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差怎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3篇

来源:大学生励志 发布时间:2019-09-14 点击:

【www.wnzmb.com--大学生励志】

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3篇来自热点推荐。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才刚起步,但是发展迅速,有些地区已经推进到了一定的深度,形成了一些有效模式。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资料仅供参考。

  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篇一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原则。既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原则。既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组织大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大胆开展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班级授课、专题讲座、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个体咨询、网上沟通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作为必修课对全体学生开设,系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时间安排在新生入校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
  为一年级新生开设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学习观念与方法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度过入学后的适应期,正确认识自
  己,明确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为二年级生学开设自我意识完善、情感调节、交友恋爱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二年级学生顺利度过高职学习的关键期。为三年级学生开设合作、竞争、成功、成才、就业指导、择业心理等方面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择业心态,使学生昂头阔步的走向社会。
  为了增强教学的感染性与实效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辩论法、测验法、心理剧角色扮演法、行为训练法、团体心理活动法等。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抽象的心理概念及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则、技术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和演讲,使学生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用多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体验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热点问题适时举行学生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或困惑,强化积极的心理行为。团体访谈与行为训练采取了问答式、讨论式、强化训练式等。形式灵活多样,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针对学生个体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积极开展学生个体咨询并做好咨询笔记。学院两个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2:30—6:30常年对学生开设。有教师值班接询,对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和帮助。
  开通的心理网站,通过电子邮件、qq等形式开展网上心理辅导与网上咨询,利用网络的隐蔽性、平等性与多维性,使大学生能够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开展积极的讨论,对大学生面临的个体心理问题进行咨询与回答,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大开方便之门 。
  通过校园网站的论坛,教师的qq邮箱与学生心理互动,开展互动式教学,师生共同探讨,解答疑难问题。
  每年对全院新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量表。此外,还选择了如抑郁量表(sds)、焦虑量表(sas)、大学生考试焦虑综合诊断量表、大学生心理适应性测量、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等,随时可以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测评结果及时统计与反馈。
  充分利用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常规化日常心理咨询、主题化的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周(月)系列活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现场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系列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操,指导学生认真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篇二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适应社会、 生存和发展自我的资本, 而大学生又是社会中一个具有相对优势的群体, 所以他们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是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业和未来发展方向。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4种基本心理因素。这4种要素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道德品质结构。因此, 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这些基本心理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客观的自我认识、 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周围社会协调一致等健康的心理状态, 是加强道德品质培养和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有利条件。
  心理因素对学习动力系统有重要影响。 引发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是需求和诱因, 而学习需求的主要心理因素是求知欲和进取心。 求知欲和进取心强的人, 学习积极性高, 潜能容易发挥, 情绪对学习与运用科学文化知识有明显影响, 意志对学习与运用知识有重要影响, 智力水平差不多, 谁的意志坚强,谁就能成为优秀者, 性格与学习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密切相关, 良好的性格能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并获得优异成绩。
  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 不仅精神疾病的主要诱因是心理因素, 而且很多生理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心理因素对生理疾病的治疗同样有重要影响,心理素质还对身体潜质的发挥有着巨大影响。 纵观全国,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着问题。
  第一, 认知性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认知性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混乱,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容貌、 身材、体能、气质等吹毛求疵, 有些大学生对自我抱有消极的观念, 只追求个人本能和物欲的满足, 只遵循所谓的“快乐原则”, 而完全抛弃社会性的“现实原则”, 更不用说道德性的“至善原则”。
  第二, 强迫症与抑郁症。 强迫症和抑郁症等都与人的认知能力有密切关系, 强迫症主要以反复、顽固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主要症状, 当事人内能感觉到这 些观念和行为的荒谬和可笑, 但仍然无法控制。
