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小品读后感_雅舍小品原文欣赏

来源: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1 点击:

【www.wnzmb.com--读后感】

篇一:雅舍-赏析


情暖无寒室
——梁实秋《雅舍》赏析
王 富 仁
体验是赏析的基础。为了赏析,我们必须首先进入到作者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具体感受中去。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国民党政府成立国民参政会,梁实秋被聘为参政员。北京落入日本侵略者的虎口之后,他离别一家老小,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由香港到汉口又由汉口到重庆。与此同时,他被国民党政府教育次长张道藩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编辑委员会中小学教科书组主任,此后入国立编译馆。开始抗战八年在重庆的生活。这里,我认为应当注意两点:一、梁实秋是爱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他结束了相对平静的优裕生活,离开北平的亲人,过客居在外的清冷、孤寒的生活;二、对于这时期自己清冷、孤寒的生活,他主要是从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国家与民族的共同苦难来感受的。国民参政会虽然是国民党专制统治下的一个民主花瓶,虽然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设性的机构,但在一向受统治者冷落、歧视乃至迫害的中国知识分子中,尤其对于像梁实秋这样的“重人情”的知识分子来说,参政员这一身份不能不是一种殊荣。国民党及其下属官僚对他的“重视”和“关心”,使他在本民族内部感到了温暖。显而易见,这种心理因素与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左翼知识分子是不同的。但正是这种从民族内部“人情关系”中获得的温暖感受,对他
的清寒乃至困难的客观物质生活起了一种化解、一种消溶、一种稀释作用。在《雅舍》一文中,我们处处感到这种化解、消溶和稀释的痕迹。也可以说,这是《雅舍》一文的最显著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
“雅舍”是梁实秋在重庆北碚时的居所。关于它,梁实秋自己曾有过一个简要的介绍:“因为要在北碚定居,我和业雅(龚业雅——引者)、景超(吴景超——引者)便在江苏省立医院斜对面的山坡上合买了一栋新建的房子。六间房,可以分为三个单位,各有房门对外出入,是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刷灰,地板颤悠悠的吱吱作响。烽火连天之时有此亦可栖迟。没有门牌,邮递不便,因此我们商量,要给房屋起个名字,我建议用业雅的名字,名之为?雅舍?。……雅舍命名之由来不过如此,后来我写的《雅舍小品》颇有一些读者,或以为我是自命风雅,那就不是事实了。”(《白猫王子及其它·北碚旧游》)在这里,我们必须体验到的有下列一点:正是在抗战时期的颠沛流离中,正是在风雨飘摇的苦难日子里,梁实秋才与这座“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它,在烽火连天之日给了作者以栖迟之地;是它,使作者得以在他乡躲避风雨,阻挡严寒。不论它是何等的寒陋、何等的破败,但作者在漫长的日子里所获得的安适和温暖却是它给予的。它不但是作者全部物质生活的主要依靠,也是作者整个心灵的主要慰安。在日日夜夜的相处中,作者在实际的生活和内在的心灵上都与“雅舍”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了作者朝夕与共的朋友和伴侣。它给了作者以心灵的慰安,作者也对它怀有温暖的情意。在这时,社会的情意与物质对象的情意融为一体了,主观感情对象化为客观物质条件自身的特征。“雅
舍”俨然成了作者的一个朋友和情人,虽然寒伧和简陋,但不令人感到畏惧或烦厌。作者对它的温暖的情意,化解了它的弱点和不足。
从以上两个方面我们知道,《雅舍》一文的核心不在“舍”之“雅”,而在作者“意”之“暖”,“情”之“切”。
