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来源:中国历史 发布时间:2019-09-26 点击:

【www.wnzmb.com--中国历史】


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队伍。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就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当前,在少数干部身上不敢担当、不愿担责,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还时有发生,既影响了党在群众的形象,又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近日,我们对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思考。
一、问题表现
担当体现的是履职责任,作为体现的是精神状态。履行责任不到位就是难以担当,精神状态不佳就无法有作为。干部队伍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怕”字当头不干事。一些干部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肩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刷碗怕打碗”,害怕所在的地方、部门或单位“出事”,表现在工作中和行动上就是不干事。一是“怕困难”。从基层实际看,发展任务一年比一年重,完成任务指标越来越难,从而造成了干部的心理压力过大,甚至吃不好饭,睡不着觉。这就好像立在干部面前的一道难关,放在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有些干部不能正确估价当前形势,认为紧箍咒紧了,干事就容易出事,干脆就等着看,慢着干。城市拆迁动迁涉及千家万户,坚持原则容易得罪人落埋怨,不坚持原则容易出问题担责任,干脆就离远点,靠边站。二是“怕吃苦”。有的干部“从泥里上岸”没几天就淡忘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丧失了过紧日子、苦日子的思想,贪图享受,喜欢大办公室,坐好车,八项规定出台前这股风尤其厉害。有的干部工作上拈轻怕重,不想上前线,不敢上火线,外出招商、抗洪抢险、下乡包村等累一点、苦一点的工作都不愿意干。特别是个别蜜罐里长大的年轻干部,磨炼不足,业务不精,工作忙一点就喊苦,任务多一些就叫累,到边远地区、落后地区调研就感到艰苦,崎岖的山路、泥泞的土路走的多一点就感觉辛苦,到村民的炕头坐一坐、在百姓的家里吃点粗茶淡饭就感觉清苦。三是“怕问责”。有的干部以“不出事”为宗旨,遇事就“打太极”,充当“老好人”。有的害怕工作上出问题、丢位子,有风险的事不敢干,有难度的事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事不肯干,瞻前顾后,拖拖拉拉,啥好机会都跑了;有的干部怕被问责,出了问题想方设法掩盖,盖不住了推脱责任,推不掉了强调客观原因,一推六二五,把自己择清就行。信访维稳工作千头万绪,解决起来费时费力,有的干部甚至认为群众上访就是来捣乱、添麻烦的,干脆推出去,躲清静。
2、推诿扯皮不担当。一些干部作风飘忽,工作不深入、不扎实,看事不干事,干活不出活,相互推诿,各自扯皮,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一是“躲”。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难题往后退,前怕狼后怕虎,左躲右闪,不直面矛盾和问题,实在绕不过去、退不回来,就把矛盾和问题往上交。二是“推”。只想出成绩、不愿负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谁都不想负责任、担风险,领导看不到的工作、不容易出成绩的工作更不想做,甚至把本职工作作为一个“皮球”推来推去。三是“拖”。凡事能明天干就绝不今天干,对群众来办事,奉行的是放放再说,等等再办,拖拖再看,总是以各种借口推托搪塞,至于什么时候办、办不办看心情,看关系,看底牌。四是“择”。事情没干好或者没干成,就想方设法把自己的责任先择出去,只讲客观原因、不讲主观原因,多讲他人原因、少讲自己原因,能让别人承担责任的,自己就一推六二五;能为自己开脱责任的,保证一个不落。
3、精神懈怠不作为。一些干部目标迷失、随遇而安,无所作为。一是“守摊子”。有的认为当前形势下当官风险系数大,干事创业更需谨慎,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所以有风险的事不敢干,有难度的事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事不肯干。二是“降调子”。有的认为工作争一流太累,事情干得越多,出的毛病越多,受问责的几率就越高,正所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工作顺得过眼儿、看得过去、交得了差就行,一般一般,宛若神仙;不慢不快,自由自在。三是“混日子”。少数干部在任何时候都是“南郭先生”,办事磨磨蹭蹭,慢慢腾腾,“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不撞钟”,拼劲不足,闯劲不够,钻劲不强,韧劲不大,只想成天混日子、无所事事,当“逍遥官”、“太平官”,“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四是“摞挑子”。一些年龄稍大一点的干部,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只想安全着陆,把工作都交给别人干;有的干部刚出一点成绩,就和组织上提条件、要待遇,满足不了自己的意愿就闹情绪,消极怠工;还有个别干部被批评或者被问责后,不知耻而后勇,干脆猪八戒摔耙子,不玩活儿了。少数单位中没事的人紧盯着干事的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干事的人一边干事,一边提防没事的人,弄得精疲力竭,心灰意冷,形成了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认识“怪圈”。
二、原因分析
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但更多的是主观原因,一些干部放弃了理论武装,放松了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改造,导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出现私利第一,公利第二;个人第一,事业第二;享受第一,奋斗第二的不良现象。
