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

来源:学科论文 发布时间:2019-09-15 点击:

【www.wnzmb.com--学科论文】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最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之一。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等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所构成。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合适的物理作业可以被认为是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同时,其也可以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评价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物理作业设计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如何在物理作业设计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是值得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 物理作业设计具有典型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形成基本的物理观念  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础性的物理认识观,并且能够将这种认识观转换为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被称作为基本物理观。所以,物理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于新课标中的相关精神及要求要准确的领悟和把握,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的了解,注重物理作业设计的典型性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物理观念。除此之外,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合理的设置作业的难易程度,并且保持其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教师在设计能量与效率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设计如下的作业题目:太阳能路灯的灯杆顶端主要是由太阳能电池板所构成,此时它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何种能量,从而以实现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的目标,蓄电池会将电能以何种能量的方式进行储存,以实现照明的目标。同时,给定太阳能电池板的总能量,将这些能量与多少千克的煤燃烧时的能量相当。在该题目中,将物理知识中能量转换的知识与生活中真实的情景紧密相结合,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本题中,主要涉及能量转化、热值以及电能等基础性的概念,通过简单的转换与计算,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这道题目,加深了学生对于能量的印象。  二、 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学习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占据着主体的位置。因此,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以及要求,即充分发挥因材施教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作用,提物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换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最大可能地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个性,做到在设计物理作业时充分体现层次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际的学习能力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物理成绩较为优秀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以及成绩较差的为C组。同时,在分组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学生的顾虑。在每次物理作业设计时采用优化的弹性结构设计方式,分别设计基础题、中等题以及提高题三个层次。对于A组学生而言,其侧重于完成提高题,促进他们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对于B组学生而言,完成中等题以及基础题,并且鼓励学生去尝试提高题;对于C组学生而言,要求学生完成基础题,从而加深他们的物理基础水平。  例如,在设计物理作业时,可以设计多个问题,难度依次递增。第一小题作为基础题,运用的公式较为简单;第二小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作为中等题;第三小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数学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提高题。  在分层次设计物理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分组情况的保密。同时,学生分组的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因此,教师要注意其灵活性。例如,对于进步非常明显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层次,而对于那些在高层次要求下有着较大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他们的层次。通过设置这样合理的激励机制,让学生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水平的显著提升。  三、 物理作业要充分体现探究性,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探究能力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因此,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将物理作业与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紧密相结合。探究性物理作业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探究活动的评估与反馈。通过设计具有鲜明、浓厚的探究性质的题目,要求学生对于实验的相关内容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完成实验操作、分析论证以及评估等探究性环节。通过设置这种探究性的题目,让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探索与研究的乐趣,从而真正的深刻领悟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有效方法。第二,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内容,这就决定了物理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在作业设置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例如,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物理小制作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亲自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得到有效的激发。例如,在学生学习“杠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杠杆原理的印象,可以布置学生完成“蜡烛跷跷板的制作”的作业。该题目具体如下:将一根蜡烛的两端削尖,在蜡烛中间放置一根针,同时将缝衣针的两端放置于玻璃杯上,从而形成了一个蜡烛跷跷板。利用小刀对蜡烛两端进行加工,使之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观察其运动状况,并且分析其原理。在这道题目中,不仅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杠杆原理。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类似的小制作还有很多,例如水果电池、橡皮筋测力计等等。在完成小制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以及学习,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进步。通过设计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提升学生物理素养的目标。  四、 物理作业充分体现开放性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具有开放性特征的作业,可以扩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學生实际运用的能力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帮助学生可以及时地了解物理发展的动态,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因此,在物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调查和访问类的物理作业,打破课堂教学的约束,加强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例如,学生在学习《噪声及其控制》这一章节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对于学所处环境中的噪声进行调查,明确噪音的来源以及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在学习完《电磁波及其传播》这部分内容后,则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广播电台进行参观,让学生通过真正了解信号接收和传播的原理,将物理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完《电能表和电功》这一章节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了解家庭中的用电情况。通过布置这种调查性质的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且将现实生活与物理知识紧密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意识。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初中物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准确了解和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对于物理作业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深入挖掘有效的素材,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物理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洁.基于核心素养目标的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2):25-26.  [2]李安.从验证性实验到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思考[N].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9):154+159.  [3]李翔.“微探究”——初中物理作业新模式[J].物理教学探讨,2012(10):64-65.

本文来源:https://www.wnzmb.com/lunwen/76916/

上一篇:分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作业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2013 - 2018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能学习网_免费的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