电话给我母亲,并将您的文章念给她听。我家也是苍山的,母亲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与您相比略晚一些,但基本差不多。她听我读了以后,说您书中的文化味和乡土民俗味特别亲切。笔下描述的,就是他们小时候的那种生活。我想知道您下功夫写这个的初衷是什么。

王鼎钧:多谢您的访问。敬问令堂大人安好。我写这些回忆录的目的,就是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对生活、对后代应该有个说法,有个交代。把我的经历、遭遇和思考留给后人,我想总会有人看的,说不定会有点益处。

现在文学并不能直接影响或者改变社会,而且据研究表明,过去那些关于文学对社会的巨大影响的不少说法都是夸大的。例如,林肯解放黑奴是受到一本书的影响。实际上,林肯也只是在演讲里面提到某一本书,他解放黑奴是因为他理解黑人的痛苦。

因此,有些写文章的朋友灰心了,甚至宣布文学死亡。佛家有个说法,我们的言语造作都是“业”,“业果”永不消失,胡适有一篇《社会的不朽论》,就是申说这个主张。现在又有所谓“蝴蝶效应”,我对文学仍然有信心,我写回忆录就是要做一只蝴蝶。

张冠梓:您是海内外读者都熟悉和喜爱的作家,许多读者都想多了解您为何立志从事文学创作。您在回忆录中略有交待,可否在这方面加以补充?

王鼎钧:我读过几本名人传记,作传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述说传主的一生。我现在模仿他们的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因为我从小就在教堂里听牧师讲道,因此有很强的发表欲。但是人的发言权和他的社会地位成正比,我哪有机会?后来我发现有一种人,他的社会地位也许很低,但发言的机会却很多,这种人就是作家。我读《从文自传》,沈从文的职位很低,但是他的作品登在各大报刊上,对我影响很大。

也许这样想下去可以解释一个现象:文艺小青年都是先写诗,而我先写杂文;杂文本是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文体,而我是“童工”。抛开天分不论,单就满足发表欲来说,诗暧昧,小说迂回,还是杂文直接了当。我在1946年就把杂文投给东北、华北的几家报刊,赚微薄的稿酬,补贴老父的生活费。1954年我就在台北的一家日报上写杂文专栏,引起社会关注。

当然,这不是全部答案。我在回忆录中说,依我的性格,适合做法官;依父母的期望,我应该做医生;要想如愿,必须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可是我在应该读书的年龄做了些什么?只有作家不讲学历,不限资历,只看你的三篇文章两首诗,我只有这一条窄路,这一条险路。

我庆幸文学救赎了我,使我免于沉沦。我也庆幸后来能更进一步,超出杂文的局限,窥见艺术的殿堂。

张冠梓:依照您的说法,您的文学生活是在台北正式开始的。在回忆录《文学江湖》中,您具体而微地刻画了一个作家成长的历程,这在近代作家的传记中似不多见。您由一个初中毕业的流亡青年,逃到陌生的台湾,能够立定脚跟,在广播公司主持节目制作,在民营报纸担任主笔并主编副刊,先后在4家大专院校兼职授课,长期担任3家文艺奖金的评审,一路走来,很不容易。现在可否总结一下,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王鼎钧:说到“成功”两个字,我就汗颜了。一言以蔽之,遇见好人。我说过,“每一座地狱里都有一个天使,问题是如何遇见他”。(下面一句是:“每一层天堂里都有一个魔鬼,问题是如何躲开他。”)

举例来说,我当年从上海到基隆,在基隆港码头,我要了几张公文纸写文章。当时想的就是稿费,因为我一文钱也没有了。写完文章,我到邮局用公文纸糊了一个信封,装在里头。那时候,我不知道台湾有什么发表的地方。我想,台北一定有个《中央日报》,它一定有个副刊。我就请邮差按欠资投递。结果几天后就有了回音。我的回忆录第四本第一篇文章,本来的题目是《在基隆码头喊万岁》,第一个就是喊这个副刊编辑万岁,后来改了题目。那时候一千字10块钱,一个山东大馒头、一碗稀饭、一碟花生米,一块五毛钱。这样算来,10块钱我可以活一个礼拜。

在回忆录第三本《关山夺路》里头,在第四本《文学江湖》里头,我有好几次绝处逢生,化险为夷。我感谢天无绝人之路,感谢人之初、性本善。

2文学“大同”人生精彩藏于“小异”

文学作品是在大同之下彰显小异,所见者异,所闻者异,所受所想所行者异,世事横看成岭,纵看成峰,仰观俯瞰又是另一面貌。人生的精彩和启发都藏在这些“小异”里,才不会把回忆录弄成个人的流水账。

张冠梓:您已出版了42本书,四本回忆录正受到国内读者的热情关注。另外您还有很多书,国内还很陌生,如果要您自己挑出几本来推荐给国内的读者,您挑哪几本?

王鼎钧:评论家把我的作品作了如下分类:励志散文《人生三书》,也就是《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用几百字一篇的小品随笔谈论人生修养,读者随时可以打开,随时可以放下。那年代,年轻人比较没有耐心,很喜欢这种写法,论者称之为“人生工程的建筑材料”。现在年轻人要自己打造自己的人生观,你只要供给砖瓦木料,即使你给他整本大套有系统的理论,他也要拆开拣着用。

还有一类是青年写作指导,《讲理》、《作文七巧》、《作文十九问》、《文学种子》,这些书以爱好文学的青少年为对象,讨论写作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这样的书还很少。我做这件事受夏丏尊先生影响,也有我自己的动机。我到台湾以后一直寻找写作的方法,夏先生的书是禁书,即使没禁,他也还有一个层次没有说到。可是那时候,我听到的答案是,文学创作没有方法。我很纳闷,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写小说、写散文怎会没有方法?我终于找到很多方法,我要把它写出来,打破某些人对方法的垄断。

以上两类作品在台湾畅销了40年,台湾算是一个实验区,证明对青年有益处,可以请国内的年轻人看看。

还有一类作品,评论者称为抒情散文,我认为这才是我个人最重要的作品。《情人眼》、《碎琉璃》、《左心房漩涡》、《千手捕蝶》,在我心目中这是狭义的文学、纯正的散文,给我带来一些声誉,我也希望国内的读者喜欢它们。

我在台北写《碎琉璃》,本想拿它做我的第一本自传,它温柔地、伤感地歌吟我的童年,我也使用了小说常用的技巧,糅合、发酵、堆高和视角变换,加强了散文的表现力,有人称为“散文的出位”。我打算一直这样写下去。可是我出国了,远适异国,受到所谓文化撞击,心情改变,《碎琉璃》的世界我再也进不去了,我的回忆录最终写成你看见的这个样子。

几本抒情散文以《左心房漩涡》得到的风评最好。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在彼此隔绝30多年以后,我和当年的亲朋故旧通信,把切断了的神经一根一根连接起来,这是一次死去活来的大手术,见肺见肝,触及灵魂。《左心房漩涡》就是那几年碰撞、阵痛、复苏的文学纪录。我用了现代诗的一些技巧,如意象切断、节奏跳跃、语意多义,有人称之为“诗化的散文”。我也吸收了中国古典文学“赋”的风格,吞吐开合,铺张扬厉。整本书33篇散文脉络一贯,其实就是一篇长文,有人称为“主题散文”。那时候,这样写散文的人还很少。有人问我书名《左心房漩涡》是什么意思,我说中国大陆是我的左心房,台湾是我的右

心房。我本来打算再写一本《右心房漩涡》,也是因为出国了,我的台湾经验写成《文学江湖》。我也希望国内的朋友们看看我的抒情散文。

张冠梓:您的四本回忆录影响很大,可否由您自己介绍一下这几本书的内容?