1、理想信念滑坡。有的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政治学习,很少加强党性锻炼,更不注重筑牢思想防线,工作时间迎来送往,业余时间贪图享乐,把自己暴露在“滚滚红尘”之中,结果导致信念不牢,思想滑坡,私心过重,功利主义盛行,不顾大局,不谋大事,不敢担责,享受在前,吃苦在后,为人处事,滑不溜手四面光,不讲原则讲面子,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规矩讲实惠,不讲纪律讲变通,该说不该说的话乱说,该干不该干的事瞎干,工作上拈轻怕重,喊口号时上前,抡大锤时靠后;有好处时上前,担责任时靠后;吃果子时上前,抱刀时靠后,失去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
2、工作动力不足。有的干部缺乏“老黄牛”精神,时间长了,年纪大了,少干劲,没闯劲,思想变“油”了,人也变“皮”了,不想在事业和工作上下力气,只图看摊守业,不想改革创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工作热情消退,惰性思想抬头,进取意识淡化,求稳心态滋长。有的放松了职业修养,懈怠了精神追求,奉行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庸俗哲学,精神上畏首畏尾,士气不振;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门心思混日子,熬资历,等提拔。有的整天忙于事务,撒不下心来,不加强学习,不提升能力,想干事两眼一抹黑,想管事心里没有数,当着和尚也撞不响钟,撞墙几次后,就缩了回来,只享受不干活。
3、体制机制欠缺。过去,一些基层干部在招商引资上项目、社会管理等工作上敢于摸着石头过河,敢于红灯绕着走,黄灯抢着走,在一些大项目的推进上存在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为,做法虽然不值得提倡,但干劲可嘉、拼劲可奖。但是现在上级政策越来越严,一票否决的事项越来越多,工作程序越来越规范,所以有的人认为石头摸多了,没准就掉进河里;黄灯抢多了,没准就闯了红灯,于是项目抓得也不那么紧了,跑部进省也不那么勤了,凡事悠着来,以不出问题、不犯毛病为遵循。加之,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还有薄弱环节,存在着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现象,也没有完全形成以实绩论英雄的格局,干好了不一定奖,干差了不一定罚,所以在一些人中间存在明哲保身,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必须对准号、下猛药、见成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用正确的导向、有效的奖惩、科学的机制建设好班子、打造好队伍、带出好风气、创造好业绩。
1、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干部敢担当、敢作为。一是政治上选人看担当。要把敢担当作为衡量干部政治品质的试金石。看干部面对大是大非是否敢于亮剑战斗,面对矛盾问题是否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艰险是否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过错是否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是否敢于坚决斗争。二是岗位上取人看作为。要把敢作为当作检验干部工作作风的晴雨表。看干部在工作岗位上是否敢于履行职责、敢于真抓实干、敢于坚持原则。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看政治思想上立场坚定,永葆本色;看履行职责时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看服务社会中文明守纪,形象良好。三是民意上评人看本质。要把重民意看成评价干部综合表现的反光镜。科学看待“群众公认”,理性看待“反对票”,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去伪存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大胆提拔使用一些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让干部在能进能出交流中“走活”,在能上能下调整中“激活”。
2、明确有效的奖惩导向,让干部愿担当、愿作为。一是职务能上能下。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真正实现“优者上”正面引导干部、“劣者下”反面教育干部、“平者让”对面审视干部,激发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主动性。二是收入能多能少。按照“以岗定薪、能者高薪”的分配原则,建立以绩效工资制为主体的薪酬分配形式,做到按劳、按绩、按效分配相结合,实现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三是人员能进能出。建立健全科学的目标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对年度考评排名末位的干部亮黄牌,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亮红牌,让能干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席位。
