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来源:百科 发布时间:2019-07-20 点击:

【www.wnzmb.com--百科】

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全面深入;以下是Fqcu小编整理的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信息,欢迎翻阅哦!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017年五大任务如何完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李克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尴尬:平台对接仍欠缺
◆补齐农民工市民化教育的短板
◆加快健全完善基本草原保护制度
◆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发能力
◆鼓励地方积极探索推动基层治理创新
◆德国扶持农业经营主体的措施及启示
李克强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
2015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结构性改革强农惠农;确定进一步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措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决定下调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结构优化。
会议指出,深化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双创”活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一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发展大田托管、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市场化服务。促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二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等领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带动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要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三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享受财政投入或政策支持的承包经营者要采取“保底+分红”等方式,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四要强化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政策。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优惠政策支持。
会议认为,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优化金融结构,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有利于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杠杆率,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会议确定,一是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二是丰富直接融资工具。三是加强资信评级机构和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监管,研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稳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风险隔离基础上申请证券业务牌照。四是促进投融资均衡发展。
会议决定,通过疏导电价矛盾,促进减轻企业负担、节能减排和工业结构调整。根据发电成本变化情况,从2017年1月1日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全国平均每千瓦时降低约3分钱。(新华社/2015-12-24)
汪洋: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农村改革试验工作
2015年12月24日,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交流汇报会24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央深化农村改革总体部署,进一步拓展农村改革试验广度和深度,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促进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汪洋对近年来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十三五”时期深化农村改革任务艰巨紧迫,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矛盾,明确试验主题,寻求体制突破,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局改革探索路子。要优化改革资源配置,精准试验,精细管理,确保改革试验取得成效。要认真总结试验区改革实践,推广好的做法,成熟的经验要及时转化为政策,推动面上的制度创新。
汪洋强调,试验区的试点工作直接关系农村改革进程,使命重大。要认真落实部门和地方的改革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和退出机制。要加大对改革试验的指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基层和农民群众探索创新,营造改革良好氛围,切实做到真改革、真试验、出实效。(新华社/2015-12-2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相继召开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部署2017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
习近平强调,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果丰硕,为我们赢得全局工作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很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扎实做好脱贫开发工作,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让农业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李克强指出,“十二五”以来,“三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十三五”时期,要落实发展新理念,破解发展新难题,夯实现代农业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要注意分析粮食丰收后出现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继续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亿万农民创业创新活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业农村发展新空间、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重大贡献。“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
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前,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
会议强调,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要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好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要深入调查研究,尊重农民基层实践,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杨晶主持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新华社记者王宇、林晖/2015-12-2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述评:在高起点上谋划新局
韩素兰是安徽省宿州市意利达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觉得2015年收获很大:“合作社服务、管理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农业技术、装备水平迈了一个台阶,最高兴的是收入噌噌往上涨。”对来年,韩素兰充满期待,希望更多惠农政策深入田间,帮她解决贷款难题,让她在现代农业的舞台上更好地施展拳脚。
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重大进展,千千万万像韩素兰一样的农民尝到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的丰硕果实。
2017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如何继往开来,开拓更好的新局面?有哪些利好政策会影响现代农业的进程?又有哪些新的改变会加速农村改革的脚步?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明了方向。
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站在前所未有的起点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任务十分艰巨,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压力加大。这表明,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并不容易。