王鼎钧:我写回忆录,写了17年。第一本《昨天的云》描写幼年在山东的生活;第二本《怒目少年》讲述抗战时期流亡学生的经历;第三本《关山夺路》是关于在内战时期的遭遇。台湾30年的生活,因篇幅所限,我只取文学的角度来写,辑成《文学江湖》。

在同时代的人中间,我的回忆录晚出,虽有那么多珠玉在前,我仍有我的特色。有人说,这些回忆录不过大同小异罢了!没错,大家都经历过抗战,都经历过内战,大环境相同。但文学作品是在大同之下彰显小异,所见者异,所闻者异,所受所想所行者异,世事横看成岭,纵看成峰,仰观俯瞰又是另一面貌。人生的精彩和启发都藏在这些“小异”里,才不会把回忆录弄成个人的流水账。写回忆录不能只写自己,要小中见大,写出众人的故事、万法的姻缘。没受过文学训练的人大半不能发现这些小异,或者虽然掌握了一些“小材”不能“大用”。有些人拿着《关山夺路》问我,你的记性怎么那样好?有人拿着《文学江湖》问我,你怎么比我们多一个心眼?我想秘密就在这里。

3透过“意象”表现思想是文学的独门功夫

倘若作品只炫示自己的思想,和哲学比总是稍逊一筹。倘若只以记述事实取胜,怎么样也输给历史。文学自有它不可企及、不能取代的特性。

张冠梓:您的正式写作从1949年算起,曾尝试评论、剧本、小说、诗、散文各种文体。为什么自己最后定位于散文?

王鼎钧:我也许受了小说家毛姆的影响。毛姆曾说,他是一个“说故事的人”。据我了解,故事是小说的“低阶”。毛姆的身段我很欣赏。我在台北学习写作的时候,文坛轻视散文,认为散文是未完成的小说、失败的诗,我学小说无成,也索性把自己写的东西一律称之为散文。后来我就专心写散文了,就算是“由博返约”吧。在文学的诸般体裁中,散文最适合不耐拘束、自由成文的作者;最适合性格内向、长于自省的作者;散文也适合处处被动、只能在短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作者。而我,正是这样的人。

张冠梓:您也有其他文体的作品。这些其他文体的尝试对散文创作有什么影响?

王鼎钧:各种文体都影响了我的散文,台湾的文评家称此为散文的“出位”或“越位”。我觉得这样很好,散文的体质改变了,有了新面目、新精神,诗人和小说家也来写散文,他们把散文当作余兴或变体,使散文的阵容壮观。当然,这样的散文也只是散文的“一种”。

张冠梓:您晚年的文学思想有哪些改变?

王鼎钧:我一向羡慕“狭义的文学”,那就是透过“意象”来表现思想感情,除了修辞技巧,还具有形式美和象征意义。这是文学的独门功夫。倘若作品只炫示自己的思想,和哲学比总是稍逊一筹。倘若只以记述事实取胜,怎么样也输给历史。文学自有它不可企及、不能取代

的特性。我发表文章一直顺利,晚年人生经验多一点,社会关系减一点,文学境界高一点,眼底美感添一点,见贤思齐的心事重一点。

4天地有文学杂然赋流形

没有作家以前就有文学,没有作家以后仍然有文学。作家虽死,文学却不会死。

张冠梓:台湾的十大散文家的评选总有您的名字。您的作品也受到不少文学评论家的关注。有的评价说,“鼎公散文技巧圆熟,境界圆融,态度圆通,风格圆润,信手拈来、浑然天成,不带矫揉造作”。您如何看待别人对您文学成就的评价?

王鼎钧:我在台湾写作,非常希望知道海峡彼岸的同文怎样看我。我的第一个讯息来自于厦门大学的徐学教授,他在海禁未开之时就评论了我的《单身汉的体温》(后来书名改为《单身温度》),之后更多次诠释我的作品,增加能见度,使我惊讶感动。喻大翔教授是第一位与我互相通信的学者,他编写散文欣赏辞典,收入我的文章,不吝美言。还有就是中国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经他安排,我在国内出版了第一本选集,他写的序文常常有人引用。这三位是我在国内最早的文字知己。

后来海南师范大学以我的作品为主题,举办了第一届研讨会,我的故乡苍山县政府举办第二届研讨会,我才知道我的作品一直置于大家的检视之下,一时手足无措。我很庆幸终于得到了他们的首肯。

我的《文学江湖》得史学大家高华教授品题,是意外也是荣幸。冠梓先生,承您郑重其事进行长篇访问,也是我文学生活中的大事。北京三联出版社总编辑李昕先生来信邀约,我的感觉是“叶公好龙而真龙入室”。

在台湾,由于地缘关系,我也是文学评论的一个焦点。如蔡倩茹的著作《王鼎钧论》、马国光的著作《风雨阴晴王鼎钧一位散文家的评传》、张春荣的《文心万彩》,还有多篇专门以我的作品为研究对象的学位论文,我得到他们的偏爱,也得到他们背后指导教授的支持。他们举我之长,也补我所不及。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文字之交就是知心之交,东鸣西应,俨如神迹。有一个现象,青眼看我的多是中生代的学者,比我年轻很多,至于老师宿儒,只有一位齐邦媛教授,我常常检讨为什么。

台湾虽小,作家很多,像我这样一个人,尚且有许多聚光灯对准,何况等而上之?如果说文学已死,平面印刷要被淘汰,这种现象又怎么解释?作家不该寻找借口放弃努力。

张冠梓:有人说您的文章有个“通达”的特点。

王鼎钧:我常说,我是“半边人”。抗日战争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曾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解放战争时期,我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身经种种矛盾冲突,追求完整,只有寻找高一级的价,以调和对立,这就出现了你所说的“通达”。这是文学。我觉得,“通达”只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面貌,不能浮出字面。

张冠梓:在战争年代,没有亦敌亦我的关系,只有非敌即友。但是,在和平时代,人思考的方式,文学创作的方式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化。您当时在战争年代,有过很刻骨的记忆,但是您能写出宁静致远的作品。您当时有没有一丝闪念,说要创造一个革命文学,要做一个匕首那样的作家?

