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3篇

来源: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点击:

【www.wnzmb.com--其他范文】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以下是我能学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下面,我将围绕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本文写出了圆明园过去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抢劫后而毁灭的惨象,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本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文章题目是“毁灭”,但是却有大量篇幅展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目标:

  在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时,我将“课标要求、课文语言特色、课文人文内涵的主导倾向、编者的意图以及学生学情”作为依据,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估量、瑰宝、玲珑剔透、亭台楼阁等词语。

  2、抓住“有”感受圆明园昔日辉煌,读出自豪感,并进行背诵。

  3、体会“意思递进”的写法及其作用。

  (1)抓住“凡是……统统……任意”这些词语并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侵略者的贪婪,读出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2)抓住“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体会损失之巨大,读出愤怒、痛惜之情。

  4、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资料对“圆明园的毁灭”形成理性思考,产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5、体会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有”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及体会“意思递进”的写法来感受侵略者的贪婪,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的重点;

  体会作者用“今昔对比”的方式来组织材料,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读、思、议、说、写。

  四、学生情况

  课文的历史背景离学生较远,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能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在理解课文时,学生容易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憎恨,但是对“毁灭”的背后缺乏理性思考。因此,把仇恨的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就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和相关材料来引导学生。

  五、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具有相应的自学能力,为了切实提高课堂实效,我通过“预习单”(出示)来组织学生预习。预习单的内容大致如下。(做简单介绍)

  课堂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教师的导入简洁,自然。“课前,我们都预习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想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们一定有话想说,对吗?”让学生谈谈自己阅读后的感受。然后小结“你们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件有了自己的思考,相信今天学习完课文之后你们的思考、感悟会更多,也会更深!那就带着我们各自的理解,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认读生字词。写字:重点写好“剔”“瑰”。

  2、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

  (三)直面毁灭,抒发情感。

  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憎恨。所以,顺应学生的阅读感受,先让学生找出最让自己感到愤怒的段落——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然后,提出学习任务: “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英法联军的哪些暴行让你们愤怒、痛恨?”学生自由读书后,进行交流。预设交流的语言点有: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教师采用“删”的策略,去掉“凡是、统统、任意”这三个词语让学生对比读,说一说改动前后有什么不同?进行语言形式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连烧三天”“整个”想象英法联军的暴行,读出愤怒之情。

  (四)对比朗读,想象辉煌。

  教师承接上一环节提出“圆明园的毁灭令我们愤怒。那么,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呢?提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一找圆明园中都有什么?学生默读勾画后全班交流。我的教学预设:

  (1)第2自然段:

  利用圆明园平面图,引导学生抓住“众星拱月”来理解“月”和“星”各指什么。教师补充资料“一个圆明园占地5200余亩,相当于640个足球场”,感受圆明园之大。

  (2)第3自然段:

  交流“圆明园内有什么?”教师抓住本段语言表达上采用“对比”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教师和学生先对读第一句话,教师读“殿堂”“买卖街”的句子,学生接读“亭台楼阁”“山野乡村”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然后,找出他运用对比的地方。接着,男女生合作读,想象画面。师生合作读,在《高山流水》的曲子中,播放画面。最后,利用“填空“的方式尝试背诵。(板书:宏伟建筑)

  (3)第4自然段

  学生谈到“除了宏伟的建筑,圆明园内还有珍贵的历史文物”。(板书:珍贵文物)教师引导学生想象“从先秦时代至清朝大概2400多年,如果每年只收藏一件,该有多少名人书画,该有多少奇珍异宝!”利用课件展示相关的资料。教师说“难怪作者称圆明园是?师生交流得出: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板书:瑰宝 精华)

  (五)引入资料,理性思考。

  在感悟昔日辉煌后,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断。这时,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更加憎恨。教师相机将这些词语擦掉。接着,教师让学生再谈自己的感悟。再让学生找出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然后出示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引导学生说说出对加点词语“祖国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的体会,感悟意思递进的表达效果,并读出痛惜之情。同时,教师板书两个“不可估量”,(板书)并引发学生理性思考:英法联军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土地上这样任意妄为?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资料思考、交流,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这时,在舒缓凝重的音乐声中,教师让学生“面对着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把想说的话写在书上插图的旁边”动笔抒情。

  (六)领悟表达,升华情感。

  师生交流“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是作者却用了许多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今昔对比组织材料”用意。讨论过后,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动情描述“圆明园的毁灭是留在我们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同时也留给了我们一份对未来的思考!”