在此背景下,要明确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的工作思路。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认为,提质增效转方式,就是要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化进军,实现农业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方式变化,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稳粮增收可持续,就是要努力实现粮食生产不滑坡,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粮食总量基本稳定,市场和价格不发生大的波动;农民收入不徘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保持“两个高于”,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势头;资源环境有改善,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质量安全风险较大的隐患控制下来,为农业长远发展创造条件、留下空间。
要做到这两点,关键点和难点是兼顾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对此,韩长赋表示,明年要着力在3个方面下功夫,首先要在调整优化结构上下功夫。与其他产业一样,农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也需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适应市场需求调优、调高、调精,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明年我国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都会实施相应的结构调整。比如,在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的同时,力争明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探索在河北地下水漏斗区、南方重金属污染区开展耕地休耕制度试点,在玉米非优势产区进行轮作试点,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调整生猪生产布局,合理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
要在促进节本增效上下功夫。当前,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节本就是增效,就是增收。降低生产成本,可以从技术、装备、设施、服务、加工和流通等多方面着手,从节水、节肥、节药、节电、节油等多环节入手,同时,要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
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往年农民增收主要靠价格带动、补贴增长和工资提高,当前这几方面形势都不容乐观,怎么办?明年,我国将在着力采取措施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稳定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同时,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股份化等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于迫切需要脱贫的低收入农民,将重点放在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上,明年将抓紧研究制定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规划,谋划具体支持政策,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带动模式,推动扶贫政策落实到户到人、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到人。
目前,我国的农村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任务艰巨,尤其是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事项,涉及多方利益关系调整,容易引发矛盾和冲突。韩长赋表示,明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动力。
明年,我国将再选择10个省份开展整省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利用确权登记时机,积极引导农民自愿将分散零碎的承包地通过互换或流转等方式,集中归并,解决地块细碎化问题。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关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重点抓好经营性资产量化、资源性资产确权、公共服务性资产管护等工作。(张雪 《经济日报》2015-12-27)
十条干货速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2017年和“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部署。中国农业新闻网在第一时间为您梳理出会议的十条干货。
1、新理念: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
2、解难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破解“三农”难题、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3、强基础: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夯实现代农业基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4、调结构: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5、大农业: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保底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要保稻谷、小麦等口粮,保耕地、保产能,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7、享成果: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同时要注重让农民分享成果。
8、增投入: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厚植重农氛围,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
9、抓扶贫: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10、强党建: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农村土改主攻三大方向
明年农村土改主攻这三大方向:①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为代表的“三块地”改革试点将全面深入;②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代表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将迎来系列部署;③耕地保护和补偿制度将迎来顶层设计。
人民日报社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总产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社会呈现新气象,亿万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向好,尤需谨慎。一定要清醒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农业现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
明年是“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争取农业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续写“三农”发展新辉煌,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人民日报》2015-12-26)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5年12月24-25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议上作主报告。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总结今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部署2017年工作。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拿出应对复杂局面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坚定信心、鼓舞干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2015年,各级农业部门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农业再获丰收,粮食产量达到12429亿斤,实现“十二连增”;棉油糖、肉蛋奶、果菜茶、水产品等重要农产品丰产丰收,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打开新局面,农村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十二五”期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显著加快,农村改革力度显著加大。“十二五”农业连年增产增收,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压器”。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点之高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可谓“六期同至”:“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巩固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期、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我国已经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努力实现“六个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会议对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作出部署。