王鼎钧:没有。我不喜欢斗争,甚至不喜打球和下棋。我受到的文学熏陶是“不革命”的,我希望圣君贤相除暴安良,而非由我们自己直接行动。当我工作的单位出现欺弱凌寡时,我和老板争,我认为他有责任。当然问题繁杂,我后来想通了,写出一本《黑暗圣经》来。说到底,文学不能解决问题(也许可以提出问题)。

张冠梓:五四时期或后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当时是讲究一种战斗性,一种文明性,讲求突出问题的某一方面。但是到后来,就出现一些对生活的写真、写实。我觉得像您所写的,就是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部文学作品,也可以把它看成一部风俗史,看成民间的一种历史,老百姓的历史。您当时是怎么想的?

王鼎钧:我一向认为大人物属于历史,小人物属于文学,现在还是这个看法。

张冠梓:现在有一种“文学已死”的说法,您赞成吗?

王鼎钧:当前来看,文学作品难销,市场喧嚷,文学已死,作家心头也有阴影,这都是事实。但是,以我估计,文学不会死,某种艺术形式一经成立,永远不死。汉赋唐诗何尝死?早期白话文学运动称它们为死文学,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革命文宣”。文学不死,只是某种体裁风格退出“主流”。须知,风水轮流转,活鱼仍在江海。

进一步说,文学不死?如果作家“死”了呢?如果李贺多活10年,他的诗集可能会厚一些。楚王如果没有放逐屈原,而是将他判了死刑,当然也就没有流传后世的《离骚》、《天问》。当然,“变质”也是一种死亡,有些人坐在那里不停地写,他并非替文学续命,而是在为文学减寿。头戴作家的冠冕,不以写作为天职,而以搁笔为荣耀,这是“心死”。倘若作家都“死”了,文学怎么活?

以我浅见,没有作家以前就有文学,没有作家以后仍然有文学。作家虽死,文学却不会死。姑且套用文天祥的句子,天地有文学,杂然赋流形,上则为李杜,下则为“你我”。

5作家似佛

作家和法师的分别是,法师“无住生心”,作家“生心无住”,一颠倒便是凡夫。我爱文学,我不做凡夫谁做凡夫。

张冠梓:您自称为基督信徒并有志以佛理补基督教义之不足,用以诠释人生,建构作品。请问,宗教对您的创作境界有何影响?

王鼎钧:我是基督徒,但是在文学的欣赏和创作方面佛教对我的影响较多。我从佛教知道人间是非是有层次的:有绝对的是非,党同伐异,誓不两立;有相对的是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还有一个层次,没有是非,超越是非。老祖父看两小孙子争糖果,心中只有怜

爱,只有关心,谁是谁非并不重要。文学的前辈大师一直教我“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自己的心分裂成多块,分给你笔下的每一个人,我听见了,不相信。佛法教人观照世界,居高临下,冤亲平等,原告也好,被告也好,赢家也好,输家也好,都是因果循环生死流转的众生,需要救赎。我听见了,相信了。

我觉得,作家和法师的分别是,法师“无住生心”,作家“生心无住”,一颠倒便是凡夫。我爱文学,我不做凡夫谁做凡夫。作家笔下的人物好比众生,作家就好比是佛、菩萨,人物依照因果律纠缠沉迷,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那样做,他们都不得不那样做,他们害人,同时自己也是受害人。作家也像佛一样,不能改变因果,但是可以安排救赎,救赎不为单方面设计,是为双方而设,他同情每一个人。萧伯纳说,他和莎士比亚都是没有灵魂的人,依我的理解,他是表示超越是非。

6故乡是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

兰象征着君子的高尚之德。陵,本意高平曰陵,另有攀登、超越之意,引申为乐土。“兰陵”寓意“王道乐土”,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张冠梓:您在《人,不能真正逃出故乡》中表达了对人与故乡的看法,而《一方阳光》以《吾乡》为开篇,并有许多写故乡的文章,您出国多年,思乡之情可以想见。您说过,“故

乡是什么?故乡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在您的作品里,对儿时的回忆和故乡的经历是让人印象颇为深刻的。

王鼎钧:我从小出生在山东兰陵一个日渐没落的地主家庭。兰陵,民国时期属于临沂。我在那里度过了17年的岁月。七七事变以前的乡村生活依然和平安宁,我在父母的庇护下过着与自然相伴、与书香共处的日子。1938年,日本人打过来了,那年我13岁,正是求知求识的年纪,跟着父母逃难,向南一直逃到宿迁,在基督教会的庇护下做难民。这期间,不但经历了宿迁大轰炸,小小年纪甚至学做乞丐出门要饭。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势真危险。一个在天地间无以自存的家庭,几枚在覆巢下滚动不停的卵。

战争打乱了一切,国民政府迁移,军队退守,百姓无处可避,一家人又回到兰陵。我失学后,和小伙伴一起跟着大户人家的长工学做农活。沦陷区的百姓在侵略者的统治下苟且生存。1942年,在好心人的帮助下,17岁的我离开家乡去往安徽阜阳国立二十二中学读书。随着战火的蔓延,二十二中迁移到陕西汉阴,我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流亡学生。

张冠梓:我注意到,在您的散文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故乡兰陵。

王鼎钧:由于对日抗战,我少年时代就和家人分离,8年抗战,我有4年多时间在日本占领区生活,打过游击。1942年夏,我辗转安徽、河南、陕西各地。抗战末期初中毕业即辍学从军,经南京、上海、沈阳、秦皇岛、天津、青岛。1949年到台湾,1978年又辗转到美国。大半生,走了这么多地方,可谓颠沛流离。但我对故乡的感受仍然是特殊的,不能取代的。故乡兰陵凝聚着深远的文化底色。

我曾经在兰陵度过了我的高中时代,但并不明白“兰陵”得名的由来。后来得知,兰陵地名应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所拟,屈原既是楚国政坛上满怀理想主义抱负的政治家,又是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爱国诗人,以“兰陵”命名新县治名称,体现了屈原的特点和气息。兰,

应是山中的一种草本植物,名虽为草,实乃中国之瑰宝。从字面上看,“蘭”字如一幅美丽图画:门前绿草如茵,门内有请柬的柬字。孔子寓“兰为王者香”,兰象征着君子的高尚之德。陵,本意高平曰陵,另有攀登、超越之意,引申为乐土。“兰陵”寓意“王道乐土”,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张冠梓:这个解释好,看来您对故乡的感情的确不一般。近期是否考虑回老家看一看?