统观全文,我们首先感到的是该文的这样一个特点,即:作者写“舍”之“雅”、之“美”、之“惬意”者实未着几语,通篇写的几乎尽是它的“敝”、它的“陋”和它的不适不宜居住的特点。但在这全部的描写里,我们感到的却是雅舍的可爱、可亲,并绝不生一丝憎恶它、厌烦它、疏远它的感觉。在这里,包含的是艺术的辩证法,是作者的艺术匠心,而这种艺术匠心只能产生在作者真实的情绪和情感中。我们说《雅舍》主要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是用主观感情的温暖化解、消溶、稀释了客观物质生活的清寒乃至困难,其具体表现就在这种艺术描写的特点上。
人们通常有一种错觉,认为一谈到某物的缺点和不足便是对它的厌恶和否定。这实际是一种过于粗疏的感受,并且往往是心胸狭窄、有过分的自恋倾向的人的错觉。实际情况远非如此。一个年轻的母亲是多么喜欢向邻人告白她的几岁的儿子所犯的一系列错误呵!一个要好的朋友是多么经常地向人转述他的朋友的特点,包括他的弱点和不足呵!但他们的述说一点也不会让人们感到他们是厌恶自己的儿子或朋友,相反,人们感到的是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倒是从歌功颂德中人们会感到他对对象的冷漠,从唯唯诺诺中感到他对对象的畏惧。一般说来,当人们与某些弱点和不足保持着相对大的心理距离而仅仅把它们当作某事物的
客观特征加以叙述的时候,他对这种缺点和不足就不具有包括厌烦和憎恶在内的任何情感态度了,而一旦如此,他对缺点和不足的讲述也仅仅表现着对事物自身的熟悉和了解,这是在他与事物的亲切关系中取得的,是他关心爱护该事物的表现。在这时,他越是不厌其详地叙说该事物的缺点和不足,越是将它的缺点和不足讲述得确切、具体、鲜明和生动,便越是表现着他对该事物的关心和爱护,越是表现着他对该事物的真挚情意和温暖感情。“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前面形式上概述的是雅舍之陋劣,但表明的却是作者的明确主观态度,说它有“个性”、“可爱”。实质上这里说的“有个性”,仍然是上面讲的那些特征,陋劣就是它的个性,就是作者感到它可爱的原因,因而在整体上说的仍是雅舍的可爱。作者像谈着自己的一个顽皮的孩子一样谈着雅舍的缺点,但对它的爱却已充溢其间。
对事物的缺点和不足保持相对的心理距离而仅仅把它们当作某事物的客观特征加以叙述,绝不意味着这种缺点和不足在实际上不曾给人带来不便和麻烦,但当人们为了它的整体的作用而能够忍耐或克服它所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并在感情上能够容纳它们时候,他仍然能够与它们保持相对大的心理距离并仅仅把它们当作事物的客观特征来对待。在这时,他的有关叙述仍然主要表现着对该事物自身的爱,而并不具有烦厌和憎恶的否定情绪。全文第三自然段叙述的内容都是居住在雅舍的不便,但整个自然段却写得情趣盎然,全然不见作者愁苦的面容和悲哀的
情绪。作者常常是重重举起,轻轻落下,使人感到他对这些在一般人觉得难以忍受的缺点并不以为意,而是安然对待。“篾墙不固,门窗不严”原本是一件极不便当的事情,但他却说“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将缺点说为优点,在淡然一笑中拂去了它在人们心中可能留下的阴影,“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原本扰人清听,惹人烦厌,但他却说“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将噪音叙为乐音,将干扰视为慰藉,用自我心理的调整将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淡化之,消解之,从而使自己保持着心灵的安宁,抵御着愁苦情绪的袭来。老鼠的来袭,蚊子的猖獗,也用诙谐的语言出之,虽然无可奈何,但也不叫苦连天。总之,雅舍的这诸种不便,在作者都感到颇为有趣,而对雅传自身,仍然怀着爱意和亲近感。
作者不但可以把事物的缺点和不足客观化,同时还可以把自我,把自我曾有过的惶恐、惊惧、烦恼客观化,使其与作者现在的心情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将之由主观体验的情景变为现在能够欣赏的对象。这正像一个曾落过水并死里逃生的人可以怀着轻松快乐的心情讲述当时的危险情境一样,不再有畏惧和痛苦的感觉,而有了轻松愉快的情趣。“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这里的描写不觉凄惨也不像作者当时的慌乱惊惧,反觉壮观奇美、情趣横生、充满生命的