2017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源泉,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工作主线,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法治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统筹国内国际,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在调整优化结构、促进节本增效、推进改革创新上下功夫。2017年要在做好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0项重点工作:积极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着力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市场流通;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种业;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信息化;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能力;全面提高从养殖到屠宰的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控制能力;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扎实推进特色产业精准脱贫;继续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农业对外合作。
会议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业系统自身建设。要转变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和“共享富农”理念。要转变工作职能,继续简政放权,规范制约用权,加强政策创设、体系建设和法治建设。要转变工作方式,优化决策方式、管理方式和投入方式。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敢于担当、狠抓落实和清正廉洁之风。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主持会议并做总结。吉林、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宁夏等7个省(市、自治区)农业(农牧)厅(委)主要负责同志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中国农业新闻网/2015-12-25)
2015年全国农业系统主抓了6件大事
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指出,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好,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得到中央充分肯定和社会广泛好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方重视和各部门支持的结果,也是各级农业部门奋力拼搏的结果。一年来,全国农业系统着力抓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加强政策创设和落实。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农产品价格改革。
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走出去”。
三是推进农业创新驱动,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推进农业科技改革和条件建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加强农业农村人才培养。
四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打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试点,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
五是防范农业风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健全屠宰监管体系。
六是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积极稳妥抓好农村改革任务落实。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业法治建设。
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韩长赋强调:勇于担当、勇于创新、确保农垦改革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015年12月26日,全国农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全国农垦系统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再接再厉,坚定道路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导向,进一步振奋精神,推动农垦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打开新局面。韩长赋指出,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在6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历程中,农垦出色履行了国家使命、完成了战略任务、体现了责任担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是关系到掌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主动权、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大事。新时期农垦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韩长赋强调,农垦改革兼具国有企业和农业农村改革的双重特性,农垦发展处在城乡、工农、国内外发展的大格局竞争环境中,全面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在理论上、改革上和政策上都有突破。深刻理解理论上新突破,认识新时期农垦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深刻理解重大改革部署,坚持以理顺政企、社企、政资关系为重点,努力在农场经营机制、垦区管理体制、国有资产体制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增强农垦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深刻认识争取出台这些重大政策的艰难和不易,全面理解政策要义、熟悉政策内容、把握落实路径,加大协调争取落实力度,真正把政策转化为支持农垦改革发展的真金白银,让农垦系统共享改革成果、收获改革喜悦。
韩长赋强调,农垦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马上行动起来,统一思想认识、落实责任分工,制定好路线图和时间表,坚持突出重点抓落实、明确责任抓落实、创新方法抓落实、健全机制抓落实,确保中央文件中的每一项工作任务都落实到位。要敢于担当,在责任面前不推诿、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关键时刻能冲得出、顶得上、拿得下;要勇于创新,进行思想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方法创新,充分挖掘基层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善于协调,主动出击、积极沟通,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韩长赋强调,要抓好改革试点和工作督导。要灵活科学设置试点范围和试点层级,积极稳妥向前推进。在试点组织实施过程中,既要积极大胆探索,又要确保风险可控,不断增强试点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工作督查督办,搞好检查评估,对重点工作及时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督导,确保中央各项政策能够落地生根。
农业部党组成员杨绍品主持会议并做报告。(农业部新闻办公室/2015-12-26)
那村那田那人:今年总书记的“三农”心事有哪些?
【学习进行时】古语云:农为邦本,农业安则天下安。作为泱泱大国的领导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今年以来,关于破解中国的三农问题,哪些人最让总书记牵挂?哪些新问题进入了总书记的视野?总书记有哪些新论述?新华网“讲习所”推出《那村那田那人:今年总书记的“三农”心事有哪些》对此一一进行梳理。
老乡生活过得好不好
截至去年底,全国仍有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我国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目前算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5年时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老乡过得好不好,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如何脱贫致富,这些问题时时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贵州省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这个村过去是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发展山地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旅一体化,村民生活有了显著变化。“家里种什么?”“土地经营情况怎么样?”“农家乐搞得怎么样?”习近平走进村民王治强经营的农家乐,房前屋后看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历史使命,时代重托,事关我国几千万贫困人口福祉。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中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历来是治国之重任。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考察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农业新的竞争力在哪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丰则基础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然而,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农业现代化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面对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农产品成本“地板”抬升、农业生产和价格补贴逼近“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的现实,农业新的竞争力在哪里?现代农业怎么发展?这是总书记今年着重考虑的问题。