王鼎钧:我在梦中曾作过一千次的回乡梦。梦见“我在金黄色的麦浪上滑行而归,不折断一根芒尖。月光下,危楼蹒跚起步迎我,一路上洒着碎砖。柳林全飘着黑亮的细丝,有似秀发……”

后来我没回过故乡,1978年以前我在台湾,两岸隔绝,不可回去。1978年我来美国,居留没办好,生活不安定,没有余力回去。在这段时间之内我慢慢了解故乡,理性对待乡愁,逐渐不想回去。最后,健康出了问题,也就不能回去了。这些情况,早已分散在我的作品里,只是没整合罢了。

7文路无尽誓愿行

用我的名字举办学术研讨会,我想我的创作时代大概快要过去了。即使我的确很好,那也是个已知数。

张冠梓:近些年,大陆文学界和社会上很关注您。我留意到,百度贴吧建立起了“王鼎钧吧”。您本人浏览过吧?与网友探讨一下文学、人生,应是很惬意的事。

王鼎钧:我很高兴和故乡的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交谈。

张冠梓:继2009年第一届王鼎钧文学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以后,第二届又于2011年11月在您的故乡苍山县,在具有象征意义的兰陵文化广场开幕。会上,海内外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对您的文学创作的研究体会,发表了不少新的观点。研讨会期间,成立了王鼎钧文学研究会。

王鼎钧:面对研讨会,我是丑媳妇见公婆,不敢问画眉深浅。20多年前,我的一本选集在国内出版,我说过,我是一颗种子,飘流到海外落地生根,长成一棵树,结出很多水果,现在把一篮水果送回来。20多年后,我的家乡开这个研讨会。我觉得人生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用品,很好用,很管用;第二个阶段是装饰品,用不着,可以看;第三个阶段是纪念品,用也用过了,看也看过了,但是舍不得丢掉。我很侥幸能够从实用品到装饰品,下一步,我希望更侥幸,从装饰品到纪念品。想渡到这个阶段,就得有读者朋友们的加持,各位的一字褒贬,就是我的生生世世。

张冠梓:您如何看待用您的名字来举办学术研讨活动?

王鼎钧:用我的名字举办学术研讨会,我想我的创作时代大概快要过去了。即使我的确很好,那也是个已知数。文学永远需要未知数,文学的辞典里没有知足,文学的世界里没有恤老怜贫,文学需要一代一代继续创造。

张冠梓:许多人对您回家乡抱有很大的期待。

王鼎钧:对我而言,人生的三个阶段可以换个说法:动物的阶段、植物的阶段、矿物的阶段。我曾经在全国各省跋涉6700公里,再渡过台湾海峡,飞越太平洋(601099,股吧),横跨新大陆,脚不点地,马不停蹄,那时候我是动物。然后我实在不想跑了,也跑不动了,我在纽约市五分之一的面积上摇摇摆摆,我只能向下扎根,向上结果。这时候,我是植物。将来最圆满的结果就是变成矿物,也就是说,一个作家的作品,他的文学生命,能够结晶,能够成为化石,能够让后人放在手上摩挲,拿着放大镜仔细看,也许配一个底座,摆上去展示一番。这时候,也许有人为他辩护,说:“无用之用大矣哉!”有一种东西似乎没有用,但是少不了,那就是文学艺术;有一种东西很有用,但是你用不得,那就是原子弹。

张冠梓:能否介绍一下您近年来的创作情况。

王鼎钧:前若干年,我主要的精力是写作四部回忆录。写完后,我觉得蚕已吐尽了丝、结成了茧、变成了蛹。将来是一具僵尸,还是化成彩蛾,已不是我能决定的了。我今年88岁了,决定还是继续写下去。只有写,我才觉得我活着。三年前,我完成了最后一部回忆录《文学江湖》。最新散文集《桃花流水沓然去》刚由台湾尔雅出版社出版。我认为,写作如弹道,有升弧、降弧、最高点、弹着点,四部回忆录应该是我的最高点。自己以后大概不能写得“更好”,但必须写得“可看”,如何让读者“五岳归来”还愿意“看山”,是对老年作家的重大考验。

张冠梓:《文学江湖》、《巨流河》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同年出版,您如何看待这三本书?

王鼎钧:我拿这三本书好有一比。如果把“海”字半边看成两只联结的“口”,这三本书的书名都有“水”与“口”。“水”代表“逝者如斯”,“口”象征“有话要说”。以风格而言,我形容《巨流河》是“欲说还休”,《文学江湖》是“欲休还说”,《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张冠梓:最后一个问题。您这一生,让许多年轻后生们羡慕,也肯定会有不少人很感慨。如果请您简要地回顾自己的经历,您如何总结?

王鼎钧:巧的是,我曾经为自己写过一份简介,也有自我评价的成分。可以说给你,也算回答这个问题了。简介是:王鼎钧,山东临沂人。正式写作由1949年算起,迄今未敢荒废,曾尝试评论、剧本、小说、诗、散文各种文体,自己最后定位于散文。已出版《左心房漩涡》等散文集14种,其他11种。在台湾为及早力行将小说戏剧技巧融入散文之一人。诵前人“良工式古不违时”之句,日求精进。为基督信徒,佛经读者,有志以佛理补基督教义之不足,用以诠释人生,建构作品。吾生有涯,而又才力不逮,常引为恨。曾仿佛家四弘誓愿

作铭以励天下同文,铭曰:“文心无语誓愿通,文路无尽誓愿行,文境无上誓愿登,文运无常誓愿兴。”

(胡楠阳、石培培参与整理)



范文八:王鼎钧散文尽展智慧魅力

读书时间

E-mail:[email protected]责编:王莉美编:高

峡2014年5月28日

王鼎钧散文尽展智慧魅力

将他与余光中并称为“今日台湾散文文坛上的双子星座”。而在新著《桃花流水杳然去——王鼎钧散文别集》中,王鼎钧书写历尽沧桑后的人生智慧,尽情展示散文大家的灵魂震撼。

这本散文别集,按内容分作四辑:“寂寞的不朽”、“名言与微言”、“听,听!别忘记你有耳朵”、“海上生明月”,共77篇文字,涉及文学、历史、人物、个人游历、早年回忆、社会诸象等方面。每篇文章虽篇幅不长,但文字老辣、洞见深刻,善从身边小事发独到议论,可读性极强。

王鼎钧是一个善于说理的人,喜欢在散文里通过各种方式阐述道理。他散文的耐读之处也正在这里。他散文的高妙之处在于,当我们沉浸在故事和语言的诱惑之中时,他会话锋一转,一语