3、树立科学的机制导向,让干部会担当、会作为。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将干部每年的工作业绩、考察情况、社会公德等方面量化成若干指标,每个指标赋予不同分值,最终得分情况录入微机数据库,创建《干部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自动计算、数据分析、分类排名等功能,形象、直观掌握干部的业绩排序。二是植入约谈机制。建立“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定期约谈一般干部,县委常委和人大、政协主要领导随机约谈科级干部,县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重点约谈群众有反映的干部”的“三约谈”制度,通过“扯扯衣袖”、“拍拍后背”、“吹吹凉风”、“鼓鼓干劲”,让每名干部政治清醒、工作清正、为官清廉。三是注入优化机制。根据干部的年龄特点、文化程度、素质能力等不同特征,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实现因人定岗、人岗相适,让他们有岗位、有职责、有作为。同时,有计划地抽调和选派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城建谈迁、信访接待等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往外推。特别是面对严格的纪律约束,一些潜规则被打破,一些利益链条被斩断,有些部门和干部觉得无利可图,办事慢腾腾,消极怠工。有的对上级部署要求,根据部门和个人利益进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变通。有的成天自我设计、斤斤计较,过于看重个人待遇,觉得现在晋升空间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没干头、没盼头,工作热情减退甚至撂挑子。
6、有本位思想。有的推进改革不积极,不愿下放权力。对简政放权,明放暗不放,形放实不放,依然用行政的“手”干预市场的“手”,面对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如同套上了紧箍咒,浑身不自在。有的部门表面上审批“瘦身”,实际上中介“增肥”,把下放权力搞成“移花接木”。有的对需多个单位协作完成的工作,不愿主动参与、不愿牵头。有的大局观念、合作意识不强,对职责边界上的事推诿扯皮、互踢皮球,对全局性、整体性任务不愿出面、不愿多做,能推则推,能躲就躲。
二、心存顾虑,畏首畏尾,不敢担当作为
1、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有的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过度谨慎,工作节奏慢了下来。有的对一些过去正常办理的事项,怕出问题、不敢办,凡事层层请示汇报,让领导签字,一直要到主要负责同志那里才能定。一些领导干部对本来自己能够单独拍板的事,非要召开会议研究研究,看似作风民主、决策民主,实际目的是有责任大家共同承担。
2、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有的面对改革发展任务,不敢啃“硬骨头”,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阔斧、奋力开拓的精神头。有的面对困难和矛盾,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业推进。
3、怕干得多出错多,不敢主动干事。有的害怕“挑水多、罐子摔得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有的面对现实问题,存在担心干多了出现新矛盾的心理,故意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问题,担心出乱子,不敢下决心推,导致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或进展缓慢。
4、怕惹麻烦,不敢直面群众。有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或信访,心存顾忌,担心一旦接手脱不了身,不表明态度、不正面回应、不积极解决。一些同志谈到,有些信访问题本来并不复杂,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众,错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5、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有的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紧、至少别得罪人”的思想,爱惜羽毛,明哲保身。有的担心如果凡事真抓真管,动了别人的“奶酪”,损害个别人的利益,将来会丢选票,选择了“低调行事”。有的明知干部有问题也不敢开展批评,想的是如何捂着盖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6、怕炒作曝光,不敢“出头露面”。有的干部被媒体不断爆料的现象吓怕了,不习惯在媒体关注和公众监督下开展工作,不善于应对媒体、处置焦点问题。一些干部担心被媒体炒作成热点,担心被人盯上、被翻旧账,引出其他问题。还有的干部与企业老板打交道时心存顾虑,怕被说成傍大款,招来闲话说不清,对个人影响不好,不再去主动服务了。
7、怕担责任,工作推诿扯皮。有些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的干部,以没有明文规定为借口,该办的事不办或慢办,该落实的打折扣。有的部门在办理项目审批时,害怕承担第一个盖章的责任,几个部门的审批事项互为前置,凡事都要领导出面协调。
三、能力不足,办法不多,不会担当作为
1、对中央精神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学习不主动、不深入,看不到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不能正确判断分析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阶段性现象,对深化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特别是对当前应对经济下行的政策研究不够、理解不深,导致工作深不下去、打不开局面。有的认为不唯gdp就是不要gdp,强调发展质量就不能要求发展速度,产生了“应当慢慢来、不用着急”的片面认识。
2、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存在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习惯于凭经验、凭老办法看问题、办事情,面对新常态、新要求,感觉这也不舒服、那也不得劲,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有的同志谈到,以往各地为了加快发展,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实行税收、非税收入和财政收入支出优惠及考核中进行物质奖励等政策,增强吸引力、调动积极性,现在都不允许了,许多干部就茫然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么干了。