【不能让主产区越种粮越穷】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先。粮食安全,让身处中南海的总书记时刻记挂在心头。他经常在百忙之中,深入田间地头,察粮情,看农势。2015年7月16日,在秋粮生长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他沿着田埂步入稻田,察看水稻长势,同正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村民和农技人员交流,叮嘱他们细化增产技术措施,争取秋粮丰收。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增强粮食主产区发展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能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
【农业必须形成新的竞争力】我国粮食产量尽管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成本不断提升,带来产量增加、库存增加、进口增加“三量齐增”的复杂现象,农业生产亟需提升自身竞争力,对这一点,总书记十分清楚。在2015年2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实现眼前的粮食产量稳定,又要形成新的竞争力,注重可持续性,增强政策精准性。 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再次提出要求。总书记指出,要着眼于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在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乡村能否留得住乡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山水田园,是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从乡村走出来、在城市追梦人的港湾,也是城市居民放松身心的乐园。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让百姓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对于乡村环境,总书记格外关心。
【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古生村位于洱海边,是一个典型的白族传统村落,已有1000多年历史。总书记步行穿过村中街巷,同当地干部边走边聊,向他们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
【“厕所革命”不是小事】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延边州光东村了解到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他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耕地资源安不安全
耕地,与水、粮食、能源一起,并列为一个国家四大战略资源。在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成绩的同时,地力下降的问题怎么办?能否像有些国家一样休耕养地?如何又能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及时产得出粮食?这些问题,总书记很关心。
【探索耕地轮作休耕】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耕地安全,兹事体大。2015年11月3日,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总书记强调,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
【严禁以改革之名行占耕地之实】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监管,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出现的补充数量不到位、补充质量不到位问题,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现象。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中要把好关,不能让一些人以改革之名行占用耕地之实。总书记强调,在土地流转实践中,既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又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不搞强迫命令,不搞行政瞎指挥。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
如何通过改革打破城乡藩篱
如何让留守儿童早日和父母团聚,留守老人老有所养,进城农民工在城市里有温暖的家,如何通过农村改革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这些都是总书记牵挂的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个大命题,在这一命题背后,“公平”、“共享”的关键词承载了亿万农村群众的“中国梦”。
【破解二元结构要有重大突破】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抓紧工作、加大投入,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要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于文静、王宇 新华网/2015-12-27)
脱贫攻坚:真没那么简单
我们要实现的是不落一人的全部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2020年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冲锋号。笔者走访多个贫困地区,一些地方干部信心满满:“贫困户打点工、发展点特色种养业,应该不难达标;实在还不能达标的,就由政策兜底脱贫。”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提出“2017年本届任期结束战斗”的口号。
仔细推敲,发现他们有点冲动、盲目乐观。2020年全部脱贫摘帽,是场“硬碰硬”的攻坚战,绝非轻轻松松就能“闯关”。我们要实现的脱贫,是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不落下一个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不是“多数人”“大概齐”的脱贫;是稳定的脱贫,不是某一时点越过“贫困线”的脱贫。
准确理解了这个脱贫目标,就会发现,实现目标难度着实不小。
扶贫理论上有个“贫困陷阱”,说的是穷会成为穷的理由。贫困人口因为穷,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缺少资金投入,把握不住增收机会,容易陷入贫困恶性循环。跳不出“贫困陷阱”,一时脱了贫,也很容易返贫。现实中,很多贫困人口,多重原因叠加致贫。单一的脱贫举措很难让他们跳出“贫困陷阱”。必须瞄准穷根,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综合施策,长短结合,治标又治本。一时脱贫后,扶持政策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确保稳定脱贫。
稳定脱贫的另一大挑战是返贫高发。很多贫困户“稍微遇上点事”,会因灾、因病、因学或其他原因返贫。尤其是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更需重视。前两年,羊肉行情看好,不少贫困县把肉羊产业规划为扶贫主导产业。今年春节以后,羊肉价格一路走低,不少贫困户别说稳定脱贫,就连还贷款都成了问题。“扶贫羊”也是“市场羊”,不完善市场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产业扶贫变数不小。
“一个不能少”的脱贫,难上加难。首先,越往后减贫的边际难度越大、成本越高、见效越慢,必须拿出过硬的举措才能啃下“硬骨头”,绝非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战斗”。其次,每年脱贫一批的同时,还会不断出现新的贫困人口。比如老龄化的第一代农民工,很多积劳成疾后返乡养老,针对他们的社保又不够给力,很容易成为新的贫困群体。再次,以前老说,一人务工,全家脱贫。眼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民工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等景气度下降,也容易造成部分人失业返贫。尤需指出的是,收入如果达不到脱贫标准就由社保政策兜底,思路不错,但不能因此“懒政”,“收工算账”时留下一大批四肢健全,没病没灾的,却“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大大增加财政负担。决不能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成了养懒人的政策。
总之,说了这么多这难那难,不是让大家畏难,而是提醒,对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要认识到位。千难万难,认识到位就不难。对于脱贫攻坚这非常之事,采取过硬的、管用的非常之策,切实抓实抓好,我们就一定能如期实现全部脱贫的既定目标。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news/64270/

《【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