道破天机。如《天使何时走过》中,

“发言者伸手抓过麦克风,越讲越有瘾,这是贪。对限制发言时间极为反感,藏怒在心,悻悻然现于五官,这是瞋。自以为自己所说的话人人爱听,人人受用不尽,以为我的隽词妙语将流传四方,这是痴。”他的话要么正话反说,要么旁敲侧击,让你顿悟、沉思、破涕为笑、恍然大悟。

王鼎钧的散文字斟句酌,堪称语言的盛宴。他追求短句,有一种简约、疏朗之美。读他的散文清爽如遇草地,开阔如到草原,快捷犹如快餐,利索犹如夏雨。如《不开卷,也有益》中写道,“书店是河,图书馆是湖,河水的流变很清楚。书店是军营,书展是大检阅。若是那些书都直放在书架上,书脊向人,更仿佛一行一行的分列式,作家的特色和实力历历在目,后浪前浪,浮浮

沉沉。”文辞干净、短小,句子平

易、和顺。叙述的轻松之美,营造出与读者交心的平和之美。

王鼎钧的散文始终与追忆有缘。这是远走他乡的游子的回忆,这是对世事沧桑感慨万千的智者的回忆。无论是插柳学诗的童年记忆,还是流亡学习诸多细节的补记;无论是对踏上台湾岛的第一篇投稿,还是到完成在文学江湖上的一番厮杀,那个怒目少年,依然在望着昨天的云追忆过往。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追忆是最好的心灵抚慰剂。丰富的回忆文章,让我们一同随王鼎钧追逐他的跌宕人生,感受一个时代,一方风情,一处文化,一个城市。

王鼎钧现已90高龄,清瘦而硬朗,睿智而健谈,高高的身架和从容的动作,给人一种闲云

●古滕客

野鹤、舒适优雅之感。他一生受两

个人影响最大,幼年受沈从文作品影响,立志写作;后来受夏丏尊影响,立志帮助文学青年。读王鼎钧的散文,有时你感觉是在和一位智者说话,有时又感觉在和一位邻居聊天。他或靠新鲜故事逗你,或用你想不到的妙句征服你,或用浅显的道理说服你。去年读《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那是一部史诗,而这本《桃花流水杳然去》,却有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痴迷不已。

读罢全书,不禁想到古人说的“知人而论世,读诗以观心”。读王鼎钧的散文,让我不仅看到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而且也认识了一位对历史、对时代,具有敏锐感知的作家的灵魂。在浮躁气氛漫延的今天,王鼎钧的散文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在台湾文学界,王鼎钧是公认的散文大家。席慕蓉说:“他最最神奇之处,就是可以只用很少的字句,在瞬间展现出带有许多层次的空间”;也有人

孩子内心有力量

●林颐

数人,该怎么办呢?

天天和爸爸、妈妈养了几只小狗、小羊、小兔,还种了些小菜和南瓜。情况有所改善,但问题层出不穷。天天胆小、软弱,对着父母却又任性、自我为中心。爸爸、妈妈性子也很温和,连农村大妈的小孩儿都斗不过,一家三口都没有好主意,一再忍让退避,一再被欺负。妈妈碰到困难经常哭,爸爸总是唉声叹气,女儿更是动不动就哭。这一家三口,日子过得真窝囊。

天天学会了干很多农活儿,学会了买菜、做饭、洗衣服,后来她也自己琢磨着去认字、读故事书。这个过程,一点一滴,在冯丽丽的记述里,变化在不动声色地发生着。

书里有一个重要人物——乔老师。当年她的得意门生为了一件小事而精神分裂,乔老师于是考取了教育研究生,关注、观察和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乔老师不时地造访小村,和天天一家一起生活。与爸爸妈妈无限的疼

爱不同,乔老师常常显得严格

且冷漠,甚至在天天生病时还要求她必须去做饭。乔老师给天天和爸爸、妈妈制定了许多必须遵守的规矩。

天天的父母有幸遇见乔老师,也是因为他们能听得进去,并且能付诸行动。冯丽丽两口子待人接物的方式,会让人觉得他们是懦弱的;但他们又是勇敢的,就像他们宁肯搬出城市,居住在偏远的吴各庄,就像他们看见天天哭就很难受,可还是会和女儿一起按照原先的想法完成每件事情。他们放得下,却又拾得起,这种敢于尝试、全身心参与的勇气,又有多少人具备呢?

乔老师说:“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力量。”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有力量的人。至于他是不是能长成参天大树,或者成为一株小草、一朵小花,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芬芳。这就是生活!

不同于通常所见的家教成

功励志书,《下乡养儿》给读者展现的,是非典型方式的家庭教育,但其中蕴含的各种问题,却又那么熟悉而普遍。

八岁的天天有心理障碍,畏惧上学,换了很多学校都无法适应,只好辍学在家。夫妻俩人辞

职在家,陪着女儿玩到深夜直到倦

了困了,白天则靠给杂志社做兼职校对谋生。晨昏颠倒,日夜不分。他们决定把家从城里搬到乡下,让女儿干点儿农活,养养小动物,每天可以有点儿事情做。

母亲冯丽丽记叙了一家三口的这段乡居生活。流水账,事无巨细纤毫毕现。很平淡、很琐碎,没有重点、不分详略,似乎是一个人拿着摄像机就这么不停地记录。刚翻开书时,我觉得看不进去,勉强继续看,看啊看,忽然发现,怎么就看完了。回头一想,这本书里每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不能删除。正是这些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儿,构成了生活的全部。

冯丽丽的这种叙述方式,或许是一个隐喻,对于沉默的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本来就是平淡的。为人父母,我们习惯于拿“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不停地打磨自家孩子,想要他快点熠熠闪亮。可是,社会大众眼里的成功,永远是属于少数人的,“不成功”的大多

初夏品读旧书香

●朱凌

初夏的夜晚,闲来无事便

清理书柜,在书柜的最上层,我看到了这本《雷雨》。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还是在年少时,当时,由于在夜校学习中国近代文学,老师便让我们有时间的时候读一读曹禺的《雷雨》。剧中的爱情故事,让年少的我心动不已,曲折的故事情节,主人公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吸引着我的视线。虽然书是以剧本的形式写作,但并不影响阅读,相反更加吸引人。那个时候,我二十出头,对于爱情也如同书中的主人公那般,执著而热情,也希望拥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感情。

书读完后,便丢在了一旁。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此时

再度拿起品读,心境也同十年前大

有不同。特别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对于书中的情节,又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那几日,我将《雷雨》又重新读了一遍。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书读第一遍的感觉与读第二遍的感觉有所不同,尽管同是一本书,但给人的感悟却是不同的。

也就从那个时候起,我养成了读旧书的习惯,将家里的旧书都找了出来,当成新书一样重新阅读。读旧书让我感觉如同会旧友,你与它熟识,却又没有能够完全读懂对方,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