3、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有的简单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政策调整、体制机制等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有的学习凭个人兴趣,对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业务学习上没有积极性。比如,有的对新产业新业态不熟悉、不了解,跟进学习不及时,有的对金融、信息产业、现代物流等方面知识不足,有的对培植创新创业、互联网经济、智能制造等思路视野不宽,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能力危机”。
4、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主意。比如,在项目审批上,过去为了加快速度,经常“先上车后买票”,现在这些办法不能用了,但对如何合理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既严格程序,又保证进度,用心思考和探索不够。有的对如何激发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缺乏方向感、理不清头绪,更不明白如何担当、如何推动、如何发力。
5、唱功好,做功差,谈战略头头是道,做起来束手无策。有些干部把纸上谈兵当作能力,搞“假大空”、坐而论道,推进工作只打雷不下雨,光说不练,不见实招,画饼充饥,表面上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内心却不关心工作的实效,不关心是否对群众有益。

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按照叙委办发[20**]26号关于印发《关于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集中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整治内容
重点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五类突出问题:
一是不敢担当、不敢负责。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怕担风险、怕丢帽子;借口规定多、约束多不干事、消极怠工;见难题就推、遇矛盾就躲、上推下卸,当“甩手掌柜”“大懒支小懒”;对干部不敢抓、不愿管,对工作不愿负责、得过且过。
二是廉而不勤、勤而无效。责任心不强,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压力,不着急、不上心,该做的事不做、该办的事不办,该跑的项目不跑、该争取的资金不争取;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办不成事了;办事拖沓、效率低下,表面认真做事,实则“出工不出力”。
三是“中梗阻”“踢皮球”。不学习业务、不钻研政策,生搬硬套、断章取义;原则性和灵活性把握不好,一说按规定办就死搬条条、不讲效率,一说限时办就违规操作、不讲法规;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只考虑“不得行”,不考虑“如何行”;推诿扯皮,让前来办事的来回跑、转圈圈。
四是吃拿卡要、权力寻租。耍特权、抖威风,硬卡不行就软拖;收回扣、拿红包,有关系好办事、没关系难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搞暗箱操作、权力寻租;擅自改变办事程序、增加办事环节、提高办事门槛;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
五是漠视群众、冷硬横推。对群众没有感情、口大气粗、高高在上;对群众诉求推三阻四,对群众上访避之不及,为群众服务口惠而实不至。
方法步骤
(一)第一阶段:集中教育、自查自纠(2015年7月)
1.集中教育动员。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组织局机关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省委、市委作风建设有关规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针对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讲危害、打招呼、提要求,真正让全体干部职工受到教育、受到触动、受到警醒。
2.深入查找问题。在自查的基础上,通过采取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收集意见、查找问题,形成单位和干部职工个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时间表和责任人。
3.认真开展自查自纠。针对单位和个人问题清单,认真组织自查自纠。自查自纠逗真碰硬、对事对人、务求实效。
(二)第二阶段:集中整治、从严问责(2015年8月9月上旬)
1.开展明查暗访。局纪检监察组、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办公室、局机关纪律工作委员会联合对专项整治和问题整改进行明查暗访。
2.强化督促整改。对反映较集中、问题较严重、对专项整治重视不够、推进不力、弄虚作假的科室和个人,加强督促,责令限期整改。
3.从严教育惩处。通过抓不落实的事,来追究不作为的人。对不学习业务、不钻研政策、能力不强的干部,要组织再学习、再培训;对为官不为、廉而不勤、消极怠工的干部,严肃批评、诫勉谈话、调整岗位、待岗处理直至免职处理;对存在推诿扯皮问题的干部职工,以及在重要岗位长期任职、群众意见大的干部职工,进行轮岗交流;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重的,进行党纪政纪处理。
(三)第三阶段:巩固提升、建章立制(2015年9月中、下旬)
1.制定机关单位办事规范。制定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办事规范,并列出办事“负面行为清单”,切实为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明底线、划红线。
2.制定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在市直机关工委指导下制定并严格执行《泸州市水务局机关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行为规范》,着力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形成“三严三实”“三抓三主动”的工作作风。