  第三, 情感性问题。 在大学生群体中表现为缺乏激情, 当事人对亲人、朋友和同学的喜怒哀乐反应冷漠, 缺乏同情, 情绪敏感且容易失控, 当事人因很小的刺激也会暴跳如雷, 唉声叹气, 精神萎靡,常常产生内疚感、自劣感甚至罪恶感。
  第四, 人际性问题。心理距离拉大, 具体表现为: 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往带有越来越强的功利动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开始变得形式化和抽象化;大学生的亲情需要和理解需要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有些大学生待人处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 更不知道如何关心他人, 如何与人友好相处, 人际观念错误, 使有些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消极的态度, 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普遍存在嫉妒、 猜疑、 羞怯和自私等影响人际能力发展的心理因素。
  心理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究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长, 溺爱型家庭往往使孩子形成了随心所欲, 任意而为的个性, 自我意识和情绪控制的能力偏低, 同时, 缺乏谦、宽容的品格, 人际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专制型家庭往往过于沉默或严厉, 孩子不敢大声说话, 孩子长大后, 适应能
  力差, 对人屈从, 自信心不足, 过分抑郁, 放任型家庭往往无暇顾及孩子成长, 把教育的任务完全委托给学校, 甚至认为“树大自然直”, 无需多操心,易使孩子形成我行我素、 自以为是的心理,
  第二, 学校因素。 当前, 衡量一个中学或老师教育水平的标准往往依据升学率, 在此目标和标准主导下, 教育方法只能是注重知识灌输, 忽视心理培养, 学而优则金榜题名, 恰恰是这些能够进入高校的大学生, 其心理素质水平相对更低, 他们往往不善于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能很好地面对和承受各种挫折和压力以及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经常怨恨他人或自我封闭。
  第三, 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发展中, 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效益的追求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助长了金钱至上、享乐主义、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淡化了人们的义务意识、 社会责任感及全局观念,这些现象必然会摧残腐蚀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道德出现滑坡, 另外学校一些不良文化风气的影响, 如厌学风、 经商风、 奢侈浪费风、吃喝玩乐风以及封建腐朽思想等, 使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产生厌恶学习、厌恶学校、 厌恶家庭、厌恶社会等不良心理, 进而出现一系列其他心理问题。
  第四, 个体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生理上发育已经成熟, 心理上却不够成熟, 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 依赖性和冲动性, 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我们通过对部分存在一定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 其性格的缺陷表现为: 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 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强、 适应现实环境较困难、 活动范围狭小, 因此说, 个体的心理素质,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 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
  所以, 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策略,发展认知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学生通过反思的思维训练, 构建健全的自我意识, 包括合理的自我评价、 自我认同、 自我尊重、 自我激励等, 客观和理性地对待自己和社会, 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自我构念系统出现自我意识混乱, 其次, 在对自我不断反思的基础上, 大学生应始终保持自信心, 认知疗法理论认为自信心是发展自己认知能力的重要力量,它是对自己各种素质和能力的肯定性评价, 这种肯定性的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抵御认知性障碍的能力, 在抛弃来自传统文化的陈腐消极的社会观念基础上, 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承受各种社会性压力的能力, 在面对来自考试失败、 情感失意、 就业挫折等压力时, 大学生不仅要认识到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 失意、 挫折和失败等带来的心理压力总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更要认识到压力也是促进自己成长和成才的必要动力。
  发展情感能力的策略。 人的心理除了理性因素外还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 这种非理性因素主要表现为情感。 因此, 发展情感能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策略,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情感能力发展策略包括情感的间接转化和情感的直接释放两个方面。 所谓间接转化策略指对来自生理缺失性需要的冲动导致的苦闷和烦恼进行情感转换或调节。它主要通过健全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来实现自我保护, 具体包括压抑、 替代、 否定、 投射、 认同等方式, 现代心理健康理论认为、 心理防御机制具有转化不良情绪和冲动、 并使个体的情感与外界情境相和谐的功能。 所谓直接释放策略主要指对来自成长性需要未能及时满足而导致的失意或沮丧进行情感管理或控制。 它主要借助理性思维来排谴当事人心理上产生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减轻心理压力的目的。
  发展人际能力的策略。 首先, 大学生应树立合理的人际观念。 人际能力的发展必须考虑到民族和文化的差异, 与西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文化不同,中国是集体和社会取向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 个人只有将自己融于社会关系之中才能获得认同, 也就是说, 个体的言行举止在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情感满足的同时, 也要尽可能地考虑和满足他人的需要和期望, 因此, 发展良好的人际能力, 将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与同学、 班级和集体的需要和利益联系起来, 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大学生应掌握发展人际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 这些基本原则包括’ 平等、 互惠、 宽容。 再次, 大学生要不断发展自己人际交往的技能, 如牢记对方的名字, 待人接物时,面带微笑、 善解人意、 真诚地赞美他人等。 此外, 大学生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 调查发现, 热情、心胸宽广、 善良、 善解人意、 有正义感、 品德高尚、诚实、 诚恳等人格特征为大学生所喜欢。 相反,
  自以为是、 虚伪、 心胸狭窄、 自私、 小气、 虚荣、 轻浮、 懒散、 无责任感、 粗鲁等人格特征令人讨厌。
  总之,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 并不像生理发展那样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相反, 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 主动建构的过程。 对我国大学生而言,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质, 而且必须从认知能力、 情感能力和人际能力三个方面发展自己的心理素质, 才能有效地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有害心理健康的不良刺激。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获得发展和成功。