以往喜欢买书的我,开始不再买新书了,更多的时候,书柜里的旧书成了我的新欢。品读旧书,如同开启了记忆之旅,在旧书香

中,寻找着曾经的往事,品味着

逝去的那份美好,仿佛这一切都回到了身边。

如若不是这一次清理书柜,我势必还无法感知到旧书的好。其实,在我们购买新书的时候,试着问一下自己,书柜里的那些旧书,是否读完了,读懂了,读通了。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书是否可以缓一段时间再买呢?不要让买回来的书,看过了一次就扔在一边,总有一些书,值得我们品读一生。

打工诗人写小说

●张宏涛

打工诗人刘大程的新作《东莞梦工厂》是一代漂泊者的心灵史,震撼人心,引人深思。

《东莞梦工厂》以曾皓和刘羽这对表兄弟为中心,以“世界工厂”东莞为主场,以一名诗人独特的视角和笔法,鲜活再现了打工一族的生态场景,其间贯穿着生命、人性、价值层面的观照和关怀。

该书所写的虽然是在东莞的打工族的悲欢离合,但却是一个时代和整个打工群体经历的缩影,书中的情节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一开始,主角刚到南方准备打工,钱和证件就都被盗。

主角曾皓和刘羽虽然学

历都不高,但却都有文学天赋,都擅长写诗。他们写诗并非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写出打工族的辛酸苦乐。他们虽然渺小,却总是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打工者或他们的子女。比如他们帮女老乡讨回公道,帮被派出所误抓的男老乡赎身。

虽然他们的爱情很不顺,比如刘羽曾经有个知音,俩人非常默契恩爱,但女孩儿最终为了父母的期盼,嫁给了一个好打牌、酗酒且常彻夜不归的小老板,过上了物质有保障,精神却苦闷的生活。他们的工作也是一波三折,但他们就像西西弗斯一样,屡败屡战,始终不放弃梦想,努力在这个时代活出自己的精彩。

共享全民阅读共绘中国梦想

范文九:王鼎钧散文的魅力

王鼎钧散文的魅力 王鼎钧在中国大陆的影响不及余光中、刘墉、张晓风、三毛等台湾作家,但引起的好评和尊敬却丝毫不亚于后者。楼肇明认为王鼎钧与余光中共同完成了对现代散文传统的革新,将散文的阳刚之美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黄万华认为王鼎钧的散文有超凡的诗意,也有日常的情意,是我们自己久久渴望而不得的好文章。自1994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王鼎钧散文集《大气游虹》,此后大陆各大出版社相继出版的王鼎钧散文集主要有:《王鼎钧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讲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风雨阴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情人眼》(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人生试金石(三卷)》(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作文三书(全三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一方阳光》(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齐鲁晚报》曾开专栏刊载王鼎钧散文,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王鼎钧散文在大陆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源自于王鼎钧散文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鼎钧的散文有丰富的人生含量,王鼎钧散文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深刻性。王鼎钧自一九五一年开始写作,一直笔耕不辍,主攻散文,出版各种散文集数十种。优秀的散文对于作者的要求是要通透人情世故,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从而写出“人情练达”的好文章。王鼎钧的散文充满了智性,往往见他人之所未见,发他人之所未发,读后让人有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王鼎钧散文中的智性是他生命经验的结晶,王鼎钧是一个注重内敛修身的传统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意识的现代人。他自觉地追求一种个人人格的大境界,在他的散文中,基督的博爱、儒家的担当、道家的淡泊、西哲的洞见常常融入叙事抒情之中,不管是写给少年的书,写给青年的书,还是写给老年的书,王鼎钧都以其深刻的见识给读者以启迪。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纯,智慧的浓缩。”(《六字箴言》)短短的一句话,总结了人一生中应该有的两种人生态度。看取人生的真相,审视人性的真实底色,是王鼎钧散文的追求。“我历经七个国家,看五种文化,三种制度,到哪里都一样,因为人性一样。”(《红石榴》)王鼎钧讲理往往从平常事件说开去,拨云见日,揭示人生真相,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人生在世需要一座房子,而妈妈只是给我们一些砖头,我们得向别处搜集建材,并决定怎样组合。”“母亲只能教精忠报国,不能教你两军阵前兵不厌诈。”(《别再埋怨妈妈啦!》)这些警句道出了在常理掩盖下的真实层面,是深得人生三味的。在王鼎钧的“人生三书”中,作者以简短精辟的篇幅阐释人生的大道理,留下了很多精彩的篇章,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哲思和艺术的完美曾一度入选“台湾文学经典”。 王鼎钧的散文是平和的,不是激烈的,他不喜欢鲁迅的文章,认为鲁迅的气性没有完全升华转化。王鼎钧注重自身的修身养性,执著于一种民间的生命情怀观照现实,在王鼎钧的散文中有着浓浓的爱意。在王鼎钧看来,生命的最高境界是:“人生,就是上帝叫一个灵魂到世界上受苦,然后,他死;然后,他受过的苦,后人不必再受。”(《惟爱为大》)对苍生世界的博爱与自身的精神超越造就了王鼎钧散文的大境界,王鼎钧十分看重宗教对作家的影响:“宗教尤其能帮助作家正视罪恶,描述罪恶,进而升华罪恶。”(《我见老D多憔悴》)王鼎钧一生都在漂泊之中,少年时代因为抗战的烽火离开家乡,后来多次辗转,到台湾,到美国,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我也有我自己个人的‘浩劫’”(《如果》)。面对人生的苦难,王鼎钧采取一种宗教式的化解的人生态度:“我们的功课是化学,不是数学。化!化种种不公平,不调和,化种种不合天意,不合人意,化百苦千痛,千奇百怪。”(《我们的功课是化学》)正是在这样的生命态度中,我们读到了王鼎钧对人生、对世界、对他人的爱。“我爱看邻人,我爱看陌生人,爱看亲人,爱看仇人。人的名称,神的形象。动静举止原是画,喜怒哀乐原是戏,慢慢看啊,每个人都是风景。”(《我们的功课是化学》)王鼎钧的