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

   全县集中治理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在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将整治活动作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经济环境,树立科学、公正、廉政、高效的质监部门形象的一项重大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全体干部职工端正态度,统一思想,把这次集中治理活动作为转变政风行风的良好契机,通过不懈努力,收到一定成效。现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整改事项
1.大局创新意识不强
表现:思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对上级精神和要求理解的还不够全面、系统,没有把学习、思考、实践和推动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按部就班、推动工作不够。
措施:一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政策方针学习,从思想源头上端正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形势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对县委、县政府发展思路、中心工作的宣传和学习,坚决贯彻县委中心工作决策部署,践行“三严三实”;三是加强调研,总结分析工作存在问题和困难,掌握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利益问题,开拓进取、积极创新、打造亮点,推进工作上新台阶。
时限:8月上旬
2.纪律规矩意识不强
表现:工作纪律松弛,要求不严、自律不强,不严格遵守请销假制度,开会不守时、不专心听、有迟到早退现象,“差不多”心理较普遍。
措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切实提高干部纪律意识;二是健全单位规章制度,按照新形势、新常态要求,对原单位请销假、公务接待等管理制度进行“改、立、废”;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三早三卡”;四是建立检查督促机制,对违反工作纪律、违反乱纪行为及时进行通报或上报有关部门处理。
时限:8月中旬
3、责任担当意识不强
表现:存在畏难情绪,怕担风险;借口规定多、消极怠工;见难题就推、上推下卸,当“甩手掌柜”“大懒支小懒”;对干部不敢抓、不愿管,对工作不尽责,过得去就好。
措施:一是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克服“怕”字,教育引导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上级精神的、符规章制度的就大胆去做;二是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岗位责任,杜绝工作推诿扯皮现象;三是健全民主推荐机制,支持和保护“担当型”干部开展工作。
时限:8月下旬。
4、工作落实不实不力
表现:工作激情减退,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不着急、不上心,该做的事拖、该办的事缓;办事拖沓、效率低下,表面认真做事,实则“出工不出力”。
措施:一是端正思想,尽责履职,坚持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二是主动作为,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为民服务思想,增强宗旨意识,主动服务于残疾人事业发展大局,服务残疾人共同奔小康;三是建立工作跟踪督导机制,确保各位落到实处,及时高效。
时限:8月上旬
5、服务群众观念不强
表现:对群众感情淡、坐机关多、走基层少;对群众过分诉求推三阻四,对群众上访心烦意燥、缺乏耐心,为群众服务用真心、真情不够。
措施:一是自觉培育群众感情,切实加强群众现实情况调查研究,大胆地走出办公室,走进群众家中,真诚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二是加强“人道、廉洁、服务、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职业风范,提升窗口服务形象,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拉近与残疾人的距离;三是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信访接访机制,落实信访处理考评机制,着力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
时限:8月中旬
6、党风廉政放松要求
表现:单位小人少,党风廉政重视不够,存在有关系快办事、没关系慢办事的现象;严格办事程序、坚守办事原则了,廉洁而不高效。
措施:一是落实廉政责任,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体系,强化重点岗位、重点事项、重要时段的监督,注重源头防范,坚决防止以权谋利,清廉务实,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残联工作环境;二是加强教育引导,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准则》等法律法规,通过身边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提高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对行权事项进行清理,规范办事流程,促进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
时限:8月下旬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shi/79581/

《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表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