  六、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我力求做到概括性强、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成为学生思维的脉络。所以,我设计的板书如下:(最后只剩两个“不可估量)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对语言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比较难把握文中爱与恨的情感,尤其是难以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责任感。因此,在教学中,要透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2.以读促悟,以悟促诵,通过有感情朗读,读中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及

  被毁灭的景象。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的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问,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健康的情感。

  语文教学重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文中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只有通过学生的反复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因此采用想象法、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词句,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启发学生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四、说教法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出示几幅圆明园毁灭后的废墟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感悟作情感铺垫。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1.在引入新课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分组学习,进行多种形式读,把握生字词,整体感知。

  2.让学生自主选择第2、3、4自然段中最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再让学生交流体会:看看从自己喜欢的那一段里体会到了什么?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画等多种方法,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既培养了学生快速捕捉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动学习的意识,形成了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知识、主动质疑的习惯。

  (三)品读体会,想象画面

  1.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在学生形象地理解了生字难词之后,再让他们回到课文中,理解体会圆明园风格各异的景观。为了突出这些景观各自的特点,课件出示风格各异的建筑图片,配上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解说,让学生练习朗读,想象画面,使他们在读中学习表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能力。

  2.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的壮观。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景观通过想象具体表达出来,并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观。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充分认识和理解昔日圆明园的布局和景观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去研读、学习第4段,让学生通过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激起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4.引入课文第5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

  5.回到课文第1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既表现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了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变化,也体现了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

  辉煌 毁灭

  自豪 痛恨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圆明园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组第21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所面对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习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和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建筑宏伟、瑰宝、灰烬”等词语。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反复阅读能够背诵3、4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宏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能够热爱祖国,有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本课及学生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能够体会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昔日辉煌之景。教学难点是能够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同时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利用多媒体让他们更好的体会当时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在师生合作中读懂课文,体会圆明园毁灭价值的不可估量。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结合时代背景、抓重点词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具,帮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六个环节,分别是导入、整体感知、深入体会、谈感受、迁移拓展、作业小结,下面对我的六个环节进行简单的概述。

  第一环节:谈话导入。我将引出一个话题“同学们有没有去北京旅游过呢”这样的问题导入今天的新课,这样的导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家是否有去过圆明园,见过如今圆明园的景象,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其中激发起大家学习的兴趣,从而板书今天的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环节: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个环节我分成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解决生字词的环节,我会让大家在读后先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锻炼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同时为之后课文的梳理扫清文字障碍。然后让学生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中都讲了有关圆明园的哪些?这个问题之所以在这里提出就是因为它是一个统领全文框架的问题,因为文章比较短,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所以通过两三个同学的回答就可以知道答案,我也会同时进行板书的书写:组成、建筑、收藏、侵略。

  第三环节:再次朗读,深入体会。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主读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本环节中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先让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基本都可以找出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之所以在这里会问这个问题,是为后文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奠定基础。

  其次,我会接着上面一个问题继续问:“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连用两个“不可估量的损失”来突出圆明园的价值。对此,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个问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这么问可以引起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接下来,我会组织一个小组讨论,让大家阅读2-4自然段,说一说最吸引大家的是哪里,待会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回答的意识,在这里我会着重引导学生来体会以下重点词句的含义:1.“众星拱月” 2.体会“有…也有…有…也有”,3.“不仅有…还有…”的句子 4。体会“…不但…还…”,“上自…下至…”。这一部分的学习也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再次,我会按照课文课文的顺序,来进行提问:“这么宏伟,有这么多瑰宝的大园子,他究竟遭受了什么啊?”在大家的回答之后我会引导学生来体会“凡是、统统、任意”等词。来升华作者对于毁灭圆明园的遗憾和愤慨之情。

  最后,我会问同学们“化为灰烬”在这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而感情?来用一个问题总结这篇文章主要抒发的情感。

  第四环节:观看影片、谈感受。我会组织一个影片观看的活动,让大家能够借助多媒体走向150年前的历史,结合当时的环境深刻体会当时侵略者的残暴和祖国的软弱。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文章的3-4自然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所以和大家一起来试着背诵。

  第六环节:作业小结。根据新课标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我会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查阅有关圆明园的历史文献,下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个作业可以激发血学生对历史的了解,促进学科的综合发展。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犹如提纯的金,琢成的玉,能够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我的板书以文章写作的线索和作者所表达大感情来设计,提纲挈领、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fanwen/121644/

上一篇: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3篇
下一篇:岳阳楼记说课稿 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