超迈与博观,熔铸了他散文的精神境界,自觉地超越个人的人生苦难,这是混合着道家的达观、佛家的顿悟、基督的博爱的一种人生境界。 王鼎钧是一个生命的探索者,王鼎钧的散文有着深沉的历史记忆,他将记忆沉淀为文,忠于自己的情感记忆,在回忆中述说自己的生命之思。“成了一个以返身观照为专业的人。”“人活着,并且能自由述说自己的回忆,能忠于自己的记忆,才是成就。”“回忆如火,为我施行浸礼。回忆如火,给我反覆地锻炼。”(《惊生》)正是在这样的沉思与回忆中,王鼎钧架起了情感的诗笔描绘着自己所经历的感动与失落。王鼎钧就这样成为一个人生的咀嚼者,一个智慧的深思者,一个怀乡的回忆者。“日出之前,我望着利刃似的江水,江水般的天空,天空一样的前途,想人,想人生。”(《读江》)王鼎钧的回忆在往事中穿梭,一个个旧事片断不断地涌现到作者的眼前,浓浓的思乡情、故人情,历史的沧桑感,经历世事的欲说还休,凝聚成王鼎钧散文的情感浓度与热度。 王鼎钧的散文是有重量的文学,王鼎钧自觉追求文章的重量感,是一种执著的生命写作,他批评自己的朋友:“他的小说不沉重,太轻,不可忍受的轻。”(《我见老D多憔悴》)他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作家,我爱文学,也爱读者,我总是尽心、尽力、尽意把文章写好。我总是把最好的内容、最好的形式拿出来,希望对读者有益处。”(《惟爱为大》)他还说:“学习观摩以大师为对象,不逐末流,以及创作时‘不要太规矩’。”(《疯爷爷》)正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我们看到王鼎钧是一个苦吟型的作家,回忆往事,回忆故人,描述现实,沉思人性,王鼎钧都积极地发掘人生的意义,思索人的精神归宿,沉思文化的精魂。正如他所说的,好的作品应该“增加了解”,要“全知全能如神,同体大悲如佛,有情而无私如天地”。(《骆驼祥子后事》)

好的散文家总是在艺术上有积极的开创性。王鼎钧的散文或叙事,或抒情,或记人,或明理,或在回忆中联想,或在抒情中沉思。小说的笔法,诗的语言,寓言的章法都被王鼎钧巧妙地化用在散文创作之中。意识流式的思绪跳动与清晰的故事讲述同存,象征性的细节勾画与明了的人生哲理相伴,使王鼎钧的散文摇曳多姿,呈现出艺术上的多样性。

《那树》是一篇为人所称道的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拟人化手法,叙述了一棵大树因为一个醉酒者撞死在树上而被砍掉的故事,在作者饱满的情感想象中,树被砍掉是很无辜的,树被砍掉之后是轻易被人忘记的。作者能从一棵大树被砍掉这样一件平常的事件中,见出不平之意,这是作者的慎思所致。大树被砍是颇有象征意味的,它让人深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生命的侵蚀,也包含着对漠视生命的批判。王鼎钧散文中的象征是中国古典“虚实结合”式的,颇有写意工笔画的特点,淡淡的哀愁,缓缓的叙述,与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纠结,诉说着心中的梦想与沉思。《失楼台》中的楼台是实写,也是心中故乡的象征;《红头绳》中的红头绳是美丽女孩的指代,又是心中梦想的象征;《一方阳光》既是写实,又是童年记忆中精神意义上的“一方阳光”。

王鼎钧的回忆散文在结构上颇似他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明灭断续。通过意识流式的回忆,让情感跳跃在记忆的点点滴滴之中,让抒情的人生断想与绵延的联想相互映衬,构成了浓郁的往事回忆。《咖啡路》以梦境起笔,以感觉摹写记忆,思绪随着意识流动,变形、朦胧、奇异的想象世界让一切充满了象征色彩。咖啡色的路,蔽天遮地的蚱蜢,煤灰一般的雾,这些意象连接着记忆的故乡,如同不加糖也不加牛奶的咖啡,又苦又涩,而且很黏,这一切意象式的描摹勾画的是作者梦境中的故乡,故乡破败而又充满温情,怀乡之情浓郁却又有几分苦涩。故乡有太多的苦涩记忆,有太多的坎坷,“这里插着一排人,插着半截半截的尸体,一排壮男被拦腰斩断??”这是记忆中故乡历史的写实。故乡的山是“一个全裸的女人仰卧”,“她的毛孔要多坎坷有多坎坷”,这是一个历经生活艰辛的母亲形象。山洪、地震、水灾席卷故乡,这一切都是苦难的故乡记忆。让作者流连的是“童年的风筝”、“儿时游伴的座椅”、

“一扇又一扇门”,还有眼泪、红唇、温暖的手、热汤、暖褥,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在记忆的梦中,这一切早已远离。整篇散文就是以这样奇崛的片断记忆想象描摹着故乡,以浓郁的乡情深深震撼着读者。王鼎钧写回忆性的散文大多采用这种情绪跳跃的意识流式结构,作者注重凝聚情感的浓烈度。在读者阅读王鼎钧的这类散文时,是不能追求过快的阅读速度的,只能慢下来,细细地回味,方能在这些思绪跳跃的文字中找到与作者心灵共振的节拍。 王鼎钧的散文笔法细腻,能从细微处见出真性情,善于以温情的细节描摹打动读者。《一方阳光》中描摹了母亲在四合院门内的“一方阳光”中做针线,听儿子读故事,给儿子讲故事。“任发酵的阳光,酿造浓厚的情感”,在这样的场景中,母亲给了孩子良好的教益,同时给了孩子自由的天空。孩子长大了,母亲舍不得儿子离开自己,却又明白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她叮咛自己的孩子:“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叙述中包含着浓浓的母子情意,也包含着对伟大母爱的歌颂。这些美好的童年记忆经由“一方阳光”的细节串起,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王鼎钧的散文文体不拘一格。《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中的篇章都是千字以内的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故事具有王鼎钧所说的“临枕书”的特点:“文笔平易诚恳;字体大小和行间疏密适度;有思想性而又擅长使用暗示的手法,深入现实而又不失空灵;不说教而能唤起积极的回响;篇幅以短制为主,使读者无论用一分钟、五分钟或廿分钟的时间阅读都能有圆满自足的感觉。”(《沉思时间》)在《灵感》中,作者以精炼的语言写下许多人生格言,这些格言不是逻辑推理式,而是领悟式的。《意识流》中的篇章,作者有意去掉标点符号,直接采用诗的形式来写散文,也别有意趣。《青纱帐》用小说的笔法来写散文,通过叙事审视人性。《眼科诊所和眼睛》在叙事中书写感觉与想象,情感深沉浓郁,给人强烈的震撼之感。 王鼎钧的散文非常讲究对语言的锤炼,感觉、联想、思绪往往创造性地化为新奇的现代语言,甚至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地步。这是作者对冷的描写:“冷,是一种毒气。冷是一种硝镪水。冷蚀透皮衣,冷蚀透棉衣,再蚀透毛线衣,衬衣,内衣,向毛细管冲刺。咬着牙想,想六月的热窝,想地域之火,想钻进别人的血管,想爆一个原子弹做热炕。动员一切的热堵住毛孔,与寒气反覆搏杀,断断续续放些冷屁,好像屁也围住肛门结冰。”(《写下格言的汉子》)作者写冷紧紧抓住感觉,比喻奇特,想象丰富,思维急速发散开来,用现代的白话文语言,融合感觉与思想智慧,创造性地运用短句,达到了一种奇异的语言效果。这是对过江的描写:“过江纵情看江,风高浪急,前浪急于摆脱后浪,整条江急于摆脱大地。春江如油,夏江如绸,秋江如酒,冬江呢?昼江行军,夜江如魂,雨江如琴,雪江呢?我不忍想象披一件夹衣露着胸膛皮肉如何过冬。我在江上已觉得有髓无骨,有血无管。江中满月,苍天独眼;江中满星,苍天复眼,天看江江望天,看到的也仅是自己。”(《最后一首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由眼前的江联想到一年四季的江,思维发散开来,展开的是自己苦难的生命历程,急促的排比句式夹着两个反问句,如泣如诉,动人心弦。王鼎钧散文中常见很多凝练的警句,这些句子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思索,触动读者的情思,诸如:“才能不能满足志愿,志愿不能改变命运。”(《旧梦》)“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脚印》)这些句子都能产生让人过目不忘的效果。