  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篇三

  怎样提高心理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 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 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陶冶情操,树 立远大的理想。 (6)学会思考,爱动脑筋,学会全面分析复杂问题,要有遭受挫折的思想准备。 (7)要积极参加劳动,在劳动吸取教训,接受艰苦的磨炼。 (8)学生首先从尊敬长辈、尊敬杨师做起,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护财物,养成勤 俭节约的品质。 心理素质有表面上的提高,和实质性的真高。如果不是真的自信根本不会产生好的心理质。 所谓唱歌跳舞。只是增加自己的脸皮厚度。古之文人多有骨气,心理素质极高,想李白天子 呼来不上船, 自道臣是酒中仙。 多高的心理素质啊, 换了别人早就诚惶诚恐了。 靠的是什么? 就是自己的才华。自认为皇上很多,但是诗仙就一个的大自信。!所以我个人认为还是默默 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好。这样心理素质会不自觉的增加。当然适当的锻炼是应该的。 就像泰 戈尔说的一样,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 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七大方面,教育内容的选择也从七个方面入手,具体包 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 指导七个方面。  自我意识训练  1.自我意识及其意义。 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 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 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总之,自我意 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 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自我意识的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 它在人的社会化过 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 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 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 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 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 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 2.自我意识训练内容。  (1)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正确的自我评价, 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 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 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 产生矛盾, 长期以来, 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 自我认识在自我意识系统中具有基础地位,属于自我意识中“知”的范畴,其内容广泛, 涉及到自身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进行自我认识训练,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第一,让我们学生 能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第二,认识到自己在集体和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第 三,认识到内心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 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认识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 上产生的, 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由于我们自我评价能力不高, 往往不是过高就是过低, 大多属于过高型。因此,要提高我们的自我评价能力,你就应学会与同伴进行比较,通过比 较做出评价。你还应学会借助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自己。由 于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中的核心成份,它直接制约着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所以,对我们进 行自我意识训练,核心应放在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上。  (2)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主体对自身的认识而引发的内心情感体验,是主观的我 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满、内疚、羞耻等都是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往往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有关,也和自己对社会的规范、价值标准的认识有关, 良好的自我体验有助于自我监控的发展。对我们进行自我体验训练,就是让你有自尊感、自 信感和自豪感,不自卑,不自傲,不自满,随着年龄增长让我们懂得做错事感到内疚,做坏 事感到羞耻。  (3)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发动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为,抑制与该行为无关或有碍于该行为进 行的行为。进行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的训练目的是进行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为 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社会道德要求,通过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 为提高我
  们自我监控能力,重点应放在促使一个转变上,即由外控制向内控制转变。 我们自我约束能力较低, 常常在外界压力和要求下被动地从事实践活动, 比如只有教师要求 做完作业后检查,你才会进行检查。针对这种现象,你应学会如何借助于外部压力,发展自 我监控能力。 心理素质,是
  靠长期比赛一点一点地提高的。它应该是和比赛的经验成正比的,所不同的就是因人而异, 也许有些人天生就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也许有些 人心理关 总是过不了。 但是, 心理素质始终还是可以靠后天的锻炼的。 有句话说得好, “艺高人胆大。 ” 如果说自己的技术水平到达了一定的高度, 那么心里面自然就会比较踏实稳定。 反之如果要 用自己不足的实力去向强手挑战, 就需要在一定的比赛经验上加以自身的全力投入, 才有可 能打出自己的水平。想要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还是应该把自己的水平提高,才有提高心理 素质的资本。 在实力并没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谈心理素质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果说双方实 力相近,那么往往看谁可以发挥得好一些,这个时候就靠自己的状态的调整了。
  先说几个影响发挥导致失败的原因。 1 求胜心过重。心态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这就是很多业余的爱好者遇弱不强, 遇强却不弱的原因(心理放松,没压力,技术能充分发挥)。 2 练球不足。很多朋友是打落点、打控制的,这样就需要有手感做保证,在未练球(包括 练球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大失水准。 3 打法相克。业余爱好者往往忽视这一点,其实以己之短,遇彼之长是非常常见的事,这 就取决于个人的调整和适应能力了,而这一点往往是业余爱好者最欠缺的。 4 不合适的器材。业余爱好者也往往忽视这一点,认为自己反正水平很差,拿什么拍子都 差不了很多,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非对不会打球(没有丝毫手感可言)的人来说什么拍 子都差不多。手感越是细腻的人,对球拍也越挑剔,而往往手感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水平 的高低。 5 思想包袱。这一点和第一条有些类似,往往生在领先,眼看就要胜利的时候,最容易出 现心理的变化。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无论业余或者专业)。金泽洙也一样在 20:16 的 时候把握不住自己,丢掉了几乎到手的胜利,何况我们业余爱好者。 所以自身状态调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的胜利。调整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比赛一 开始就全力以赴,认认真真地对付每一个球;赢了一个球就握紧拳头叫喊一下,振奋一下 ,多小跑一下,;打失了一个球,让自己冷静一下,重新振作投入比赛。这些都可以很好 的调节自己的精神状态。排除杂念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方面。杂念之一:想赢怕输。 比赛没人想输,但比赛时脑子里老想这个就影响你打好球。求胜心切,容易蛮干,关键时 候手脚又放不开;怕输就更没戏了,先一个怕字你还能干什么?胜利是一分一分赢得的, 不用多想结果,就想把每一个球都打成好球。杂念之二:环境影响。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 ,让你孤单无助;拉拉队(尤其是有很多 ppmm)的喧闹,不习惯的场地条件,让你头昏眼 花,心烦意乱。没关系,多出去见见世面,不要太在意观众,这会儿你是主角,这是你的 舞台不是他们的,打好你的球要紧,打好自然可以得到尊敬。 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通过比赛来不断的获得,因此多打 比赛也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阵不同打法的对手来丰富自己的 阅历,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izhi/76537/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学前心理案例分析3篇
下一篇:【对大二的总结报告】对大二的总结和对大三的规划2篇
《心理素质差怎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总结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