篇二:读《雅舍小品》有感


读《雅舍小品》有感 题记:“绚烂至极趋于平淡”——苏轼 《雅舍小品》是梁实秋老师的一本小的散文集。 首先,来看看作者扉页写着为何叫“雅舍”以及自己的雅舍有哪些特征。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理发,故丝质西服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一几一椅一榻,便已满足了作者的日常睡觉写作,不求其他。可是就凭借着这几句,雅舍的外貌便在我的心中立体起来,亦可思作者是一种怎样的形象及其状态活着。 看目录:观心悟语、世相百态、老餮漫笔。 第一部分的内容很适合常来翻阅,个人认为那不仅是一篇篇作者的文章,更像是一个人对由自己所观、所感的世间万物的总结。 “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不以为荣”有志之人要耐得清寒。 “谈话的三种方式:独白、静听、互话”并提到了一点:“要善谈不要健谈”生活中有很多人会独白,而忘记了静听对方及和对方互话,的确也有人如作者文中提到的“一开口便不能自休,绝不容忍别人插嘴,话如连珠,音容并茂”。的确是,这是一种很基本的却是一个平日里面人们所经常忘记的。虽说真的在语言这方面有些天分,但是却不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因为这样的谈话会显得有些霸道,会显得并不是那么的尊重别人,同时还有一句话说得好“话到嘴边就留半句〃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那样会给别人造成一定的烦恼。所以说,谈话的艺术这一点适合所有人去看。 在第一部分中还有一篇《脸谱》和《怒》也给我留下的很深的印象。 《脸谱》主要的是写了生活中有些人斥下媚上,这种变脸的能力是万万不得要的,这样的人太油滑且虚伪。 关于《怒》生活也有许多人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甚至有些自私的人随意的发泄自己的怒火,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也不分对象,这种更是要不得。即使不能微笑示人但是之前也要学会平和的心态对待别人,更何况那些人并非是引发你怒火的人呢。作者在原文中用一句话形容了当自己遇到那些令人不愉快的脸的时候的疑惑:“新近遭遇了什么冥凶,否则何以乖戾至此,连一张脸的常态都不能维持了呢?” 在书中还有一篇讲“友谊”的,更是适合人们一读。在本篇文章中用了一个很好的说法“刺猬的友谊”。友谊是亲密的但是并非是密不可分的,要有适当的距离才会更有利于人们之间的过活。也许这句话并不会有多么大的说服力但是也许带去生活中的真正的为人处世中才会真正的理解其中的道理罢。 曾经大概是鲁迅说过那么一句话“若时间就是生命,那么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自杀,浪费他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在本书中,开篇就是关于时间的。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积少成多终必有成”。不要浪费时间,空闲时间也可以养成一种好习惯受益终生。 第二部分的人生百态也颇具趣味,第三部分的老餮漫笔更富有人情味,更贴近生活。 单凭着第一部分所收获的:品质、情绪、友谊、谈话,便值得我去回味去谨记。 绚烂至极趋于平淡,这句话很好的表达出了我对作者笔触的概括,但是这里的平淡并不是平淡本意,而是不花哨很平和但是我却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绚烂,颇具玩味价值的真理。同时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发笑,因为作者在文中常会用到一些讽刺意味的
话语且引经据典,好似所有的典书都可以随手拈来,更令人体会到作者作为一个学者的内涵。 也许我的这些浅短苍白的文字并不足以表达我的收获和这本书的内涵,但是这本书中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文字背后的大智慧包括人生哲理都是值得我不断回味重复来读的经典。最后用作者写本书序的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吧: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希“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篇三:雅舍教案