王鼎钧的散文写作是独特的,自发表文章开始,王鼎钧写了近六十年,且一直主攻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类似王鼎钧这样数十年写作主攻一种文体的作家是很少有的。人们常说少年人适合写诗,青年人适合写小说,老年人适合写散文。王鼎钧孜孜以求写散文,不断进行散文的多样化探索,他为青少年写人生修养读物,也为自己写作抒情回忆文章,留下了代表“乡愁美学”的艺术篇章,也写下了无数哲理性短文。散文易写难工,楼肇明先生认为:散文是作家们文字能力的试炼场,测试其思想、文化、审美涵养全部综合实力的一枚指针。

王鼎钧来自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兰陵,通过写作他成为一个生活的观察者,一个苦难的超越者,一个人生的智慧者,一个美与爱的沉吟者。王鼎钧的散文凝结着他全部的生命情感,坎坷的个人经历,传统文人的心性,现代知识分子的批判立场铸就了他散文的高格。在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王鼎钧广泛进行了散文创作的各种实践,其报刊体短文精致隽永,其抒情散文沉郁厚重,其叙事散文灵动深沉,其说理散文犀利直切。王鼎钧以独特的意象营造、诗性语言的创设和艺术手段的求新,开辟了一片散文的新天地。王鼎钧的散文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目前王鼎钧散文并没有在大陆形成热潮,这与大陆媒介对王鼎钧散文的推介有一定关系,也与王鼎钧自身的低调与不事张扬的性格相关。阅读王鼎钧的散文让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醇,在沉醉中领悟,在领悟中深思。王鼎钧散文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决定了他的散文是不会过时的,其魅力也将是永恒的。

(发表于《扬子江评论》2009年第5期)



范文十:散文评论:王鼎钧《中国在我墙上》

王鼎钧(1927—),台湾散文家,山东临沂人,到台湾后曾担任《联合报》“人间”副刊主编,后移居美国。王鼎钧的创作范围很广,长期出入于散文、小说和戏剧之间,以散文产量最丰,成就最大。20世纪70年代他的“人生三书”(《开放的人生》、《人生试金石》、《我们现代人》三本励志小品文),在台湾曾一度轰动,影响甚大。他淡薄名利,穷毕生之力于“写出全人类的问题”,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丰沛的内在能量,不愉的创作忠诚,对散文艺术的努力开拓,使之成为一代散文家。另有《人生观察》、《长短调》、《世事与棋》、《情人眼》、《碎琉璃》、《海水天涯中国人》等散文集问世。

一代游子尽望乡。“乡愁文学”可以说是台湾、海外文学中的一道独特景观。小说、诗歌、散文,各种体式,蔚为大观,佳作迭出,而且大多都是呕心沥血、发至肺腑的感人之作。本文正是众多乡愁主题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观看中国地图,作者以此为由头,大发感慨,写出了一代非正常离开祖国大陆的人士对祖国家园的复杂情感。本文的字里行间总有一股强劲的气脉在涌动,排比成段,感情充沛,思想深沉,如泣如诉,如长歌当哭,强烈抒发了海外游子对大陆母亲的无限感慨。“中国,伟大的中国,黄河九次改道的中国,包容世界第二大沙漠的中国,却不肯给我母亲一抷土。”这便是本文写作的情感基调。在本文的开头作者借朋友来信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而随着叙事情感的勃发,作者也沉入了这样的情感之中,在文末又重复了朋友来信中的话语。不仅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更重要的是,文中抒发的情感也得到了印证。去国离乡,落叶不能归根,这对中国人来说在灵魂中是一种怎样的煎熬和悲伤!的确,如文中所言,离开祖国大陆的中国人的情感是独特的,想念辽阔的家园,却情怯不能归家。而这种情感,在本文的独特表现,是他读中国地图能读一个上午。“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功夫读中国全图。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作者用这样激越澎湃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望乡之情,恰恰要表白的是:中国在我心中!

读中国地图,实际上就是作者在祖国大地上做一次灵魂之旅,唯有此才能舒缓作为一个游子心中的郁结,唯有此才能令游子的灵魂获得片刻的安宁。所以,作者能花整整一个上午,正看反看,横看竖看,看疆界道路山脉河流,看五千年,看十亿人;作者能把自己的心神沉浸在地图中整整一个上午。祖国,在作者看地图而飘飞的思绪中,俨然是一位饱经风霜的睿智的老人,与作者默然相对;祖国,还是一幅画,而作者就在这幅画中无法自拔。实际上,这正是作者对祖国那种不离不弃的情感的表现,在祖国这幅画中,是作者的情感无法摆脱,不愿离开。王鼎钧曾经说过: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本文乡愁的主题很好的体现了这种风格。

文中的语言也是独特的,充满了情感的力量,融悲怆和幽默为一炉。特别是文中用许多连贯的比喻,构成了给人鲜明印象的排喻,不仅很好的表现了思乡的主题,还充分有力的展现了那种喷薄欲出的炙热情感。在抒情中还常常错杂进奇警的幻觉和错觉,营建了一种令人亦幻亦真的感觉。本文在许多局部和细节上是写意的,而整体和全局上又是写实的,这种写意和写实的交融,正是作者内心深处对祖国情感的最佳表现,充满了生动、诙谐、古雅的文字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shi/73261/

上一篇:名人传人物形象分析|[名人传人物形象]名人传人物评价
下一篇:[梅花精神的人物故事有梅花精神的人的故事][梅花精神的人物故事]有梅花精神的人的故事
《[王鼎钧散文微盘下载]王鼎钧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