《雅舍》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勾画关键句,理解雅舍之“陋”以及雅舍之“雅”
2.通过难句分析,体会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人生旨趣
3.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过程
(一)
1.导入新课
还记得刘禹锡的《陋室铭》吗?这说是陋室,其实并不陋一千多年后,梁实秋写了《雅舍》,这说是雅舍,实际上又如何呢?我们不妨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梁实秋的散文《雅舍》
2.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默读明确重点
(二)整体把握,理清全文思路
1.朗读全文
雅舍全文之精髓便着一“雅”字上,如此“雅致”之文又岂可不读?我们不妨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这么有味道的文章,我也忍不住读上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1、2、3段,老师范读4、5两段,全班一起读6、7段)
注:朗读过程中注意正音,读完出示几个难理解的词语解释,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2.此文既题为“雅舍”,则作者写作重点自为“雅舍”,那么大家能否快速浏览第一段,找出一句最能体现“雅舍”特点的语句来?
(学生读读,找找,划划)
明确: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有个性就可爱,这“个性”两字足以概括雅舍的特点,因而这两字也就成了全文的文眼所在
3.既然雅舍的可爱之处便在于它有个性,那么雅舍到底具有怎样的个性呢?
提示:综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文中所有出现的“雅舍”两字上都标有引号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引号作何用?是否和雅舍的个性有关?由此,我思考了一下,我认为雅舍之个性便在于两方面:雅舍不雅,雅舍实雅 请大家跳读全文,品味雅舍之独特个性找找雅舍之“陋”体现在哪里?雅舍之“雅”又着实体现在哪?我们不妨请一、二两排同学找找体现“雅舍”之陋的语句,三、四两排同学找找体现雅舍之雅的语句,并作相应概括
(学生找找划划,讨论讨论)
明确:
l 雅舍不雅(陋)
1)外加:结构简陋,不蔽风雨(第1段)
2)地点荒凉,地势偏高(第2段)
3)隔墙传声、鼠子瞰灯、聚蚊成雷(第3段)
4)大雨倾屋、满室狼藉(第4段)
5)陈设简朴(第5段)
小结:这不就是一栋典型的陋室吗?说得再白一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简易房”那么这样一个居所到底“雅”在何处呢?不知道三、四两排的同学有没有答案了? l 雅舍实雅(雅)
(1)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夜,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第2段)
(到如此荒凉之所访友的必是主人的知己,俗话说“人以群分”,这梁实秋乃是典型的文人,这客想必定是雅客,如此一群雅人点缀此居所,何陋之有呢?)
(2)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此时尤为幽绝
(3)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第4段)
(面对月夜幽绝之景、细雨生趣之情,我们油然想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不就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雅)
(4)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5)“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第5段)
(好一句不复他求,好一句俱不从俗,屋内陈设简朴却脱俗,而这简朴陈设的内涵便是梁实秋思想情趣之雅,如此雅人才能欣赏雅舍,才能以雅舍命名之) 小结:可见雅舍之雅体现在自然风光之雅、陈设脱俗之雅,更体现在主客思想情趣之雅上
(三)深入思考,体会本文中所蕴藏的作者的人生旨趣
思考:这一陋一雅使得雅舍个性极为突出,同时也不免引发我们的思考,作者身居如此陋室,却处之泰然,更欣欣然命之为雅舍,其中表现了怎样的一种人生旨趣?我们不妨通过几个难句的理解来体会这种旨趣
出示: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经济在文中体现在哪里,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经济便体现在砖柱、木头架子、竹蓖墙、泥灰以及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不满的情绪
(2)??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好感一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不满却又对其有好感,无奈的自嘲式幽默便体现在这里,其实也是一种苦中作乐
(3)??我则久而安之
——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但作者却以近似于赞美的笔调描绘它,幽默自嘲,别有味道,一种豁达心胸也油然突现了
(4)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在雅舍则格外猖獗??但是我仍安之——对现实的不满、无奈,但能安然对待,士大夫之情操
(5)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更多的一种对战争、对生活的不满,但没有直接表示心中的愤懑, 转而欣赏清风明月,这便是随遇而安的超脱了
(6)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7)我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梁实秋却能从苦难中寻觅诗意,安然视“雅舍”为家,可见雅舍对于梁实秋已经超出了一种物质的寄托,已然成为了他心灵的家园,精神的依附这里,梁实秋身上那种豁达平和、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的心态体现得非常突出
(提示:抗战次年,即1938年,梁实秋先生被迫内迁重庆,在那他购平房一栋,命曰雅舍,这一住便是整整八年)
点拨:本文命名为“雅舍”,实际上是记述半山腰的一间陋室明明是“陋”,却偏要称“雅”,其间自然存在着作者对所处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嘲、自讽,但更多得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四)品味语言
《雅舍》之所以动人,还因其行文的幽默诙谐那么这种语言风格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点拨:本文语言风格无外乎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文笔轻松洒脱,或自嘲自解,或正话反说,或文白相间,或巧用典故文中第4段堪称经典(稍加分析,集体朗读)
(五)全文总结
据说《雅舍小品》这部散文集至今已经重版了五次,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也许正是这样的纯文学反而经得起时间的淘洗,更容易流传深远吧就如我们曾经学过的诗歌《错误》以及《篱笆那边》等等我相信《雅舍》这篇散文已经留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
探究:梁实秋的人生旨趣在于一份于无奈中随遇而安的“乐观”;我们曾经学过《我的呼吁》,从中体会了史怀哲毅然决然地前往非洲那份抒写生命尊严的“乐观”;我们还学过《我有一个梦想》,理解了马丁·路德金为自由、民主而勇于献身的乐观,同是乐观,境界却也有所不同,请大家对此发表自己的评论,写一篇一两百字的小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yuedu/78332/

上一篇:安徒生童话野天鹅读后感|野天鹅读后感20字
下一篇:我要做个好孩子读后感50字
《雅舍小品读后感_雅舍小品原文欣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